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浅谈胶东大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北方音乐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20-11-06 共3621字
    摘要: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地方各校均以教育部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学生阳光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理论指导,全面深化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普及和完善。但无论是从教育的全面性出发,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作为学校都应该承担起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推广和普及责任,本文以胶东大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着眼于现实教学环境,解决如何在音乐教育视域下,充分发挥胶东大鼓的价值内核,如何更好地推进此类传统音乐在中学的普及进程。基于此,将展开多维度的教学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胶东大鼓,文化传承

初中音乐职称论文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追求的提升成为了时下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很多人在生活方式和习惯上逐渐西化,在流行音乐和外来文化的倒灌和冲击下,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为了坚决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时代要求,各中学也在《条例》的理论指引下,尝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回归,力求让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音乐,能够得以继承和发扬。研究表明,胶东大鼓不仅具有教学价值,而且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艺术品位的培养,因此本文将以胶东大鼓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传统音乐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对音乐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阐述。
   
    一、胶东大鼓的溯源及国内现状
   
    (一)胶东大鼓的起源
   
    胶东大鼓起源于山东,坊间也流传着“盲人调”的说法,因为胶东大鼓的前身,是一位盲人开创并且流传开来的。一开始这门曲艺艺术在民间流传时,深得百姓的喜爱和好评,因为朗朗上口的语调、较为平实的曲风都非常接地气,十分易于被大众接受。
   
    早期,胶东大鼓是很多民间艺人的生存手段,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群众,往往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演绎,表现的内容也和百姓息息相关,这就为它日后的广泛流传奠定了非常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胶东大鼓的现状
   
    近些年流行文化成为了意识主流,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很多人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庸俗的甚至僵化的,所以传统文化在“速食主义”和“奶头乐”的现实流行文化环境中,逐步走向没落。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受制于固定的教学科目,无形中又为传统音乐的推广设置了一道藩篱,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胶东大鼓几乎已经面临着失传局面,虽然目前胶东大鼓已经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但是它的传承人出现了断层,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现实教育环境中,应该鼓励由教育决策机构走出藩篱,从精神层面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然后合理制定保障性政策,真正让胶东大鼓的课程在学校中设立起来,不能口号和实践相分割。
   
    (三)初中课堂引入胶东大鼓的动态理由研究
   
    教育学家潘洪明在《中小学教育的文化崛起》中提到,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但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却驶入了死胡同,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意识引流[1]。
   
    综上,在初中课堂引入胶东大鼓的教学,成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正向需求,在初期准备将胶东大鼓作为初中音乐教学备选模块时,校方和有关专家学者还存在一些担忧,担心学生对此类曲艺文化不感兴趣。因此江西科技大学音乐教育学院专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一次以100名中学生为样本的校内调查问卷,调查对学生选择音乐的意识倾向和理由进行了动态研究。
   
    问卷显示,78%的学生对胶东大鼓表示好奇并愿意学习,在这部分学生中,35%的学生表示胶东大鼓可以提高音乐素养,29%的学生表示选择胶东大鼓是因为自身对传统曲艺文化的好感和精神需求,调查研究显示,多数中学生对胶东大鼓的接受度较高,这一调查结果预示着课程开设后会受到中学生的普遍青睐和关注。[2]
   
    二、传承胶东大鼓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阐述
   
    传统文化是定义民族心理、建立文明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与校园文化生活的联系,是传承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一环。而如何让一些式微的、小众的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只有让学生先认识它,才能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也只有赋予传统文化能够自持的生命力,才能够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这对民族文化来说,才是真正的弘扬和传承[3]。
   
    (二)为何在初中课堂普及教学
   
    文化对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想让文化得以传承,就必须提高思想站位,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只有在初中课堂就开始普及教学,才能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的思想当中,否则在流行文化趋势日益严重的国际环境下,很容易让外来文化先入为主,因此要从基础教育中不断完善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4]
   
    (三)胶东大鼓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胶东大鼓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流传过程中也积攒了较为雄厚的人文理念,如果将这种极富文化底蕴的音乐项目带入到现代教育中,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精神文明,阳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核就是综合培养学生的“向内素质”,这在现代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应用视域下胶东大鼓的教学方法
   
