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论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必要性及途径

时间:2018-08-01 来源:四川戏剧 作者:李雪玲 本文字数:5581字

 

  摘要:传统戏曲是起源于先秦的综合性艺术,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记录了民族伟大而辉煌的历史。但是, 在全球一体化大潮的冲击下, 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 传统戏曲进校园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开创了新途径。在新的历史阶段, 如何有效捍卫民族文化传统, 如何在年青一代学生中培养传统文化的审美欣赏群体, 为传统文化的生存营造稳定的社会土壤, 成为学界广泛深刻讨论的议题。

  关键词:传统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课堂教学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 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 结合学校教育实际,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 (1) 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 传统戏曲保留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民族自豪感, 必须加强戏曲普及教育。这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校园文化工程”, 3年内将要形成常态化、机制化和普及化, 2020年实现全覆盖。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校教育逐渐制度化, 并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因而传统戏曲进入校园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播意义重大。

 



 

  一、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必要性

  (一) 能够提高青年学生形体、语言、音乐和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

  学习戏曲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综合能力, 对于民族戏曲的学习, 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将其列入国民教育系列的教学计划, 学生在六、七岁即在校园文化或者课堂上感受到戏剧艺术的魅力。依据美国教育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99%的高中管理者相信, 学习戏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理解力以及自控能力, 91%的高中校长认为, 学习戏剧能够提高学生日后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判断和思辨能力。中国传统戏曲经历了漫长历史的锤炼和多元文化的渲染, 具有欧美戏剧无法企及的文化内涵, 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戏曲中唱念做打的舞台表演、流传自古代的声乐唱腔以及五颜六色的脸谱化妆, 都可以让青年学生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戏曲包含了丰富的人生经历, 所谓“戏台小天地, 天地大戏台”, 包罗了社会百态, 融合了爱情与伦理、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等等, 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期的学生, 可以通过鉴赏传统戏曲音乐, 品味剧中人物的嬉笑怒骂, 对准确定位自身社会价值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可以在年青一代中培养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欣赏群体和社会土壤

  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 老一代戏曲欣赏群体年龄渐长, 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快, 新的影视与传媒技术、电声娱乐的兴起以及异国情调音乐的传入, 极大吸引了年青一代的眼球。而原有的传统戏曲的演出演唱方式, 无法紧跟时代潮流, 许多剧目内容和演出形式与年青一代的需求相脱节, 传统戏曲出现了曲目创作与青年编创者、艺术水平与青年演员和青年观众群的三大断层。而传统戏曲进入校园则可以极大化解传统戏曲发展的窘境, 进而让传统戏曲重放异彩。传统戏曲为青年一代传授声乐表演技巧和艺术鉴赏能力, 将有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观众群体。对于小学生, 应该从他们身心发育特点出发, 教师通过各种戏曲脸谱介绍出发,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进而将戏曲脸谱的符号性含义和剧中人物的忠奸正邪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 使他们建立对民族传统戏曲兴趣的初步基础。对于中学生, 应该营造一个热爱传统戏曲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广播要像播放流行歌曲一样播放传统戏曲, 音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经常播放和演唱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演唱欲望的传统戏曲的经典唱段, 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之中, 在耳濡目染中形成适应传统戏曲的“乐感”“耳感”。对于大学生, 应当在全校公选课中, 适当增加一些经典戏曲鉴赏和演唱课程, 不时再邀请一些知名戏曲艺术大师或演出团体来校访问演出, 使大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博大浩渺的艺术魅力。如戏剧大师白先勇先生经过不懈努力, 昆曲走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的课堂, 青春版《牡丹亭》一票难求, 掀起了大学生观看昆曲的盛况。学生并非是不热爱传统文化了, 而是由于时代变迁, 他们与传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误解和隔阂, 在校园普及传统戏曲, 就是为了打破这个壁垒, 恢复传统戏曲的审美欣赏群体和社会土壤, 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三) 有助于学校教育学科建设的多元化和新兴专业的产生

