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园艺学论文

食用菌栽培论文(阅读范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1-17 共10882字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现在有不少的食用菌都可以进行人工栽培,所以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关于食用菌栽培论文范文,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课题。

  食用菌栽培论文范文第一篇: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腐生食用菌研究

  作者:杨天伟 许欣景 何明霞 高锋 刘静 王文兵 方艺伟 王云 张春霞

  作者单位: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摘要: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是目前唯一能够工厂化栽培的食用牛肝菌,其对栽培基质的养分需求较高,但利用率较低,导致采收后的菌包中余留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明确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出菇前后营养成分变化的基础上,直接采用灭菌后废菌包栽培平菇、榆黄蘑、茶树菇3种腐生食用菌。结果显示,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栽培基质中灰分含量高于出菇前及原材料;出菇前后栽培基质的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对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的木屑等栽培基质利用率低。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能够正常生长,产量分别为380.82 g/袋、311.68 g/袋和295.55 g/袋,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82.79%、67.76%和64.25%.表明平菇、榆黄蘑、茶树菇等腐生菌能够进一步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余留的营养物质,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及高效利用,对食用菌产业健康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暗褐网柄牛肝菌;高效利用;生物转化率;废菌包;

  作者简介:杨天伟(1989-),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方面研究。E-mail:yangtianweizj@126.com;*张春霞(1981-),女,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资源利用及栽培技术方面研究。E-mail:zhangchunxia7084@163.com;

  基金: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青年人才成长基金项目(QNCZ20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707);云南省热带作物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RF2021-15);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项目(2019HB069);

食用菌栽培论文.png

  Abstract:Phlebopus portentosus is the only edible Boletus spp. that could be cultivated artificially in factory at present. It has a high demand for nutrients in the cultivation substrate, but the utilization ratio is low, which results in a large amount of nutrients left in the edible fungi bag after harvesting. The changes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P. portentosus cultivation substrate before and after fruiting were studied, the saprophytic edible fungi, such as Pleurotus ostreatus, 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and Cyclocybe cylindracea, were directly cultivated with the P. portentosus sterilized waste edible fungi ba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sh content in the cultivation substrate after the emergence of P. portentosus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fruiting and the raw material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cellulose, lignin and other nutrients in the substrate before and after fruiting, indicating that P. portentosus had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sawdust rich in cellulose and lignin. P. ostreatus, P.portentosus and C. cylindracea can grow normally in the P. portentosus waste edible fungi bag, and the yields of fresh fruit body of the three saprophytic edible fungi were 380.82 g, 311.68 g and 295.55 g per bag, respectively, the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s are 82.79%, 67.76% and 64.2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prophytic edible fungi such as P. ostreatus, P. portentosus and C.cylindracea could further utilize the nutrients left in the waste edible fungi bag of P. portentosu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aw materials and realize the saving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and green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Keyword:Phlebopus portentosus; efficient utilization;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 waste edible fungi bag;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俗称"黑牛肝菌",是目前唯一能够进行工厂化栽培的可食用牛肝菌,已在经济果林环境下实现了仿生栽培[1,2,3,4].在自然界中,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通常与植物根系、根粉蚧形成特殊的"菌腔虫瘿"结构[5,6,7,8].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的成功[9,10,11],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食用牛肝菌的认识,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其他野生牛肝菌人工驯化栽培的模式物种和研究切入点[6].

  暗褐网柄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珍稀美味的食用菌之一,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2,13,14].随着市场需求加大,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规模不断扩大,而其副产物废菌包也不断增加。暗褐网柄牛肝菌对栽培基质的养分需求较高,但其生物转化率较低,只有15%~30%,因此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余留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中木屑、锯末是主料,约占栽培基质的60%,其次是谷粒,约占栽培基质的30%[15].然而,生物学特性、酶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等研究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不是典型的腐生菌,其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降解淀粉和蛋白的相关基因,缺少或只有极少量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调控基因[15,16].栽培过程中暗褐网柄牛肝菌主要利用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米粒,而不能利用木质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暗褐网柄牛肝菌采收后,废菌包中的米粒被完全消耗,而谷壳、木屑、锯末等始终未被利用,出菇前后木屑重量及坚硬度无明显差异[15].由此可知,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还含有大量木屑、谷壳、锯末等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营养物质未被利用,同时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积累的营养物质和多种代谢产物也残留在废菌包中。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数量庞大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除了少数被用于仿生栽培外,多数被直接丢弃,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因此,科学有效地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可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既能节约生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为研究对象,在明确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出菇前后营养成分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在不脱袋、不粉碎、不发酵的条件下,仅通过补充适量水分并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栽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和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 3种腐生食用菌的方法。为节约资源,充分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营养成分,提高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的生物转化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广温平菇(pg-2001)、榆黄蘑(yhm-2002)及茶树菇(csg-2001)菌种,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筛选并保藏。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菌袋无破损、无裂痕的暗褐网柄牛肝菌收菇后菌包。

