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心理学论文

运动心理服务的主要模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9 共7617字

  2.3 运动心理学服务的主要模式。

  一名运动心理学家所选择使用的服务模式以及他或她对作为一名咨询者所扮演的基本角色的看法是直接受其专业理论背景影响的(如,个人的核心信仰和理论范式)。以前,这些模式和角色普遍只是一些专业心理文章中的定义特征。

  我们通过咨询者对其使命的认知,以及他们在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完全发挥运动潜力和帮助他们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被期望做的事(他们的基本角色),这些方面常使用的模式是在更广阔更深层次上的理解,把专业理论概念化。

  Artur Poczwardowski(Artur Poczwardowski,2004)在《运动心理学服务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哲学体系: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总结提出了在心理学服务中最常用的 5 种服务模式(1)心理技能训练模式(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Model)(PST)(2)咨询模式 (Counseling Model)(3)临床模式 (Clinical Model)(4)多学科体育科学模式 (Interdisciplinary Sport Science Model)(5)综合管理咨询模式 (Supervisory Consulting Model With an IntegrativeApproach)2.3.1 心理技能训练模式(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Model)(PST)。

  心理技能训练(PST)模式(Vealey, 1988)、心理训练(Unestahl,1982)或心理技能训练(Thompson, 1988b)的内容长期以来被等同于运动心理实践活动。

  心理技能训练模式探索的是通过行为矫正提高运动成绩,促进个人成长。这一理论是沿袭自心理学方面的运动表现(performance)和发展的心理学技巧(Vealey, 1988)。Vealey 的类型学是一种界定运动心理学家专业"工具箱"的方法,同时由(1)基础技能(意志、自我意识、自尊、自信心)(2)运动表现(performance) 技能组成(最佳身体状态、心理唤醒、最佳注意)。(3)促进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生活方式管理)。此外,她提出有三种不同的操作(delivery)体系:执行的专家(如,运动心理学家,对运动员提供心理建议与咨询的人员,以及受过训练的实习医师),标准化的训练程序和录像技术(video technology)都可以促进心理技能训练模式(PST)的实施。她还记录了执行心理技能服务的一些方式(运动--特异<specific>心理技能训练程序,强调比赛计划安排和强调应对和转移注意力以及心理技能训练中所定义的各个阶段(达到、维持和应对)。她所界定的心理技能训练,在操作、阶段、技能与方法上的区别以及她不仅针对心理技能领域中的运动心理咨询,还包括对其他方面所进行的讨论,这些都包含了本文所阐述的 5 个层级的所有专业理论。

  其它服务模式把心理技能训练作为行为矫正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相信运动心理学家在运动成绩相关(performance-related)问题上需要心理技能训练领域的专业技术。然而,在运动心理学服务中仅提供心理技能训练是非常危险的狭隘的"理论",甚至是对来访者的"伤害"(Thompson, 1998a ,p.5)。我们一点也不吃惊,一些咨询者(如,Danish & Hale, 1981; Vealey, 1988)尝试将他们的来访者带入一个改进了的心理游戏。从实践的表面现象来看,虽然咨询者是从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开展工作,但通常这一过程是由个人问题来指导的。

  2.3.2 咨询模式 (Counseling Model)。

  运动心理实践中的咨询模式,由于对运动员的应对能力和个人成长这些看上去与体育无关方面的关注而优于心理技能训练模式 (Danish& Hale,1981)。在这一模式中,体育运动和生活的技能都成为运动心理学干预的目标。Nef(f1990)提出伴随心理技能训练进行个体咨询,他解释说个体咨询并不意味着一名运动员会有任何个人问题。有趣的是,他相信表现的提高常常是咨询干预的副产品。

  一个相反的假设也同样成立,即能有效提高运动表现的咨询与运动员自身状况的好坏、他或她的人际关系,受教育状况和学业有着更自然的联系。生活发展干预方法(Life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Danish, Petitpas, & Hale, 1992, 1993,1995)就是咨询法则在运动心理实践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2.3.3 临床模式 (Clinical Model)。

  临床模式强调心理干预在治疗训练中的运动表现和个人生活中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众多行为、情绪和认知上不良反应的重要性。(如:沮丧、气恼和进攻,物质滥用,饮食不规律)。它关注于消除疾病或异常情况(Thompson, 1998a, p.3)。

  成功的治疗结果对运动员的表现、心理健康状态和个人成长方面有着显着的积极影响。例如,Murphy 和 Ferrante(1989)将他们运动心理学服务的方法概括为临床模式,把他们的角色定位为"问题情境中的干预"和"帮助预防问题发生的前摄预防性方法"(p.375)。他们更从专业上和理论上将自己定义为"临床专业人员"(p.378)。咨询者在实践中运用临床模式,"不需自行假设运动员在应对这些影响运动员的特殊的紧张刺激时所必须具备的应对能力。"(Perna etal.,1995,p.239)。因此,临床的观点可以与教育导向的咨询者形成对照,他们就是在咨询过程中观察并依据来访者的能力来开展工作。