  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从1990年上半年起, 泉州市教育局和文化局为复兴“福建南音”而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 其中之一就是联合组织专人编写南音教材, 将其引入全市中小学课堂。“福建南音”被学术界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旋律典雅精致、气韵生动, 千百年来广泛传播于闽南语系方言区, 随着古代通商航线而远播东南亚沿岸地区。整理和恢复南音, 有助于加强传统音乐的研究, 促进与台湾和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为了达到恢复南音的目的, 两个部门通力合作, 组织南音教学培训班和编写相关教材, 以便让当地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充分掌握和熟悉南音教材。而位于当地的高校———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则在2003年秋季学期即开始招收“音乐学 (南音方向) 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 此举得到了福建省教育厅和泉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规范学科建设和便于管理, 将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 (南音方向) 专业”更改为艺术学院“南音系”, 并确立为院级重点学科。这一做法, 将南音的专业学习纳入地方高校的日常教学序列, 创设了新的专业的同时, 不仅为传统戏曲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渠道, 也为地方高校扩大就业范围和学科建设创造了条件。在中国福建省的泉州地区, 每年都会有政府或者演出团体所组织的南音表演盛会, 社区、家庭甚至个人的演出活动亦是不断出现, 政府和社团举办的南音演艺活动必然会对当地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课堂教育使得“福建南音”的“活态传承”由最初的“设想”变为现实。地方高等院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师资力量和人员培训的优势, 相关专业的开设, 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为适应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广场集体舞娱乐活动, 应开设为社区居民业余生活服务的“社区音乐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应加入学习各类地方戏曲、歌舞、曲艺等传统音乐, 兼以各类编排、创作等专业技能。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统戏曲大师来学校组织讲座和担任客座教授, 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在言传身教中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社会音乐专业的开设, 既传承了传统文化, 又提高了就业率, 同时兼顾产学研相结合。

  二、传统戏曲进校园的途径

  (一) 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进行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 易受外界影响, 因而传统戏曲教育必须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兴趣。开设特色课程, 将戏曲教学的范围延伸出音乐课的范围, 在语文、美术、体育和历史等课程中, 依据学科特征适当加入诸如戏曲的唱腔演唱、舞台化妆、脸谱设计、经典唱词的文字鉴赏、戏曲历史文化溯源解读等方式, 并适当增加课时量, 力图使学生全面了解戏曲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戏曲知识。如可以尝试在戏曲中加入通俗音乐元素, 将一唱三叹的慢节奏戏曲音乐旋律改造成节奏轻巧、调性鲜明的现代流行风。青春版《牡丹亭》开创了戏曲进校园的新纪元, 将地方戏曲在加入流行因素之后, 再将其脸谱造型和舞台服装改造成动漫卡通的的形式, 使以往晦涩难懂的唱词变得让小学生易于接受。成立兴趣班性质的小学生戏曲演唱团体, 在增强素质教育的同时, 将演出场所扩大到休闲广场、敬老院和普通社区, 将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吸引进来, 逐步扩大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 形成戏曲家校合作, 创造全民传承戏曲音乐的社会时尚。

  (二) 依据新课标设计中学传统戏曲的教学内容

  当前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 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3) 如果激发小学生对于传统戏曲音乐的热爱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那么中学生就要建立在一定感性认识之上。中学生相对于小学生体力和智力都有所发展, 对生活着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理性认识。因此在中学生课堂上, 传统戏曲就应该进入音乐实践阶段, 将热爱戏曲的行动逐步习惯化和氛围化。如在课外活动期间, 充分利用校园多媒体设备, 广播一些经典唱段。在音乐课堂上, 音乐教师适当增加一些传统音乐的唱段的学习, 让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沐浴在传统戏曲音乐的氛围之中;语文教师将传统唱词精心解读和欣赏, 使学生们理解戏曲音乐唱词的历史背景;美术教师将戏曲化妆和舞台服饰进行理性解读, 使学生们懂得戏曲演出的功能和符号内涵。经过诸多相关学科课堂教学的联手合作, 创造戏曲音乐的演唱 (奏) 氛围。

