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针灸推拿论文

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运用温针灸加推拿手法的疗效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作者:于荷馨;李保龙;张杰
发布于:2020-03-19 共8791字
中医推拿论文第六篇: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运用温针灸加推拿手法的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20例, 随机分成温针灸组、推拿组、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30例。温针灸组接受4周的温针灸治疗, 推拿组接受4周的推拿治疗, 联合治疗组接受为期4周的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 对照组接受为期4周的超短波联合膏药贴敷治疗, 疗程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期间布洛芬使用量, 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 (VAS评分) 与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 (Melle评分) 、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各组肩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情况均有明显好转, VAS评分、Melle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 , 且联合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其他各组 (P<0.05) 。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可以显著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肩关节活动能力, 抑制体内炎症反应, 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温针灸或推拿手法以及常规物理治疗方法。
 
  关键词:温针灸; 推拿; 肩关节周围炎; 炎症因子; 超短波治疗;
 
  Clinical studyofwarm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massage in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YU He-xing LI Bao-long ZHANG Ji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war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massage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Methods:In this study, 120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the Ssecond affiliated Affiliated hospital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warm acupuncture group, massage group,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bya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Warm acupuncture, which and moxibustion group received 4 weeks of warm acupuncture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massage group received 4 weeks of massage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4 weeks of warm acupuncture+ andmassage moxibustion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4 weeks of ultrashort wave combined with plaster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for 4 weeks.The use of ibuprofen, VAS score, Melle score, TCM syndrome score an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each group of patient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shoulder Shoulder joint pain and activity limit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each group.In addition, VAS score, Melle score, TCM syndrome score an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 , and the improvementefficacy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 (P<0.05) .Conclusion:Warm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massage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improve enhancethe mobility of shoulder joint, and inhibit the intern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which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using warm acupuncture or manipulation massagealone and conventional physical therapy.
 
  肩关节周围炎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PS) 又称为“肩凝风”, 是一种以患者感觉肩关节和/或肩关节周围疼痛、肩部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特点的慢性炎症性肩关节损伤。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肩关节周围炎主要由肩关节以及与周围结缔组织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所引起, 随着病情的进展, 炎症逐渐加重并伴有较为广泛的组织粘连, 最终导致以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的肩关节周围炎[1,2]。除此之外,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因患者外伤之后制动过久或者患者骨折后康复锻炼不规范亦可诱发PS[3,4,5]。
 
  目前西医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2,6,7], 除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与止痛之外, 仅有部分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以及关节腔封闭治疗等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也十分有限, 常规的物理治疗方法只能短暂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长期持续存在的关节疼痛与活动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非甾体类抗炎药虽然可以较好地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 但其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如消化道反应、胃溃疡、转氨酶升高以及皮肤损害和肝肾损伤等,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 针刺、艾灸、推拿手法以及药物多重联合的治疗方案成为了众多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案, 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PS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发病特点, 现代医家多将PS归属于中医的“肩痹证”或者“经筋病”。对于大部分肩周炎患者而言, 其病因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劳伤无度, 康复不良;内因多为气血不足, 脏器衰弱, 人体内精血不能荣养筋骨, 内外合病才最终形成肩周炎。对于PS的治疗, 现代医家多以针刺、艾灸、推拿手法治疗为主, 并配合药物、物理治疗以及康复训练[3,8,9]。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温针灸、推拿手法以及常规疗法治疗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 评价各种治疗方案在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与肩关节活动障碍上的差异, 分析PS温针灸、推拿手法以及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PS与常规保守治疗之间的差异, 为治疗PS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大二院骨科门诊与病房的疼痛期 (早期) 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共计120例, 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温针灸组、推拿组、联合治疗组以及对照组, 每组各30例。其中温针灸组平均年龄 (57.03±7.64) 岁, 平均病程 (7.80±2.85) 个月;推拿组平均年龄 (56.77±6.89) 岁, 平均病程 (7.46±2.06) 个月;联合治疗组平均年龄 (58.69±7.34) 岁, 平均病程 (6.98±2.14) 个月。通过比较分析, 各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性别以及工作种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1.2.1 诊断标准[7,8]
 
  (1) 肩部疼痛、压痛, 并随气候或活动加重; (2) 肩关节上举、外展、内收、内旋以及后伸受限; (3) 肩部肌肉萎缩或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4) 放射线检查多为阴性, 少部分久病患者可见骨质疏松。
 
