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肿瘤学论文

胃癌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7-01 共2306字
论文摘要

  胃癌发病隐匿,致病暴戾,其病机纷繁庞杂,病理过程复杂多变,准确地辨证、尽早地治疗是预防病情进展的关键。 结合现代内窥镜技术,发挥微观辨证优势,可以加深对胃癌病机本质的认识,弥补宏观辨证不足,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及治疗的全面性、针对性,拓宽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1 病因病机
  
  1.1 正虚邪盛,癌毒滋生 胃癌作为难治性恶性肿瘤之一,历代医家对其病机描述各不相同,癌毒学说较为全面地揭示了癌病的病机过程。 正虚外邪每易乘虚而入,正气难以御邪,“邪盛而为毒”,邪毒久滞不化,酿生癌毒。 因此正虚是肿瘤发病的基础,且贯穿于其病理全过程,而邪盛是癌毒滋生的关键。
  
  《素问·评热病论》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之“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医学汇编》所谓“正气虚则为岩”、《医宗必读》之“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等皆是对此病理过程生动地描述。 此时患者或无明显不适,但胃镜下可见黏膜或有水肿,或有充血,或有轻度糜烂,或有红赤等,胃镜病理活检见癌细胞即可认为为癌毒滞留。
  
  1.2 搏结痰瘀,滞瘀胃腑 癌毒一旦滋生 ,易于停留、积聚虚弱亏损之处,“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
  
  着眼于胃癌,各种原因致胃气亏虚,癌毒留着胃腑,稽留中焦,损伤脏气,阻碍津液正常运行输布,使津停湿滞,凝聚成痰,故《医宗必读·痰饮》云:“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流中滞膈,郁而成痰”。 癌毒又可盘桓胃脘,壅塞经脉气血,气血运行不畅,停留而为瘀。 痰、瘀作为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久聚不化,又可促生癌毒,癌毒与痰瘀搏结,形成有形瘤体。 此时瘤体初成,尚未疯长,胃镜下可见黏膜皱襞僵硬、黏膜下隆起、鸡皮样改变、小息肉形成等可认为为痰瘀互结,但患者不适症状多不显,或仅有胃脘部饱胀、隐痛,故易于忽视病情。
  
  1.3 阻碍气机,胃失和降 阳明胃腑为多气多血之腑,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而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互为表里,共司气机升降、受纳运化水谷、输布水谷精微、统摄气血之职。 癌毒痰瘀稽留胃腑,客居中焦,影响气机升降,胃失和降,肠腑传化失司,可致便秘;气郁中焦则生痞满;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食少纳呆;气机上逆则噫气、呕吐,气逆动膈则发呃逆;肝气不疏,郁而化热,横克胃土,可有吐酸、嘈杂;并有肝木疏土,助脾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而癌毒蕴结中焦,耗伤中焦精微,有碍中焦运化,脾虚不能营木,气郁有碍疏泄,肝气犯逆,横克脾土,而致泄泻;气滞不畅,不通则痛,可致脘痛、腹痛。 此时患者多表现为中焦气机失常,胃腑功能失调,宏观辨证难以与普通胃系疾病区分,但胃镜下可见巨大溃疡、秽浊苔附着、癌肿形成等。
  
  1.4 耗伤气津,正气虚损 瘤体一旦形成,狂夺人体精微以自养,迅速败伤人体正气。 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皆赖以充养,其亦可化源自养,癌毒搏结中焦,可迅速耗伤人体水谷精微,并致脾虚而化源充养失司,终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脾气亏虚,失于鼓动,可致少气懒言,无力统摄气血可致气脱、呕血、便血。 癌肿壅塞胃脘使“脘管狭窄”致饮食不下而成噎嗝;癌毒、癌肿稽聚中焦,可使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停聚机体而成臌胀、水肿,津凝、痰聚、血瘀,更使癌毒与痰瘀搏结,促使癌体迅速增大,造成恶性循环。 此时患者宏观表现虚候明显,多有消瘦、贫血、少气乏力,甚至呈恶液质,进一步发展则可阴竭阳脱,亦可有腹部胀满、触及腹部包块等局部标实征象。
  
  1.5 癌毒走注,病及他处 胃癌晚期,正不束邪,癌毒愈盛,愈损正气,癌毒常常随经脉气血流布于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停积正虚之处,继续阻隔经络气血,酿生痰瘀,形成新的癌肿,引起肿瘤的浸润、扩散、转移,其近可浸润侵淫,远可以移舍他脏。 癌毒周身走注,愈耗人体正气,癌毒愈加鸱盛,更愈耗伤人体正气,正气无力抗邪而致癌毒独盛,癌毒扩散转移愈盛,终致正虚毒损难复之境。 此时患者正气极虚,癌毒独亢,侵淫走注,可见左侧缺盆淋巴结肿大,癌毒侵及多个脏腑,如侵淫肠腑可触及腹部包块,流注于肝而成肝积,流注于肺而成肺积等,故而诸症叠起,变证丛生。
  
  2 治疗
  
  癌毒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且其致病具有暴戾性、内损性,病情顽固,病势险恶,故当以“抗癌解毒”作为基本大法贯穿治疗始终。 而本病又以正虚为发病基础,以与痰瘀交阻为前期基本病理,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临床表现,以局部肿块为临床特征,故抗癌解毒同时配合扶正补虚、调理脏腑、化痰软坚为主要治疗大法。 胃癌初期,正虚不显,治疗上以抗癌解毒为主,配合化痰软坚、消肿散结为主。 中期,兼有脏腑功能失调时,可配伍调理脏腑功能之品,如表现为呃逆、反酸、噫气等胃失和降证候,可予以和胃降逆,如有纳食量少、餐后腹胀等脾失健运证候,可予以健脾助运。 此期可稍佐扶正补虚之品,防癌亢盛。 晚期正虚明显,或气阴两虚,或气津两伤,或阴阳两虚,或胃气衰败,此时“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当以顾护脾胃,扶正补虚,畅通化源,兼顾抗癌解毒、化痰软坚、散结消肿。 药物选择可根据现代药理选用兼有抗肿瘤的药物,在抗癌复方中,抗癌解毒药与逐瘀消痰软坚药的选用,应视病情而辨证择药。 热毒甚者,当选白花蛇舌草、石上柏、半枝莲、漏芦;瘀毒重者,当用炙蜈蚣;痰毒剧者,用制胆南星、海藻、炙僵蚕等;血分瘀邪为主者,可逐瘀为先,伍用炙水蛭、莪术、炮穿山甲、桃仁;兼气分者,可配用八月札、路路通;肿著者,配王不留行、水红花子;湿盛者,可选用土茯苓;阴伤较重者,可用天花粉、天冬等。 癌毒顽固,致病怪异,虫类药常能起搜毒、剔毒、除毒之功,攻他药不及之处,如炙僵蚕、炙蜈蚣、露蜂房、独角蜣螂、土鳖虫等,可视病情择用。
  
  [参考文献]
  [1] 赵智强. 略论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说及其临床运用[J]. 新中医,1998,30(1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