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戏曲艺术与传统媒介的互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03 共5826字

  3 戏曲艺术与传统媒介的互动。

  根据戏曲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各类传播媒介出现的先后循序,戏曲艺术的媒介传播经历了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几个过程,在不同时代运用不同媒介,对于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促进戏曲文化的推广,已经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3.1 农耕时代的戏曲传播与推广。

  中国戏曲早期传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根据孙凯指出"其一是以戏曲文本为主体的案头传播,其二是舞台传播",其中舞台传播完全依靠表演现场以真实演员演绎,案头传播指以文字或印刷为媒介进行传播。中国的戏曲中众多地方剧种,正是在农耕时代繁荣发展的。戏曲的表演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礼节,是链接老百姓的精神和信仰的桥梁,拓展戏曲的传播和推广主要依靠语言媒介印刷媒体和各类纸媒体。

  一是以"口耳相传"以及戏本刊印方式,进行传播和推广,如在明清时期,各地演出信息、戏本的代表剧目,以及名家技艺等,正是通过艺人及老百姓"一人讲,千人编,万人传",得到不断推广和传扬。如清代时期吴好山在《成都竹枝辞》中提到"听闻北门时演戏,牵连齐出内城来",说的是北门这个地方在演戏的话,整个城市都被感染,民众之间相互传递信息都来看戏。又如民国时期反应成都戏会的《出游竹枝词》中讲到"笑煞村庄多爱戏,幺儿幺女一齐来",可见民众对戏曲的喜爱,甚至是一家人出动看戏赏戏。从这些史料中记载的可以看出农耕时代的戏曲传播多是以"口耳相传"在群众中传递开来,并通过诗词这样的文本方式记载下来。

  二是以文字传播,主要包括文字记载,以及剧本的刊刻,自古以来就有众多关于戏剧活动的文字记载,如钟嗣成《录鬼簿》、徐渭《南词叙录》等,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乾嘉时期是中国戏曲选本的黄金时期,就选本而言,主要包括出选、曲选和剧选,如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李渔《笠翁传奇十种》、毛晋《六十种曲》等,正是众多全本戏和折子戏选本的留世给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以川剧为例,从清代时期起,在成都出现了大量的印书作坊,如:汪极三元书房、雷记书庄、罗永福书庄等。通过木刻或者石印的方式印刻了大量川剧剧本,如《新刻假挑袍》《川剧玩友秘本》

  《实学公堂波罗花》《川剧留音樊馆借头》等。这些川剧刻仿本广泛地销售于城乡中,甚至流传到沿海一带和东南亚地区,深受川剧爱好者的喜爱,对川剧的传播、保护、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四川艺术研究院统计现收藏光绪以来的刻仿本达 200 余种。

  中国的戏曲中多剧种是在农耕时代产生的,反映了当时群众的喜好和审美。戏曲的表演方式也是根据农民的耕作生活而演变的。在农耕时代,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完全不下于今天的电影电视。

  3.2 近(现)代传媒对戏曲的传播与推广。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晚清以来,拓宽了戏曲艺术传播与推广途径,从原有以舞台、语言、文字为主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到以印刷媒介、电子媒1录音、录像和光碟等等,由于近代媒体的介入,对于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推广带来了巨大影响。

  3.2.1 报刊传播。

  近代以后,报刊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报刊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据统计 1919年,中国有近 400 种文艺报刊,四川的报刊也达百种之多。对于之前的"口耳相传"的戏曲来说,迎来了新的机遇,报刊与戏曲的相互推动,对于戏曲艺术表现形式、传播手段等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文艺报刊中,诞生了戏曲专业报纸,《百美图》(1927 年创刊)、戏曲杂志《戏迷传》(1939 年创刊)、《戏剧时代》(1943 年创刊),在四川则有《戏剧杂志》《戏报》等,其中《戏报》于 1942 年在重庆创刊,报导京、昆、川、越、沪等剧种戏曲消息,还设有"社会大舞台""艺坛小唱"、"越伶小史"等栏目外,还辟过"声色圈"、"舞讯"两大副刊。

  各类报纸及期刊,尤其是文艺报刊与戏曲的联系日益密切,通过新闻、鉴赏(戏评、赏技)、批评、广告、研究等许多方面,对戏曲发挥了引导、宣传、普及和推广的作用,传统的海报、戏单为主向以报纸为主的近代媒介转变,这使得戏曲的传播更加便捷,影响范围也更广。

  3.2.2 广播传播。

  百年前广播在中国出现以后,与戏曲关系就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广播一直作为戏曲重要的传播平台,在广播兴盛的时代,观众通过点播戏曲节目的方式来听取,大多是写信。中央台当时能收到五湖四海的大量点播信件,代表了全国各地的人民的心声。1980 年 1 月至 1981 年 3 月,收到大约 2400 封信。1980 和 1981 年相比,来信增加了百分之八十。

