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

浅谈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作者:徐喆;杨志华
发布于:2020-03-25 共3418字

  摘要:近些年,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国家给予了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高度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推广和普及。在提升公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乡地区差异导致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差距较大、文化程度与职业影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能力存在差异和健康状况导致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度不同等。因此建议规范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和传播、不同地区个性化的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传播方式、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的宣教和科普工作,这对于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宣传和教育,提升我国公民的中医养生素养不仅有着理论意义,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

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保健是从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演变而来,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内容丰富易学,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体系。谭巍等(2018)认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在不断提升。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以此来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2]。杨柳(2016)的研究表明,我国15-59岁公民的中医药科普普及率较高,达到了84.02%,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整体水平偏低,仅为8.55%[3]。通过查阅现有的有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文献,对目前我国公民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领域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宣传和教育,提升我国公民的中医养生素养不仅有着理论意义,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现状分析

  对现有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文献进行查阅并分析,可发现现状有:高校老师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较高[4];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5],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受性别、年级、学校、民族、直系亲属是否患慢性病的影响[6];较低的中医养生素养影响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7];广州市居民在中医养生保健存在知识掌握和保健方法应用不理想[8];城乡老年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现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9];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内容应针对不同的性别人群来制定[10]等。

  同时我们还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地区差异导致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差距较大、文化程度与职业影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能力存在差异和健康状况导致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度不同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提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1 城乡地区差异导致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差距较大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对中医养生知识的了解度和认知度在地区上总体呈现出的特点是:城市高于农村公民,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且城乡地区间的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医疗、社会保障、经济和健康服务等方面,城市相较于不发达的乡村以及东部地区相较于略微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一方面,城市公民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了解较多,获取中医养生保健的信息方式多样,愿意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的中医养生健康知识教育力度较低,专业的中医养生科普人员缺乏,政府在中医养生健康方面投资较少。

  1.2 文化程度与职业影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

  每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和所处的职业环境氛围差异,导致了公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大不相同。文化程度较高和收入较丰厚的公民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知识的认知水平较高,他们对自我的健康管理较为重视,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且在养生调理方面有足够的花费。文化程度较低者,他们对现有的中医养生健康知识教育理解较困难,对学习中医养生保健基本操作技能感到吃力,而慢慢失去兴趣。从事脑力活动的公民,他们体力活动较少,工作压力较大,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一定的关注,但只是停留于一些理念上面,没有付诸于实际保健操作;而从事体力活动的工人、农民,他们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去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或收入较低,不能满足自身保健的需求,他们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较低。

  1.3 不同年龄段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能力存在差异

  青少年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较低,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素养水平较高。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较大,正在接受学校教育,对自身健康也是由家长来管理,学校对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教育涉及较少,导致了青少年缺乏对中医养生保健基础知识的了解。年轻人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自我或者家庭的健康保健需求在不断提高。老年人退休后,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中医养生保健,他们对自身的健康管理要求较高,乐于学习一些基础的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

  1.4 健康状况导致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度不同

  身体状态良好、勤于锻炼和擅长对自身进行健康管理的公民,对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常用养生内容和简易的保健方法了解较多,懂得用中医来进行自我养生保健,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较高,患慢性病或其他疾病的概率较小。患有慢性病的公民,在早期平时生活中不注重自身健康的管理,对中医养生保健的了解较少,对其兴趣度也不高,接触学习中医养生的机会较少,故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相对低于未患慢性病身体状况良好的公民。

  2 完善建议

  2.1 规范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和传播

  现阶段,公民对中医养生保健越来越关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科普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通过互联网、电视和报纸等媒体方式快速传播着。中医养生内容的快速增长,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信息量过于庞大,准确搜索到所需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变得繁琐,也阻碍了公民中医素养的良性提升。规范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传播,统一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简易操作方法,同时根据不同受众人群编篡不同的中医养生保健教材。相关部门应加强知识传播过程中的监管,杜绝不正确、不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在公民中传播的现象,提高知识的科普效率。

  2.2 不同地区个性化的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

  相关政府和部门应针对地区个性化的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相对较高,其经济、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占有优势。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科普工作力度,增加中医科普方面的人力、教材和经费的投入,开设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科普小组。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医专业的高校人才前往西部和乡村进行科普教育工作;同时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地区之间进行帮扶工作,促进西部和乡村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科普工作。在西部和乡村地区,人人都应享有中医药健康医疗服务,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通过乡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宣传出去。

  2.3 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传播方式

  提高公民对中医养生保健基础理念的认识和中医养生保健基本操作技能,应针对不同人群的传播特点,制定不同的教材和科普方案,在宣教和科普方面进行细化调整,绝不能一本教材一种方式适用于全中国。

  教育部门应重视青少年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低水平的情况,有必要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的内容,让青少年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养生文化,这也有利于孩子和家长们构造良好的中医健康文化知识学习环境,同时对于祖国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2.4 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的宣教和科普工作

  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传播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有关政府部门可与中医高等院校的师生合作,共同搭建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传播服务体系。加大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科普宣传教育。我们要利用好现代的新媒体工具,将枯燥乏味的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转换为小视频、微信推送和微博短文等形式,丰富人们的网络生活,这将大大提高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效率与质量,有利于提升人民的中医药知识素养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巍,郭颖,殷晓月,等.2014年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9):848-851.
  [2]黄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发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837.
  [3]杨柳.2016年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发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8):104.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原文出处:徐喆,杨志华,陈成笙,王紫微,秦天一,黄雪华,张志国.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123-12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