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日语论文

中国式日语表达的类型研究

时间:2020-03-27 来源:内江科技 作者:孙欣欣 本文字数:3799字

  摘要:中国日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 在日语学习中即便掌握了大量的语法、词汇和句型, 在实际表达中往往出现不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句子。本论文通过整理及搜集中国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出现的中国式日语表达的分析进而对中国式日语表达的类型进行总结, 剖析其误用的原因, 以期提高中国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达到和日本人顺畅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式,日语,问题,

日语毕业论文

  中国和日本同属汉字文化圈, 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受到母语的影响, 在实际表达中总是习惯先用汉语思维, 再对应日语语法将汉语句子进行翻译, 结果表达出来的句子虽然没有明显语法错误, 但日本人并不怎么使用, 不自然的日语表达, 也就是“中国式日语”这种问题普遍存在。笔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发现“中国式日语”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日语学习者和日本人的交流, 更有甚者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 分析中国式日语的类型并探究其成因将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及日语教学有所启示。

  1“中国式日语”的界定

  母语是汉语的日语学习者, 由于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而造成的具有明显汉语倾向, 但没有语法错误的、不自然的日语表达。在日语学习过程中, 笔者通过整理发现“中国式日语”的错误类型,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日本的文化背景, 中国日语学习者经常使用一些日本人很少使用或者从不使用的话语或者日本人在特定场合一定会使用的表达。另一方面, 由于受学习者自身所学句型及词汇的的限制及受汉语思维的影响, 生搬硬套汉语规则, 习惯将汉语和日语句型一一对应, 而出现的不合规范的畸形日语。

  2 中国式日语表达的类型总结及分析

  母语是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受母语表达习惯的影响, 在使用日语交流和课后习题翻译句子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合乎日语语法却不符合日本人表达方式的短语及句子。下面将对中国日语学习者中出现的中国式日语表达的类型做一小结。

  2.1 自他动词的不恰当使用

  日语里的自动词和他动词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日语学习者在与日本人交流过程中, 常常出现自他动词使用不当引起的不愉快。究其原因, 日语中的自他动词从表面看, 属于词汇表层构成的不同, 从深层次来看属于语言意识、价值取向的不同。因此, 和日本交流时要特别注意自他动词的选择。比如, 从沏茶这个例子来分析。日本人经常使用「お茶が入りました」, 而避免使「用お茶を入れました」。究其原因, 日语的自动词表示事物自然产生的变化, 强调一种客观的结果, 而他动词表示主体作用于某事物, 使其产生某种结果, 两者的文化内涵大不相同。上面沏茶这个例子, 前者「入る」是自动词, 后者「入れる」是他动词, 因此使用前者这种表达是表示一种自然变化的结果, 不涉及主体, 而后者这种表达则使用他动词, 主观指向性较强, 突出了人的作用, 带有施恩与人的语感。因此, 日本人在表达时为了避免主观指向性带来消极后果, 常常使用自动词代替他动词表达, 淡化人为因素, 将事物表达成自然变化的结果, 从而减轻对方受恩与他人的心理压力。因此, 日本人偏爱使用自动词, 但在交流中也不能不论场合都用自动词。比如说, 你去别人家做客, 不小心打碎了盘子时, 如果用「すみません、お皿が割れってしまったんです。ごめんなさい。」来表达自己的歉意, 就大错特错了, 日本人听后会极不舒服, 他会觉得你认为盘子自己碎的, 这时用「すみません、お皿を割ってしまったんです。ごめんなさい。」才是合适的。因为前者「割れる」是自动词, 自动词本身淡化人为因素, 而后者「割る」是他动词, 突出了人的原因及作用, 所以前一种表达就让对方听后感到说话人是推卸责任, 认为盘子自己碎的, 听后感到极为不快。

  像这类不自然的日语表达, 主要是受汉语表达思维的影响。这些表达并不存在语法错误, 但是不符合日本人的表达习惯, 就显得十分奇怪。在日语中自动词和他动词相比, 自动词的数量要远远比他动词多, 而且日本人比较喜欢使用自动词。

  2.2 人称代词的过剩使用

  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里的人称代词很丰富, 但是日本人在进行日常表达时尽可能避免使用人称代词, 而是以独特的形式隐含在表达中, 这与汉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中国学生在交流中, 往往出现人称代词过剩使用的现象。比如初学日语的中国学生在翻译“我过生日时, 我母亲送给了我本书”这句话时, 经常翻译为「わたしの诞生日に、母は私に本をくれました」。以上句子从语法层面分析没有任何错误, 但是确实让听者感到极不自然。日语授受动词的使用使得句子中隐现的主语, 甚至授予的对象都是一目了然的。因此在使用含有授受动词的句子中, 作为主语和补语的人称代词, 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经常是省略的, 而汉语的授受表达“给”并不包含方向, 并且汉语句子的主语和对象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因此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 中国日语学习者在表达“我生日时母亲送给了我毛衣。”这类句子时, 就习惯性地过多地使用“私 (我) ”、“あなた (你) ”之类的人称代词, 显得整个句子极不自然。

