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企业道德责任视角下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陆敏琪
发布于:2023-01-05 共9668字

  摘要:受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并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渐渐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劳动关系作为现代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它的和谐与否不仅事关每个劳动者和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维护员工的民主自由权利,保障员工的福利享受,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关系 和谐 道德责任 企业

Enterprise mor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bstract: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economy by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China's labor relationship becoming more perse, complex, and appeared some prominent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and gradual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Laborrelations in the modern social relations as the basic and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relationship,it's harmonious or not relates not only every laborer and the family of vital interests, but also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and the modern societyis the harmonious barometer, van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have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nterprises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basicprinciples of people-oriented and equitable justice, to maintain the employees' right todemocracy and freedom, and protect the welfare of employees to enjoy, to strengthen their owncultural construction effort to build a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hip.

  Keywords: labor relations; harmonious; moral responsibility; enterprise

目 录

  引言

  一、道德责任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

  (一)企业道德责任

  (二)劳动关系与和谐劳动关系

  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当代价值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发展

  (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企业的要求

  (一)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二)完善企业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劳动争议、劳动者权益被侵害事件不断发生,加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企业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对道德责任熟视无睹,将法律作为行为的最低底线,认为一切从利润出发,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什么经营策略都可以考虑,企业道德责任缺失比较严重。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除了依赖经济、法律手段外,道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提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时指出,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自觉调整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一、道德责任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

  (一)企业道德责任

  所谓企业的道德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及监督的活动中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客户、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是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自觉调整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企业无法脱离这些主体而存在,因此,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于企业存在于由各个利益主体共同构成的关系网中,其最终利益是建立在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满足之上的,由此便产生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1]

  关于企业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学界时常将两者等同,认为企业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是一回事,都是指企业应当做的事。但是企业的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确有差异。

  企业的道德责任存在于企业的一切社会活动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离不开企业道德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从社会整体的视角来考察企业行为,而企业道德责任是将企业作为道德参与者来考察企业行为。都同样关注企业的行为,只是关注的侧重点不同。[2]8

  (二)劳动关系与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又称劳资关系、劳使关系和产业关系等。劳动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由三个方面构成:政府、雇主和工人,指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包括劳动力的使用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劳动管理关系等。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是指企业内部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也就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劳动的社会结构,换句话说是人们在参加社会劳动方面彼此的关系。”简言之,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3]

  “和谐劳动关系”是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在十六大报告中“和谐”是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即劳动关系双方一种和谐融洽的良好状态,平等合作、关系融洽、同心协力、分配合理的良好劳动关系。[4]基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形态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均衡,即,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地位与力量等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其基本内涵是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规范有序是前提,就是要求劳动关系的建立与运行要纳入法律和制度的轨道,依法循章运作,减少随意性、片面性,做到程序公正。公正合理是保障,就是要求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确定要公正公平,在运作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既要考虑自身利益的实现,又要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避免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和失衡,做到实体公正。互利共赢是核心,就是要求劳动关系双方围绕做大做强企业这一共同目标各尽所能、通力合作,整体和体现双方的利益,取得利益最大公约数,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谐稳定是目标,就是要求劳动关系双方协调合作、和谐相处、关系顺畅、良性运行,即使出现劳动争议,也能够在内部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加以解决,使企业长期保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5]

和谐劳动关系

  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当代价值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成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民生为中心的六大任务,其中劳动就业是主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劳动关系作为现代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它的和谐与否不仅事关每个劳动者和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基础,首先在于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竞争优势,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要素。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可以是企业的任何能力,但它们必须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如:技术、知识、资源、组织能力、企业文化与管理、经营战略与策略等等。

  第一,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当今世界已掀起知识经济的浪潮,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展的动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没有创新能力,企业就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仔细分析我国企业的发展模式,相当一部分企业靠的是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长期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道路,处于产业分工的底层。首先,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必然强调对劳工权益的保护以及加大对劳动力成本的投入,这样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会推动企业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改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聚集相应的人才,一个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就能形成人才聚集的洼地,人才的聪明才智能够达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比值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比值越小,则劳动生产率越低。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他们就愿意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相反,如果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员工会感觉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缺乏积极性,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少,劳动生产率降低。甚至他们会“用脚投票”,一走了之,有的企业出现“民工荒”,就从侧面反映了这种现象。

  因此,员工在一个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中能够调动其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有利于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长盛不衰,必须要有一个渗透到企业各个领域、并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它通常是指现阶段某个特定企业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表现为企业的使命、价值观、思维定势、行为准则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在一个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内部,会营造出一种积极的精神氛围,培养一种奋发向上的热情,不断促进形成一种为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

