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论文

关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03 共4046字
摘要

  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首次接触过敏性抗原后,当再次接触同样的过敏性抗原时所引起的结膜过敏反应,它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 IgE 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对本身属于过敏体质或有针对特异性抗原过敏的人,在再次接触这类抗原时, 可导致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结膜炎。近年来随着居住环境空气污染的加重、日常接触到的生活用品被污染的程度增加及各种食物中的不同类添加剂的使用,本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笔者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中采用埃美丁滴眼液联合口服中药驱风一字散作为对照组, 与对照组用药一致的同时加用中药局部冷敷作为治疗组进行疗效的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符合《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1]相关标准。 中医辨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证属风热挟湿证。 纳入标准:符合《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的诊断标准,但眼痒的症状必备,其他症状可兼有;上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结膜充血的体征必备,其他体征可兼有。排除标准:伴有角膜炎、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泡性结膜炎、青光眼、眼睑炎症、视网膜疾病、虹膜炎等眼病者;停戴软性或硬性隐形眼镜不足 1 个月者;口服避孕药、镇静药、解痉药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治疗前 7 d 内曾全身使用或眼局部滴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血管收缩联合制剂、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类药物;近 1 个月行眼科外眼或内眼手术者; 有全身性原发性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 对本试验药物任何一种或多种成分过敏者; 无法坚持治疗和复诊或擅自更改治疗方案的患者。

  1.2 临床 资 料 选取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笔者所在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并能按要求复诊的患者 60例, 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 治疗组男性 6 例,女性 24 例;年龄 10~68 岁,平均(39.18±6.91)岁。 对照组男性 7 例,女性 23例;年龄 9~66 岁,平均(36.67±7.13)岁。 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埃美丁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5 mL:2.5mg/支。 美国 Alcon 公司生产,H20100207),局部滴眼,每次 1 滴,每日 3 次。 同时加用中药方剂驱风一字散:川乌 3 g(炮),川芎 12 g,荆芥穗 12 g,羌活 6 g,防风 6 g,薄荷 6 g(后下),每日 1剂,每次煎 2 遍,将药液混合后口服每日 2 次。 治疗组予患眼局部滴用埃美丁滴眼液,每次 1 滴,每日3 次。同时加用驱风一字散:川乌 3 g(炮),川芎 12 g,荆芥穗 12 g,羌活 6 g,防风 6 g,薄荷 6 g(后下),每日 1剂, 每次煎 3 遍, 将前 2 遍的药液混合后口服每日 2次,将第 3 遍的药液用做外敷药液,嘱咐患者用新毛巾浸泡于驱风一字散的药液中, 放入冰箱冷藏室冷藏半小时后敷于双眼睑,每次 10 min,每日 3 次。

  1.4 观察方法 1)疗效指标及评分标准[1].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7 d 进行症状和体征的询问和检查,记录眼部主要症状和体征及病情开始缓解的时间。 所有症状和体征依据病情的程度由轻到重分为 4 级, 分别记为 0~3 分,症状和体征分数的总和记为总分。 计算公式:总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显效:总积分减少>70%. 有效:总积分减少>30%且≤70%. 无效:总积分≤30%[3].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5.0 统计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来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 1. 结果示两组有效率均为 100%.

  2.2 两组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 见表 2. 治疗后的两组在结膜充血、眼痒、结膜水肿及分泌物情况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的各项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病情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组病情缓解时间为 (0.43±0.07) d,短于对照组 的(1.37±0.22) d(P <0.05)。

  3 讨 论。

  结膜居于眼球的最外面的黏膜组织, 直接暴露于外界的环境, 因而也就成为人体免疫系统最容易接触外界抗原的部位。 近几年来, 过敏性结膜炎已经成为临床上在各个年龄段里都非常常见的急发性的眼科疾病,患者多觉眼突然奇痒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本病主要是由 IgE 介导的Ⅰ型速发型超敏反应。正常人的结膜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 肥大细胞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当肥大细胞表面的 IgE 分子与抗原结合时,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趋化因子、血管活化因子,当组胺与组胺H1 受体结合产生的主要症状为眼痒,与组胺 H2 受体结合可引起血管扩张、组织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另外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这种复杂的炎症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结膜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瘙痒、结膜充血和水肿。 其中常表现为眼部烧灼感、发痒、异物感、畏光、流泪,查体可见分泌物增多、乳头反应、充血、角膜缘浸润、上皮性溃疡等[4-8].

