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7 共8793字

  第三章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3.1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政府作用体现

  从2000年广州市被定为国家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开始算起,广州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广州市政府为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市长亲自挂帅,财政专项拨款,任务分工至市发改委、城管委、法制办、经贸委、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环保局、农业局、旅游局、教育局、各区县政府等等可谓“全家总动员”.从今天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情况来看,效果已初步显现。

  3.1.1规划作用

  一是加快了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2010年广州市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后,政府出台政策鼓励NGO和企业分步骤、有计划地对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的设施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升级,使得分类收集和处理的难度有所降低,资源化效果得到提升。如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以及餐厨垃圾收运车的设计与改造等,开展垃圾循环利用和终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截至今年7月,广州市的垃圾运输车辆、中转站改造升级已基本完成,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规模2000吨/日)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而还在全力推进的重点设施项目有:广州市餐厨废弃物循环处理(大田山)项目、李坑综合处理厂项目、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3座大型多功能垃圾转运站项目以及6个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工作等。

  二是鼓励NGO和企业开展了资源化处理相关技术研发,针对餐厨垃圾和有害垃圾处理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尝试。从2010年起,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就在黄埔区大田山已封场的垃圾填埋面上开展了餐厨垃圾生化处理小型试验,并于2012年初建成处理能力50吨/日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处理实验性生产线,项目历经4年,总投入2000多万元,累计处理餐厨垃圾16000余吨,向市民派发有机肥料20万人次共计270余吨,通过餐厨垃圾堆肥种植的有机蔬菜超过80吨,并接待了各类参观群体近5000人次,该项目已于2013年8月暂停。

  2011年广州还试点了餐厨垃圾处理示范站项目,引进了韩国的餐厨垃圾降解制肥设备,全年共计处理餐厨垃圾近2000吨。这些有益探索为我市餐厨垃圾收运模式及其处理工艺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有害垃圾处理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多次协调,目前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持证企业,市级层面有2家,省级有6家,省外有1家均可为广州市各区提供相关处理服务。

  三是尝试引进社会资本探索政企合作。广州市的生活垃圾管理,从清扫保洁到终处理设施运营一直在逐步尝试市场化改革。目前海珠区18个街道所辖的环卫站已全部改建成环卫监督检查所,具体的清扫保洁作业,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二次分拣等都已由保洁公司负责,环监所对其进行质量监督和考核;市经贸委下属的供销合作总社在社区设立的1000多个便民回收站点也都分属不同公司自主经营,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监督管理。

  2010年初,一家叫做分类得的公司进驻越秀区,和东湖街道办一起,开始尝试“以街道为单位的公共环境服务体系加盟”模式,虽然项目在2011年初因内部问题不了了之,但是这种政企合作方式的探索给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的路径选择积累的宝贵的经验。

  3.1.2引导作用

  从2010年起,广州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除了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垃圾分2类公益广告,宣传分类方法之外,将每月第四个星期六定为“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上门派发垃圾分类知识手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各区组建了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分别根据党政机关、物业小区、社区、学校、农贸市场、酒店宾馆、其他机团单位等的各自特点制作有针对性的垃圾分类方法指引,指导建立垃圾分类示范点。组织开展了志愿驿站垃圾分类绿课堂系列主题活动、家庭垃圾分类社区宣传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红段子网络征集比赛、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其中垃圾分类红段子网络征集活动吸引网民参与达13万多人;开通了垃圾分类专题微博、微信公众号,发送了垃圾分类公益短信648万条次。

  2013年5月,市城管委联合新快报拍摄了国内首部垃圾分类微电影《习惯爱》,并走进社区免费播放,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居民正确分类垃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2013年第四季度广州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市民对社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较高。

  3.1.3监管作用

  内地首部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暂行规定》由广州市市长签发,2011年4月起正式颁布实施,这在内地尚属首例,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暂行规定》意在实现垃圾的源头减排,规定中明确了分类标识、分类标准、分类方法以及收运流程、奖励办法等,对不按照规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明确了处罚细则。根据一份政府有关部门的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情况显示,2011年法规出台后组织的专项执法行动中,共制止违反法规规定的行为1000余宗,发出整改通知书56份,立案处罚一宗(南沙区)。

  在广州市政府的积极带领下,五年的垃圾分类与处理全面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城管系统数据显示,2013年,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50.6万吨,较上年增加31.76万吨;卫生填埋309.1万吨,较上年减少5.11万吨;再生资源回收量235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由2012年的91.02%提高到2013年91.23%.