  1.2.2 纳入标准
 
  (1) 疼痛期 (早期) 肩关节周围炎患者; (2)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程3~12个月; (3) 45~70岁。
 
  1.2.3 排除标准
 
  (1) 既往关节外伤史; (2) 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肿瘤骨转移, 严重的心、肺、神经精神以及肝肾疾病者; (3) 拒绝针刺与艾灸治疗者; (4) X线显示肩关节出现骨性强直或其他非保守治疗可以解决的严重病变。
 
  1.3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嘱患者平时注意肩部保暖, 勿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 患者自主进行适度的肩关节康复锻炼。有骨质疏松的患者每日服用碳酸钙D3咀嚼片2片, 疼痛难以忍受者可暂时服用芬必得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00089) 。超短波治疗:选择LDT-CD-31型超短波, 在患者患侧肩部对称放置两个中号电极板。波长设置为6.26m, 工作频率39.57MHz。功率选择微热量。每次超短波治疗设定为10~20min, 同时在非超短波治疗期间给予患侧肩部活血止痛膏 (安徽安科余良卿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34020905) 外敷, 每日一贴, 敷贴疼痛最明显处。
 
  温针灸治疗:选取患侧的肩髃、肩髎、肩贞以及曲池, 穴位定位参考梁繁荣、王华主编的《针灸学》教材[10]。具体操作过程[10,11,12]:治疗时嘱患者取健侧卧位, 患肩在上, 充分暴露患侧肩部。垂直进针, 捻转得气后于针柄处放置长约2cm的艾条并点燃该艾条。每次温针灸持续治疗30min。
 
  推拿治疗:嘱患者取坐位, 用扌衮、点、摇、按、拔伸、一指禅推、拿、扳、抖、搓等手法在患侧肩前部及上臂内侧往返数次, 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外旋活动。每次推拿治疗控制在15~20 min。推拿手法参照房敏、宋柏林主编的《推拿学》[13,14]。温针灸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推拿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超短波与外用药贴敷治疗。所有患者连续治疗4周。
 
  1.4 评价指标
 
  在治疗开始之前与治疗结束后评估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部活动能力与症状的变化。采用VAS评分与布洛芬使用情况评价患者肩部疼痛程度[8,12]。布洛芬使用情况:记录患者4周治疗期内布洛芬缓释胶囊的总体用量, 评估各个治疗方案的止痛效果。VAS评分:采用0到10逐渐表示患者疼痛程度。采用Melle功能评分来评估患者活动受限情况[8]。关节可灵活活动为0分, 活动轻度障碍:1分, 中度为2分, 重度为3分, 以此标准评价肩关节外展、外旋、触摸颈项、触摸脊柱、触摸嘴唇的能力。利用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根据患者肩关节疼痛以及肩部活动情况的改善程度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PS患者的疗效水平。同时, 采集患者的静脉血以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 (IL-2、TNF-α、IL-1β) 的变化。
 
  1.5 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
 
  试剂盒应平衡至室温 (20~25℃) , 取出所需反应板。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孔中加入稀释好的标准品50μL;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 37℃下温育30min。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 空白孔除外。轻轻晃动混匀, 37℃下温育30min。弃去液体, 甩干, 每孔加满稀释后洗涤液, 震荡30s, 甩去洗涤液。每孔加入显色剂A50μL, 再加入显色剂B50μL, 轻轻晃动混匀, 37℃避光显色10 min。取出酶标板, 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 来终止反应。以空白孔调零, 在450nm波长下测量各孔的吸光度值 (OD值) 。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及对应的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再根据样品的OD值在直线回归方程上计算出对应的样品浓度。
 
  1.6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IBM-SPSS 26.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事前检验采用Tukey法。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秩和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一致性检验。等级资料及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布洛芬使用情况
 
  温针灸组、推拿组、联合治疗组布洛芬缓释胶囊使用情况均显著小于接受超短波联合膏药贴敷的患者 (P<0.05) 。联合治疗组布洛芬使用量最少,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各组布洛芬使用情况 (粒, n=30,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温针灸组比较,#P<0.05;与推拿组比校,▲P<0.05。
 