  1.2 试验仪器

  YJ-840无菌操作台,苏州苏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BSD-400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YZM-60B高温高压灭菌锅,广州市豪尔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1.3 栽培基质出菇前后营养成分分析

  1.3.1 样品制备

  按参考文献[11]配制栽培基质,将配制好的栽培基质(原材料)烘干、粉碎、保存备用;分别取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满袋及牛肝菌采收后的菌包,烘干、粉碎,作为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出菇前及出菇后的基质样品,备用。

  1.3.2 营养成分测定

  根据NB/T 34057.6-2017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第6部分:灰分的测定[17]、NB/T 34057.5-2017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第5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的测定[18]、GB/T 35809-2018林业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蛋白质含量测定[19]、GB 2906-1982谷类、油料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方法[20]等标准,测定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原材料、出菇前、出菇后的灰分、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硫酸-双氧水消煮-钼锑抗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测定栽培基质的氮、磷、钾含量[21].比较暗褐网柄牛肝菌菌包出菇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情况,了解出菇后废菌包中剩余的营养物质。

  1.4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腐生菌

  1.4.1 制备液体菌种

  制备平菇、榆黄蘑、茶树菇3种腐生菌的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酵母粉3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1 g,水1 000 m L.将配制好的培养液分装到500 m L的三角瓶中,每瓶200 m L.高温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平菇、榆黄蘑、茶树菇菌种,置于摇床上进行培养。设置转速为140 r·min-1,温度26℃。

  1.4.2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处理

  除去暗褐网柄牛肝菌收菇后废菌包的覆土层,然后向菌袋内补充适量的水分,使废菌包缓慢吸水。当含水量达到60%~65%,套上菌环,拧紧盖子,放入高温高压灭菌锅中灭菌2 h,冷却备用。

  平菇、榆黄蘑、茶树菇3种腐生菌的对照组栽培基质配方为:木屑40%、锯末30%、麸皮28%、蔗糖1%、碳酸钙1%,调节含水量达到60%~65%.栽培基质装入菌袋,装袋量与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去除覆土层后的干重相当(约460 g),高温高压灭菌2 h,冷却备用。

  1.4.3 腐生菌接种及培养

  向1.4.2中已灭菌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及对照组菌包内,接入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的液体菌种,每种腐生菌接种100袋,其中废菌包及对照组各50袋。接种后将菌包移入菌种培养室内进行避光培养,培养室温度为25℃,空气湿度为60%.培养室适时通风换气,注意检查发菌状况,及时清理污染的菌袋,并观察记录每种腐生菌的菌丝生长情况。

  1.4.4 出菇管理

  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的菌丝长满袋后再培养5 d~10 d,可将菌包移入出菇场所,并打开菌袋盖子。控制出菇场所空气湿度为80%~85%,温度为23℃~26℃,适当通风,促进原基分化、催生菇蕾。幼菇形成后,用光照强度为600 lx~1 000 lx的散射光照射,同时加强水分管理,调节通风量,促进子实体生长。待平菇、榆黄蘑生长成熟后及时采收,茶树菇在菌盖未开伞、孢子尚未弹射时及时采收。然后测定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的产量,计算生物转化率。生物转化率(BCR,%)计算公式为:

  式中:FW为前三潮鲜菇产量合计(g);SDW为栽培基质干重(g)。

  1.5 综合评价

  根据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3种腐生菌的菌丝形态、生长速度、污染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等指标,评价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直接栽培腐生菌的可行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包出菇前后营养成分分析

  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前后栽培基质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见表1.

1.png

  表1 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出菇前后营养成分变化情况

  由表1可知,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原材料、出菇前和出菇后灰分含量分别为27.83%、36.51%、39.02%,出菇后灰分含量明显升高;钾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纤维素含量变化范围在18.18%~18.72%,木质素含量变化范围在3.45%~3.79%,原材料及出菇前后栽培基质的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生长过程中对木屑、锯末等栽培基质利用率低,收菇后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余留了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物质。

  2.2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3种腐生菌的菌丝性状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平菇、榆黄蘑及茶树菇的菌丝生长情况见表2.

