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心理学论文

北京市涂鸦壁画发展现状综述

时间:2016-11-05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7359字

  第 2  章 北京市涂鸦壁画发展现状综述

  2.1 北京涂鸦沿革简述。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有着深厚的独特的文化底蕴,涂鸦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是近年来才在北京开始出现的,其历史不过二、三十年。正是因为出现时间的短暂,北京的涂鸦壁画至今发展的不是很成熟,但北京涂鸦的良好学习土壤与交流平台使其像是一夜间就百花齐放的出现在了大街小巷。

  北京涂鸦圈所公认的最早的具有涂鸦形式的艺术作品是来自张大力的"大人头",在三里屯、新街口、各个立交桥下和公共厕所的墙壁上,"大人头"随处可见(见图 1)。这是记录的最早的北京城市涂鸦,尽管现在的涂鸦者认为那并不是真正的涂鸦,只是艺术家的一种自我宣传手段,但这至少让北京人或多或少认识到了涂鸦的存在,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之后最早把涂鸦带入北京的是法国人 Spectrum,他来北京做生意,其涂鸦作品出现在城南。到 1997 年北京涂鸦元老李球球开始接触涂鸦,他的代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形象,9 年之后以李球球为队长的北京喷子团队,更是北京涂鸦圈至今无法超越的团体。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京的青年开始接触涂鸦,他们只知道涂鸦是一个很酷的东西,想玩却不知如何下手。英国涂鸦艺术家 Banksy 的纸模进入他们视线,于是,简单易操作纸模成为他们的首选,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完成的纸模也保护了涂鸦人的安全。

  随着北京城市发展,新兴文化不断被带入,涂鸦青年慢慢学习国外最新的涂鸦,在借鉴学习国外涂鸦的基础上发挥北京特有的城市特色。随之北京出现了观音、KTS 、ABS、TMM、等优秀涂鸦团队,以及更多优秀的涂鸦个人,尽管会有涂鸦人因为结婚、工作、生子等原因离开涂鸦圈,但新加入的涂鸦人数量更为庞大。北京这座城市将不会缺失涂鸦这抹最亮丽的风景。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 如今北京涂鸦已经发展的渐入佳境,有了一些优秀涂鸦前辈及经验之后对新晋涂鸦人的帮助将会更大。北京现今最活跃的涂鸦团体 ABS 在推广涂鸦上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为新手提供涂鸦教程,为不同城市的涂鸦者提供交流平台,让涂鸦以一个良好的形象渐渐走入北京公众的视野。但这并不代表北京涂鸦的全部,北京涂鸦的多样性发展也体现在此,依旧有很多做自己的艺术或者做原态涂鸦的涂鸦人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涂鸦进行着坚持不断的努力。大家对涂鸦的理解不同,有的追求艺术,有的追求刺激反叛感,有的追求画面效果的完整与炫目程度,但现在大众比较接受的是追求颜色视觉冲击力,追求字形成熟,追求构图严谨的"完美涂鸦".这种涂鸦作品更易吸引普通公众的目光,得到公众认可就意味着有商机,尽管商业涂鸦是被涂鸦人反感的,但是迫于生存问题大部分涂鸦人不得不妥协。

  北京涂鸦在形式上分为,纸模、贴纸、徒手绘。在风格上可以分为:签名、泡泡字、大作。对于涂鸦人并没有专属风格,一个涂鸦人可以进行过以上各种风格的尝试,但最终会有一种经常出现的或定型的风格。但北京涂鸦无论任何时期都缺少真正的"涂鸦精神","作为底层社会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反抗情绪的渲泄手段,涂鸦从诞生起就具有一定的暴力美学和政治嘲讽的性质。"[1].在北京带有"暴力美学"和"政治讽刺"性质的涂鸦几乎不存在,这与中国体制和涂鸦人从小接触的教育有直接关系。"毕竟谁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我们暂不谈反叛的、反主流的、破坏的、消极的原态涂鸦精神,涂鸦形式风格的选择与涂鸦人的教育背景、出生地、涂鸦后所接触的其他涂鸦人等都有着直接联系。也就是说一个涂鸦人的风格定向是与其出身,居住场所有直接关系的。