  首先,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企业的文化,没有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企业文化在弘扬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方面越来越显出其难以替代的作用,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充满希望的挑战未来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之源。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生产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一旦一个企业形成一种为多数员工接受的企业文化,就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促使员工积极进取。如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同仁堂讲礼仪、重人和,具有浓厚人情味的传统企业文化创造出了一种团结和睦、亲善仁爱的企业氛围,从而使员工萌生为同仁堂尽力的情感。[7]

  最后,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形成一种凝聚的力量,而且还是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实现企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为企业文化孕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通过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团队精神、凝聚力量,鼓励企业创新,进而构筑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8]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发展

  第一,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历来是各国劳动法所奉行的宗旨。在我国宪法中,对劳动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作了许多原则性规定,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劳动权、劳动保护权、休息权等。2008 年 1 月 1 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具体落实了这些规定,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全面、最基本的保护。

  作为一个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具有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意识,在不低于法律规定的劳动标准的情况下,会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合理的设计规章制度,来明确诸如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方面的标准,员工可以切实的享受到企业给予的这些权益。因为只有保护好员工的基本权益,员工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创造更好的业绩。

  第二,有利于员工主人翁地位的体现。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员工主人翁地位的体现。“主人翁”精神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企业中主动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比尔·盖茨不止一次的强调:“我们常讲的主人翁精神,是一个员工具有的天然禀赋,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的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是一致的。”[9]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会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员工的自主热情,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允许员工在一定的权限内自由选择工作岗位。企业对于员工的这种信任感一方面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更重要的是员工在企业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尊重,员工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使员工产生幸福感。

  (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事关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但是,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劳动争议逐年增多,甚至因为劳动争议引发了许多恶性案件,2010 年连续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也将受到影响。劳动关系一旦加剧恶化,将会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威胁,阻滞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就无法建设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和谐首先是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10]和谐社会必定是劳动关系和谐的社会,和谐劳动关系还是社会安定的“稳定器”和动荡的“减震器”。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企业的要求

  和谐有序的企业劳动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利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企业员工的权利、社会保障等。一个合格的现代企业应当设法在企业利润与员工权利、福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使员工在企业中不是被奴役,而是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2]175 一个合格的能够使企业利润目标与员工权利、福利双重实现的企业所应具备的首要条件是具有较高的道德责任意识,尊重员工的各项权利,民主管理;保证员工享受到基本的社会福利;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建设。

  (一)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在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掀起了“员工权利运动”,“劳工权利”成为关注的重心。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的实现成为当代劳工运动的主题。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是广泛的,其最重要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等。这些抽象的权利落实到企业劳动关系的具体问题上,表现为雇佣自由、言论自由、受尊重等。

  第一,制定合理的劳动合同,实现雇佣自由。雇佣自由原则规定:雇主与雇员之间是一种自愿的关系,任何一方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终止这种关系,雇主只要不违反合同和有关法律,可以以任何理由解雇员工,雇员可以自由地解除和企业的劳动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公正的解雇、不自由的雇佣经常发生。

  实现雇佣自由,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劳动合同。2008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代表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凭证。在劳动合同的谈判中,如果合同中不明确具体的条件,就是企业欺诈、强迫员工受雇于自己,这种雇佣是不自由的雇佣。另外,企业中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进行解雇是公正合理的,而企业若以员工不尊重上司、工作关系部融洽等原因解雇员工则是不公正、不道德的,有道德责任意识的企业不随意解雇员工。因此,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劳动合同,实现企业与员工间的雇佣自由,这是企业所要关注的员工民主自由权利中的首要权利。

  第二,言论自由、受尊重的权利。言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员工在企业中的言论自由权主要表现为揭发、检举企业的不道德行为,抱怨企业的不公平对待等。当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对公众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的责任感促使员工站出来,这正是员工合理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企业应当正确对待员工的抱怨,尊重员工言论自由的权利,而不是激化矛盾和冲突。

  受尊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员工受雇于企业,但企业不能因此将员工视为赚钱工具,任意使用。企业要与员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让员工努力工作,必须要做的就是尊重员工。美国 IBM 公司提出了“尊重个人”的口号,如果员工在企业得不到尊重,就谈不上员工能够尊重企业的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尊重,能够很好的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形成让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强大推动力。[9]89企业在实行民主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对企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企业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利与尊严。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视甚至侵犯员工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企业应更多的从价值理性的思维角度处理与员工的关系,让员工充满归属感与责任感。反之,企业违背人道原则的行为,必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进而间接或直接的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人权,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完善企业社会保障体系

