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论文

国内外虚拟位移语言研究概括性总结

时间:2015-06-11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7542字
摘要

  0.引言

  移动动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语言中。从字面上理解,移动动词可定义为描述物理位置移动的动词。然而,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移动动词常用的隐喻性用法如下:(1) a. The highway runs through the valley.b. The fence goes from Watsonville to Capitola. (Matlock 2001: 2)(1a)和(1b)的主语(highway、 fence)是不可移动的物体,然而,句子却使用移动动词(run、 go)对其进行描述。其实, (1a)和(1b)是英语中习焉不察的语言表达。语言学家Talmy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首先注意到这一语言现象,称之为“虚拟位移” (FictiveMotion),并对此做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和深入的论述(Talmy 1975, 1983, 1996, 2000a, 2000b)。虚拟位移现象不仅仅出现在英语中,世界上其他语言也存在此种特殊的用法,以汉语为例:

  (2) a.小巷弯弯曲曲地爬上山坡,两旁都是古旧的房子,在街坊的指引下,她们朝巷子的深处走去。b.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五星饭店》,转引自李雪2009:132)(2a)和(2b)属于Talmy所称的虚拟位移表达,因为句中使用了移动动词“爬”和“盘旋”,描述了不可移动的“小巷”和“长城”的空间关系。至此,学界对虚拟位移语言现象的研究面很广,涉及虚拟位移的分类研究、认知阐释、虚拟位移的心理现实性研究和跨语言对比研究等不同的层面,关涉到移动事件框架和词汇化模式等理论,但对虚拟位移现象进行全面的综述研究在国内至今尚未见诸报端。据此,本文在介绍虚拟位移涉及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虚拟位移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最后对国内虚拟位移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1.虚拟位移。

  1.1虚拟位移的定义

  近年来,虚拟位移现象成为了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虚拟位移进行定义,也因此把这一特殊的现象称为“抽象运动” (Ab?stract Motion) (Langacker 1987a, 1987b)、 “主观运动” (Subjective Motion) (Matsumoto 1996a,1996b, 1996c)和“模拟运动” (Simulated Motion) (Matlock 2004a, 2004b)。本文采用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Talmy所使用的术语…虚拟位移和其对虚拟位移所下的定义。 Talmy (1983)提出,我们通常对同一个实体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表征: “叙实表征” (factive representa?tion)和“虚拟表征” (fictive representation)。

  在语言中,叙实表征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对句子所描述事物的一种信念,而虚拟表征则指句子的字面意义。虚拟位移表达融合了对于该物体的叙实表征和虚拟表征,以一定的空间组织方式赋予了一个静止的实体以运动的特征。体现在语言形式上,虚拟位移指使用运动动词描述静止物体的空间关系。1. 2虚拟位移的分类。

  Talmy (2000a)对虚拟位移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他根据英语虚拟位移运动路径的特点,将其分为六大类:发射路径(emanation paths)、模式路径(pattern paths)、相对框架型虚拟位移(frame?relative motion)、出现路径(advent paths)、通达路径(access paths)和延伸/覆盖路径(coextension/ coverage paths)虚拟位移。发射路径虚拟位移又包括五小类:方向路径(orientation paths)、辐射路径(radiation paths)、影子路径(shadow paths)、感知路径(sensory paths)和交际路径(communication paths)虚拟位移。 Matsumoto (1996b: 360,1996c: 204)进一步把延伸路径虚拟位移分为非现实位移(non?actual motion)和现实位移(actual motion),非现实位移又分为两小类:一是纯粹的主观位移(概念主体进行的心理扫描),如(3a),我们采用铃木裕文(2005)的称法,称之为视点位移。二是假设位移(任意主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如(3b)。现实位移表达的是一个特定的运动主体在特定的时间内的位移,如(3c)。

  (3) a. The mountain range goes from Canada to Mexico. (视点位移)b. The highway enters California there. (假设位移)c. The road went up the hill (as we proceeded)。 (现实位移)1. 3移动事件框架理论。

  Talmy (2000b)提出了移动事件框架理论,指出移动事件包括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主要包含四个语义要素:运动主体( Figure)、运 动( Motion)、路 径( Path)和 背 景(Ground)。

  运动主体指相对于背景移动或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运动,指移动的两种可能状态本身…运动或静止;当移动状态是运动时,路径指运动主体相对于背景移动的路线,当移动状态是静止时路径则指运动主体相对于背景所处的方位背景即确立运动主体运动或者静止方位的参照物。以上四个语义要素构成了移动事件的核心,但绝大多数语言在表达移动事件时,常常包含原因(Cause)和方式(Manner)这两个次事件(co?event)语义要素。移动事件的核心图式是路径,通常体现在动词或附加语上。据此, Talmy (2000b)把世界上的语言大体分为两类:

  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和附加语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核心图式(路径)体现在动词上的属于动词框架语言,体现在附加语上属于附加语框架语言。动词框架语言是最广泛的一种语言范畴,包括罗曼语、法语、日语、韩语等,以西班牙语为代表。附加语框架语言包括除罗曼语之外的绝大部分印欧语系、德语、俄语、汉语等,以英语为代表。2.国外虚拟位移研究回顾。

  国外对虚拟位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理论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2. 1虚拟位移表达的理论研究。

  Talmy、 Langacker和Fauconnier是虚拟位移理论研究的突出贡献者。 Talmy是虚拟位移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他的突出贡献主要包括其对虚拟位移表达的类型学研究以及移动事件框架理论。 Langacker、 Fauconnier等学者紧随其后,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对虚拟位移现象进行了更全面的研究。 Langacker (2005, 2007)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虚拟位移现象的认知阐释上,从认知语法和语言动态性的角度,以主观识解为切入点,用心理扫描解释抽象位移现象。 Fauconnier (1997)提出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并对虚拟位移现象进行了概念整合的认知分析,认为虚拟位移表达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以上对虚拟位移的理论研究为未来国内外的虚拟位移表达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2跨语言对比研究

  跨语言对比研究是虚拟位移研究另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其比较的语言涉及了英语和日语、英语和西班牙语,英语和泰语、汉语和日语等。国外最早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的学者是Matsumoto. Matsumoto (1996a, 1996b, 1996c, 1997)比较研究了英语和日语“主观变化”(subjective change)②、通达路径和延伸路径虚拟位移。其中英日延伸路径虚拟位移的对比研究意义最大。 Matsumoto (1996c)指出了英日延伸路径虚拟位移表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不可通行的路径,如墙和篱笆,不能作为日语延伸路径虚拟位移表达的主体;而可通行和不可通行的路径都可以作为英语延伸路径虚拟位移表达的主体。其共同点体现在两种语言的延伸路径虚拟位移表达都必须遵循路径条件和方式条件。路径条件要求路径的某些特征必须体现在虚拟位移表达中。如:(4) a. ? The road runs.b. The road runs along the shore.c. The road began to ascend/ descend. (Matsumoto 1996c: 195)(4a)没有遵循路径条件,即句子没有蕴含路径信息,因此是个不恰当的表达。 (4b)在动词后面用介词短语“along the shore”增加了路径信息,因此是个合格的句子。 (4c)直接使用路径动词“ascend” / “descend”描述运动主体“road”,将路径信息编码到动词中,因此不需要再增加介词短语说明路径信息就已经是个合格的表达。方式条件指方式特征不能体现在虚拟位移表达中,除非其同时用来表征相关的路径特征如(5) a. The road zigzagged through the forest.b. ? The road (walks/ speeds/ hurries/ strides) through the park. (Matsumoto 1996c: 196)(5a)中的方式动词“zigzag”在表达方式的同时也体现了相关的路径特征,遵循方式条件,因此是合格的句子;而(5b)中的方式动词“walk” “speed” “hurry” “stride”只能表达方式信息,不蕴含路径特征,不符合方式条件,因此是不合格的句子。Rojo & Valenzuela (2003)在Matsumoto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英语和西班牙语延伸路径虚拟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在把英语的虚拟位移翻译成西班牙语时,与翻译真实位移相比,译者更忠实于原文,降低了省略方式信息和简化复杂的路径信息的频率;尽管英语属于附加语框架语言而西班牙语属于动词框架语言,两者在使用路径动词表达延伸路径虚拟位移的频率上并无差异。 Takahashi (2000)通过对比英泰发射路径虚拟位移,对泰语发射路径虚拟位移进行分类,并探究了各子类的句法结构。 Takahashi (2001)进一步对英泰通达路径虚拟位移表达的语义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铃木裕文(2005)从视觉主体的位移和视觉主体的视线移动这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日汉主观位移表达,发现汉语存在主观位移表达,但与日语或英语相比,采用主观位移表达时要受到处所词或方位等条件的限制。表达范围占有路线时,英日在表达现实位移、假设位移、视点移动时都可以采取主观位移。而汉语只有在表达假设位移时才可以使用主观位移。2.
  