  2014年,由国家建设部城建司组织,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相关司以及各省城市代表参加的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城建司高度赞扬了广州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认为广州在垃圾处理问题上与媒体沟通方面的成功值得全国各地城市借鉴,广州市的作为增强了建设部在全国个大中等城市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决心和信心。

  3.2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中政府作用的缺陷

  当前,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源头减量任务繁重,分类收运体系还未健全,各类垃圾分流不彻底,政府与企业、居民的责任也有待厘清和细化。

  3.2.1规划方面

  3.2.1.1多头管理权责不清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利益主体。2011年4月国务院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涉及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16个政府部门。

  当前广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政府主体多元,涉及城管环卫、城管执法、环保、规划、园林、经贸、工商、旅游、教育等多个职能部门,“固废办”的管理框架虽然初步整合了政府内部各管理资源,但是,毕竟其只是个临时设立的机构,真正“买账”的部门不多,下设的五个组又基本都是同一个部门里的不同处室在牵头,最终仍然还是“几家欢喜一家愁”的工作局面。环卫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市场主体众多且小,管理分散,管理层级多,在宣传、教育、税收、补贴、规划、评估等方面,各部门由于利益差异和管理权限的分割而相互推诿、相互牵制,使垃圾分类管理的协调成本增加,也潜在地导致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而城管保洁部门既要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又要协调并具体实施开展垃圾的清运及最终处理,既是监管者、协调者又是实施者,造成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的局面。

  3.2.1.2垃圾分类处理服务供给不足

  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从2002年8月投入使用到现在,一直承担着广州市区80%的垃圾处理任务,是广州市垃圾处理主战场。截至2014年7月已累计填埋生活垃圾2978万吨,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400多吨,利用沼气发电能力约9000度/小时,预计剩余库容可使用到2015年5月,新的扩容区已在建设之中。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平均垃圾日产量约1万8千余吨,但广州的垃圾处理能力(2011年):填埋日处理能力只有12000吨/天,其实其中卫生填埋能力只有约9000余吨,还有3000吨左右的仅是可控填埋(花都和番禺的填埋场污水处理暂时不能达到要求,所以不属于卫生填埋)。焚烧发电能力每天仅为1000吨。对比实际处理的量,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广州的处理设施基本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随着人口及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垃圾的终处理设施设备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今年,广州出台了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案,但是仍未建立起对玻璃、旧衣服、利乐包、木材家具等低附加值垃圾的有效回收模式。利乐包因有塑料膜、纸、铝等材料回收利用较难,利乐公司曾经想在广州推动回收,但很少有个人或企业愿意去做,一方面,很多居民不清洗就扔,利乐包往往比较脏和臭;另一方面,广州原有的城市规划对再生处理企业不支持,曾经有一家东莞企业想在广州设点回收利乐包,结果两年都无法把牌照办下来。还有玻璃,因为比较重、利润低,处理起来难度大,同样很少人愿意回收和处理。据闻,广州白云区一家叫“再生宝”的企业每月回收玻璃4000-5000吨,目前满负荷运转,但已处于亏损状态。另外,对电子垃圾等高附加值的废弃物资源缺乏正规的处理途径,使其大多流向二手市场和非法拆解户,导致环境污染风险增加。

  广州垃圾排放量巨大,终端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大量可以转化为能源的垃圾被填埋未被利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广州市亟需出台政策引导,推进垃圾处理产业链建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