  目前, 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轻者常单用肥大细胞稳定剂或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 病情较重者两者联合使用或另外加用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埃美丁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是一种组胺受体拮抗剂, 其对组胺释放后引起的结膜血管通透性增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通过阻断组胺受体下调细胞内粘附分子-1 的表达及血管通透性的下降,可以限制炎症细胞的趋化因子作用, 从而减轻眼局部的症状[9-10].中医把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归为“时复目痒”范畴。

  “驱风一字散”来源于《世医得效方》,《世医得效方》云“眼痒极甚,瞳子连间皆痒,不能收睑。 此因清净腑先受风热得之。 宜服驱风一字散”,方中“川乌(半两,炮,去皮尖)羌活防风(各一分)川芎荆芥上为末。 每服二钱,食后,薄荷汤调下”.同时在《审视瑶函》中的痒如虫行症中论述:“痒如虫行,病属肝心,无病而痒,病始来侵,有疾而痒,其病愈深,常时小痒……有风邪之痒,有邪退火息,气血得行,脉络通畅而痒。 驱风一字散 治目痒极难忍。川乌(炮)川芎荆芥穗(各五钱)羌活防风(各二两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苏薄荷汤调下”.

  在本方中防风辛温轻散,祛风解表,温而不燥,能发邪从毛窍出,善治疗内外风邪,可配伍其他药物即可疏散风寒,又可疏散风热;荆芥辛温,有祛风解表之功,《本草汇言》云“荆芥,轻扬之剂,散风清血之药也……凡一切风毒之证,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际,以荆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势,以荆芥之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 而李士材曰“风在皮里膜外,荆芥主之,非若防风能入骨肉也”. 故荆芥、防风已成祛风之要药,常以对药的形式在祛风的方剂中出现。

  本方中防风、荆芥、羌活共奏驱风解表,味辛易散,性缓不烈;薄荷清凉疏散风热,质地轻扬易上浮,直达头目之病所,因此药易挥发,故煎煮时应后下;川芎祛风活血行气,为气中之血药,头面之风此药不可缺;川乌多炒制用,祛风除湿,擅长散因内伤而外感之风邪;诸药并用合收驱风散邪止痒之功。 运用驱风一字散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符合病机。

  局部冷敷不仅降低皮肤、皮下和肌肉组织的温度,还可利用人体对冷的生理反应, 通过刺激皮肤冷感受器,经局部交感性反应引起血管收缩,减少外周血流量而改变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还可以使组织代谢中的氧消耗降低,抑制组织液及淋巴液的形成,同时冷敷能减慢神经传导速度,抑制细胞活动,降低末梢神经敏感性,从而具有镇静、镇痛、止痒、减轻炎性水肿和渗出的作用[11-13]. 治疗组加用局部驱风一字散药液眼睑冷敷,既可以驱风散邪止痒又可以使眼局部血管收缩, 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 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眼局部的不适症状和体征。

  因考虑到患者的依从性,本临床观察的时间较短,虽然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 但症状和体征的缓解, 治疗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 而从病情缓解的时间来看, 治疗组的病情缓解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 也就是说埃美丁滴眼液联合口服中药驱风一字散配合中药冷敷可以更快地减轻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此冷敷方式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在家自行敷用,值得临床广加运用。

  参 考 文 献

  [1] 刘祖国 ,姚勇 ,孙秉基 ,等。 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 [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9):694-69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4.

  [3] 孟青青 ,高健生 ,接传红 ,等。 川椒方和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3(6):398-401.

  [4] Katelaris CH. Ocular allergy: implications of the clinical im-munologist [J].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03,90 (6):23-27.

  [5] 李凤鸣。 中华眼科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44-1149.

  [6] 刘祖国 . 眼科学基础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91-197.

  [7] Woodward DF,Hawley SB,Williams LS,et al. Studies on theocular pharmacology of prostaglandin D2[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0,31(4):138-146.

  [8] Bielory L. Allergic and immunologic disorders of the eye. PartⅠ:immunology of the eye[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0,106(13):805-816.

  [9] Yanni JM,Stephens DJ,Parnell DW,et al. Preclinical efficacyof emedastine,a potent, selective histamine H1 antagonist fortopical ocular use [J]. J Ocul Pharmacol,1994,10 (3):665 -675.

  [10] Eiichi Uchio. Treatment of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witholopatadine hydrochloride eye drops [J ]. Clin Ophthalmol ,2008,2(155):525-531.

  [11] 宋成钦。 中药冷敷液治疗皮肤损害 374 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4(2):10.

  [12] 刘晓光。 冷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J]. 福建体育科技 ,2006,25(2):26-28.

  [13] 柏亚妹 ,张曦 ,吴兴彪。 芒硝冰袋冷敷减轻创伤肿痛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773-77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