  2.3 习惯使用和汉语同形的汉语词汇

  汉语对日语文字和词汇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日本人不光借用汉字创造了日语文字, 也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 近年来日语词汇又反过来传入中国, 因而形成了大量的中日同形词汇。在日常运用中中国日语学习者往往忽视了同行异义语中日用法的差异, 直接运用日语中的同形词汇, 因而表达出的日语日本人完全不理解。

  例:他对领导有很大的意见。/彼は指导者に强い意见を持っている。

  学生翻译练习中出现以上的错误。究其原因, 对日语的「意见」一词的意义没有很好掌握。日语「意见」的意思为: (1) 见解, 主张; (2) 劝告, 规劝。汉语“意见”的意思为 (1) 见解, 主张 (2) 不满的想法。虽然此词在日语和汉语中意思都是两种, 而且第 (1) 个意项是相同的, 而第二个意项则大不相同。因此这类词在学习时, 应分清日汉意思的不同, 翻译时才不会出错。例10常翻译为「/彼は指导者に强い不満を持っている。」

  中日同形汉字词汇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可是, 母语是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容易忽视它们之间的差异, 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表达。

  2.4 过多使用表达具体动作的词

  例1:王先生、どうぞ歌を一つお歌いください。 (一曲、お愿いします。)

  例2:时间を浪费してはいけない。 (大切にしよう)

  日语表达较为委婉, 因此动词省略的情况很常见, 而在汉语中谓语动词一般要放在宾语的前面, 并且轻易是不能省略的。所以, 中国人对日语中那些委婉的表达和省略动词的简捷表达不太习惯, 总觉得没用动词句子就不完整, 于是就出现了过多使用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这种情况、显得极不自然, 日常学习大家一定要多模仿, 将日语语言的学习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2.5 直接套用汉语寒暄语的怪异日语

  a、中国人路上和人打招呼习惯问“你去哪?”对方回答具体的地方, 因此中国学生在学日语时, 习惯将汉语打招呼的习惯套用日语句型, 而出现中国式日语表达。

  中:どこへ行くの。 (你去哪?) (具体な地名) へ行きます。 (去+具体地名)

  日:お出かけですか。ええ、ちょっとそこまで。

  b、在路上遇见老师, 称呼「せんせい (老师) 」, 汉语中遇见老师, 叫声“老师”, 这是和老师打招呼, 而学日语的学生只叫声「せんせい (老师) 」就匆匆离开了, 特别是遇见外籍教师时, 这样打招呼, 让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迷惑不解。

  例:食事はもう済みましたか。 (你吃过饭了吗?)

  野菜を买いに行きましたか。 (买菜去了?)

  以上这些怪异的表达, 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寒暄习惯差异引起的。中国学生主要受中国人问候习惯的影响, 而日本人寒暄时多以天气为话题展开。

  2.6 不习惯使用敬称及自我介绍

  (电话での応答) はい、どなたですか?

  有很多初学者在用日语交流时, 比如, 接电话或者初次拜访别人的时候, 不习惯主动自报家门及使用敬语, 与日本人交流时出现让日本觉得很突然, 结果造成失礼的场合经常出现。

  2.7 不习惯使用表达感谢的话语

  日本人总偏爱说「先日はどうも」、「弟はいつもお世话になっております」、「この间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等一类的表示感谢的话, 而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却很少会在相同的场合说类似感谢的话, 并且中国人认为好朋友, 夫妻, 家人之间是不用说感谢的话的, 可是日本人之间却是常常相互致谢的。

  2.8 不习惯使用略语

  很多常用的词汇, 日本人是不习惯全部说出来, 他们常常会使用缩略词。

  例如:“菠萝”中国人常常表达巍⊙イナップル, 而日本人却常说パイナ;

  例如:“肉包子”中国人常常表述为肉まんじゅう, 而日本人却常说肉まん。

  这些词汇的表达没有错误, 但是日本人表达习惯是喜欢说缩略语, 所以导致我们和日本人交流很明显被指出我们是外国人, 因为语言表述不像正真的日本人。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及整理可以看出中国式日语现象确实在中国日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但究其根源, 产生“中国式日语”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受中国式思维的影响。学习日语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和日本人顺畅交流的目的, 因此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 形成用外语思维的习惯才是解决中国式日语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暁钟.「中国语日本语の原因を探る」『日本学研究论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黄力游.日汉同形异义词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11
  [3]田小凤.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现习得状况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8) [4][日]庵功雄·高梨信乃他.『初级を教える人のための日本语文法ハンドブック』[M].东京: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 2000
  [5]郑玉和.日语和汉语人称代词的使用与主语隐现[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4 (2)

    孙欣欣.中国式日语问题研究[J].内江科技,2017,38(07):86-87.
    相近分类:日语毕业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