  2.2 各组肩关节疼痛情况比较
 
  各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P<0.05) 。各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并且接受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单纯接受温针灸或推拿手法治疗的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各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 (n=30,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温针灸组相比,#P<0.05;与推拿组相比,▲P<0.05
 
  2.3 各组肩关节活动改善情况
 
  各组Melle评分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 。温针灸组、推拿组以及联合治疗组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并且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Melle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其他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表3 各组肩关节活动能力Melle评分比较 (n=30,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温针灸组相比,#P<0.05;与推拿组相比,▲P<0.05。
 
  2.4 各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
 
  各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其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 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并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下降水平显著大于其他各组 (P<0.05) 。见表4。
 
  表4 各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n=30,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温针灸组相比,#P<0.05;●与推拿组相比,▲P<0.05。
 
  2.5 各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各治疗方案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肩周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温针灸组、推拿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干预最为明显, 其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05) 。见表5。
 
  表5 各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 (n=30, ±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温针灸组相比,#P<0.05;与推拿组相比,▲P<0.05。
 
  2.6 临床疗效分析
 
  本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组中共有7例临床治愈, 13例显效, 9例有效, 总体有效率为96.67%;温针灸组有5例达到临床治愈, 12例显效, 9例有效, 总体有效率达86.67%;推拿组中4例临床治愈, 12例显效, 12例有效, 总体有效率达93.33%;而对照组中仅1例临床治愈, 4例显效, 18例有效, 总体有效率仅为76.67%。联合治疗组临床治愈和显效患者人数显著多于其他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物理治疗方案, 以及单纯使用温针灸治疗或者单纯应用推拿手法治疗者。
 
  3 讨论
 
  PS是一种由外伤、长期疲劳性损伤或保暖不当, 长期遭受寒冷潮湿环境影响等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肩关节炎。因为肩关节及周围结缔组织的长期慢性炎性损伤而导致患者出现肩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现代医学根据肩周炎患者的病理特点多将肩关节周围炎分成三个连续的病理阶段, 早期、中期以及后期, 也有学者称之为疼痛、粘连和缓解三个阶段。疼痛期 (早期) 主要以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损伤为主, 患者常以疼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伴或不伴有肩关节活动障碍。粘连期 (中期) 则以肩关节及周围韧带、肌腱以及筋膜等组织的炎性粘连为主, 由粘连引起的肩部活动受限是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缓解期 (后期) 患者肩部疼痛与活动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肩部疼痛逐渐减轻, 肩关节活动逐渐增加。此时, 增加患者肩关节的区域的血液循环, 促进肩关节活动能力的康复并预防肌肉萎缩成为临床诊疗的关键[15,16,17,18,19]。
 
  目前, 西医关于PS的治疗主要是口服NSAIDs、封闭疗法、保守物理治疗手段以及外科手术治疗。虽然这些治疗方法能短时间缓解患者疼痛, 但是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受限情况。同时, 手术治疗所带来的精神和躯体损伤以及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依从性。针对患者肩关节周围炎的分期进行有侧重的治疗是近些年逐渐兴起的新兴治疗方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疼痛期患者以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为主, 该阶段患者的肩关节病理改变以肩关节的关节滑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性渗出。组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 释放包括TNF-α、IL-6、IL-1β等大量炎症因子。局部组织内血管异常增生并伴有炎症渗出是导致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的病理机制, 因此在治疗上强调以缓解疼痛、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减少关节炎症刺激为主。粘连期患者则是以各种组织的粘连为最突出的病理改变, 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可见到患者病变区域的各种软组织出现粘连。此时, 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松解关节粘连, 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能力是此类患者的治疗关键。缓解期为患者缓慢康复的阶段, 促进肩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并预防肌肉萎缩是此阶段治疗的关键。因此, 在治疗上强调增加局部血供, 松解粘连的纤维结缔组织, 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20]。
 
