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分析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7 共2313字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世纪性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更是全球最严峻的国家。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在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是任何发达国家没有遇到的,也是其他发展中大国前所未有的严峻课题。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许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早就潜伏生长,人口老龄化只是凸显了这些压力。目前,这些压力还只是初现端倪,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些压力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更加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等重要精神,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世界上一些西方福利多元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健全和完善老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社区老龄事业投入及其增长机制,切实加强社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在全社大力弘扬“尊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帮助老年人”的优良传统,动员社会、社区各方面积极参与发展老龄事业,使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方式由直接到间接,服务工作由封闭到开放,投资方式由单渠道到多渠道、服务对象由特殊到普遍,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苏姗·特斯特着。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易松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刘晶。上海城市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生活照料状况及意愿研究[J].西北人口,2001,(2)。

  [5]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6]李宗华,李伟峰,陈庆滨。欧美社区照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东岳论丛,2006,(7)。76-78

  [7]李梅。关于上海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2)。72-73

  [8丁华。整合与综合化--香港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新趋势及其借鉴[J].西北人口,2007,1(28)。1-6

  [9]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劳动关系学员学报,2007,2(1)。99-101

  [10]王辅贤。老年需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6)

  [11]李晓华。社区照顾模式与我国养老方式选择[J].理论学刊,2005,(10)。103.

  [12]韦克难。论我国社区照顾养老的必然性及其中国化[J].天府新论,2007.(1)

  [13]杨蓓蕾。构建面向生活质量的城市养老体系探析-以上海市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2006,17(4)。95-100

  [14]杜鹏。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50-60

  [15]范斌。福利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4-17

  [16]方秀云。社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50-54

  [17]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59.

  [18]邓建立。论“老有所教”和“老有所学”的重大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5):94-96.

  [19]秦桂娟。构建依托社区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2)。

  [20]周德民。中国养老问题展望与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02,(9):12-14.

  [21]罗元文。社区服务与养老保障体系[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4)

  [22]龚静,段翔。适合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6,12(4)。106-109

  [23]黄少宽。林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社区服务之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2000,(6)

  [24]陈友华。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网络建设[J].南京大学学报,2002,(5)

  [25]徐守勤。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社区医学,2005,3(8):33-35

  [26] 龚 静 , 段 翔 . 适 合 中 国 特 色 的 养 老 模 式 研 究 [J]. 武 汉 工 业 大 学 学报,2006,(12):106-109

  [27]丁华。整合与综合化--香港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新趋势及其借鉴[J].西北人口,2007,(1):1-6

  [28]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98-101

  [29]武丽。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发展可行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0]王莲青。中国城市社区养老体系建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31]杜翠欣。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32]曾昱。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析[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5

  [33]朱庆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EO/BL].

  [34]叶琦红。关于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思考[EB/OL].

  [35]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J].南开学报,2006,(6)
 

  致 谢

  光阴荏苒,两年半的说是生活即将结束,论文也到了最后收尾阶段。在此我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05届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的任课老师,感谢他们的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宽厚的态度,让我体会到了交大“求真务实,敢为人先,与日俱进”

  精神品格。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谢岳,在我论文写作期间,从选题、拟定提纲、收集资料、初稿审阅以及最后的定稿,谢岳教授都给我提出了宝贵意见;特别要感谢章晓懿教授对我的论文的最后完稿给予了莫大的帮助。

  感谢两年半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事物管理学院教职员工和所有同学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我的帮助、照顾和鼓励,感谢同窗好友陈莉、祝聪、童超、高正辉、许琦、陆春琴、朱海等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感谢这两年半的美好快乐时光。

  感谢上海市徐汇区康健新村街道所有领导和同事在我两年半的学习期间对我的宽容和帮助,感谢所有在我论文期间给我指导意见和建议的同事们。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定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