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网络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23 共2325字
论文摘要

  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教师,因为环境闭塞,交通不便,资金投入较少,使教育资源极度贫乏。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农村教师的我们,深感思想观念跟不上,新课程标准的内涵领会不透,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这学期,县政府给我们学校配备了网络资源,它为小学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引导我们走上现代化教学之路,应用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会帮助学生发现这些晶莹的宝石。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 40 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课本中许多课文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故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较大的困难。只凭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师把相关的背景和有关资料制成 PPT,或者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信息墙上,让学生共享,或者指导学生主动地去搜索、查找,充分获取与文本相关的信息,丰富学生的已有认知,拉近文字与学生心理的距离,那么学生理解课文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这个过程为教学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求知欲。有了课前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课堂上老师要讲的内容精简了,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加深了,课文也丰满了。有了网络资源的帮助,教学中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到短暂的课堂里,教学做到厚积薄发,既精炼了教学重点内容,又使师生的交流在更丰富的层面上展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网络资源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句子中的“勾勒”“沉浸”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里可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的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

  三、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构思、加工、提练、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口或笔表达出来,这也是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借助网络的播放功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进行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例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在学生理解第一行诗句后,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置身在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香炉峰上的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中。”在让学生边看壮观的瀑布边展开丰富想象的同时,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上挥舞的银纱,美极了。”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想象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四、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拉扎勤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爱好,对他们的学习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形象,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对于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语言优美.意境动人的文章未必能完全理解,很多时候只是跟着老师诵读记背,要引发他们的兴趣可以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到相关的图画、音乐、朗读示范和视频,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赅的解说,及时有效地反馈,就能很容易地把学生引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使之爱学、乐学。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有关桂林风光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美丽的漓江”“我看到了造型奇特的大象”??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桂林。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网络资源让处于农村教育的师生能与城市的师生“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使得优秀的教育资源、新的教育信息、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共享成为可能。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地运用好网络上的教育优质资源,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