  2.3.4 多学科体育科学模式 (Interdisciplinary Sport Science Model)。

  多学科体育科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假设是在运动表现中的那些不能仅仅归因于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一理论模型包括运动成功中所包含的各学科因素:身体、技术、战术、理论和心理上的因素(e.g., Bompa, 1999; Drabik,1996; Kurz, 2001),与运动准备过程中的五大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咨询者对运动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的认识要建立在对运动表现更广泛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咨询者想要在运动情境的咨询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成功,不仅要有丰富的运动背景以及对体育科学知识的了解,还要与其他体育科学和运动医学的专业人员建立合作。

  许多咨询者意识到体育专业的知识、体育教学的知识、生物化学的知识、运动生理、技能学习、运动医学或者运动营养都是他们在运动情境中对来访者进行有效心理学服务的基础(Boutcher & Rotella, 1987; Gordin & Henschen, 1989;Loehr, 1990; Ravizza, 1988, 1990; Weiss, 1995)。一些咨询者把这种万能的方法定义为复合模式(Gordin & Henschen, 1989)和综合体育科学模式(Weiss, 1995)。

  此外,在运动竞赛中若想要提高运动成绩,心理训练中运动--特异性更多的像一种规则而不是某种例外(Loehr, 1990; Weinberg, 1988)。与这一理论相一致,心理训练是运动员每天运动准备和在这种优于心理技能训练、咨询和临床模式或者"哲学体系"中的干预目标(教育、预防的或治疗)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因此,一些心理咨询者(Botterill, 1990; Gordon, 1990; Halliwell, 1989; Loehr, 1990;Ravizza, 1988; Rotella, 1990; Salmela, 1989)要求把这种训练理论应用到他对运动员的工作中,并建议运动训练时使用训练周期化的语言方法,不仅作为有益于工作的一种工具并且要考虑到他们运动训练和体育科学的知识和经验。从理论上讲,多学科综合的运动科学模式通过综合的方法,搭建了一个通往管理咨询模式的桥梁。

  2.3.5 综合性管理咨询模式 (Supervisory Consulting Model With an IntegrativeApproach)。

  综合性管理咨询模式被理解为"设置一名对运动员实施实际训练的适当的专业人员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和管理。"(Smith & Johnson, 1990, p. 374)一些运动心理从业者(Gordin & Henschen, 1989; Nideffer, 1989)认为,在某种情况下,教练员自身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方式最适合实施心理技能训练。因此,在心理咨询者的指导和监督下,具有良好教练能力的教练员在运动和心理方面都能同时进行非常有效的训练工作。在咨询类的着作中这一方法被描述成综合(triadic)咨询(Woodym Hansen, & Rosberg, 1989)。运动心理学家喜欢使用诸如管理咨询模式(Perna et al., 1995)或组织授权(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Smith & Johnson, 1990)这类模式。

  体育组织作为运动心理学服务的一个服务对象,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需要进行组织干预(Gardner, 1995; Gipson et al., 1989; LaRose, 1988; May &Brown, 1989; Neff, 1990; Nideffer, 1989; Ravizza, 1988, 1990)。这一方法的根基就在于不仅是为运动员提供服务,也要训练和培养教练员以及队中相关管理人员来进行心理干预服务。我们不会把它定义为一种独立的实践模式,而是作为心理咨询者对整个组织开展工作时的理论指导(在以上所有论述过的模式的基础上)。虽然管理模式可以令组织和咨询者都受益,但是 Smith,Johnson(1990) 和Perna 以及他的同事(1995)却发出警告说,这一实践模式面临很多操作执行上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要确定被教授的知识和技能是适合的,如:有效地提高直接与间接管理的质量、关键时刻的干预方法、对大多数教练的综合培训(适用的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知识)以及心理教练的角色表现等。若这些挑战都能够被控制, 这一管理模式能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这种交互的方法的指导下获益。

  2.4 咨询者的角色。

  很难在概念上对咨询者个人及其在特殊的情境中首选的实践模式及其咨询者的角色跟优先选择的咨询模式进行明确的区分, 来访者期望的咨询者的角色应该不仅仅是一种咨询行为(La Rose, 1988)。传统观点认为咨询者的两大基本角色是:临床的或教育的(Nideffer, 1984, Newburg1992; Weinberg & Gould, 1999)。

