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林业论文

“三北”四期工程防护林建设的做法、问题及发展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20 共1850字
论文摘要

  1、 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1.1 转变思路,强化领导

  我县始终把兴林与富民做为出发点,先后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大县”、实施“生态经济工程”等发展思路,力促“四个”转变,即:经济林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型转变,经济林树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经济林品系由低质化向优质化转变,林种由生态林向生态经济林转变。

  1.2 政策扶持,典型带动

  1.2.1 加大政策补贴力度 对农民嫁接红松、山杏改造甜仁杏,补助130 元,营造果树经济林除享受国家苗木补助外,县政府每亩补助30 元,为林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县发展生态经济林 8.5 万亩。

  1.2.1 广招人才 鼓励林业科技人员从事科研和推广工作。通过职称评聘、高薪聘用等手段,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为全县林业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1.2.3 壮大林业合作社经营 以兴玉果业合作社为依托,扩大甜仁杏、龙江梨经济林规模;以鲁河乡红松果林为依托,建立红松果林合作社,扩繁高枝嫁接;以海洋林场彰武松繁育基地为依托, 加强彰武松圃地培育、扩繁高枝嫁接,合作社经营的经济林面积占经济林总面积的 25.5%以上。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示范基地4 个,带动农户 181 户,示范面积达到了 2 万余亩。

  1.3 科技兴林,强化质量

  我县立足龙江实际,积极探索,多策并举,大力推广林业实用技术,不断推动全县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方面,围绕抗旱造林,引进落实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 ABT 生根粉、保水剂、三大一深、三水保成活、地膜覆盖、泥浆造林等抗旱技术,造林成活率均达到 96%以上;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林业新成果,拓宽林业发展道路。

  1.4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探索和推广了四种造林模式。一是按照标准设置农田防护林网,栽植乡土树种,混交造林,确保农业的丰产增收;二是按照“山水林田草,路村井电畜”的思路,实施整村推进,切实建立起符合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人工生态系统,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是浅山区立体开发模式。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对流域内的石质荒山进行连片治理,规模推进。

  2、 存在问题

  2.1 个别地方的领导急功近利,造林质量差

  一是个别地方的领导同志存在着满足现状或急功近利,重经济、轻生态的思想;二是造林质量上存在不平衡,个别地方造林质量差、标准低,有粗植乱造现象;三是管护工作跟不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乱砍盗伐林木现象,影响了生态体系的防护效能。

  2.2 全县林农争嘴现象严重,防护林网络体系难以设立

  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出现结构性调整,农村土地分田到户后,农民珍惜土地,导致我县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难以实施,致使农田林网难以配齐配全,发挥应有的防护效能。

  2.3 造林投入不足,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龙江县经过 20 多年的林业工程建设,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大部分已经绿化,现有的造林地,石质荒山和石漠化荒山立地条件差。在林业工程建设投入构成中,国家投入偏小,群众负担过重,致使负债造林,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2.4 采伐更新措施不得力,影响我县的林木生长

  森林作为自然界里的一种生物群落,有其发生、发展、演化和衰老的过程。森林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求有不同的经营措施。合理经营森林,将会充分发挥森林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由于行政的干预性较为严重,应该间伐的没有间伐,应该更新的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从而严重地影响森林的正常生长发育。

  3 、发展建议

  3.1 创新机制,由集体造林向民营造林转轨

  通过租赁、承包、参股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使造林工作真正与农民连责、连利,达到了造管“一条龙”,实现了集体造林向民营造林的顺利转轨。

  3.2 整体推进,由分散造林向规模造林转变

  在工程造林过程中,要着眼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坚持“不是规模造林的不设计,不是集中连片的不审批、不是综合治理的不营造”的工程建设原则,将工作重点定位在规模造林上。

  3.3 依靠科技,由粗犷造林向科技造林的转化

  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上,重点推广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科技成果、林药林草间作技术。根据我县处在风沙干旱区的实际,重点研究樟子松容器袋苗造林、四水保成活造林、机械开沟整地造林、杨柳大苗浸根造林、高效保水剂蘸根造林、泥浆法造林等项抗旱技术,加大混交林比例,减少病虫害发生,提升了林业工程建设水平。同时,为确保造林质量,要严把“造林整地、苗木质量、树种种选择、苗木栽植、抗旱补水”五道关口,有效保证了造林质量。

  3.4 政策扶持,激发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政府对龙、甘、泰的生态建设扶持资金,加大对生态林业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进而,激发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为造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