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18 共3477字
摘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就好似一盏航标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即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笔者认为必须遵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新观念,突破传统语文教育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局面,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地革新,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一、课前预习———轻吟语文实践的前奏

  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打好根基。如: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必然会有一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而帮助这些学生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就是预习。

  预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朗读课文、社会实践、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等。在预习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为其提供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其语文实践能力。比如:教学《桂林山水》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去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欣赏相关的风景图片,让学生在课前就了解有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在课上就更容易理解文中的语言了。我校在2012学年申报了“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研究课题,许多教师对“先学”进行了大胆地尝试,除了更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外,在设计预习作业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以前,布置预习作业总是粗糙的,就是一句话:今晚请同学们预习第X课。对于这样的作业,学生犹如无头苍蝇,不知如何进行预习,所以草草了事,没有效果。自从参与了课题研究,我们再次咀嚼了新课标提出的“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深刻内涵,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了不同的预习卡,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预习。如:教学《山中访友》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预学单”———自学思考。

  (一)三读课文

  1.一读:出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特别注意文中的多音字的读音,如:树冠、扎进泥土、血液、旋转、唱和等。

  2.二读:默读课文,与作者和文章进行对话,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如“德高望重、岁月悠悠、津津乐道”等,并批注在词语旁。把新词认真、规范地抄写一遍,并在课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3.三读:批注和质疑,说说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在文中画出来;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请把相关语句标注出来。

  (二)我的发现

  读了课文,我发现作者用词很准确,我要积累下来。

  ( )的山泉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男高音

  ( )的悬崖 ( )的身躯

  这样的预习作业,学生不再徘徊于“无米之炊”的困惑中了,他们通过读书、写字、概括、质疑等活动,不仅尝到了参与和成功的喜悦,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当然,预习的方式不一而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二、课堂教学———唱响语文实践的旋律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课堂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进行听、说、读、写、思。

  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时,有段话把德国街头的花写得太美了,让人陶醉其中。这样的文字怎能草草走过呢?于是,我对教学目标有了定位,把教学的重点之一放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的品读上。首先,我把句子展示出来,动情地范读,并让学生体会这句话美在哪里,找出关键词;然后想象这两个词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同桌交流后写下来;再次,播放“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丽画面,并提问这样的画面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作者为什么就用这两个词呢?最后,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读,同学们读得绘声绘色,仿佛置身于德国花团锦簇的街道中。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带领学生关注课文“写什么”,还学习作者“怎样写”,将“感悟内容”与“学习语言、揣摩写法”有机结合,扎扎实实地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2011版新课标》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1)通过课件演示叶子和葫芦的关系,解决了小朋友理解为什么之前长得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会落掉的难点。(2)在学生理解原因后,训练他们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话。(3)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那个人那么喜欢葫芦,现在看到葫芦落了,心情会怎样?然后进行想象说话的练习:看到葫芦一个个都落了,那个人的反应是怎样的。(4)师生共同梳理出种葫芦的人错在什么地方,然后安排小练笔:第二年种葫芦的人会怎么做呢?

  课件出示小故事让学生填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读懂了种葫芦人的心情,明白了说话要注意人的心情,朗读时也要读出这种心情。特别是对第二年种葫芦的人会怎样做的想象,学生兴致勃勃,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得有条有理,兴致盎然。

  由此,我深切地感到,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语言的规律,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课后拓展———回响语文实践的余音

  课堂固然是语文实践的主阵地,但不能一下课就放任自流,我们要让语文实践这支“红杏”无限地延伸到课外广阔的空间。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树立大语文的理念,让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一)开展拓展性阅读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的确是这样,读书犹如蜜蜂采蜜,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丰富文化底蕴,提高阅读能力。我一贯以来都十分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通过多种激励手段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本学期,我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拓展教材的人文性特点,设计了一份“拓展阅读单”,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再打印一篇与之相联的文章,如:教学完《少年闰土》,我就印发《故乡》中写中年闰土的片段供学生阅读;教学完《詹天佑》,我就印发《詹天佑在美国》一文进行拓展,并设计五个左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兴趣很浓厚,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实践的空间,效果很好。

  (二)布置实践性的作业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具有开放性,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这样可以开拓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如:教学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环保标语,并制作一个精美的图画,贴在需要提醒人们做好的地方,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小组为单位,写建议书。教完“有趣的汉字”这个综合性学习,就让学生找商店或广告语中的错别字。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三)整合学科资源

  《2011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走进鲁迅”地组课文时,由于那个时代离学生太远了,他们对鲁迅先生的爱国心并不能理解得那么透彻,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走进当时的那段历史,充分地与历史有机整合起来,学生对人物的高大形象就“摸得着”了。再如:在学习古诗时,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己配上曲谱,动情地唱出来。

  总之,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一位有心的教师。一切课程资源、一切活动形式都能为我们所用,将学校、家庭、社会的语文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自然、社会的广阔天地里,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