  一般来讲,社会福利的构成可以分为两种:法定福利和自愿性福利。法定福利是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的,如所谓的“五险”。还有病假、产假、婚假等明文规定的福利制度。诸如这些法定福利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自愿性福利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及员工的实际需要选择给予的福利项目。例如,带薪休假、住房补贴、交通费等。对企业来说,提供各种自愿性福利能够增加职工地位的稳定性,有效的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在保障员工享受法定福利的基础上应为员工多提供自愿性福利的享受。

  第一,优化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是员工的第二个家,人的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员工选择工作的时候,工作环境是否舒适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因此,创设一个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也是衡量企业是否合乎伦理的重要指标。在环境的布置上要体现人情味,例如,可以利用色彩、音乐等措施驱除工作的疲劳,在某个角落修葺一个小小的吧台,柔和的灯光下可以看看新近的杂志。等等的这一些措施对于员工来说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工作时更舒适更有效率。[11]124第二,关心员工生活。关心员工生活,提供员工生活所需的各种福利和方便,也是伦理道德对企业的要求。首先,要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缓解,然而我国安全生产的问题还是不容忽视。例如企业应对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员工给予特别关怀,降低或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伤害,并为员工发放劳动保护津贴。其次,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为员工发放交通补贴和就餐费等。此外,对员工家庭的关怀比对员工自身的关怀更能打动员工的心,让员工在家庭成员面前很有成就感。例如,员工的家属生病住院,企业应派代表及时探望。对家庭暂时出现困难的员工予以财务上的支持,“雪中送炭”的深厚情谊会使员工永远难忘。[11]124第三,为员工发展创造机会。员工自身是有着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劳动主体,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劳动能否得到公正的回报,还关心能否获得丰富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为自己的发展带来机会。企业应把员工看成是劳动的主体而非劳动的机器、工具,认为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要。在这方面,企业可以调查员工的需求,合理的设计员工的工作,为员工提供可供学习和进步的空间与时间,帮助员工在教育和训练中获得提高和发展。

  企业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应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和根本指导,始终贯穿在处理劳动关系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公平正义是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基础。在现实的劳动关系中普遍存在着资强劳弱的状况,在工资水平、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长短、工作条件等问题上都存在着是否公平正义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劳动关系构建过程中,只有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企业求生存与谋发展的“灵魂”。每个成功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它包括企业的氛围、企业的精神价值观、思维定势及其实践等。有的学者则将企业文化直接称为企业道德伦理文化。由于企业类型不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同的企业可能选择不同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的内核理应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使企业形成一种责任感,自觉去执行企业的道德责任。

  企业的精神价值观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深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着整个企业文化的本质、方向。目前,许多先进的企业的非常重视企业精神价值观的培育。企业精神价值观既包括了企业的职责、道德责任感和核心工作任务的规定,又包括了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一致的行为准则规范;既包括了企业的庞大愿望、志向,又包括了企业的人际合作、协调;既包括了企业的伦理道德规范,又包括了企业个体行为准则。如:

  松下电器用企业精神价值观,为 20 万员工“提供了一个非宗教‘宗教制度’,从而使企业成员具有共同的信念,并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如果问松下公司怎么能够保持住它的活力,而许多公司落在后面时,必须将它的价值观作为它所以能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12]通过确立切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精神价值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的团队精神、凝聚力量,使企业与员工同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结语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矛盾是一种客观存在。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不仅要依赖于法律和契约的强制性,还需要企业高度自觉的道德责任意识。但很多企业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对道德责任熟视无睹,企业道德责任比较缺乏。因此,企业只有尊重企业之间与企业和社会整体之间协调发展,对不道德不合法的追逐利益说“不”,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及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官平.企业的道德责任:补救,抑或追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1):24.

  [2]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论-企业与利益关系者的和谐与共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程延园.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4]樊君影.我国和谐社会下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6):72.

  [5]孙宝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J].中国工运,2006(12):6.

  [6]张莉.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浅议企业文化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2004,24(4):48-50.

  [7]黎群.企业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2.

  [8]莫春辉.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现代商业,2008(35):62-63.

  [9]姚巧华.人性化管人,制度化管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7.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9.

  [11]彦博.激励员工的艺术[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12]陈春花.企业文化塑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9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