  北京涂鸦人 L 曾在采访中说:"每个人口味都不同,所以作为你们记录性质或者研究性质都要涉及到现存北京的所有涂鸦,都要详实的传达给读者,让读者自己来各取所需。"现在国内研究涂鸦的学者就较少,也只研究那些主流的涂鸦团队和个人,而那些完全只是被涂鸦精神所吸引的涂鸦人,几乎并没有被人提及过。我所做的北京涂鸦壁画创作心理和审美取向研究,会尽可能的涵盖所有类型的涂鸦人,了解他们的内心,剖析一个个精彩的涂鸦世界。

  2.2 北京的当下涂鸦人。

  开始着手研究北京涂鸦壁画创作心理这个课题时,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主体人物的梳理。上文分析到,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有很多外来人口,进京学习、进京工作、进京游玩等人群占有很大比例。文化的多元化是显而易见的,全国的乃至全世界的涂鸦爱好者齐聚北京,造就了涂鸦风格的多元化。根据我所接触的北京涂鸦人,尽管他们都身在北京,但是他们也分"省份"做东西,分帮派合作。虽也会"跨省合作",或是搞"帮派交流"但他们之间仍存在着一些不成文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大多数是与"地盘"有关。

  一些地域不同、涂鸦风格不同、涂鸦理念不同的涂鸦人会彼此不承认对方的存在,认为自己做的才是真正的涂鸦。下文将会把北京涂鸦人分为北京本地的涂鸦人,在京外地的涂鸦人和游历于京城的涂鸦人三部分进行举例分析。

  2.2.1 北京本地的涂鸦人。

  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老北京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青年,随着北京的国际化发展,世界潮流文化的引入,古老的北京城被新的文化浪潮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我们新一代北京青年的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他们需要转变思想将世界潮流文化引进老北京文化。在北京做涂鸦的当然少不了北京当地青年,他们了解北京涂鸦的发展历史,在场所选择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或者多年来暗自把涂鸦当做兴趣来做,或者现在已经成为了北京涂鸦圈的大咖。虽说北京涂鸦圈的繁荣离不开外地人、外国人的加入,但是这些一直从未离开的中坚力量才是北京涂鸦真正的血脉所在。

  北京本地的涂鸦人会在涂鸦圈里自动化为"一群",但也不是绝对的排外。他们大多数对生活品质要求不高,喷前来瓶红牛就觉得很享受了,他们的作品量是很大的,只要你留心你会发现北京到处都是他们的痕迹。他们选择的地点一般避开北京有名的涂鸦聚集地(798、北服、三里屯等),而是在立交桥下,地铁轨道边上,或者是一些将要拆除的建筑墙面上乐此不疲的创作着。之所以不去那些有名的涂鸦地区闯名,不是不敢,是不屑,那些热闹的地方覆盖率会大很多,会有很多涂鸦人之间的冲突。而大家都热衷于的那些地方就是因为关注度高才抢手,喷出来的涂鸦作品都争奇斗艳,复杂的轮廓与形体,无比鲜艳的颜色都是必备的条件。而那些无名的小地方却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做崩,也可以写字,也可以做大画。做完的覆盖会慢很多,形式内容也不受限制。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地方是不"合法"的,这样一来喷的过程中刺激感会倍增。

  北京当地的涂鸦人大多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涂鸦了,他们更加了解北京涂人的发展也更加喜欢北京的涂鸦环境,对近年来外来的一些涂鸦者褒贬不一。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都是出于好奇心,在电影中看到涂鸦的画面,觉得这个东西很酷,才开始进入涂鸦圈的。成长的烦恼是每个青少年都不可避免的问题,他们通过涂鸦来宣泄,北京的大拆大建曾是他们表达过的主题。

