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论文

汉语歇后语的模型推导机制与实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18 共2756字

  一、心理模型理论述评

  美国心理学家 Kenneth Craik 在其着作 “TheNature of Explanation” 中 首次 提 出 心 理 模 型 (Mental Model) 的概念。他认为,心理模型是一种知识的表征图式,是心智对真实的或想象的情景和事态的表征,人们运用这样的表征来理解、解释已发生的现象并对未发生的情景加以预测和推理,用以达到认知世界之目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模型理论又出现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是 Gentner 和Stevens 提出的心理模型是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表征;另一种是 Johnson-Laird 等学者所关注的短期工作记忆任务在心理模型理论中的作用。随着理论的发展 Johnson-Laird 也在不断修正自己对心理模型理论的认识。

  二、汉语歇后语的模型推导机制

  一般来说,歇后语的认知结构可以总结为如下两种观点:

  第一,凝聚了人们的观察方式和存在经历。歇后语来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认知图式存储于人类知识结构中,并逐渐转变为一种认知模式。它们凝聚了人们如何认知这个世界以及他们现存的认知经历,这些经历不仅是固有的,也是习俗化和高度集中化的。作为人们以认真观察世界、详尽地区分和反复确认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习语,歇后语隐约地反应了数量庞大且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显现了深奥的逻辑与因果。比如,“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一滴水在石头上打出一个洞---不是一天的努力),“地球围着太阳转---周而复始” (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 一圈又一圈),“兔子尾巴---长不了” (一条兔子的尾巴---不会一直变长)。

  第二,帮助将新经历带入到旧的语境概要中。一旦歇后语概念性的概要在人的思维中构建,它们就成为一种认知模型。人们使用歇后语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人们充分利用存储于长期记忆中的固有的、高度集中的、包装的存在经历来解决新事件和新经历,把新经历导入固有的模型中,这样不仅新事件和经历可以被开始了解,思维的浪费也可以减少。因此,事件通常这样发展:当人们打算介绍小说、奇怪的事件,或者想要传达十分抽象的概念时,人们会诉诸于歇后语。这样,不仅让说话者清楚容易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也使听者毫不费力地就能理解他们。例如,一个人想要强调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好,可能会在他的表达中使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实现交流的目标。

  我们将以上两点概括为:第一部分作为一系列的概要存储于人类的长期记忆中,这是理解歇后语的基础。第二部分由短期记忆决定,然后人们可以创造并扩展他们所需要的。在理解的进程中,当长期记忆补全了各自小型模型的第一特征的全部信息,短期记忆开始匹配这些信息用以获得真实的社交意义,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重新组建新的大型的心理模型。

  歇后语还有两种较特殊的模式变化:“同样的导入部分,不同的解释部分”;和“不同的导入部分,同样的解释部分”.不论是普通的歇后语还是以上两种特殊的歇后语。我们研究的关键都是模型之间的认知匹配的建构。
  
  三、应用心理模型推导特殊认知结构的歇后语

  在相同的概要中,存在许多突出的特征。因此,在认知的过程中,人们会有不同的结论或评论;结果取决于短期记忆如何匹配不同的突出特征或者根据交流目标的需要或蓝本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汉语歇后语来说,一个“介绍”搭配一个“解释”.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汉语歇后语的结构是稳定的。但对有的汉语歇后语来讲,一个“介绍”可以很好地搭配若干个“解释”,反之亦然。在这样的关系下,我们说汉语歇后语的结构是灵活的。对于第二种类型,我们会在下文中加以讨论。关于一个“介绍”,但是有多个“解释”的歇后语,选择哪一个“解释”取决于当时的情景,换一种方式来说,它是情景决定的。出现在“介绍”中是对象有不同的属性,因此“解释”的选择也是取决于发言人给出的具体情景。

  首先,我们先研究歇后语“同样的介绍,不同的解释”的情况。例子用下列的插图来说明:

  例①“他呀! 嘿,能文能武,文章写得很流畅,还会刻写一手好字。” 编辑部主任呵呵笑道:“人们都说他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哩!”

  例②几句话,把个马连福说得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后脊背苏苏地冒凉气。

  例③李锁龙凭着两手和肩膀,指挥水面配合,好容易地把铁销对准了洞孔,开始穿销。但是潜水员上不着水,下不着地,中间无依靠,全凭浮力,一使劲就东晃西摇,弄得李锁龙象张飞穿针---有劲无处使。

  同样的“介绍”“张飞穿针” (张飞将线穿过针眼) 可以搭配三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为什么同样的“介绍”可以完美地搭配三种“解释”呢?

  这是因为使用者强调并巧妙地关联了“张飞”和“穿针”这个行为的不同的特征。在第一个例子中(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这个着名的莽夫精明、耐心的一面---穿针得以被突出。

  与第一则例子相比较,第二则例子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增强表现了张飞的一对大眼睛与细小的针眼。第三则例子 (张飞穿针---有劲无处使) 强调了张飞的巨大力量和穿针所需的熟练经验。在中国,有许多这样的歇后语。要是事物的分类特点在“介绍”中的排列能够联合在一起组成明显的语义完全和连贯的整体,那么这则汉语歇后语就成了“一种介绍,多种解释”的歇后语。【1】

  
  这就是所谓的汉语歇后语结构灵活的一面。下面我们会探究汉语歇后语结构灵活的另一面。我们来研究汉语歇后语“不同的介绍,同样的解释”的情况。

  与上诉所讲的汉语歇后语结构的灵活性相反的是,一个“解释”可以搭配歇后语灵活的“介绍”,这是另一个结构特点。考虑到汉语歇后语在思维上承载了厚重的中国文化和俗语,我们不应对此过度地大惊小怪。文化会受到语言的冲击,特别是在这种文化关联语言学形式上。汉语歇后语被人们从繁多的地域和不同的行业中创造出来。从相同地域来的人们有相似的基本社会经历,共享了许多非语言学知识。相对比的是,从不同地域来的人们表达相似的概念有形形色色的方言。结果就是,同样的“解释”可以和许多“介绍”相关联,这赋予了汉语歇后语多种变化,与此同时,增加了译员在解释方面的困难。下面列举了几个例子:“三月的蚕豆---黑了心”、“花椒熟了---黑了心”、“吃了木炭---黑了心”.由于区域的不同,同样的“解释”可以有多种“介绍”.专业差别是另一种因素可以来解释多种“介绍”-种“解释”.从不同行业来的人们更愿意用他们所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语去实现他们想要的形象化、幽默化的表达。例如,“商鞅变法---自作自受”、“木匠戴大枷---自作自受”、“铁匠戴镣铐---自作自受”.对那些专业词语不熟悉的人来说,很难感受到汉语歇后语的幽默和生动效果。使事情变得更糟糕的是,对他们来说,不大可能从“介绍”中分析出“解释”.因此,这样的汉语歇后语的使用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使用人们所熟知的专业用语,否则人们会感到困惑,一点也感受不到相呼应的幽默和一语双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盛桓。 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J]. 中国外语,2005(5):10-11.
  [2] 蒋向勇。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12-13.
  [3] 王晓娜。 歇后语与汉文化[M]. 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3-24.
  [4]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70-7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