2.png

  表2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直接栽培3种腐生菌的菌丝生长情况

  注:+++表示菌丝长势较强;++表示菌丝长势较弱。

  Note:+++means the mycelial growth vigor is strong;++means the mycelial growth vigor is weak.

  由表2可知,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能够快速生长,菌丝浓密、洁白,长势良好。其中平菇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的生长速度最快,达到11.84 mm·d-1,略低于平菇对照组的菌丝生长速度(12.41 mm·d-1),接种后28 d长满菌袋。茶树菇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的生长速度为6.25 mm·d-1,低于平菇及榆黄蘑的菌丝生长速度,其菌丝满袋时间需要45 d.

  2.3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3种腐生菌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

  计算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平菇、榆黄蘑及茶树菇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结果见表3.

3.png

  表3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直接栽培3种腐生菌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

  由表3可知,利用灭菌后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3种腐生菌,出菇整齐、长势良好。平菇第一潮的平均产量达到149.64 g/袋,前三潮鲜菇平均产量合计达到380.82g/袋,生物转化率为82.79%;榆黄蘑和茶树菇的前三潮鲜菇平均产量合计分别为311.68 g/袋和295.55g/袋,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67.76%和64.25%.说明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等腐生菌能够进一步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余留的营养物质,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平菇、榆黄蘑及茶树菇对照组前三潮产量合计分别为414.96 g/袋、350.76 g/袋、323.21 g/袋,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0.21%、76.25%、70.26%.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3种腐生菌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略低于对照组。

  2.4 效益分析

  栽培成本按市场价格核算,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260元/t,木屑、锯末800元/t,麸皮2 500元/t,蔗糖1 000元/t,碳酸钙600元/t.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3种腐生菌的经济效益见表4.

  由表4可知,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3种腐生菌,每袋可以节省材料费0.53元,节省用工费0.15元。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3种食用菌的经济效益为4.15元/袋、3.32元/袋和3.13元/袋,分别高于对照组0.27元/袋、0.21元/袋和0.35元/袋。

  3 讨论与结论

  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后的基质中灰分含量高于出菇前,这与香菇(Lentinus edode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灵芝(Ganoderma lucidum)3种腐生菌出菇后菌棒灰分含量高于未出菇菌棒的结论一致[22].原材料、出菇前和出菇后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的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在18.18~18.72%和3.45~3.79%;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无明显变化,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对木屑、锯末、谷壳等栽培基质利用率低,收菇后的菌包中余留了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物质。这与酶学特性、基因组学等研究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不是典型的腐生菌,其基因组缺少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调控基因,无法利用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营养物质的结论相符[15].

4.png

  表4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3种腐生菌的经济效益

  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能够快速生长,菌丝浓密、洁白,长势良好;其中平菇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产量最高前三潮鲜菇平均产量合计达到380.82 g/袋,生物转化率达到82.79%.这说明平菇、榆黄蘑和茶树菇3种腐生菌能够进一步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中余留的营养物质,提高原材料利用率。虽然这3种腐生菌在废菌包中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在经济效益、资源高效利用及资源节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腐生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废菌包中余留的营养成分,整体提高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的生物转化率,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延伸了食用菌产业链,对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Ji KP,Cao Y,Zhang CX,et al.Cultivation of Phlebopus portentosus in southern China[J].Mycological Progress ,2011, 10(3)-.293-300.

  [2] Zhang CX,He MX,Liu J,et al. Brief introduction to a unique edible Bolete---Phlebopus portentosus in southern China[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 (7):386-394.

  [3]纪开萍,何明霞,张春霞,等。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模拟栽培及"宿主树"根系上菌丝生长的持久性[J]微生物学通报, 2009,36 (3):377-382.

  [4]刘静,曹旸,张春霞,等柚子树下暗褐网柄牛肝菌的仿生栽培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 2013 (51):53-55.

  [5]Zhang CX,He MX,Cao Y,et al.Fungus-insect gall of Phlebopus portentosus[J].Mycologia,2015,107 (1):12-20.

  [6]何明霞,杨天伟,高锋,等。菌虫瘿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相关性[J].食用菌学报, 2019,26 (3):73-81.

  [7] Fang YW,Wang WB ,He MX,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neydew of mealybugs and the growth of Phlebopus portentosus[J].Plos 0ne ,2020,15 (6):e0233710.

  [8]方艺伟,王兵,何明霞,等滇川桂3省暗褐网柄牛肝菌菌腔虫瘿的寄主植物与介壳虫种类调查[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42 (3):684-694.

  [9]何明霞,王文兵,张春霞,等。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株分离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3,32 (6):12-14.