  根据对实践模式的讨论,心理技能训练模式、多学科体育科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常被教育导向的咨询者所使用,而临床模式常被临床运动心理学家所使用。咨询模式则适合扮演临床与教育这两种角色的咨询者来使用。

  咨询者还扮演其他的很多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角色。正式的角色包括谈判者、一个学习者或来访者、运动队、运动项目的学生(如 Botterill, 1990; Boutcher &Rotella, 1987; Halliwell, 1989; Rotella, 1990; Salmela, 1989)或执行者和促进者(Salmela, 1989)。Ravizza(1990)的操作标准包括综合性,环境的适应调整,机密性以及包括运动员选材的方法等等,都可以视为另外一种明晰咨询者在体育活动中多种方面角色的尝试。

  2.5 重大比赛中的心理学服务

  运动心理学家对他们的运动竞赛心理学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

  Andrew W. Meyers(Andrew W. Meyers, 1997)在《美国奥林匹克节中的心理学服务:一项经验性总结》一文中以一个运动心理学家的身份,用日志的方式描述了他在 1994 年美国奥林匹克节日的赛前准备(包括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决定接受这次的咨询工作)以及比赛期间的工作状况(包括进入运动队,每天做的事及想法),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心理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Patricia A. Sullivan(Patricia A. Sullivan & Honey W. Nashman, 1998)等人关于《运动心理学家对奥运选手进行服务时所扮演角色的自我感知讨论》,文章赞同以往文献对个人角色认知的概括,并增加了一些新的观点,认为运动心理学家要教育并保护运动员不受媒体的影响,要认识到再优秀的运动员也是普通的人,要懂得容忍他们所说的或所做的自相矛盾的话或事。

  Lew Hardy 和 Gaynor Parfitt(Lew Hardy & Gaynor Parfitt, 1994)在《为国家队提供心理学服务准备模式的发展》一文中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为运动队进行心理学服务所做准备工作的工作模式的发展情况。文中指出,运动心理学家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为运动员提供心理支持,发现运动员在心理上的欠缺,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的心理技能训练,并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从而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中有更好的表现。 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主要流行的工作模式是用 6 周时间跟运动员接触,所运用的心理技能主要集中在动机(motivation)、激活和焦虑控制(activation and anxiety control)以及注意控制(attention control)三个方面。90 年代以后,咨询的模式则主要转向尝试回应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需要,而非说明。因为,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能以自己非常丰富的经验和专门的方法来处理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这一阶段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所提供的服务多为解决赛前的焦虑(pre-performance anxiety)、训练压力与疲劳(training stress and fatigue)、教授有效的心理训练技巧、帮助缓解运动损伤以及与教练员和家庭之间的矛盾等。

  Paul Wylleman(Paul Wylleman, Paul De Knop, & Joke Delhoux, 1999)等人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佛兰德斯(Flanders)地区的心理咨询工作情况进行了讨论并对日后的工作作了展望。Paul Wylleman 等人用半结构式访谈对 VlaamseVereniging Voor Sport Psychologie(简称 VVVSP)的 18 名(成员总人数的 60%)有过相关心理咨询经历的运动心理学家进行访谈,对其学术背景(academicbackground)、咨询过程(consultation processes)、训练(training)及心理支持(support)等方面进行归纳。经研究发现,18 名被访者中 61%的心理咨询者接受过临床心理学训练,并拥有一定的运动心理学背景。调查评估显示:在实行心理干涉的过程中,运动员间,运动员与教练员间人际关系相处技巧和沟通技巧占 63%,害怕失败占 55%,这是下队服务当中最常遇到的两大问题。此外,压力控制占 54%,增进人际关系与沟通交流技巧占 31%,视觉化及目标设置占 31%.

  文章在结果中从人口统计学信息及相关背景信息方面进行呈现,如:18 位心理咨询专家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背景,从事运动心理咨询的经历,经验。关于服务的形式,在所有的工作中,一半的心理咨询工作是通过对个人项目的运动员进行一对一服务;30%的工作是对整个运动队;另外 20%是对教练及队中的管理层进行心理学服务。文章中总结了咨询的过程:一般都是一名运动心理学家一年中对 5 名运动员进行心理学服务;89%的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工具(psychological instrument)以及问卷;11%的人仅使用咨询和访谈方法。其中较多使用的心理工具有:《比赛知觉问卷》(Competition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和《运动人际关系量表》(The Spor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Questionnaire)等。

  常用的咨询方法和干涉方法有:压力管理、人际关系、目标设置和团队合作等。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缺乏自信、竞赛表现变差、人际交往问题、焦虑和行为问题等。文章还总结了被访谈的心理工作者最常用到的心理咨询的理论背景知识有哪些。其中 50%用到行为主义的知识,沟通及群体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占 44%,系统治疗占 33%,心理诊断占 11%,发展心理占 6%.最后,还介绍了被访谈的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所受的专业训练和专业教育。56%的人受过运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训练,39%的人有过在体育背景中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的经历,有过相关体育科学背景的占 28%(如锻炼心理学),在体育组织中工作的人占总人数的11%.

