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加强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03 共5150字

  第六章 加强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建议

  6.1 建立健全政府关爱教育工作机制。

  6.1.1 强化制度保障,完善政府工作制度。

  万源市关爱留守儿童办公室应制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爱心基金管理办法、志愿者招募管理办法及结对帮扶制度等。同时,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激励机制,形成始终如一、常抓不懈、狠抓落实的长效机制。第一,建立建卡登记制度。组织各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务工地、亲友联系方式、个人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等进行建卡登记。第二,建立帮扶制度。在调查好留守儿童各项情况的前提下,对学习需要帮扶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结对帮学;对生活需要帮扶的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根据其家庭困难程度,相应给予财政补助;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邀请学校或 NGO 组织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治疗等。

  6.1.2 加强对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考核力度。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全覆盖,学校成为留守儿童主要的活动区域,学校或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占据重要地位。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成才的关键,尤其是对边远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应是学校教育和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工作考核的应有之意,而我国目前对学校或教师的工作考核主要是对教学成果、学校基础设施等的考核,缺失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考核,是极为不合理的,这不利于学校或教师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开展。增强学校或教师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重视,应通过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将学校或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帮助纳入其年终工作考核体系中,作为其晋升的重要指标。

  在这样导向明确的工作考核体系下,能激发学校或教师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1.3 增强政府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亲的监护,合法权益被侵害的问题较为严重。万源市政府应加强与各高校的合作,积极组织法律、心理等专家担任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顾问,深入学校、乡镇等开展心理、法律知识讲座,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加强与文化部门之间的合作,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的"黑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进行综合治理,打造绿色校园周边环境;加强与公安部门之间的合作,组织公安民警进入学校,强力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辖区民警和法律工作者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加强学校与辖区民警之间的联系,通过开展各种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和维护合法权益的讲座或主题活动,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6.2 增强政府整合关爱资源的主体职责。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政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难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应从政府财政投入、政府政策优惠等维度增强政府关爱资源整合的主体职责。

  6.2.1 扩大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涉及留守儿童教育、住宿、医疗、安全、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建设留守儿童之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教育留守儿童的需要资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需要资金等。为留守儿童提供的关爱服务是一种准公共物品,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资金的主要来源,万源市政府应结合本市财政实际收入情况,由当地党委、政府给予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相应的资金匹配,大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除此之外,还应改变我国农村教育经费负责制度,县乡财政实力不足,容易造成农村教育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农村教育经费保障应改变县乡财政负责的传统,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向农村教育进行专项拨款补贴,完善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缓解农村中小学的经费压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获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6.2.2 采取政策优惠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仅依靠政府力量所取得的成效是有限的,应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尤其是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有许多困境,政府应采取政策优惠、购买服务等途径解决其面临的发展难题,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之中。为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制定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的优惠政策。对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非政府组织,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满足其经济投入的需要。第二,加大政府购买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的力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种社会福利事业,盈利性极弱,非政府组织在生产和提供各项商品或服务时,政府应给予购买,满足非政府组织后续发展的需要。

  6.3 明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职责。

  6.3.1 重视家庭教育,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成长环境。

  尤其是对于外出打工的父母来说,其更应当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赚钱养家而忽视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双方尽可能留一人在家教育小孩;若迫于生活不得不全部外出打工,在平时亦应当与子女保持联系,与其多多交流关于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化解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亲情带来的温暖。同时,有时间应当尽量回家同孩子面对面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

  第二,开展多样的亲情关爱活动,做好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由于父母在外务工难以有长时间的陪护,使得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一方面可以坚持依托传统节日,号召动员各地的青年文明单位、"五老"等自愿者,积极在各留守儿童聚集区开展类似"心手相牵助成长,关爱留守儿童"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的系列活动。例如,多多开展"庆国庆、迎中秋"慰问演出、"接留守儿童进程过节日"等增添情感交流的活动;另一方面,集合各方面社会力量,开展以"相融互动"为目的的系列帮扶活动,开展城乡学校结对、集体与农村学校结对以及教师、学生与"留守儿童"的结对的优势,制定相关具体的制度,明确各方的帮扶内容与职责。例如,达县、通川等地开展的"十个一"帮扶制度;通川区创设的"爱心通道""亲情话吧"等活动给志愿帮扶活动增添了浓厚中彩。为加强同留守儿童的交流,做好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产生了重要作用。