  从少年时期开始接触涂鸦,大多数人当时并没有美术基础,寻找最好操作的形式去涂鸦是情理之中,再加上受到班克西等纸模艺术家的影响,纸模涂鸦成为了他们的涂鸦入门。在放学的路上拿着喷漆和纸模穿梭在北京的胡同里,在自己有感觉的地方喷上自己的印记,迅速完成的同时躲避警察。当时纸模的内容分为两种:中国特色的红色题材(见图 2)和模仿西方大师的纸模(见图 3)。当第二天再次见到自己的纸模时,他们希望路人注意到他们的涂鸦,如果有人能停下来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更会让他们觉得兴奋。慢慢的长大上了大学,选择与美术相关专业也是与涂鸦密不可分吧,之后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了,有更多的钱可以自己掌握了,这时他们的涂鸦才真正成长。涂鸦对于这些从小玩到大的北京青年们来讲不但是一件刺激的事情,也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生活习惯,涂鸦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也见证了北京这座大都市的国际化脚步。

  2.2.2 在京外地的涂鸦人。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全国各地的人都向往在这里生活学习。在北京的众多高校中有着一大批的外地学员入校就读,经过高考的百万学子过独木桥来到北京上学。所吸引他们的正是北京的多元艺术氛围和可以接触到的最前沿艺术,在这里学习艺术,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全球最新艺术发展动向,可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有着艺术造诣的同学探讨他们所喜爱的艺术形式。还有一部分是外省学校毕业后来京上班的人群,北京职业设置丰富,在这里有大量的文化产业公司,他们可以找到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同时吸引他们的还有形式多样的文化表演可以满足其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

  他们中的涂鸦人在涂鸦经历上来讲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进京前在家乡就开始做涂鸦,之后继续坚持的涂鸦人;另一部分是来北京上学上班之后才开始做的,或许是因为持续的关注,或许是因为一次偶然机会而热爱上涂鸦的。无论是上述哪种涂鸦人都是受益于北京这个大环境的,他们同时也为首都的涂鸦艺术文化建设做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下面举例分析这两类人:外地进京上学的人中,大部分是从大学期间开始真正做涂鸦的。这其中的优秀涂鸦人不胜枚举,涂鸦人 Mask 就是其中一员,他是真正的因为北京才玩起涂鸦的人。Mask来自河南,在他读初中时就在一个小河边发现了涂鸦,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看到涂鸦,当然从那时起就对涂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在家乡上初中高中时就经常会在本子上画涂鸦稿,但迫于课业压力与家乡不活跃的涂鸦氛围一直没有尝试上墙。直到来北服上学,大一期间在学校周围以及北京的大街小巷看到种类丰富的涂鸦,让他蠢蠢欲动。校门口的"北服涂鸦墙"、距离不远的京密路、798 等这些优良的"艺术培养皿"使Mask 的涂鸦血液喷涌而出。但他是一个做事喜欢考虑成熟再行动的人,从大一起他就观察"北京"涂鸦圈,留心每一个华丽涂鸦的签名,留心他们的字体样式和所喷地点。从 2012 年才开始画了一些手稿,正式上墙。上墙之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让他的"大鲨鱼"(见图 4)游遍北京的很多大街小巷,他的 piece 水平也大幅提高,北京的涂鸦者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工作量如此之大的涂鸦人感到好奇。(见图 5 图 6)涂鸦的圈子很小。只要你想去认识一个涂鸦人很快就可以联系上,这也得益于 ABS 在798 的涂鸦用品店,像 Mask 这种刚来北京不久的涂鸦人,大多都会去那里买漆,这个过程涂鸦人就被 ABS 中的成员所认识了。他们彼此很快成为了朋友,Mask 在他们的帮助下,参加涂鸦者的聚会,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开阔眼界,再加上不断的喷作品,很快在北京涂鸦圈崭露头角了,被圈内人称为"进步帝".