  听众对戏曲节目的喜爱由此可见,可谓是盛况空前,他们的听戏的意愿十分强烈,积极性也空前的强烈。如今,也有大部分的人通过电台来收听戏曲。各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戏曲电台,使得地方戏得以传播和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广播收听戏曲,这已经成了人们文艺生活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部分。可见戏曲在广播中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广播在戏曲文化传播上是一个重要的承载体,在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它为了更好的传播发展戏曲做出了很多革新的尝试。无论是从传播形式还是传播的意识上。然而,但随着电视、网络等多媒体传播的逐渐加入,戏曲面临了空前的危机,同时也影响到了广播的生存,戏曲广播的听众急剧减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戏曲的播放形式也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为了挽救失去的听众,2009 年 9 月 24 日晚,成立了"全国戏曲广播联盟".宣言以"整合媒体资源,创新戏曲传播"为主旨,立志高举公益文化的大旗打造中国最具创新力、最具影响力的戏曲传播协作平台,让与时俱进的戏曲汇入文化的主流,联盟的成立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繁荣戏曲艺术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戏迷票友们来说也是一大福音。

  除此之外他们还出台了联盟章程来互相制约,提高戏曲的质量。

  3.2.3 电影传播。

  戏曲和电影的结合,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戏曲的录制,表现的是中规中矩的戏曲。结合多种场景和道具呈现出戏曲表演的形式,则是我们所说的戏曲片。另一种是把戏曲元素融合在电影里,比如讲述戏曲有关的故事,比如电影《大武生》则讲述的就是一对兄弟从小学习京剧,在梨园春里发生的故事。

  戏曲片是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个产物。1905 年,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历史长卷,也开了中国戏曲电影的先河。

  尽管这个时期的电影只拥有记录性质,它的美学价值显得没有那么珍贵,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与电影的结合构造了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为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戏曲电影探索阶段,自 1930 年,中国电影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戏曲改革给予极大地重视,在这样优秀的艺术氛围里,戏曲电影开始了它起步,戏曲事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戏曲电影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高潮。更多的电影工作者投入戏曲电影的拍摄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色。"文革"以后的十年(即 1977 年到 1987 年),中国戏曲电影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当代的戏曲片呈现出多种形式,多个剧种,多元化的发展。

  中国的电影市场面对最近国外的大片"入侵",致使国产的电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电影工作者从传统的戏曲故事中寻求升级,使得电影市场多元化的地发展,更有文化背景。比如电影《青蛇》《赤壁》《智取威虎山》等,都是以传统的戏曲故事作为背景,以新的方式来呈现。戏曲元素是中国电影独具一格的特色,是别于欧美大片的艺术源泉。

  电影中的戏曲元素不仅给电影贴上文化的标签,同时有这"民族化"的效果。反过来,这样的形式给传统戏曲的推广与传播开辟了新的道路。

  3.2.4 电视传播。

  随着电视的出现,戏曲的传播就更广泛。戏曲从声的传播演变到声像的传播,不仅能听到灵动的唱腔,更能看到优美的身段。电视则更是家喻户晓的休闲娱乐产物。

  电视对戏曲的传播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戏曲转播。即剧场的演出实况,经电视导演、摄像员选用适当的景别与镜头,及时反映演出整体,向观众直播或录像。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多以此方式播出。第二种戏曲演播,即在电视演播厅内演播戏曲。这种形式较有电视特色,表现在:摄像机解脱了剧场中固定机位的束缚,以推拉摇移选取画面,可以改动舞台调度以适应镜头的表现;可以使用美术加工,丰富造型表现;也能先期录音,以提升演唱质量等。但搬入演播厅的戏曲仍保持着舞台框,演员表演与舞台上基本一致。第三种电视戏曲片。即将戏曲剧目或专为电视写的剧本,录制成戏曲片。它的艺术创造较前两种更为繁重,必须遵循电视与戏曲不同艺术规律,创造性地予以解决。前两种为早期的直播形式,近年来已改为经录像编辑后再播出的形式。电视是写实的镜头,重现了生活真实,具有逼真性。现在更是出现一种新的形势,以综艺为基础的戏曲节目,从早期的《梨园春》,它可以说是一档相当成功的戏曲竞赛节目。再例如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也是一类明星竞赛类戏曲节目,由于明星的光环,使得这个节目还没播出就收到很多人的关注。从开播到落幕,不仅弘扬了中国的戏曲文化,也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戏曲是写意的舞台艺术,表现虚拟的环境,具有假定性。使用电视手段加以美化,使二者和谐地结合成一个审美客体是制作者的首要任务。

  近几年来戏曲为故事主线的电视剧也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丑角爸爸》就是其中出色的一部电视剧,该剧以河北某京剧团改革开放后近 20 年的风雨历程为背景,讲述了一代"名丑"赵青山的家庭情感纠葛以及他对戏曲艺术的执着和坚持的故事。这部电视剧的成功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到戏曲演员的生活。

  4 传统媒介在川剧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振兴川剧"以来,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媒介和媒体,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及音像制品,已经广泛运用于川剧艺术的传播和推广。