  第三,代养人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合时宜的传统教育理念。相较于现代教育观念,由于年龄的差异以及时代的变化等因素,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某些方面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因此,为了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代养人应当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在关心孩子身体发育的同时,更应当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倾注更多精力,而在此过程中适用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教育知识或许能取得显著效果。

  6.3.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和成才,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是关键性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

  第一,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寄宿制,形成促进留守儿童发展与成才的教育模式。由于监护人监管意识的淡薄与文化知识的缺乏,留守儿童在家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与学习上的指导,而寄宿制使留守儿童居住在学校,留守儿童居住在学校实质上就是将留守儿童的监护权或者说是监管权部分交给学校行使,学校对留守儿童在校生活、学习、安全等进行监管,保障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与安全,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可以解决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监管的某些不足。同时,教师代行父母亲或监护人的职责,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呵护与关爱,使留守儿童情感上得到慰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以及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等。

  第二,不断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管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数据库的形式不断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信息档案数据库记录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父母亲信息、父母亲务工地点与工作类型、家庭经济信息、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信息学等,并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亲或监护人的联系,定期反馈留守儿童的学习信息、生活信息、心理健康信息等,与留守儿童父母亲或监护人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第三,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留守儿童开展课外活动时,尤其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通过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使他们参与其中,淡忘对父母亲的思念以及平时亲戚或父母亲亲情的缺失的痛苦,以一种积极向上、热情、乐观、怀抱梦想的态度进入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中。

  6.3.3 创建和谐社会,扩大社会资金募集。

  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创造绿色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万源市团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妇联等可以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发挥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护活动;帮扶形式包括希望工程、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政府困难补助、春蕾计划、暑期关爱社会实践等,通过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不断探索教育留守儿童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对留守儿童进行多层次、多途径、多方式的帮助与支持,积极创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绿色环境,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亲情与关爱,引导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第二,大力开展真情救助行动,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团市委积极争取各部门支持,大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教育部门要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划建设力度,在学校建立了校园心理诊室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财政部门给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注入强大的财政经费的支持,解决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资金难题;民政部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矫正和心理治疗,对未成年中的留守儿童进行规范性的保护,满足对极贫困留守儿童家庭的支持和援助;公安部门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亲、监护人、学校教师、乡镇之间的合作,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

  此外,还应加强社会资金的募集力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社会的力度是十分巨大的,万源市应组织动员全市财政全额供给人员及社会各界捐建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寻求社会支持,同时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条件鼓励大型龙头企业、私营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投身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事业,留守儿童教育事业以及留守儿童社会保障事业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6.4 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工作机制。

  推行结对接力志愿服务的模式,积极吸纳杰出青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大中院校老师及学生、"五老"志愿者等多类群体进入关爱留守儿童队伍。同时,通过举办活动、定向和网络招募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吸纳团委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等工作群体进入关爱留守儿童队伍,积极开展学习辅导、生活帮助、心理抚慰等方面服务。

  第一,团委应在寒暑假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留守儿童寒暑假留守农村,需要各种关爱活动的支持,团委作为青少年最重要的活动组织者与引领者,要以快乐学校为主要载体,充分利用暑假、寒假期间,积极联合各大高校大学生去万源市做社会实践,组织他们集中为留守儿童开展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心理抚慰,解决他们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工作。团委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寒暑期开展电影放映活动,增加寒暑期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第二,教育部门要深化教育、学校关爱制度。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全部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逐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留守儿童免费营养改善计划。第三,卫生部门要健全留守儿童医疗保健制度。留守儿童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差,医疗保健等缺乏,小病拖不起,大病倾家荡产,留守儿童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利于定期、分批对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进行检查,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此外,卫生部门每年至少提供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6.5 加强舆论宣传,开创关爱工作新局面。

  坚持树立先进标杆、培育身边典型,强化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密切协作,着力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

  各级团组织作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体,应加强与各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先进标杆典型事件或人物,促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长效宣传机制。特别是联合电视台,在《特别关注》栏目制作播放例如《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爱心书屋》、《义卖活动正式启动》、《留守女孩》等专题节目,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社会氛围。

相关标签:留守儿童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