  3实证研究

  虚拟位移现象也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Matlock的实证研究贡献最突出。Matlock (2001, 2004b)采用阅读。判断任务探究了受试在理解延伸路径虚拟位移时是否在大脑模拟运动。结果显示,受试在阅读了运动距离较短、运动速度较快、运动场地较平缓易行的故事后对虚拟位移句的反应时间比阅读了距离长、速度慢、地形较崎岖难行的情景后对虚拟位移句的反应时间短。 Matlock (2006)采用画图任务进一步探究了延伸路径虚拟位移的概念结构。结果发现,在语义相同的情况下,受试把虚拟位移句的主体画得比非虚拟位移句的主体长,并且方式信息会影响受试对虚拟位移主体的识解,方式动词所表达的速度越快,对应的虚拟位移句的主体就被画得越长、越细、越直。为了探究虚拟位移和真实位移之间的关系, Matlock和她的同事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时间和运动的调查。已有研究表明,人们对空间的构念会影响其对时间的理解(Boroditsky & Ramscar 2002)。 Matlocket al.(2003)研究了受试对虚拟位移句的理解是否会影响其对时间的理解。两组受试先分别阅读虚拟位移句和非虚拟位移句,然后被要求回答模棱两可的时间问题“下星期三的会议提前了两天,那现在是星期几开会?” (Next Wednesday.s meeting has been moved forward two days. What day is the meetingnow that it has been rescheduled?)。

  结果发现,受虚拟位移句“启动”的受试更倾向于回答“星期五”③占70%);而受非虚拟位移句“启动”的受试的回答几乎没有差异(51%的受试回答星期五, 49%的受试回答星期一)。 Matlocket al.(2005)通过变换启动的任务又做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结果都证实人们对虚拟位移句的理解会影响其对时间的理解。 Matlock &Richardson (2004)利用眼动仪分别研究了处理虚拟位移句和非虚拟位移句时眼球移动的情况,结果显示,受试注视虚拟位移句的主体比注视非虚拟位移句的主体更久,说明了受试在处理虚拟位移句时,进行了大脑模拟运动,导致其对虚拟位移句主体的注视时间更长。Richardson & Matlock (2007)设计了另一个眼动实验,排除了“受试注视时间长可能是因为觉得虚拟位移句更有趣”这一干扰因素,增加了“运动场景难易行程度”这一变量,进一步验证了人们在处理虚拟位移句时,会进行心理模拟运动。 Rojo & Valenzuela (2009)采用自定步速阅读的研究方法,验证了Matsumoto (1996c)提出的“路径条件”和“方式条件”的心理现实性。总结而言,国外虚拟位移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验证延伸路径虚拟位移的心理现实性,使用到的研究方法包括阅读。判断任务, 画图任务, 有关时间和运动的研究, 眼动研究和自定步速阅读等。结果都印证了人们在处理延伸路径虚拟位移句时,确实会在大脑模拟运动,证实了延伸路径虚拟位移的心理现实性。3.国内虚拟位移研究回顾。

  国内学者对于虚拟位移语言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3.1虚拟位移的类型学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探讨了Talmy所提出的六大类虚拟位移是否都能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李雪(2009)发现汉语也存在对应的发射路径、相对框架型、出现路径、延伸路径、交际路径型的虚拟位移表达,但却避开讨论汉语是否存在模式路径和通达路径虚拟位移,并错误地把原本从属于发射路径虚拟位移的交际路径虚拟位移当作一个独立的大类研究。陶竹、毛澄怡(2011)补充研究了汉语的模式路径和通达路径虚拟位移,发现汉语存在模式路径虚拟位移,而是否存在通达路径虚拟位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虚拟位移表达的分类研究要不就没有穷尽Talmy的分类,只涉及对大类的研究,而忽视对小类的探究;要不就把发射路径虚拟位移的小类当大类来描写。本文认为,不全面或错误的分类研究的结果往往需要重新审视。因此,汉语虚拟位移的类型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系统且细致的描写研究。
  
  3. 2对虚拟位移的认知阐释

  国内学者主要从Lakoff & Johnson (1980)的隐喻和转喻理论, Langacker (2005, 2007)的认知动态性和心理扫描, Turner & Fauconnier (1995)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虚拟位移形成的认知理据 (李雪2009;邓宇2012;黄华新、韩玮2012;范娜2014b)。
  
