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肿瘤学论文

采用中医辨证调治急性白血病发热62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01 共2350字
论文摘要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起病急骤,发展快.笔者在临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8 年 2 月-2013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62 例,均符合诊断标准.男27 例,女 35 例;年龄 27~67 岁,平均 35.7 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4 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8例;根据患者情况中医辨证分为:热毒炽盛型 12 例(表现为壮热口渴,皮肤紫癜,齿鼻衄血,血色鲜红,黑便。

  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气阴两虚型 35 例(表现为乏力气短,腰酸膝软,自汗盗汗,反复低热,食少纳呆,皮肤时有紫癜。舌淡少苔,脉细数),肝郁脾虚型 8 例(表现为低热或潮热,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少腹胀痛,舌淡苔腻,脉细弱),脾胃虚弱型 7 例(表现为体温时高时低或低热不退,发热常在活动后发生或者加剧,乏力纳差,腹胀,舌淡苔薄,脉细弱,化疗期间多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标准化疗方案,双氯酚酸钠栓塞肛门,8 h 后如仍发热,可重复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医辨证治疗,热毒炽盛型:羚羊角粉 1 g、生地黄 30 g、赤芍 12 g、牡丹皮 10,生石膏 30 g、龙葵 15 g、玄参 15 g、黄芩 10 g、茜草 15 g、白花蛇舌草 30 g、白茅根 30 g、大青叶 30 g、半枝莲 30 g、栀子 10 g;气阴两虚型:生地 15 g、天冬 15 g、熟地 15 g、何首乌 15 g、山茱萸 10 g、黄芪 20 g、山药 20 g、党参 15 g、黄精 15 g、半枝莲 25 g、黄芩 10 g、白花蛇舌草 30 g;肝郁脾虚型:

  柴胡 20 g、白术 15 g、当归 15 g、白芍 15 g、薄荷 15 g、茯苓 20 g、白花蛇舌草 30 g、栀子 15 g、丹皮 10 g;脾胃虚弱型:黄芪 25 g、白术 15 g、党参 15 g、当归 10 g、白芍 10 g、柴胡 15 g、山药 20 g、法半夏 10 g、旋复花 10 g、生姜 10 g、代赭石 25 g、甘草 10 g,水煎服,日 1 剂,3次 /d.两组均治疗 1 周,对比两组的疗效、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C- 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

  1.3 疗效评价标准
  用药 7 d 内体温恢复正常,停药后 7 d 内无发热为显效。体温降低,但未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停药后 7 d 内能稳定为有效。用药后体温未能控制为无效。总有效 = 显效 + 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 10 例,有效 16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83.87%;对照组显效 7 例,有效9 例,无效 15 例,总有效率为 51.6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各指标时间比较 见表 1,两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C- 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表1】
论文摘要
  
  3 讨 论
  
  根据国外研究统计,白血病约占肿瘤总发病率的3%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白血病在欧洲和北美发病率最高,其死亡率为(3.2~7.4)/10 万人口,亚洲和南美洲发病率较低,死亡率为(2.8~4.5)/10 万人口.以起病急、贫血、发热、出血、消瘦、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痛尤其胸骨压痛、白细胞计数增高、骨髓增生明显等为主要表现。急性白血病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化疗过程白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是引起感染性发热的重要原因,化疗后骨髓抑制几乎是每一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通向缓解的必经之路,因而白细胞减少甚或粒细胞缺乏引起感染相当常见,机体正气虚弱,六淫外邪乘虚而入,正邪相争故发热.白血病属中医“血症”范畴,常见证型热毒炽盛型、气阴两虚型、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热毒炽盛,多见于本病的初期或复发时,以邪实为主,为热毒炽盛,内陷营血所致.本研究中所用药物使热挫而血止、毒清而阴复。气阴两虚多由于正气不足,易致毒邪内侵伤及营阴,而致气阴不足,应以益气阴养为主,清热解毒为辅。

  肝郁脾虚化疗期间多见,治宜疏肝健脾。脾胃虚弱化疗期间多见,治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白血病发热,总有效率为 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C- 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之,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晨,刘焱,滕清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6):50-51.
  [2]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1-182.
  [3] 杨燕,徐建霞,蒋丽媛。全血细胞减少 102 例骨髓象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5):445.
  [4] 彭来君,施丽华。血象结合骨髓象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331.
  [5] 万健。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57-1758.
  [6] 廖天华。甘温除热法治疗白血病发热 18 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2):57-59.
  [7] 覃健松,陈静桂,梁太英。全血细胞减少症 106 例骨髓检查及病因分析[J].内科,2007,2(6):915-916.
  [8] 李海燕,钱林生,薛艳萍,等。100 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舌象辨治体会[J].中医杂志,1996,37(6):345.
  [9] 王业生,朱趁红,董秀娟,等。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发热患者的疗效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10):90-91.
  [10] 万健。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57-175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