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论文

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模型构建原则、工具及过程

时间:2020-10-12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本文字数:4423字
作者:熊秦怡,付蕾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摘    要: 认知心理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心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下心理模型理论探讨了翻译与心理模型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翻译过程就是译者重新构建心理模型的过程的观点,并阐述了译者进行心理模型构建所遵循的原则、启用的思维工具和具体的构建程序。希望以此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翻译过程; 心理模型构建; 译者认知;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翻译界出现了从翻译成品研究到翻译过程研究的转向,诸多学者开始引入认知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译者的心理过程,即Toury所称的“黑匣子”。从理论上说,对“黑匣子”进行探索的目标之一便是构建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认知心理学模式,以更合理地解释翻译过程及相关要素(卢卫中,王福祥,2013)。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兴趣。本论文中,笔者借助认知学科领域内心理模型这一概念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和描述,旨在探讨翻译与心理模型的内在关系,将翻译过程理解为译者通过心理建模对所理解的原语语义表征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此过程需要译者遵从“同构性”原则,借助溯因推理和假说推理两种思维工具,历经理解、描述、检验和修正三个阶段得以完成。

  二、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模型构建

  1、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模型构建原则

  心理模型中的信息与外部世界有相似、模拟关系,心理表达的结构对应于世界的结构。Johnson-Laird提出的“心理模型理论”是由一组原理构成的,其中即包括“结构同一性原理(The principle of structural identity),其内容是:心理模型具有与它们所要表征的感知的或想象的事物状态同样的结构(胡竹菁,2009)。因此,译者构建的心理模型的结构也必须对应于原语语篇的结构,即两者具有“同构性”,以保证模型上镶嵌的内容及其发挥的功能尽可能与原语接近。此为译者心理建模的重要原则。

  而要理解“同构性”的内涵,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何为语篇结构。一个语篇之所以具有可读性,是因为构成语篇的句子以及句子的各个意义单位之间存在着深层且共生的语义关系,语篇依靠连贯的语义关系,才能传达连贯的意义,并引起读者的共知和共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各意义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承载着完整的语篇意义,有了这些语义关系,语篇的内涵才得以附着与沉淀,语篇作为传达意义的最终单位才能具有生命力,实现有效交际。因此,语义关系是语篇的深层结构,而在以语篇为单位的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任务就是找出能够体现原语作者思路的语义关系,并在译语语篇中再现出来。所以,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原语语义关系的识别与重构过程,从认知的角度讲,也是译者启动其心理模型对原语语义进行理解并重新构建心理模型以体现其理解内容的过程。于是,对“同构性”原则,或者说对原语语义关系的把握决定了译者重构的心理模型与原语语篇的对应和相似程度,也决定了译文的质量。

  2、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模型构建工具

  翻译过程是认知思维过程,译者的心理建模离不开有利的思维工具。我们进行的译者心理模型构建的理论研究,就是要将模型构建所涉及的各方面做出理论上的规范和刻画,其中即包括构建所需的思维工具。我们设想,溯因推理(abductive inference)在译者心理模型的构建过程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溯因推理,顾名思义,就是为观察到的现象反溯其因的推理(徐盛桓,2003)。溯因推理的运作机制体现了翻译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措施,用这一思维工具对译者的认知过程进行描述就可能对译者的心理建模得出比较合理、恰当的解读。在译者开始翻译时,我们可以将已读到的待翻译的语句(原语话语)看作是一种“已观察到的现象”,译者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译者的原语知识和译语知识),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出最可能的解释(译文)。
 

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模型构建原则、工具及过程
 

  如此,借助溯因推理的翻译过程得以完成的关键因素在于译者的原语知识域与译语知识域能够支持译者的推理过程,即为译者构建新模型提供充足的知识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用数学中“集”的概念来表达溯因推理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借助溯因推理的翻译过程的完成需要两次交集:1.待译的语句,即原语话语SL(source language)与译者的原语知识域SK(source knowledge)需有交集,此交集使译者能够理解待译语句在原语中的所指及传达出的信息。如式(1)所示:SL∩SK=φ1(1)(SL与SK一定相交,且交集越大越好;当SL包含于SK,即φ1达至全集时为最佳状态)

  2.译者对待译语句的理解与其译语知识域TK(Target Kn owledge)需有交集,即译者的译语知识能够支持译者表达出其对待译语句的理解。如式(2)所示:φ1∩TK=φ2或{SL∩SK}∩TK=φ2(2)(φ1与TK一定相交,且交集越大越好;当φ1包含于TK,即φ2达至全集时为最佳状态)

