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论文

疏肝降逆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5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9 共3363字

  反流性食管炎(RE)是十二指肠或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后,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进而出现溃疡、糜烂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近些年随着人群生活方式及饮食变化,RE 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患者表现出胸痛、反酸、烧心以及嗳气等一些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目前关于 RE 的治疗,西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促胃动力、抑酸及保护胃黏膜等,但其综合疗效仍为达到预期,且存在复发率高等问题[2].2013 年 6 月-2014 年6 月笔者应用自拟疏肝降逆中药联合西药治疗 RE患者 45 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 年 6 月-2014 年 6 月我院内科门诊诊治RE 患者 90 例,男 61 例,女 29 例;年龄 21~73 岁,平均(48.5±7.2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胃肠镜检查确诊RE,且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表现有典型的胸骨后疼痛、嗳气、烧心及反酸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化内镜检查具有明确的分级诊断。9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SPSS17.0 软件生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内镜检查分级等一般临床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液病、精神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患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手术病史、对本研究中各药物过敏患者,或家属不愿接受治疗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 5mg,1 天 3 次,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mg,1 天 2 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疏肝降逆汤治疗,组方:枳实、柴胡、莱菔子、赤白芍各 10g,合欢花 12g,茯苓 15g,旋复花、厚朴各 10g,甘草 5g,党参 12g,柿蒂 15g,乌贼骨 6g,白术 15g;心胃烦热加石膏、竹叶;舌有瘀点瘀斑及胃脘刺痛加蒲黄及五灵脂;嗳气加入竹茹及代赭石;脾胃虚寒加肉桂及炮姜;大便干结加熟军及麻仁润肠;心烦加竹叶、淡豆豉及栀子;肝郁气滞加佛手及香附。1天 1 剂,水煎 500mL,1 天 2 次,早晚服用,4 周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

  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2002)[4],应用以症状积分为主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又称耐信量表),从 RE 发作的症状程度及发作频率对患者给予症状分级量化及评分[5].RDQ 症状总积分=程度计分总分+症状频率计分,总积分最高 40 分。疗效指数=(治疗前 RDQ 积分-治疗后 RDQ 积分)/治疗前 RDQ积分×100%.应用 SF-36 评分量表对患者精神健康(MCS)及躯体健康(PCS)两个方面进行生存质量评价[6].治疗前及治疗后 2、4、8 周行内镜检查,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中相关评定标准:0 分(0 级):内镜检查正常;1 分(1 级):内镜下显示糜烂现象、点状或条状发红,但无融合现象;2 分(2 级):内镜下显示糜烂现象、点状或条状发红,可见融合现象;3 分(3 级):内镜下显示糜烂且呈全周性溃疡状、广泛发红、有融合现象。治疗前后均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6 个月后复查内镜,根据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状况判定复发情况并记录。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构成比表示,数据处理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治愈: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疗效指数为 60%~95%;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疗效指数为 20%~59%;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加重,疗效指数<20%;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治疗总人数×100%.内镜检查疗效评定:治愈:内镜检查分级评分为 0 分;显效:内镜检查分级评分下降超过 2 个评分;有效:内镜检查分级评分下降超过 1 个评分;无效:内镜检查分级评分无变化或增高;内镜检查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内镜检查总人数×100%;3.2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 RDQ 积分及内镜检查分级评分的比较:治疗后 2、4、8 周两组 RDQ 症状积分、内镜检查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3.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内镜检查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内镜检查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4.

  3.4 两组精神健康(MCS)及躯体健康(PCS)评分比较 观察组 MCS 评分、PCS 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5.

  3.5 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 观察组出现轻微恶心呕吐 1 例,腹泻 1 例,腹胀 2 例;对照组出现呕心呕吐 2例,腹胀 1 例,便秘 1 例;患者均能耐受,反应轻微,不影响治疗;两组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 6 个月后复发 2 例 (4.0%),对照组复发 8 例(17.0%),观察组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χ2=4.050,P=0.044)。

  4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与反流内容物对食管黏膜刺激以及患者自身的抗返流防御能力减弱等相关因素有关,其损害因素主要包括肠内容物如胆汁、胰液及十二指肠溶液,胃内容物如胃蛋白酶及胃酸等,抗返流减弱因素包括食管的清除能力下降、胃肠屏障功能减弱以及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因此,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重点以防止胃酸反流及抑制胃酸分泌为主[7].奥美拉唑是目前消化内科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该药能够抑制 H+-K+-ATP 酶合成,进而起到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肠内容物返流的酸性程度等,使患者食管及胃肠处于低酸环境。莫沙必利是一种常用促进胃动力药物,该药具有选择性较强的 5-羟色胺受体激动效应,能够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对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具有良好效应,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胃肠道动力,还能提高患者食管 SLE 张力,对预防及抑制胃内容物反流、促进食管蠕动及胃肠排空具有重要意义[8].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协同效应,既能抑制胃酸,同时又能加速胃肠排空,促进胃动力,抑制患者胃肠道内容物的反流。

  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虽有多种临床优点,但其综合疗效仍未达到预期,徐玲风等[9]报道显示,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率为 75%.本研究结果显示,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用的治疗有效率为 75.6%.此外,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存在复发率高等问题,杨杰等[10]报道显示者联合应用 6 个月的复发率高达20%,本研究半年复发率为 17.0%.

  中医认为,RE 发病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及劳欲久病有关,久之则痰淤损伤胃脾,气郁食阻[11].病机为肝失疏泄,肝郁脾虚,胃气上逆,肝胃不和,故予疏肝降逆汤治疗。方中以乌贼骨、柴胡及茯苓为君,乌贼骨收湿敛疮、收敛止血、制酸止痛;茯苓可起健脾渗湿宁心之功效;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升阳;此三药合用为治疗 RE 患者的的根本用药。厚朴、白术、旋复花、白芍、枳实及党参为臣;白术起燥湿健脾益气之效;旋复花降逆止呕化痰,党参补脾胃;柿蒂、莱菔子及赤芍为佐,柿蒂具有降逆止呕之功效,可与旋复花协同以降胃气。赤芍可散瘀止痛、清热凉血;莱菔子有消食理气之效,诸药合用可缓解 RE 患者消化不良、胸痛等症状。甘草补脾益气,亦能调和诸药物,共奏制酸止痛、健脾和胃、降逆化痰、疏肝解郁及清泻热浊[12].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 RDQ 症状积分、内镜检测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内镜检查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MCS 评分、PCS 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6 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显着,安全可行。

  参 考 文 献
  
  [1]吴丽辉。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43(4):418-419.
  [2]张金瑞。旋覆代赭汤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21(13):114-115.
  [3]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6.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5]曹建彪,郭汉斌,龚丽娟,等。应用耐信量表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35(6):41-45.
  [6]李鲁,王红妹,沈毅。SF-36 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