  图书专着:川剧的专着一直以来都是十分注重质量和品质的。除了川剧传统理论上的着作,有《川剧精华》《蜀风戏雨》《川剧绝活》等介绍川剧艺术的图书。现在更有从摄影出发,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示了川剧的魅力,如姜晓文摄影的一系列丛书。

  报纸期刊: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先后创办了《川剧艺术》《川剧艺术通讯》《川剧报》《川剧学习与研究》《川剧与观众》等专门针对川剧的专业报刊,目前有四川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四川戏剧》、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主办《川剧观众报》,以及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主办《戏剧家》,其中《四川戏剧》以川剧研究、戏剧评论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为特色 .《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则有对川剧的相关报道,或者开设专题栏目等。如《成都日报》开设有"舞台与银幕""艺术欣赏"等栏目。《四川日报》曾开设"舞台与银幕"、"振兴川剧"栏目。《成都晚报》开设有"川剧欣赏""戏剧欣赏""戏剧舞台""川剧知识"等。

  广播电视: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都积极安排川剧节目的播出,在"戏曲大观""艺苑广角""戏曲欣赏"等栏目中播放川剧,如1989 年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四川省川剧中青年演员'德宝杯'广播大选赛",1992 年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川剧知识与欣赏系列广播》。四川电视台于 1999 年开设"川剧苑"栏目,于每周一至周六的上午 9点 52 分播出优秀传统剧目,后来播出时间调整到清晨五六点;举办展演、宣传活动,1988 年四川电视台以电视现场直播方式推出"川剧中青年演员泸州老窖'金鹰杯'电视大选赛".

  录音、录像和光碟。早在 1934 年川剧就由胜利唱机唱片公司灌制唱片,香港英商百代唱机唱片公司也开始灌制川剧唱片。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唱片社、成都唱片厂、中国唱片公司成都发行公司都发行出版了众多川剧唱片,普及了川剧。20 世纪 70 年代末,盒式音带逐渐取代唱片,开始出版川剧盒式音带,如中国唱片总公司、成都唱片厂、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成都太空音乐音响中心录制了数百种川剧盒式音带,从上世纪50 年代所拍摄川剧电影,如《川剧集锦》《杜十娘》《鸳鸯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金钥匙》《川梅吐艳》《四姑娘》《芙蓉花仙》等,大多被录制成录影带、VCD、DVD 等光碟。

  1982 年以来,四川先后为百余名老一辈川剧艺术家抢救整理、录制了经典剧目千余盘音像资料,制作上万张光盘,一大批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如《巴山秀才》《死水微澜》《中国公主杜兰朵》《山杠爷》《金子》《变脸》《易胆大》等,均出版有音像作品。

  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在川剧的运用中,得到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多方支持,既有中央媒体的权威关注,也有地方报刊的报道,如《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对川剧均有专题报道、评论,《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报刊通过热点讨论、新闻专访,引导舆论氛围,其中有关川剧"变脸"绝技"泄密",引起众多国内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公众的激烈反应,成功地塑造了公众议题。在图书方面,根据不统计,近 10 年来,川剧学术专着、文集、画册、普及读物、工具书等多达 50 余种,如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川剧传统剧本集成》(《老一辈革命家与川剧》《名家论川剧》等"振兴川剧"系列丛书。

  当前,传统媒介在川剧的运用面临着困难和问题:

  一、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对川剧关注度和宣传力减弱。如报纸对于剧目的创作,戏曲的上演报道得并不多,头条更是寥寥无几,而电视上很少上演传统剧目。

  在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印的《四川戏曲现状资源调查》一文中,以"新闻媒体对川剧的冷漠"为题指出:"很长时期以来,川剧在四川的新闻媒体中没有地位,各种报刊很少有对川剧新剧目的评论、川剧演员的介绍,电视台至今没有如象"花戏楼"、"梨园春"那样的固定戏曲节目,致使川剧难以在主流媒体上与观众见面,严重影响了川剧在民众中的传播。"2006 年 12 位老领导在《关于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的建议信》中提出,"省、市新闻媒体要更多地关心和支持川剧振兴,促进川剧的传播、宣传和普及、充分运用传媒优势,举行有利于川剧普及、繁荣的话动;各地电视、广播、网络开辟川剧(含地方戏曲、曲艺等民族民间文艺)频道或时段,播放优秀剧目,传播川剧知识,扩大川剧影响;在报章杂志开辟专栏,出版图书音像制品,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川剧".

  二、由于功能条件的限制以及生存空间的缩小,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采用的传播手段方式较为单一、陈旧,如报纸、电视主要以剧评、消息为主,它们的影响范围也相对有限。

  三、受众的接受面和关注度相对较低。由于书刊发行的数量、成本的制约,以及电视等观看时间限制等原因,使这些媒体的受众有限,青年一代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兴趣不高,据笔者调查:青少年对川剧几乎不会去关注,而年轻人关注的也是少数。青少年和上班族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人群,对于传统媒体的接触越来越少,导致从传统媒体上接收关于川剧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