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论文

构建学生版写作训练序列化体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05 共1569字
摘要

  有人认为,作文教学要追求"认知训练的有序、写作能力训练的有序和评价修改训练的有序",同时提出了"纵横交错、点面结合、螺旋提升"的教学模式。这种观点基本上涵盖了作文教学各个方面,但是却忽略了执教者自身的写作能力训练体系的构建,并且并没有给出扎实、可行的方案,无法形成教学价值。有人认为,写作教学,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该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强训练、重实效的原则",主张循序渐进地推进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这种重视强化训练的思想,固然能够提高写作的技巧性,但是因为没有构建起强大的认知体系,也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作品匠气会多一些,灵气会少一些。

  一。构建教师版自我训练序列化体系

  教师经历写作系列化体验,能够深谙写作的规律,体味其中的甘苦,探幽察微,获得"切肤之痛",然后,才能把握写作教学的立足点、关键点、着力点,才有资格指导学生。没有一番自我的历练,如同雾里看花,隔鞋瘙痒,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设计横贯高中三年的序列化训练体系,一方面要同步与学生一道实施,亲身体验序列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时总结,不断升华。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获得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还能够带动学生进入训练体系,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笔者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三年的体系,如高一的记叙文序列:

  1.程序性体系。设计记叙文训练体系。筑牢记叙文写作的专业知识,写出读书笔记,提炼写作技巧,摸索出记叙文写作训练点,与学生同步实施、检测。

  2. 陈述性体系:认真钻研教材,熟悉铭记教材中一切有价值的名句、段、篇,围绕教材,拓展阅读与记叙文体裁相关的作品,提炼精华,产生思想,扎实做出笔记。

  3.多元评价体系。从写作内容而言,就立意、剪材、线索、结构、修饰、开头、结尾、过渡、悬念、伏笔、照应、插叙等方面给予立体评价,从评价主体而言,自评、他评、班级展示、投稿等方式综合运用。

  4.反思探究体系。注意持续地保存实施痕迹,积累原始资料,科学记录;编写教学日志、阶段总结,寻求同事对话,构建交流渠道,利用区域平台、外出学习、QQ群、微信等媒介,获得新的理论,借鉴他人研究和实践成果。最后要积极撰写出研究论文,积极寻求发表,获得更多的反思机会和帮助。

  二。构建学生版写作训练序列化体系

  基于学情的写作训练体系必须考虑到现实的可操作性,既不能大量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不能降低要求,过分迁就。同时,我们必须切实尊重教材,不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基本平台,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但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作为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过渡的起始年级,还应该训练记叙文写作为主,适当兼顾议论性文体的训练。基于学生个体差异,高二阶段我们可以以训练议论文写作为主,兼顾记叙文、文学性作品、实用文体的训练,而高三阶段则应该灵活地强化考场作文的训练。但是,无论哪一个阶段,都要切实全面设计,不可有所偏废。

  比如高一的记叙文序列:

  1.程序性体系。涵盖"基础等级"的立意、选材、组材、结构、语言、书写等基础性方面的要求,即能写出;"发展等级"的语言特色、行文风格、艺术修饰、创新性等个性化方面的要求,即能写好,写出特色。

  2.陈述性体系:抓住教材,"认真学习课文,接近作者,去感悟血脉亲情,欣赏壮美河山,聆听心灵呼唤,采撷智慧之花",储备充足的写作资源;开设阅读课,倡导浏览、精读,持续推进,扎实积累,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吸引学生"好读书".

  3.多元评价体系。根据记叙文写作技能点,设计出评价表,积极展开自评、互评的活动,构建评价小组,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形成习惯,营造交流氛围,促进写作。教师版序列与学生版序列必须并行推进,教学相长,二者只有达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境界,才能使写作教学序列化设计转变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