    (一)传承艺人进课堂
   
    胶东大鼓的曲艺前景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传承领域极为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而校园是传承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学生是未来构建新型社会的主力,所以应该以校园为主战场,让传承艺人深入课堂,让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胶东大鼓的曲艺魅力,“身教”往往比“言传”更具说服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他们学习胶东大鼓的主观能动性[5]。
   
    (二)兴趣社团的建立
   
    兴趣社团在音乐教学中的导入,可以让一批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在胶东大鼓的传唱中相互交流和互动,对扩大中学生的人际交流范围,促进人际交往的能力都大有裨益。借助一系列的兴趣社团活动,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让学生们在兴趣的引导下,成为胶东大鼓的“活的招牌”。
   
    (三)校园文化艺术节
   
    文化艺术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校园文化,学生可以在文化节中接触到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当代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个性和猎奇心理,校园文化节为中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如果能在这个平台上,体现出胶东大鼓的魅力,展现胶东大鼓蕴涵百年的文化底蕴,会在学生群体当中形成“多米诺骨牌”式的传播效应,可以从根本上打通传统文化和学生群体的阖闾,大大增强他们之间的互动性。
   
    (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提升艺术水平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践,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习和实践往往是互相切割的,因此在胶东大鼓的教学应用中,应该主动打破这一桎梏,由校方作为主导,主动联系当地文化局进行专场演出,让胶东大鼓不仅深入校园,还能深入社区、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既传播了文化精髓,又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胶东大鼓流传至今的人文内核[6]。
   
    四、健全教学保障机制
   
    (一)组织与制度保障
   
    在思想层面,首先应该由教育决策机构走出藩篱,从精神层面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然后合理制定保障性政策,真正让胶东大鼓的课程在学校中设立起来,不能让“口号”和“实践”分家,切实保障胶东大鼓能够顺利开课,并且将该项课程加入到相关考核项目中去,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欲望。
   
    (二)教学人员保障
   
    由于胶东大鼓在传承方面出现断层,全国真正的传承人少之又少,从师资配备角度,教师资源相对来说是极为匮乏的,但是胶东大鼓的专业性极强,跨专业教授是有难度且不符合实际的,为了保障实际教学效果,学校应该加强培训力度,输送优秀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真正做好胶东大鼓的有效传播。
   
    (三)教学资源与硬件保障
   
    胶东大鼓与传统的音乐课程不同,硬件需求强于传统教学项目,这就要求校方提高政治站位,加大资金投放力度,让学校配备基本的教学设施,不能让音乐教学停留在“口授”的层面,要让学生们实打实地触摸胶东大鼓,在胶东大鼓的韵味中,真正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小结
   
    各地中学摒弃固有音乐教学模式、开创新型音乐教学模块是势在必行的,通过有限样本调查可以看出,胶东大鼓在中学生中拥有极高的人气,究其原因,主要是胶东大鼓区别于以往的任何音乐教学科目,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素养,而且兼备时代怀旧的特殊性。研究表明,胶东大鼓不仅具有教学价值,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艺术品位的培养,想要传统文化得到高效传承,努力完善音乐教学在现有体制下的价值体系,也是未来教育进程中刻不容缓的努力方向。
   
    在回归传统文化的核心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自主引进传统文化的教学,胶东大鼓的多元化教学潜力和曲艺魅力有目共睹,加强对胶东大鼓的价值体系内塑,有助于拔高中学生的人文建设和道德情操水平,也只有在初中阶段,就重视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感染学生的主观意识,才能为专业技能教学的精细化和有效性奠定基础。坊间有句话说,爱音乐的孩子品质都不会太差,这从另一方面更加体现出,音乐素养对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影响,初中阶段恰好是一个人形成审美观念的初始阶段,这一节点的文化输出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初中教育里的传统文化教育,一定是我国未来教育实践中一个亘久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王遵.中学生教育理念的重塑与建设[J].中学生文献通报,2017,4(9):12-13.   
    [2] 张瑜.礼仪与教育精神[J].音乐教学,2016(3):19-20.   
    [3] 杜小慧.胶东大鼓的推广和启示精神[J].华中大学体育学报,2019,3(9):21-24.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徐福中学
原文出处:季红.胶东大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15):137-138.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