  除了进京上学的涂鸦人,还有进京打工的涂鸦人。我在涂鸦人 W 的介绍下,认识了来自哈尔滨的 Poste.想去主动的认识他,是因为在北服的门口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作品成熟并有独特的想法(见图 7)。他是刚来北京打工,做设计工作,但之前在哈尔滨也是赫赫有名的涂鸦元老级人物。他来北京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去找工作,找住所,而是通过涂鸦贴吧去找来京之后可以一起喷的伙伴。我在约见 W 与 Poste 的时候,他们也刚认识不久,这次也是他们俩认识之后第一次聊的这么久。但是他们对艺术爱好的交流已经深入生活了,我相信,随着 Poste 在北京居住的时间的推移,他一定会成为北京涂鸦圈里出色的涂鸦人。Poste 刚来北京不久,还不了解北京涂鸦环境,再加之涂鸦成本问题,所以很多大作品都是在本子上画而不上墙。(见图 8)相对于土生土长的北京涂鸦者,来京上班上学的涂鸦人并没有很好的稳定性,随时可能离开北京,终止他们在北京的涂鸦艺术创作。在这里找到生存方式并且稳定下来的涂鸦人,也会因为结婚生子改变对涂鸦的态度,至于是否会坚持做下去,这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

  2.2.3 游历于京城的外国涂鸦人。

  北京在当今世界发展全景看来像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对于未来有无限可能,就业机会多,社会秩序良好,最重要的是对于涂鸦的宽松政策,这对于很多外国涂鸦人来讲是很诱人的生活环境。北京的涂鸦人中外国人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把世界各地丰富的涂鸦形式与技法,以及更加珍贵的异国文化带到中国。北京国内的涂鸦人经常与外国涂鸦人一起合作涂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涂鸦人可以做到不出国门便吸收到国外涂鸦精髓。

  北京留给大众印象最深的外国人涂鸦应该算是涂鸦人杂投了,这位来自美国的涂鸦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涂鸦理念,他去到哪就涂鸦哪个国家的语言,为的是吸引当地公众的注意力。在大钟寺地铁附近所做的涂鸦:"杂投,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杂投 我没有过去 我没有未来"的中文字体涂鸦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见图 9 图 10)北京的涂鸦人所做涂鸦都是英文字体,这个笨拙的中文字居然是来自一个外国人之手,并且形成很大的影响,不免让人去思考涂鸦在中国的发展是否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形式,我们强烈呼吁北京的街头出现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涂鸦。

  外国人来京涂鸦会有一个签证的问题,很多外国涂鸦人在爱上北京之后不得不离开,之后或许重新回来,或许就永远离开了。澳大利亚涂鸦人 Lucas 就是这样,在接受采访之后,他很快就因为签证问题回国了,但是他说他一定会再回到北京继续做涂鸦的,因为他爱北京。北京有自由的涂鸦空气,北京有遍地的工作机会,北京有外国人可以享受到的独特优势,在北京仅仅依靠语言优势他们就可以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和北京的涂鸦人自由的在大街小巷做涂鸦,这种生活状态是在他们的国家无法达到的。

  国外涂鸦艺术家来北京做交流讲座,办交流展览,例如法国人 E.H 2008 年来京做的"艺术无国界"行为艺术活动,他游历全球十多个国家再来到中国,给中国的涂鸦艺术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我们欢迎世界各国艺术家及涂鸦人来京交流,这是北京涂鸦艺术向全球顶尖水平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步骤。

  涂鸦人的创作心理除了与地域环境有关,还会有更多的外在因素影响着他们,下文将对北京涂鸦人的创作心理分类分析。

  2.3 关于涂鸦人的创作心理。

  2.3.1 何为创作心理。

  创作心理,即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包括艺术创作活动中艺术家在感知、记忆、情感、需要和动机等心理要素的参与下的创造性想像与思维以及艺术家的人格(智能、兴趣、天才、气质、性格)对创作的影响等。影响创作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创作心理会因各种不可预知的条件而变化或加入新的心理动机。[2]

  现代汉语词典中,创作:创造文艺作品:~经验。指文艺作品。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3]

  研究涂鸦人的创作心理需要研究的是创作涂鸦作品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思维与情绪,即其心理活动。"艺术,像其他所有的人类活动一样,出自心理上的动机,从这个角度讲,它是心理学研究的合适对象。不过,这个结论也给心理学观点的应用作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限制:只有艺术形式的处理过程这一方面,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构成艺术基本性质的那一方面,则不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内".[4]