  [10]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中国, ZL200910094390 .2[P].2009-09-09.

  [11]何明霞,许欣景,杨天伟,等。覆土对人工栽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 2019,38 (11):37-41.

  [12]张春霞,纪开萍,何明霞,等。暗褐 网柄牛肝菌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702-704.

  [13]张春霞,何明霞,刘静,等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半人工与野生子实体营养成分对比[J]西南农业学报, 2014(6):2497-2500.

  [14]Sanmee R,Lumyong S,Lumyong P,et al.In vitro cultivation and fruit body formation of the black bolete ,Phlebopus portentosus,a popular edible ectomycorrhizal fungus in Thailand[J] Mycoscience,2010,51 (1):15-22.

  [15]张春霞,坛,何明霞,等神奇美味的黑牛肝菌---暗褐网柄牛肝菌[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8:1-134.

  [16]Cao Y,Zhang Y,Yu Z,et al. Genome sequence of Phlebopus portentosus strain PP33,a cultivated bolete[J]. Genome Announcements ,2015,3 (2):e00326-15.

  [17] NB/T 34057.6-2017,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第6部分:灰分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18] NB/T 34057.5-2017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第5部分: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的测定[S].

  [19]GB/T 35809-2018 ,林业生物质原料分析方法蛋白质含量测定[S].

  [20]GB 2906-1982,谷类、油料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方法[S].

  [21]全东平。 基于高光谱的柑橘叶片氮磷钾含量检测模型[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 2017.

  [22]魏海龙,周伟,庄晓伟,等3种木腐菌菌棒出菇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J].中国食用菌, 2017,36 (1):36-40.

  文献来源:杨天伟,许欣景,何明霞,高锋,刘静,王文兵,方艺伟,王云,张春霞。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腐生食用菌研究[J].中国食用菌,2021,40(10):40-44+48.

  食用菌栽培论文范文第二篇: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作者:李萌

  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在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应用,使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种植技术都得到了有效运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有助于整体经济的提高,特别是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技术产生了更大的作用与价值,形成了更加全面的种植应用模式,能够根据外在环境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提高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所以本文对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性的意见,希望此项技术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更加持久。

  关键词: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简介:李萌(1982.01-),女,汉族,吉林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耕作、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技术。;

  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能力在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力,农业种植变得更加全面,所以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能让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种植效益,保证种植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食用菌栽培.png

  一、影响因素分析

  无公害食用菌在栽培处理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初级阶段要对各类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让整体生长环境更加充分,相关的药物应用不会产生任何的负面影响,使其适应各种生长环境,并保证培育出的食用菌。除此之外,在食用菌菌种生长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光线进行有效的控制,并维持在相关的标准之内,做好湿度的把控,避免阳光直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要进行散射光线处理,保证食用菌丝生长得更加稳定,形成的胞壁色素更加合理。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对虫害的反应情况、农药应用情况,以及环境酸碱应用情况要充分重视,并将食用菌丝的p H控制在4~8,保证其酸碱度合适,这样才会使食用菌生长的更加快速,展现出良好的培育质量。同时在培育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农药剂量,完善培养环境,针对突发情况进行全面净化,以此优化病害应用现状。另外,栽培技术员对于生长环境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对基本情况进行检测分析,防止出现菌种退化的现象,从而培育出质量十分良好的食用菌种。

  二、高产栽培技术

  (一)全面筛选和确定菌种

  种植户在对无公害食用菌进行培育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选取,然后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保证能够掌控食用菌的生长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养分供给,形成良好的应用现状,结合农作物进行高效生产,并在任何环境下都会体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更好地抵抗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如果出现食用菌菌种真菌污染情况,要进行全方位地检测分析,对于各个阶段的长势情况都要做好记录与保存,为后续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防止食用菌出现大面积的污染情况,对于整个生产产量作出重要保障,避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

  (二)创设出良好的培育环境

  为了提高栽培产量,不仅需要良好的栽培技术,而且需要创设出科学合理的栽培环境。通常情况下,不同地区的食用菌栽培特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一定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环境条件的设定,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菌房消毒处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良好的菌株,并完成相关的设备应用,确保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细菌微生物和病毒微生物的干扰,从而保障自身的应用环境,让后续的技术结合变得更加顺畅。

