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用”理念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3 共2192字

  一、关注语言运用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 使其关注课文中语言的运用过程,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语用”. “语用”更多的是关注作者语言运用的过程而不是作者表达的结果, 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语言实践的过程而不是学生语言运用的结果, 这才是根本上的词语理解和本质上的语言运用, 而不是表面上的内容分析和情节梳理, 是真正意义上的课文语言灵活使用。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进行“先学”的动笔练习,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再作“二次”的修改补充,使学生能够准确、精炼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例如,在《花的勇气》一文中,教师可以作如下的“语用”教学。

  师:作者寻花,为什么心情会发生那么多的变化? 找出原因,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者自己的概括都可以, 之后在 3 分钟之内完成下面的练习,然后讨论。 四月的维也纳,一开始令我 _____,因为 _____;后来,看到花的原野,我 _____,因为 ______.

  3 分钟之后 , 很多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教师可以拿一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如:四月的维也纳,一开始令我很遗憾,很失望,因为没有明媚的花朵只有成片的绿草。 然后让学生加以讨论。

  A 学生:可能是有花的 ,只是它们藏起来了。

  师:“藏” 字用来概括很准确。 那么,同学们谁还能概括得更简单一点呢?

  B 生:作者的失望是因为维也纳 “绿色泛滥”.

  师:“泛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B 生:泛滥就是说维也纳的草太多了。

  师:很好,“泛滥”用得很简洁,但是他只概括了“失望”,那么“遗憾”又是为什么呢?

  C 生:因为作者没有机会看到花开 ,他快要离开维也纳了。

  师:不错,总结得很对。

  《花的勇气 》看似随意 , 却有着独特的纹理,作者通过前后强烈的心情对比,先写失望和遗憾,再写惊喜与怦然,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强烈地突出了作者不畏困难、勇敢执着的精神。 通过语用的指导,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语用”.

  二、体会语言运用意图
  
  “语用”不仅仅只是简单“运用”,而是包含着“理解”的“运用”. 而“理解”则更加包含对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特点、 规律及其方法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意义和内容等。 在《花的勇气》这篇课文中, 作者分别用了三个排比分句,一次比一次强烈地反映了作者心中的诧异,并在句子中用顿号隔开,轻快、跳跃,更加表达了心中难掩的喜悦之情。 充分将语言的内容、表达形式和作者的意图进行了高度的语言融合。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这样写”的形式和“那样写”的形式,充分让学生明白不同语言形式所产生的特殊表现力,既明白“怎么写”,又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

  例如,师:我用手拨开草一看, 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白的、 黄的、 紫的;纯洁、娇小、 鲜亮; 这么多、 这么密、 这么辽阔! 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式?

  A 生:排比句。

  师:很好,那么谁能具体再说说呢?

  B 生:分别用了颜色的排比 ,还用了姿态的排比,还有数量的排比。

  师:不错,很好,还有其他发现吗? 比如朗读的时候? 比如作者的心情?

  C 生:朗读起来比较有节奏感。

  D 生:作者好像有惊喜还有不可思议。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那么以后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像今天这样, 多多关注语言的句式和用法,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语言运用的意图。

  三、思考语言运用形式
  
  “语用 ” 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语言的运用 ,当然并不是浅显地只停留在“排比”层面上的语言运用,而更应该是能够灵活地、自觉地、准确地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材料。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需要加强学生对作者“语用” 理解, 灵活地发现课文中独特的语言形式, 个性化地了解作者的情感意图, 并可将其作为己用, 自如地阐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观点。 教师用适当的评价语言赞美学生的言语表达, 尤其是点明了学生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融的高层次表达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由朦胧的语用表达走向自觉关注言语形式的语用表达。

  例如,师:同学们,《花的勇气》我们讲完了,那么,现在谁还能告诉我这篇课文作者的感悟?

  A 生:老师,是生命的意义。

  师:回答得很正确,那读完了这篇课文,你们有没有什么启发呢? 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大家把它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3 分钟后)B 生: 小 花儿如此的娇弱却有着这么大的勇气, 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输给小花儿而不敢面对困难呢?

  师:你很厉害,你将你的感悟用了一个反问句式表达出来了。 大家应给予鼓励,将掌声送给他。 (大家鼓掌)C 生: 阳 光总在风雨后 , 请你相信有彩虹,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请你一定要勇敢地抬头!

  师:嗯,很新鲜也很特别,说明你真的明白了,都会灵活运用了,不错。 (师带头鼓掌)D 生 :生命 ,是多么顽强 ,一粒种子竟可悄然发芽;生命,是多么的倔强,一颗小草竟可不惧风吹雨打;生命,是多么的强大,一株寒梅,竟可迎接冬日的风霜。

  师:你太了不起了,同学们,他是不是说得非常好啊,排比也用得非常好,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

  由此可见,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并不是机械地复制,而是创造性地运用。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运用形式的思考,然后经过教师的点评与鼓励,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更加强化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自身情感的灵活表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语用”理念的运用与理解,对学生的教学, 不仅仅是表面的、 肤浅的语言运用,而是从根本上去了解作者的思想目的、语言运用方式和方法、语言运用的意图等,明白作者的“语用”,再进行自我加工与创造,做到真正自己的“语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