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互联网+戏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戏剧文学 作者:李小菊
发布于:2017-06-22 共10585字
  2016 年,是“互联网 + 戏曲”实现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跨越的重要一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扶持传统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地方戏曲的大好形势下,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出现了许多以传播推广传统戏曲为目的的网络平台和相关的戏曲活动。本文将结合当前互联网与戏曲联手合作的经典案例和知名网络戏曲平台的运营模式,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特点、新趋势和新动向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及时了解、把握和总结戏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期对传统戏曲艺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的理论思考。
  
  “互联网 + 戏曲”兴起的时代契机与文化背景。
  
  随着“互联网 +”概念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文化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5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为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互联网 + 文化”产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新的发展领域和经济增长点。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开始进入互联网行业的视线,二者一直在进行有益的合作尝试和探索。2015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第四条指出,要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第二十条中还指出,要“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这为戏曲与互联网的联手提供了最直接的政策契机。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日渐普及,人们已经可以摆脱台式计算机(PC)和有线网络的束缚,可以更自由、更随意地上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发布的第 38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0.3%;手机网民规模达 6.2 亿,网民 Wi-Fi 使用率达到91.8%.移动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传统戏曲与互联网的融合也在悄然变化,人们已经习惯于在手机上读文章、看视频、发布或浏览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戏剧界的动态、戏曲知识、戏剧演出信息和购票信息等都可以在手机上得到满足和实现,一些与戏曲有关的相关产品和产业也开始出现,戏曲网络平台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得到加强。针对这些新现象,戏曲理论界也有相关研究和对策,如胡莹、刘荃的《戏曲网络传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郭宇芝的《互联网时代的戏曲文化市场发展契机分析》,尤其是郭宇芝的论文,对运用互联网思维助力戏曲市场运作进行了许多理论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真正以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互联网 + 戏曲”运营平台中,起步最早、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南恒品文化传播公司的“戏缘”APP 和“戏缘”微信公众平台。2015 年 9 月 30 日,刚刚成立的恒品戏缘就与河南豫剧院签署全面战略推广协议,河南豫剧院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全部入驻戏缘平台,正式拉开了戏缘与河南豫剧院战略合作的序幕。2015 年 11 月 30 日,戏缘APP 正式上线。戏缘利用自身平台为艺术家与戏迷提供一个线上线下连通互动的平台,用当前最便捷的移动互联媒体搭载上传统的戏曲文化,打响了中国“互联网 + 戏曲”概念的第一枪。
  
  河南恒品戏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是该公司与河南豫剧院携手合作,于 2016 年 3月 12 日至 4 月 6 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的“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恒品戏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驻京长达 1 个月之久,通过互联网及微信公众号对这次展演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深度跟踪报道,广泛而深入地宣传了这次展演活动,最大可能地扩大了豫剧展演的影响。这是河南豫剧院首次与网络新媒体合作,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例戏曲院团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新发展的实践。“互联网 + 戏曲”模式首战告捷。
  
  恒品戏缘之所以选择传统戏曲作为自己“互联网 +”文化产业的目标,与其创始人黄俊棋十余年的戏曲行业从业经验密不可分。黄俊棋原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的导演,他非常了解河南深厚的戏曲文化根基,热爱传统戏曲文化和戏曲事业,深知戏迷对戏曲的热情和痴迷,熟悉戏迷电视打擂的流程,也了解戏迷看戏、听戏、唱戏的刚性需求,了解戏曲电视节目的运营模式,知道戏曲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逐渐发现“戏曲 + 电视”模式的局限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 年,黄俊棋创办了恒品文化传播公司,其时“文化 +”和“互联网 +”风头正劲,黄俊棋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恒品戏缘应运而生,“互联网 + 戏曲”顺势而起。
  
  “互联网 + 戏曲”最先出现在河南,与河南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良好的戏曲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些年来,河南戏曲在全国的成就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河南现象”“豫剧现象”引起全国戏曲人的关注。在全国各地戏曲院团纷纷转企的形势下,河南省政府反而加大对戏曲院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其生存发展出谋划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举措,是鼓励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戏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之中,于是出现了民营企业投资协助河南豫剧院创办青年团,打造了豫剧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出现了民营企业投资赞助豫剧院团创演廉政戏的情况,同样,也出现了民营企业恒品戏缘与河南豫剧院共同承办“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这一壮举。通过这次展演活动,互联网与豫剧院团实现了深度合作,河南豫剧院借助恒品戏缘最大化地进行宣传推广,而互联网对各种资源的集约化、最大化的运用优势,通过这次合作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有力的证明。
  
  “互联网 + 戏曲”改变了戏曲的传播方式。
  
  20 世纪戏曲艺术的传播,在传统的文本和舞台传播的基础上,经历了“戏曲 + 广播”“戏曲 + 电影”和“戏曲 + 电视”三个阶段,这三种模式分别满足了戏迷听戏、看戏和唱戏的愿望和要求,观众的参与性日渐加强,特别是“戏曲 + 电视”模式,为许多戏迷提供了登台演出的机会,不少人因此一举成名。“戏曲 +互联网”是继“戏曲 + 电视”模式之后出现的新的戏曲传播途径,改变了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模式、消费模式、市场营销模式、戏曲教学传承模式和观众参与模式,为传统戏曲艺术再次注入互联时代的新生机。
  
原文出处:李小菊. 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发展现状及对策[J]. 戏剧文学,2017,(02):67-7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