  3. 3虚拟位移表达构成要素的语义特征研究

  根据Talmy的研究,移动事件主要包括运动主体、运动、路径、背景、原因和方式这六种语义要素,虚拟位移属于特殊的移动事件,同样包含这些语义要素。因此,不少学者或是通过对比真实移动事件和虚拟位移事件的表达,或是通过对英汉语虚拟位移构成要素语义特征的对比研究,特别是对运动主体、路径和方式特征的对比研究,探究英汉虚拟位移表达的句法特点 (黄华新、 韩玮2012;韩玮2012;晏诗源、李秋杨2013;范娜2014a)。研究结果发现,虚拟位移句的运动主体通常是具有[.移动] 语义特征的物体, 但并不是所有不可移动的物体都可以充当延伸路径虚拟位移的运动主体, [+长方形]、 [+空间延伸性] 语义特征也是充当延伸路径虚拟位移表达主体的条件 (晏诗源、 李秋杨2013)。此外,能够充当英语延伸路径虚拟位移句运动主体的实体也能充当汉语延伸路径虚拟位移句的运动主体 (韩玮2012),但范娜(2014a)指出,在指示路径虚拟位移句中,汉语中的运动主体比英语中的运动主体具有更高的抽象度。至于路径特征,汉语和英语一样,遵循“路径条件”,但英语虚拟位移句的路径信息一般体现在附加语、路径动词和介词上,而汉语虚拟位移句的路径信息则体现在趋向动词、路径动词和介词上,而且英语虚拟位移句对路径的描写比汉语更细致。关于方式特征,研究发现,英汉虚拟位移句都遵循“方式条件”.但方式信息在英语虚拟位移句中的凸显度更高。总的来说,国内对虚拟位移表达构成要素的语义特征研究及其英汉虚拟位移表达的对比研究将为英语虚拟位移表达的实证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 4虚拟位移的心理现实性

  国内研究虚拟位移的心理现实性主要是从空间体验和视觉体验出发,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经验法,并不像国外的研究一样,采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因此,国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李秋杨2012;李秋杨、陈晨2012a,2012b)。
  
  3. 5虚拟位移的应用研究

  在国内,虚拟位移的应用研究相对比较空缺。目前,只有少部分学者将虚拟位移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翻译和二语教学中 (谢应光2010;钟书能2012),但这些研究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上。
  
  3. 6小结
  
  目前我国的虚拟位移研究仍然处于介绍和引进国外理论的阶段,有所突破的是众多国内学者对英汉虚拟位移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了英汉虚拟位移表达的异同,这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虚拟位移表达等的实证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内针对虚拟位移的实证研究,除了一些硕士论文 (李玲2012) 借鉴Matlock的研究方法进行过尝试性的研究外,基本是空白的。可见,国内对虚拟位移的实证研究还远远不足。
 
  4.对我国未来虚拟位移研究的展望

  虚拟位移研究是目前相对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国外对此的研究至今不过40年,而国内对此现象的专门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因此,对虚拟位移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实证研究上还是跨语言对比的研究上,仍有很大发展和完善的空间。本文在以上对国内外虚拟位移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虚拟位移表达的研究做出以下的展望:

  4. 1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上,首先,应有学者汇总并内化国外关于虚拟位移的研究,将其形成系统,明确虚拟位移的定义和分类,统一主要术语的翻译。其次,目前对虚拟位移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内省法,带有主观性,未来的研究应诉诸大量的语料,充分发挥语料库语言学的作用。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虚拟位移,但虚拟位移的基础是真实位移,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真实位移和虚拟位移的对比研究上有更大的进展和发现。
  
  4. 2跨语言对比研究

  目前,国内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仅限于比较汉英虚拟位移表达。随着我国日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各语种专业的蓬勃发展,未来跨语言对比研究既可以增加语言的种类,如进行英语(附加语框架语言)和法语等(动词框架语言)的对比研究,也可以更换参照点,把英语换为同属于附加语框架语言的汉语、德语或俄语,分别进行汉西、汉法或者德西、德法等的对比研究。同样,也可以像英汉的对比研究一样,对属于同一框架的语言进行两两或者多语言的对比研究。但这样的对比研究的实现迫切需要多语人才,或不同语言学者之间的交流。
  
  4. 3实证研究

  如上文提到,国内对延伸路径虚拟位移心理现实性的实证研究尚付阙如,迫切需要有学者填补这部分研究的空白。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复制Matlock的实验,并结合我国的情况,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受试对英语虚拟位移句或对汉语虚拟位移句的理解情况,并把结果与Matlock的研究结果进行比对。另外, Matlock的实证研究着重点在于虚拟位移的理解情况,忽视了研究其产出的情况,因此,应该同时关注虚拟位移的理解和产出方面,除了印证人们能理解虚拟位移之外,更重要的是探讨人们产出虚拟位移表达的障碍在哪里。无疑,这些研究结果将对虚拟位移的翻译和外语教学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5.结语

  本文在厘清了虚拟位移的定义和分类,并介绍了虚拟位移涉及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三个角度对国外虚拟位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次总结了国内虚拟位移研究集中的五个方面。最后,在对以上国内外虚拟位移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虚拟位移的研究做出了以下展望: 1)虚拟位移的理论研究应该结合语料库语言学,诉诸大量语料,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 2)在跨语言对比研究上,应该扩大语言的种类,既要进行不同框架语言之间的对比,又要进行相同框架语言之间的对比。3)迫切需要填补虚拟位移实证研究的空白,并同时关注虚拟位移的理解和产出情况。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