  荣格很好的给绘画心理研究制定了范围限制,即:虽绘画创作过程很适合心理研究层面,但仅限于"艺术形式的处理过程"也就是绘画创作过程才可进入研究范围。对于涂鸦壁画的创作心理研究,创作动机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才是重要且最复杂多变的,形成作品之后我们去简单窥探作品,则往往扭曲了创作者的本意。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去掌握涂鸦创作全过程,去全方位剖析涂鸦人的心理及不同心理之间的依存关系。

  2.3.2 与一般绘画创作心理比较。

  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艺术家,作品层层包住所要传达的深奥信息,只有品味较高的或是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可以看到这些艺术真正的内在表达。真正的艺术出现在大众审美集中的博物馆、画廊和艺术区。而涂鸦,在发源国纽约是来自于底层受压迫人民的,他们直抒胸臆,自娱自乐的同时最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涂鸦把自己的疯狂臆想通过喷漆表达在公共墙壁上,直接影响了城市里的青年人,是一种视觉与情感的入侵,或多或少的影响了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群。由于涂鸦具有的讽喻性和叛逆性产生了对社会的威胁,各国政府也在打击压制涂鸦行为。但对涂鸦人来说政府的行为反而为涂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非法性所带来的刺激感是正统精英艺术家所无法体会的。

  涂鸦作为一种边缘艺术,有着最广泛的参与者和最特殊的创作环境。一般绘画的创作环境是私人的、安全的、相对舒适的,画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绘画创作中,不会被一些外在因素影响创作。而涂鸦的创作环境完全暴露在公开场所,大多数情况下是非法作为,这使其在创作构思时,要考虑很多被动的环境因素,比如所要喷绘的墙面是否合法?墙面公众关注度如何?墙面可能的喷绘时间长短?等等问题。这样以来在一些涂鸦人看来与其说涂鸦是艺术创作,不如说是一种与警察玩耍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大多数涂鸦人都有被警察找过麻烦的经历,他们被询问被罚款甚至被拘留,涂鸦所带来的挑战是极大的。而纯粹的涂鸦人是不会向政府体制权威妥协的,反体制反权威是它的本质,越是非法的墙面越是令涂鸦人感到兴奋。

  一般绘画是在有限的画布画纸上进行着形式造型的仔细经营,至于画作是否展览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展览是画家可控的。而涂鸦人的喷绘是在室外城市公共建筑外壁面上的,涂鸦的非法性在于它所选择的地理位置,而并非它的作品内容内涵。因介质限制,相对于架上绘画,涂鸦壁画的创作材料有很大的局限性,相对的限制了其创作思维。为了表达自我的想法不得不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墙面去创作,非法的、制高点的、吸引眼球的各种墙面成为了首选。破坏最有挑战性的、关注度最高的墙面成为了涂鸦者们的共识。

  涂鸦人以喷漆罐作为渲染抒发个人情绪的工具,表达自己对现今社会现象与体制的看法立场。对比鲜明的色彩,简洁明了的线条,明显突兀的建筑面都是涂鸦热情不灭的原因。

  涂鸦人对涂鸦的热情来源于涂鸦所带来的精神感受,比如像游戏一样的快乐感受,发泄不满表达叛逆,寻求非法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刺激感。而一般绘画画家选择艺术道路是为艺术而艺术、为博物馆展览、为成名成家、为金钱等目的和动机。涂鸦人的创作动机相对于一般艺术创作者更加的单纯直截了当,在公共墙体外壁上进行创作,表达自我的情绪,满足自我的精神需求是他们的几乎全部心理诉求。涂鸦人在喷绘过程中不会考虑作品会有什么人来关注欣赏,不会考虑是否会给自己带来金钱与社会效应,就算有一天作品被邀请进博物馆,相信真正坚持涂鸦原始精神的人也会拒绝的。综上所诉,涂鸦的创作心理是来自个人情绪的,但因市场发展,涂鸦人生存需要会有一些商业性作品存在,但围绕个人需求的心理还是占绝大部分的。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