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国防教育论文

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与新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17 共3652字
摘要

  1999 年 6 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2001 年 4 月我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要求:“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面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意义重大。

  一 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一)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却逐步淡化。目前,在校大学生对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对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西化”、“分化”的阴谋本质认识不清,对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的危害认识不足。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认真对待国防教育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二)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发展的基础。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威胁;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能及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这两种方式开展。在理论教学方面,能够增加大学生的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到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爱国意识,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

  在军事训练方面,通过集中地军事训练,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到部队严明的组织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同时,锻炼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 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的不大发展壮大,国家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也发生的巨大变革,高校国防教育却在某些方面与时俱进的程度不够,导致高校国防教学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教育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国防教育依然普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内容以纯理论的介绍为主,虽然大部分课程都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并未真正做到课堂的生动化和多样化。依旧习惯于简单的知识讲授与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案例讨论、模拟战争等一些互动性和游戏性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的设计。这种单一的、刻板的教学组织方式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专职教师相对缺乏

  随着我国高校十余年来的不断扩招,高校在校生数目不断增大,而专业的军事教学教师队伍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学生数目的增速,专职军事教师远远无法满足高校军事教育工作的需求。因此,大部分高校抽调学校武装部、学生工作处以及辅导员等临时担任军事理论课教师,由于非专职教师缺乏对军事理论课的深入认识和了解,这就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国防教育深度不够。

  (三)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的国防教育内容存在着“与时俱进”性不够的现象。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多而泛”、“杂而不精”,缺乏系统性。此外,国防教育课程教育内容的“军事化”、“战争化”色彩浓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而不是准备投身军事实践的后备军事干部,因此,过于军事化和战争化的教育背景有违国防教育理论教学的初衷。

  三 高校国防教育新途径探析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当突破传统的国防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教育理念。从“国防”到“国家安全”不是简单的概念替换,它反映出我们在当前国家定位和国家战略上差异,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相关微观工作的视野、格局和思路。理念需要实现的路径,战略的制定需要切实的行动,国家安全教育不需要对整个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它有着可以实施的现实路径。针对目前高校国防教育暴露的人员缺乏、形势单一、内容滞后等问题,可以通过将国防教育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课程的结合,探索出国防教学的新途径。

  (一)与高校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是其本质特征之一。在高校里学生要经过专业长期的系统的专门知识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有专业和职业道德的训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发展,几乎所有的学科和专业都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这可以将相关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贯穿其中。有些学科专业门类具有天然的国家意识和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比如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还有些学科专业随着时代发展也提出了迫切的国家安全的要求,比如新闻传播学、能源类学科、工学科学、农学、管理学等传统上认为非意识形态的学科都应地要增加国家安全教育。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相关专业知识和国家安全教育的结合点,把国家安全理念教育渗透到各专业学科中,增强专业学科的前沿意识和安全意识,尤其是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统筹意识形态教育,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目标--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是同一的;在课程性质上也是同一的--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有同一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是相通的,比如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教育教学环境、文化的营造,等等。

  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总体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的是国内,国防教育强调的国家的外部环境,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重叠和缺位的地方,要将某些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和结合,理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军事理论课教师管理体系,形成一种一体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国际理念,也增强军事理论课教师的国内安全意识,使两类课程的相互印证,更有说服力和效果。

  (三)与高校的体育课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体魄和凝聚力,巩固国防教育的国民基础

  传统国防教育观念中加强体育教育有明显的说服力,因为强健体魄的人是充分的战斗力,是战场获胜的保证。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智力和科技因素增加,体育教育似乎失去其价值和功能。恰恰相反,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体育教育因其特殊性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应该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去认识。历史事实证明,一国的体育运动、国民身体素质水平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东亚病夫”出现在中国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损害的时候,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终会体现在国民的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提升上来。

  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军事安全都离不开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健康的劳动者;在培养健康的心态、积极进取的风貌、团结协作的精神中体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作用;一个通过发展体育运动,有健康体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大国国民有着天然的民族自信心。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尤其需要解释的是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更需要体育教育来培养现代化的国民,因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武器装备、移植外国的先进的军事管理方式、编制体制、训练方法和军事理论、战术思想等,但是,现代化的人、人的精神和意识是无法引进和移植的。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人的因素仍然是第一要素。没有更高素质,没有充沛的体力就没有超强的适应能力、敏捷的应变能力,没有更强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应对更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现代战争需要更强的凝聚力和协同观念、整体观念、合作观念也需要体育教育去培养。

  现在许多学校在实践中将军训课程简化为短期(通常为2-3 周)的集中体训课的同时,许多学校的体育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现为大学体育课程的边缘化、大学生体育和健身意识的缺乏、不良的生活习惯流行。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几代人的宠爱,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体质下降,危机意识缺乏。观念的转变是第一步,必须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体育教育,国家安全落脚为全民的安全,国民的健康体魄和精神是国家安全的保证,体育教育应该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生活方式教育,体育不仅关涉个人体魄,更关系国家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科。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探析[J].教学研究,2014,(5)。

  [2]高飞。对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1,(5)。

  [3]吕国辉,吴桂娟。新形势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模式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12):110-112.

  [4]叶莉。高校国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4):27-2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