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

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调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9 共3657字

  “养生”是当代医疗体系中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元素,是“中医治未病”的具体表达形式[1].“中医养生”以中医的理论基础为指导,通过调节饮食、调适寒暑、保养精气、活动形体等各种途径达到减少疾病、增进健康、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目的[2].在“老龄化”速度加剧的中国,伴随着“4,2,1”家庭结构的出现,家庭养老功能正不断减弱,机构养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3].由于我国老龄工作起步较晚,社会对养老机构的发展关注程度还很不够。所以,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现状,探讨影响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水平的因素,对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减轻社会负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组于2013年6月-8月对太原市两所养老机构的30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太原市2个养老机构中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共301名。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意识清楚,有认知判断能力者;③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者;④不能独立完成但可由他人协助完成者;⑤自愿接受问卷调查者;⑥无精神病史。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收入、职业、医保、自理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定期体检、健康自评、对中医养生的关注程度、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13项基本信息。

  ②自制中医养生认知问卷,包括中医养生信念、知识、行为3个方面,共37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个答案,中医养生知识与行为为正向赋值,中医养生信念的条目为负向赋值,总分越高说明认知越好。

  ③老年抑郁量表(GDS),是Yesavage等[4]于1983年编制的,是专门用于老年人群中筛查抑郁症的自评量表,量表设置的问题针对性强,老年人较为容易理解,信效度可靠,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5].20个条目为正向条目,选择“是”计1分,10个条目为逆向条目,选择“否”计1分。总分0分~10分为无抑郁,11分~20分为轻度抑郁,21分~30分为中重度抑郁[6].本次调查共发放320份问卷,经调查人员严格检查审核,有效问卷为301份,有效率为94%.

  1.2.2数据处理建立数据库,由双人进行数据录入并核对,在资料统计分析前,再次检查确保无漏无误,保证分析的精确性。运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检验,本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以百分率、频数进行统计描述,对数据进行t检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301名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总分为(74.12±15.91)分;中医养生知识得分为(30.18±8.17)分,得分率(实际得分与理论总分的百分比[7])为71.8 6%;态度得分为(2 2.3 9±4.3 4)分 ,得分率74.62%;行为得分为(21.55±7.95)分,得分率为55.27%.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知信行状况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2.2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现状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总分为应变量,以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现状
  
  中医养生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饮食、保养精气、调适寒暑、活动形体等各种手段,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8].知信行相关理论指出,只有深厚的知识和积极的态度,才能正确指导行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应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老年人生活照顾中,指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9].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 人 中 医 养 生 认 知 得 分 中 ,态 度 得 分 率 最 高 为74.62%,其中多数老年人希望能在养老机构设立中医养生营养保健咨询室,说明老年人对中医养生的认可和需求在急剧增加;知识方面得分率尚可,但在关于情志养生、饮食养生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在行为方面的得分率最低为55.27%,特别在应用运动养生、饮食养生来调养身体,尤其对比较廉价的中医养生保健术利用率很低,而且在有病就诊时,首选中医治疗的概率较低,这可能与传统观念中认为中医以“养”为主,而西医以“治”为主有关。本次调查结果与黄艳等[8]在社区中对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的调查结论一致。因此,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应制定有效的措施,采用“因人施教”的方式,对机构老年人进行中医养生认知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从而激发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的潜能,实现“健康老龄化”.

  3.2 影响养老机构中医养生知信行的因素
  
  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医养生认知得分的因素有职业、医保方式、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是否有慢性病、是否关注养生信息、是否定期体检、文化程度、抑郁情况。其中抑郁情况、是否关注养生、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是否有医保、慢性病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3.2.1个人因素①不同年龄、性别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有学者对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调查发现,男性比女性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更高,与受中国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接触外界信息的机会更多有关[8].因此,本研究关于性别与中医养生认知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1自理程度对中医养生认知无影响。

  ③抑郁是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的主要因素之一。抑郁程度越深,中医养生认知总分越低。抑郁的老年人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情绪低落,对养老机构组织的中医养生保健活动淡漠、不予配合等原因导致老年人从外界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机会受限,最终影响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④是否关注中医养生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影响其认知得分的首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年人带着兴趣学习,通过适合的方式获取养生信息,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地健康生活;⑤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总分低于无慢性病的老年人。很多慢性病的诱发因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中医养生认知水平高的老年人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慢性病的患病率;⑥退休前的职业对中医养生认知水平有影响。从表11分比服务员、工人高,这可能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有关。文化程度对中医养生认知水平有影响,文化程度越高,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越高。文化是认知的基础,只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底蕴,才能对中医养生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吸收,并科学地运用到营养保健养生的实践中,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65岁以上老年人是低文化知识和低健康素养的最集中人群[10].有限的健康知识是造成这一弱势群体使用预防保健服务的一大障碍。

  ⑦是否定期体检对中医养生水平有影响。定期体检的老年人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科学的指导,并在生活中关注养生的信息,所以中医养生认知评分高。

  3.2.2社会与家庭因素
  
  3.2.2.1医保方式有医保的老年人比自费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高,这与社会福利和家庭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本次调查中了解到很多老年人对中医养生的态度非常积极,但是很少付出实际行动,其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经济问题,很多老人心系儿女,不想给儿女太多负担,生存是根本,只有物质生活都满足的情况下,才有更多精力和心思来谈养生保健。

  3.2.2.2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对中医养生认知水平有影响1本次研究显示,有55%老年人选择书刊杂志及媒体宣传来获得知识,而选择医护指导或健康讲座的老年人最少,这可能与养老机构组织健康讲座次数少有关。而表1显示,经常通过医护指导、健康讲座获得知识比通过媒体宣传、书刊杂志或者无通过任何途径获得知识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评分高。所以,养老机构应该加强管理,根据老年人的个人情况定期组织健康知识的相关讲座,提高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水平。

  中医养生知识与技术以其“简、便、廉、验”等特点,得到全球学者的广泛研究并得以很好的发展[11-13],使中医养生在老年保健中的应用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有研究报道:如果每个人平均投资1元保健,将可节约8元的医药费和100元的抢救费[14],这种低投资、高回报的养生保健深受老年人的信赖。

  4 小结
  
  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根据中医养生认知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增加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中医养生水平,增强机构老年人自我管理健康的意识,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有着深刻的意义。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受条件的限制,本研究采用的是方便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未能进行多中心广泛取样,使样本的代表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志坚.中国养生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1):111-112.
  [2] 丁娟,李文林,陈涤平.中医养生现状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14):212-214.
  [3]Warson RR.Handbook of nutrition in the aged[J].Press,2001(46):43-49.
  [4]Yesavage JA,Brink T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geriatric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A preliminary report[J].Journal ofPsychiatric Research,1983,17(1):37-49.
  [5]Brink TL,Yesavage JA,Lum O,et al.Screening tests for geriatricdepression[J].Clinical Gerontologist,1982,1(1):37-44.
  [6]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13(增订版):127-13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