  同时, 将现代医学分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诊疗方法与中医药诊疗手段结合起来, 也逐渐成为近些年的诊疗热点。分期治疗PS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理论思想相契合, 体现出随病情动态变化来治疗疾病的思路[21]。温针灸与推拿手法是中医特色治疗手段之一, 众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经证实温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可以很好的提高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部活动能力, 缓解肩部疼痛[1,22,23,24], 改善临床症状。关于肩关节周围炎, 究其发病内因在于天癸不足, 肝肾精亏。此类患者往往伴有多年劳损过度, 休养不当, 或肩部外伤后治疗康复不当的病史。导致局部经络不畅, 气血运行滞涩不通, 并由外感风寒或外伤而诱发本病。因此, 对PS患者而言, 单纯的镇痛治疗往往只能短暂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病痛。中医药治疗PS强调注重标本缓急, 内外兼治, 辨证论治, 应在补益肝肾、调补气血的基础上, 祛风除湿, 温经通络, 活血定痛。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1,5,10,11,12,22,24,25,26], 温针灸在治疗PS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 改善肩关节活动能力。同样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4,13,14,23,27,28]各种推拿按摩手法可以通过各种手法达到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疏利关节以及止痛的作用, 能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 提高肩关节的运动能力, 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则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温针灸治疗手段与推拿手法结合起来, 深入探究单独应用温针灸或推拿手法以及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 并与超短波联合膏药外敷的治疗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患者布洛芬缓释胶囊使用量, 降低患者VAS疼痛评分与Melle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评分, 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并且这些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改善其体内的微炎症状态, 其总体有效在76.67%~96.67%。但是, 其中, 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的治疗方案可更为有效减轻PS患者的肩痛、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 并较其他各组进一步减少PS患者布洛芬的使用量, 降低VAS评分与Melle评分。这说明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可以进一步增强单纯使用温针灸或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 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增加肩关节活动水平, 降低肩周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可以明显改善PS患者的临床症状, 促进病人的康复。相比于单纯的物理治疗以及单独应用温针灸或推拿手法治疗, 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更好的减轻肩部疼痛, 提高肩关节活动范围,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唐铭含,宋浩,魏治中.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9, 17 (10) :1745-1748.
  [2]颜承凤,孙燕,岳艳芳,等.肩三针傍针刺联合运动灸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 35 (9) :53-57.
  [3]陈炜吉,孙晶,方剑乔.方剑乔教授“分狭广”论治肩关节周围炎[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43 (10) :1079-1082.
  [4]周健.针灸推拿+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9 (60) :200.
  [5]范桢亮,杨乔瑞,于珊珊,,等.腺苷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中调节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1 (3) :177-181.
  [6]王勇全.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中成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9 (72) :290.
  [7]杨晓伟,盛锋,徐枫,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3 (5) :39-42.
  [8]雷慧姝,严华杰,周嘉平.腹针埋线配合运动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9, 38 (10) :1173-1176.
  [9]范桢亮,盛紫阳,景煊峰,等.自噬对慢性肾损伤双重调控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1 (7) :97-101.
  [10]张凯丹.密集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11]孙增春,郑文超,朱振蓉,等.关节松动术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19 (7) :22-23, 28.
  [12]陈荣庄,高彦平.关节腔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冻结肩[J].中医正骨,2019, 31 (6) :38-40.
  [13]曹新忠.针灸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 (63) :42.
  [14]林雅俪,张利华,叶妙芳.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51 (7) :261-263.
  [15]卢朝霞.中药熏洗配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
  [16]文皙炫.远端配合局部取穴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疼痛期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7]王立新.肩关节周围炎的推拿分期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9, 25 (23) :24.
  [18]陈咏红.火针结合针刺治疗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19]吕俊勇,王宝利.分期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80例[J].河北中医,2011, 33 (10) :1480-1481.
  [20]刘超,张洪春,何爱咏,等.肩关节周围炎不同临床分期MRI特征[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 27 (5) :372-377.
  [21]施丽俊,郝丹丹.分期分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23 (7) :724-725.
  [22]张海英,王丽娟,罗和平.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概况[J].陕西中医,2019, 40 (8) :1148-1152.
  [23]王先永,王文龙.推拿联合脐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6例[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 17 (2) :74-76.
  [24]李慧鑫.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 31 (13) :99-101.
  [25]刘二兰.肩三针温针灸结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风寒湿痹型漏肩风的临床研究[J].系统医学,2019, 4 (15) :156-158.
  [26]范桢亮.祛瘀化浊汤治疗CKD-Ⅳ期湿浊瘀血证伴血管钙化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27]余智.中医推拿配合针灸疗法对老年肩周炎的效果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 33 (3) :241-243.
  [28]罗树雄,阮波,徐力康.推拿手法结合易罐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9, 35 (9) :38-39.
点击查看>>中医推拿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原文出处:于荷馨,李保龙,张杰.温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02):111-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