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6 共2411字
摘要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而这些故事大多来自于书本。但随着小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教师就要由“教师讲”向“学生读”转移,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要达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就要在充分考虑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从小学生阅读的程度和其掌握的识字量入手,做出合适的安排,努力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提高其阅读能力。下面我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际教学中,小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不大,往往阅读后难以用文字或流畅的语句表达出文章的意思。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常常会主动讲出问题的答案,并没有设疑的过程;即使有设疑的过程,也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思考,去总结。这样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会形同虚设,只是阅读了,却没有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独立思考,对作品的内容和和写作特点只是一知半解,完全达不到阅读教学的真正意图。这种阅读教学急需得到改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让学生阅读后有收获,有感受。例如,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语句,标示出不懂的句子或段落,还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部分内容,鼓励学生组成合作小组,交流阅读感受和心得。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列出阅读的提纲,起到有效点拨、启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目的。对重点和精彩的内容、部分,教师再和学生讲解、分析,让学生真正领会其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也就指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以教材为根本,有效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有效阅读为目的,才能更好地搞好阅读教学。

  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体会,学会领悟,学会分析。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专心、要用心,要做到心无旁骛。第二,要鼓励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产生疑问,允许有不同的想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思考和分析的好习惯。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从主人公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四,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例如,当读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做下标记;有了感触的时候,要及时在旁写出自己的认识,或赞颂,或痛斥……这样,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实现高效阅读。

  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识字量有限,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工具书,或者在阅读前和学生一起动手扫清文章中的“拦路虎”.教师还要及时地为学生讲解这些词的含义和应用的范围,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先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文章的梗概,同时设置悬念或问题,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和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从书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越发感觉到书的魅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知识就会丰富起来,阅读速度、理解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但具体到阅读教学,教师又该如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阅读教学前,教师要领着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也就是大致地浏览,弄懂文章大意;教师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设疑,问题要简单、明了,切忌复杂化,否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要更深一步,让学生经过思考才能找出问题的答案,或采取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样学生对文意或问题的答案会更加迫切,就会达到满意的阅读效果。阅读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掩卷深思,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你最喜欢文章哪一个情节,为什么?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学到了什么,受到哪些启示?这样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阅读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从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入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如果学生积累得少,即使拥有再好的构思,也不能写出好作文来。而阅读教学不单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文章中的美词佳句进行分析,让学生领会其含义以及所蕴含的感情。例如,一些精湛的人物神态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激动人心的场面描写,委婉含蓄的语言描写……教师让学生在反复咀嚼、品味、赏析的同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作文积蓄材料。

  例如,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里的语句:“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这些语句之所以优美,就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从这些句子中,完全能体会到作者对自己幸福、自由、快乐童年生活的怀念。但这种感情,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才会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

  总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对学生加以指导,切实地让学生通过阅读,真正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明白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学习作者这样的写法。通过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慧。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
  [2]胡静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点滴探索[J].科技信息,2013(1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