  2.6 运动心理学服务评价方式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寻求检验并评估心理学服务工作的有效性。

  Ailsa G. Anderson 和 Andrew Mile. 等人(Ailsa G. Anderson 和 Andrew Miles,2002)在《评价应用运动心理实践的有效性:个案研究方法》中讨论并建立一种可以帮助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评价自身工作的有效性,并帮助收集可以促进心理学服务工作质量的相关信息的框架体系。这一框架回答了一些用来评价运动心理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应用心理学实践(Applied sport psychologypractice) (ASPP)的特点与目的;为什么要对 ASPP 进行评价;谁来评价;评价什么;什么时候进行评价;怎样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工作。

  Ailsa G. Anderson. 等人(Ailsa G. Anderson, Zoe Knowles & David Gilbourne,2004)则在《运动心理学家的自我反思练习:概念、模式和实践意义》中提出建立一套有价值的自我反思评价方法来帮助心理工作者对其工作进行掌控和评价。文章认为虽然目前已经有了许多理论模式和服务框架为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但是,运动心理学家仍然要依照不同的情况,如个人、经济、政治和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各个具体情况,来开展实际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何时进行反思、对什么进行反思;为什么要反思;怎样反思以及反思对实践工作的帮助等。

  2.7 国内研究。

  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学位论文等大型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未见国内关于一线运动心理学家下队服务工作状态研究的相关信息。现有的大量文章多为运动心理学工作者从事心理学服务工作所撰写的总结性文章。

  丁雪琴(丁雪琴,曲春,殷恒婵等,2002)《国家帆板帆船队备战 2000 年奥运会的心理训练及其效果》,研究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和系统的心理训练等方法及手段,采用了 18 项心理指标和 5 项生理指标(艾森克人格特征、奈德弗注意特征、意志品质、注意力、划消测验、内田-克列别林气质类型测试、焦虑水平、赛前思维、成功感问卷、反应时、闪光频率融合、EEG、EMG、SC、ST、BVP-RAW、HR 等)为运动员提供跟踪性的科技服务,帮助运动员树立比赛的信心,增加情绪的稳定性和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状态的客观监测,保证正常训练的进行和比赛中良好的发挥。

  姒刚彦(姒刚彦,姚家新,黄仲巨,1995)《第 12 届亚运会中国帆板队心理准备与心理训练的应用研究》中,根据项目特点及对运动员心理品质的要求,对运动员进行了图形推理能力、操作思维能力测试、EPQ 测试、表象能力、注意力能力的测试以及对放松能力进行问卷、访谈和行为观察的综合评定,并以基本心理技能学习,重点队员心理训练计划的实施,为参加亚运会的队员修订心理训练计划,这三个步骤来开展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工作。通过全队及个人咨询的方式来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王润平(王润平,1998)《第 12 届亚运会网球国手心理准备与心理状态调控的研究与实践》以国家网球队现役男女队员各 5 名主力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测试法、分析诊断、训练和咨询等方法。根据任务特点和实际需求,采用长期驻队和阶段下队相结合及围绕比赛跟踪服务开展工作的形式,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专题讨论、战例分析、现场模拟、赛后评价等方式的心理学服务工作。并按照加拿大着名运动心理学家奥利克博士经多年研究提出的《争取优异成绩的心理模型》为其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开展心理学服务工作中具体操作的要素和指标体系,包括理想信念、积极的思维、有效的反馈、充分的心理准备、抗干扰能力等因素。在他的另一篇文章《第 26 届奥运会中国乒乓选手赛前心理调控的研究》中,通过认知水平的调整,从建立现实的价值目标体系、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技能学习三个方面对准备参加 26 届奥运会的男子乒乓球选手进行心理学服务。

  周成林(周成林,2000)在《备战 1998 年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赛心理攻关服务实施过程的研究》一文中,总结了他经过 18 个月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攻关服务,运用心理测量法、心理实验法、心理咨询和实践法来提高运动员赛前心理定向与情绪的调控能力,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专项心理特征和运动表象能力的服务过程。

  马红宇(马红宇,1994)《对皮艇高级运动员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为迎接 1992 年的全国皮划艇冠军赛而进行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工作,通过教练员的介绍,初步咨询及量表测量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诊断分析。

  然后依据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艾利斯(Albert Ellis)的合理情绪疗法即RET 理论,对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的心理咨询,帮助运动员取得较好成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