  (三) 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提升学生的戏曲实践、鉴赏能力

  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更为广博, 应当充分利用其相对较多的课外时间, 将传统戏曲的实践和鉴赏达到一个更加深入的阶段。应将传统戏曲音乐纳入教学计划, 戏曲鉴赏课成为全校通选课并计入学分培养学生们对于戏曲的鉴赏、分析和实践能力, 从心理上打破对于传统戏曲音乐的隔阂, 提高大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和视野, 形成唯物主义为导向的、完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定期邀请传统戏曲传承人、演员和编导进入大学课堂讲学授课和现场表演, 使大学生真正理解传统戏曲传承的必要性, 传统戏曲的精髓和文化内涵, 以及全球多元一体化的进程中保留民族传统的重要性。大学生是传承戏曲的主力军, 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白先勇先生主导, 将新编古装剧《牡丹亭》搬入大学校园的舞台, 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音乐元素以及舞台化妆表演引入戏曲演唱之中, 将晦涩难懂的古代语汇, 转换成广大青年一代熟悉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将戏曲旋律的演唱速度做适当调整, 将一些古代词汇调换成现代人思维模式下的语汇和常用语等等。成立大学生实验戏曲会社, 以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让青年大学生有机会近距离触摸戏曲、感受文化内涵和实践戏曲演唱的行为, 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又使大学生逐渐热爱上传统文化, 成为新一代的传统戏曲受众群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在大学生的课堂中学习传统戏曲, 不应该局限于京剧一途, 而应坚持文化多样性和相对主义原则, 将反映各地历史文化色彩的地方歌舞小戏等也纳入戏曲学习的一部分, 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三、传统戏曲进校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 必须坚持无神论的导向, 将传统戏曲中不适合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部分加以改造。传统戏曲进校园虽然开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 但是却不能把传承文化的所有重任都推给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有传授知识集中性、系统性和目的性三大特点, 也决定了学校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局限性。传统戏曲属于区域性和地方性很强的综合性文化事象, 大部分还需要依靠其固有传承方式来发展, 还应借助家庭、社群和宗教等校外传承方式来完成。学校教育在中国属于无神论教育, 许多传统戏曲诸如目连戏、傩戏和祭神乐舞等, 虽然属于传统戏曲的范畴, 但涉及了不少宗教和迷信色彩浓厚的内容与学校教育宗旨相悖, 因而需要借助宗教仪式场合才能完成。传统戏曲的传承是离不开一定社会土壤的, 现实中的校园文化与社区、家庭、社会文化存在一定差异, 学校传播的主流科学文化知识也与传统戏曲所需的文化氛围具有非同质性。其次, 传统戏曲进校园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模式, 而应兼顾青年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审美取向的时代性特点。传统戏曲的讲授应该具有鲜活性、灵动性和趣味性, 打破“京剧进校园”的狭隘模式, 排除戏剧学习的地域性限制, 让更多的地方传统经典戏曲进入课堂。唱念做打和生旦净丑, 在不违背和不歪曲传统戏曲历史原貌的前提范畴内, 允许学生们怎么感兴趣就怎么开始教授, 从实践性、综合性方面彰显出传统戏曲历史内涵和生命力。戏曲音乐不仅仅是单纯的声乐演唱, 还应加入角色扮演、情景虚拟和师生互动等方式,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戏曲、复兴民族文化的爱国热情。

  最后, 传统戏曲进校园应当注意兼顾各地经典剧目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 除京剧外各地方戏曲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 同样需要弘扬和传承, 这也同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宗旨相一致。地方传统戏曲运用当地方言演唱, 歌词内容与当地风俗习惯相一致, 记录了各地历史风貌、山川景物和名胜寺宇, 通过学习各地传统戏曲经典剧目, 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艺术宝库的博大精深, 加了对民族的热爱和国家的凝聚力。

  四、结语

  传统戏曲进校园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周密的策划, 合理的统筹, 巨大的投入, 绝对不能“三分钟热度”或者成为某些高校和地区的“政绩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 涉及面广, 工作任务重, 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应逐年加大资金投入, 并与文化部门积极配合, 通力合作, 要在科学保护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 要清醒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不能以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更不能作为目的, 要不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 (4) 民族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教育, 不仅仅是传授乡土知识的文化事象, 更是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排除彼此之间的误解和隔阂, 培养一种文化相对主义认识观, 维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向世界播撒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5年7月17日。
  2.新华社:《中宣部等四部门合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大中小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 2017年8月8日, 可参见http://www.xinhuanet.com/2017-08/08/c_1121449436.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第6-7页。
  4.刘笑岩:《蓬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反思——访谈“嘉陵江船工号子”传承人有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年第4期。

    李雪玲.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必要性及途径[J].四川戏剧,2018(05):182-185.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