  从待译语句SL到正确的译文表达φ2也即式(2)的成立取决于两个关键条件:1.φ1不能为空集,即SK不能为空集;2.TK不能为空集。即译者的原语知识域与译语知识域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出现盲区。若这两个条件有一个未满足,则式(2)就不能成立。但是在现实的翻译活动中(特别是学生译者的翻译活动中),这两个关键条件却时常不能满足,此时,溯因推理在译者心理建模中的运用就会受到阻碍。那么,我们可以提出,在心理建模过程中,仅仅有溯因推理这一种思维工具是不够的,在译者的理解或/和知识域出现盲区的时候,我们需要启动另外一种思维工具,即“假说推理”。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罗宾逊在其《成为译员———翻译理论与实践入门》一书中提到了皮尔士的符号学认识论。据其介绍,皮尔士假设除归纳和演绎之外还存在第三种逻辑推理过程,他称之为“假说推理”,即对未经解释或尚无法解释的现象可通过直觉的飞跃做出假说。译者的经验在两处始于假说推理:1.最初接触外语时,理解口语中不懂的音或文字中不懂的书写符号的意义,或者随意猜测词语的意义,那是一种飞跃;2.最初接触源语文本时,遇到的词语有抗译性,将它们译为目标语的对等语,实现了飞跃(陈宏薇,2006)。我们认为,假说推理的运用时机正好是上文提及的两个关键条件不能满足之时:式(1)中φ1若为空集,即译者无法理解待译语句所表达出的意义时,译者若想完成翻译任务就必须随机猜测待译语句的意义,这是第一种凭直觉的飞跃;式(2)中,若TK为空集,译者即使完成了第一步,理解了待译语句,但其译语知识的匮乏使得待译语句在译者笔下具有抗译性,而译者此时若凭直觉将原语译为目标语,完成翻译任务,则实现了第二种凭直觉的飞跃。

  在译者构建新的心理模型的过程当中,假说推理的运用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它受到译者主客体两方面因素的制约:1.译者的知识经验;2.译者的心智情感。译者的知识经验是译者客观上对世界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来源于译者的学习和人生经验,对译者的行为同时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而心智情感则是译者主观上对自己行为的把握情况,译者是保守谨慎型,还是勇于创新型?是焦虑型还是冷静型?在面对困难时是尽量回避,还是想办法积极应对?·····这些情感及性格因素都会影响译者解决翻译中的各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各种不同译文中不同的选词和遣句提供了解释和依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图1进一步发展为:

  图1 借助溯因推理和假说推理的翻译过程
图1 借助溯因推理和假说推理的翻译过程

  作为两种思维工具,溯因推理和假说推理为译者新的心理模型建设创造了条件。在具体过程中,溯因推理的成果为假说推理的进行提供了背景和环境,使译者的“假说”有了实现的可能;而假说推理的出现又为溯因推理的进行扫清了障碍,使译者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两者在译者的思考和认知活动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模型构建过程

  Johnson-Laird于1983年在其心理模型理论的论述中对人类进行范畴三段论的推理过程有过论述,他把有关人类进行演绎推理时的心理活动过程表述为:理解———描述——有效性检验三个阶段(胡竹菁,2009)。心理模型理论所描述的推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针对所理解的事物构建起新的心理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总括了人类大多数的思维和认知活动,在三段论的理论关照下,我们将翻译过程中译者心理模型的构建过程理解为下图所示:

  图2 译者的心理建模过程
图2 译者的心理建模过程

  上图表明,译者心理模型的构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理解阶段。译者在这一阶段利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一般知识来理解待译语句的含义,并对待译语句所描述的事物状态构建起内部模型。译者的思维在理解进程中涉及两方面的活动:(1)激活原有的心理模型。译者原有的心理模型以与待译语句有关的知识集的形式存在于译者的思维中。一旦译者开始理解,其脑海中的相关知识便在认知活动中被激活,为下一步的信息整理和模型构建提供知识基础。(2)构建新模型。译者为了如实传达待译语句的内容,必须在脑海中对相关知识进行选择、分类、提取、整合等各项工作,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就是译者构建新模型,在新模型中对原语信息进行投射映现的过程。2.描述阶段。在译者完成新模型的构建之后,便试图形成一个准确的、关于所构建模型的描述,这种描述用文字体现出来便是译文。此阶段就是译者将内隐信息外显化的过程。3.有效性检验阶段。译者在这一阶段会搜寻能证实初始译文(如选词、遣句、语篇理解方面)为错的(或不合适)的,由原语前提所能构成的其他可能的译文。假如译者无法搜寻出其他译文,那么就证明该译文是有效的;假如存在其他译文,那么译者就会重新回到第二阶段,去确认在他们构建的所有心理模型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结论,以支持生成其他的译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和分析翻译与心理模型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翻译过程的内在机制和译者的认知规律。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得出,翻译过程的完成依赖于译者对大脑中由不同范畴的小型知识集组构而成的心理模型的操控和重新构建。此构建过程遵循结构同一性原则,涉及溯因推理和假说推理两种思维工具,历经理解、描述、检验和修正三个阶段得以完成。翻译过程寓于心理模型的构建之中,而译者的心理模型又因翻译过程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心理模型理论为翻译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译者“黑匣子”的运作机制和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58
  [2]卢卫中,王福祥.翻译研究的新范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7):106-107.
  [3]李建平.基于心理模型的二语词汇习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1):72-73.
  [4]Johnson-laird P N. Mental models:Towards a cognitive science of language, in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 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5]Craik K. 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3.
  [6]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9):15.
  [7]胡竹菁. Johnson-laird的心理模型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9(29).29.
  [8]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419.
  [9]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77.
  [10]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J].现代外语, 2003(4):113.

  原文出处:熊秦怡,付蕾.基于心理模型构建的翻译过程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1):151-15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