  (三)完成培养配置应用

  对无公害食用菌进行全面培育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纯度更高的营养菌种进行操作,并进行全面的颗粒脱毒处理,以此展现出良好的天然应用效果。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利用相关的化学原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良好的包衣溶剂进行封闭处理。当前进行无公害食用菌菌种培育处理中,主要通过相关的原料组合而成,主要包括水、葡萄糖、马铃薯、硫酸镁、维生素、磷酸二钾,这些不同的成分都需要各自的应用含量,通过混合形成良好的培育基,保证多种食用菌都可以进行全面发育。除此之外,对于环境的温湿度还要进行全面把控,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培养基原料中的木屑成分进行改变,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通过微量元素的活跃性使内部的温湿度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更好地满足食用菌的基本生长需求。可以采取化学的方式对植物养料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快速提高养料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如果是在土质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基养料的处理,要提前设定出50%的辛硫酸,这种培养基养料在与食用菌结合之后,对各种有毒菌以及有毒微生物进行充分抵御,对内部的无公害食用菌生长起到一定的保护,降低各种负面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能够对内部的生长环境健康作出重要的保障。

  (四)进行充分的装袋处理与接种处理

  在对无公害食用菌进行培养配置完成之后,要做好装袋处理以及接种处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体时效性。同时还要完成相关的高温加热处理以及蒸煮处理,保证内部培养基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在高温状态下一定要保证加热温度维持在100℃左右,同时在蒸煮处理之前,要提前利用心尖灭毒液进行锅底擦拭处理,保证能够呈现出十分良好的无菌环境,然后再进行无公害食用菌接种处理,保证每一步都不会受到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同时在进行培育之前,还要针对每个环节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各类器皿容器都可以达到较高的清洁度,还要进行换气通风,使得整个过程温湿度把控更加充分,这样才会有利于无公害食用菌快速稳定地成长。

  (五)加强水肥管理应用

  无公害食用菌在全面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良好的培养基的配置应用,在后续生长过程中还要进行水肥添加与补充,针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充分的管理。通常情况下,无公害食用菌完成培育应用之后,要根据相应的时间节点进行肥料补充,补充的肥料主要包括豆浆、粪便水、酵母水、蛋白水,其中动物的粪便水还要提前进行高温处理,并按照相关的比例进行融合,均匀地撒在无公害生长菌区域内。要不断添加豆浆水,并按照1:70的比例融合,之后加入一定的蛋白水和酵母水混合搅拌后,均匀喷洒在无公害食用菌表面,这样将会有助于提高食用菌的栽培产量。

  (六)综合防控病虫危害

  无公害食用菌在培养过程中要对自身的卫生条件优化处理,这样才会体现出更加全面的综合防控应用。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定标准,保证自身的清洁管理更加高效,对于各类污染物进行集中化处理。应用科学合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保证菇房和各种设备更加清洁。每一步操作完成之后都要进行清洗处理以及消毒处理,要对自身的衣物进行消毒,采取高效化的消毒技术,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高压蒸汽进行灭绝处理,同时还可以利用巴氏消菌法、间歇灭菌法、紫外线杀菌法等。对于灭菌现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及时筛选出相关的酚类有毒物质以及碱性有毒物质,特别需要注意重金属消毒处理,避免出现重度污染的情况。除此之外,食用菌在培育的过程中,如果外在环境温湿度过高,容易产生较多的虫害侵袭,所以一定要加强防潮处理,可以在底部加入防潮垫或者铺设塑料薄膜,避免过多的杂物渗入。除此之外,饼料材质和米糠材质容易滋生相关的细菌菌类,在应用之前要全面晒干,密封保存。在对草菇养料以及双包蘑菇养料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提前消毒处理,在完成发酵腐熟之后运输到菇房中,通过相关的设备进行2次发酵处理,表面所有的覆盖材料都要提前消毒处理。而对于无公害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品质与产量,一定要坚持无公害绿色理念,摒弃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防控处理,应用更先进的虫害处理技术,针对任何情况的菌类发酵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杀灭方式,保证对线虫和蚊虫都可以消灭。如果发现使用菌种出现病变的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对食用菌腐蚀位置进行处置,采取消毒处理,使得内部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得到充分调控,进一步降低各种病菌产生的危害性。

  三、结语

  当下,在无公害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虽然相关的操作应用比较复杂,但是通过技术创新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在每个环节的控制与管理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对使用菌株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观察,为后续的栽培处理提供重要的保障。与发达国家不断地交流与学习,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使整体种植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让食用菌产生更大的营养价值,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让我国的食用菌行业走在世界的最前端,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吴燕无公害食用菌农业高产栽培技术分析[4]农家科技(中旬刊)2020(03)。

  [2]吉灿彬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吉林农业,2018(08)。

  文献来源:李萌。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河南农业,2021(29):24-2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