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与美学探析

时间:2015-08-24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1835字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各个时期民众的喜爱。而且中国戏曲由于自身的民族特征十分鲜明,因此被视为世界三大古剧之一。本文将就中国戏曲所具有的独特艺术形态与美学特征进行探讨。

  一、戏曲的名称、指义

  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出现了不少用以指称戏曲的名词,诸如“戏剧”“戏曲”者,或者是“戏”“剧”“曲”.就这些名称来看,最容易被混淆的两个就是“戏剧”和“戏曲”.尽管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戏剧”一词,然而杜牧彼时提到的“戏剧”乃是游戏和戏弄的意思,与后来戏曲的指义相距甚远。在戏曲形成之后,便有人用“戏剧”来泛指戏曲。

  而“戏曲”直至宋元的时候才被提出,可以说它是伴随戏曲而生的。在西方话剧、歌剧等进入我国以后,为了区别西方戏剧和我国的传统戏曲,有学者就称西方戏剧为“戏剧”“,戏曲”就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专门称谓。如此,这两个原本指代同一物的名词就有了不同的指义。不过还是有学者将二者看成是指义相同的名词,还都用来指称戏曲。

  二、戏曲的艺术形态

  不同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形态也独具特色。戏曲产生之后,古代戏曲理论家就解释了戏曲的艺术形态问题,这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和统一的过程。例如明代的周之标在《吴歈萃雅·又题辞》中首先就将戏曲的叙事性形态特征提了出来,但是戏曲作为叙事文学,要兼具“有是情”和“有是事”.此外,他也将戏曲代言体的形态特征指了出来。但戏曲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剧中人物情感的体现,要求词人务必“肖之”.近代以后,新建立了戏曲史研究学科,学者们进一步深入认识了戏曲艺术形态方面的特征。例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界定戏曲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时就带有总结性。王国维给戏曲下的定义较为科学、明确--“现存大曲,皆为叙事体而非代言体,即有故事,要亦为歌舞戏之一种 , 未足以当戏曲之名也”.[1]

  根据王国维关于戏曲的定义,即要求戏曲在艺术形态上具有的特征包括:第一,一定要综合言语、歌舞等不同类型的表演艺术,其中的歌、舞是最关键的两种表演艺术;第二,戏曲一定要具有故事情节,也就是其所说的“演故事”,而歌舞表演只是手段,借助各种手段表现故事情节,进而感动观众才是最终目的;第三,戏曲是代言体而非叙述体。戏曲演员一定是扮演成剧中人物来对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而非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这一点便是戏曲与小说等叙事文学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戏曲的美学特征

  (一)综合性。就综合性来看,王国维所讲的“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2]即指出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然而相比于其他综合艺术,中国戏曲具有更高的综合性。具体有两方面的表现:第一,综合的范围广。艺术可被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两大类,而戏曲有机地融合了二者,还对两类艺术中的诸多艺术进行了综合。相比于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对唱、念、做、打等多种不同的表演艺术进行了很好的综合。由此可见,我国戏曲综合了比任何综合性艺术都要多的艺术形式。第二,综合的程度紧。我国戏曲综合的艺术有不同的门类,但并非简单的混合和拼凑,而是体现出了有机结合。

  (二)写意性。写意性也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戏曲具有写意性,这首先在内容上有所体现,古代戏曲作家和理论家一直都重视要通过戏曲将自身的生活感受表现出来,也就是“意”,并非对生活的简单模仿。这也就意味着,戏曲所表现出来的“意”应当和真实生活相符,但是可以虚构故事情节来对这一“意”进行表现,并非必须根据“生活应当有的样子描述”.古代戏曲家们对这一“写意”传统进行了坚定的继承,继而将相应的戏曲理论建立起来,同时用来对戏曲创作实践进行指导。

  (三)地方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民情风俗和方言土语。最早的戏曲便是产生于民间,并使用了当地的方言土语和民间小调来进行演唱。由此可见,自产生之初,戏曲就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性。等到其流传到其他地方之后,也就必然会将那里的民间小调、方言土语等吸收进来,如此便有了带有当地特色的新的剧种或唱腔的产生。我国的戏曲从北宋末年发展至今天,形成的地方剧种已有几百种,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我国的戏曲在艺术形态和美学特征上具有的独特性,才促使其对比本民族的其他艺术形式或其他民族的戏剧形式,都独具艺术魅力,并且这也成为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3].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王骥德 . 曲律·杂论上 [A].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 .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四)[C]. 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
  [3] 王国维 . 欧罗巴通史序 [A]. 王国维 . 王国维遗书 [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