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税务系统当前廉政风险防范的措施、成效及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18 共199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税务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探究
【第2部分】税务系统廉政建设问题探析导言
【第3部分】廉政风险防范的相关理论
【第4部分】税务系统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其廉政风险点
【第5部分】 税务系统当前廉政风险防范的措施、成效及问题
【第6部分】税务廉政风险防范国内外经验借鉴
【第7部分】税务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的原则及对策
【第8部分】税务系统应对廉政风险的机制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三、税务系统当前廉政风险防范的措施、成效及问题

  (一)当前的防范措施

  建立了工作体系。当前在税务系统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防范廉政风险的工作体系。并且成立了廉政风险防范的领导工作小组。而且大部分单位都是主要领导担任廉政风险防范领导小组的组长,相应执法和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担任相关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整个小组的组织工作,为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开展宣传培训。税务系统一直比较重视廉政方面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每年都会依靠专题学习、知识讲座、培训辅导、警示教育、交流研讨等方式,引导、教育广大税务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廉政风险防范的意识。

  查找廉政风险点。在现今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中,很多税务部门都发现了查找廉政风险点的重要性。并上下齐动员,紧紧围绕单位主要职能,梳理工作流程,紧紧抓住个人工作岗位特点,通过上级指导,个人自查,人员互查等方式,深入、全面的查找廉政风险点及廉政风险点的具体表现。

  建立以制度机制为核心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及风险点的具体表现,建立相应的预防廉政风险的机制,并紧抓落实。

  完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考核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方便在日常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中对现有的防范结果进行考核。

  修正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根据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总结经验,修正廉政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并完善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当前的防范成效

  就近几年税务系统的廉政防范工作看,税务系统在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了系统内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强化了风险防范。通过廉政风险点的查找,并根据相关风险点的特征制定了相关措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二是找准了业务工作与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结合点。三是加强了监督制约。廉政风险风险防范管理更加强调制约功能,形成了职能部门内部相互制约的廉政环境,增强了内部预防腐败的能力。同时,为外部监督提供了有效信息,拓宽了监督的渠道和方式方法。四是落实了廉政责任。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规范和完善,层层落实责任,为系统内部的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两责”的落实打下了基础。五是教育了干部职工。以防范廉政风险风险的廉政教育不断深化,风险点逐渐清晰,干部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三)当前税务系统廉政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1.思想教育流于形式

  不能否认,长久以来,税务系统一直很重视廉政思想教育,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的廉政思想教育活动,但是仍然存在教育一回事,工作中抛之脑后的现象。个别单位甚至为了完成税收收入,在实际工作中一味以组织收入为重点,不讲究方式方法,使得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违反规定和规程的现象。

  2.监督监察存在表面化

  当前,税务系统的监督机制仍然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缺乏权力监督的长效有效机制。一方面,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明确具体。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有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导致不愿进行深度监督;另一方面,不能很好的理清监督工作的重点、目标,监督的的方法也多局限于会议、文件等的监督,致使监督工作呈现形式化和表面化。在监督的主体方面,有的监督负责人廉政风险监督意识不强,重使用轻管理的情况存在普遍;在监督客体方面,由于个别工作人员尤其是个别领导干部缺乏比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带头不愿接受监督,因此对这项工作也不重视;在监督渠道方面,存在信息不畅通,缺乏有效信息的情况,从而导致很多有效的资源不能很好的被利用。

  3.制度体系不完善

  税务系统的廉政风险防范具有复杂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从实际操作看,一直以来,制度的建立都有“亡羊补牢”的特点,税务部门一般一直以组织收入为重点,直到某些案例发生,才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阻止下一次此类现象的发生,一旦现象淡化,制度也就形同虚设,直到下次同类现象再次的出现,人们才会想起似乎有个相关的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的制度已经与现实形势脱钩,一旦出现问题,就无从考证;有的制度生拉硬拽的参照其它地区和部门,不能有效的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缺乏应用的针对性,有的制度只是一些空洞的条条框框,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有的制度看似健全,但没有与之对应的操作流程,导致实际工作随意性很大,弹性很难控制,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

  4.未形成科学长效机制

  税务系统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要从理论上升到可操作层面就要形成长效的机制,从税务系统内部看,从风险点的排査,到问题的发现,到相关案例的收集,原因的剖析,出现问题的处理,信息的传递,相关制度的建立,对应岗位的预防措施,以及教训的吸取和经验的总结,直到主动排查各类潜在的风险点,环环相扣,环环都需要不断的补充完善。从税务系统外部看,纳税人、周围人群、其它部门对税务系统的监督也同样重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廉政风险防范的大环境对税务系统内部的廉政风险防范也是一个有效的监督和督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