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戏曲在互联网及新媒体中的传播方式(3)

来源:四川戏剧 作者:胡鹏林;孙泽璇
发布于:2017-06-20 共7269字
  三 、微信传播。
  
  微信是我国最大的移动社交应用,截至2016年6月,活跃用户达 8.06亿、微信公众号超过1000万、公众号日均发文70万篇,其中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的发文量最高,目前已经形成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④微信以用户基数大、信息覆盖广以及熟人社交的特点迅速在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中占领了有利的地位。借助微信平台传播戏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微信戏曲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
  
  (一)微信公众号传播。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传播是在大众传播中融入人际沟通,弥补了传统大众传播受众不明的缺陷,传播者通过用户资料简介,精准定位受众群并发送该群体所需要的信息。戏迷可以通过搜索“戏曲”“戏曲艺术家”等诸多同戏曲相关的关键词,直接根据公众号介绍关注戏曲资讯。戏曲类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一百余家,央视戏曲、中华戏曲、河南戏曲、陕西戏曲广播、西部戏曲、戏曲宝等公众号较为活跃,业内影响较大。以聚橙网旗下的“中华戏曲”微信公众号为例,“中华戏曲”主要的推送内容为戏曲文化、戏曲人物及戏曲明星,近期举办了传承训练营,举办初衷是通过线上选人,线下传承的方式培养戏曲继承人。公众号是以文章的形式推送给订阅者的,订阅者可以完整了解某一方面的戏曲内容。与此相比,央视戏曲公众号集结了央视的众多资源,连同APP、电视咨询等一同推广,全方位服务于戏迷,促进了媒介的融合,通过公众号平台,用户可以微信下载APP、戏曲KTV等应用结交全国的戏迷。
  
  (二)微信朋友圈传播。
  
  建立在熟人传播基础上的朋友圈具有真实性与交互性,是有限范围内的大众化传播。戏曲借助朋友圈平台,凭借这两个特性,依靠熟人的转发等应用功能,形成了戏曲圈子氛围,传播了戏曲文化。
  
  真实性追根溯源来自于微信朋友圈的组成者--熟人。熟人是有着相似学历背景、相似兴趣爱好而建立起来的互相之间具有真实信息的群体。因为真实性的存在,戏曲传播借助微信朋友圈这一平台便具有了同其他社交媒介明显区分的特征。戏迷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也是建立在这一特征上的。戏迷在朋友圈发布信息时,首先就会考虑到个人在朋友中的形象,其发布的信息内容必定经过个人层面的考究,保证了真实性。其次,熟人通常居住在一个城市,戏迷在线上发布的戏曲演出等内容受众目标更为明确。
  
  真实性拉近了戏迷间距离,从而使这种虚拟网络社区的交互性更为强烈,进而形成熟人-真实-交互的关系。微信朋友圈的真实性保证了用户的隐私,戏迷之所以愿意在朋友圈发布一条信息或者分享戏曲资讯,是因为能够将自己所表达的信息传播给有共同爱好的受众,并希望信息能够引起大家的共识或是得到关注。因为熟人形成的戏曲圈子保证了信息传递的精准度,因为真实形成的关系使每一个戏迷都愿意主动参与到这条信息中,评论甚至转发这些信息,基于对戏曲的共同爱好,通过朋友到朋友的快速传播,使信息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无限的大众传播,正是因为每个戏迷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每个戏迷的朋友圈都有志同道合、兴趣相投之人,戏曲资讯才可以以“主动”的方式快速传播。
  
  (三)微信群传播。
  
  微信群是建立在某一方面达成共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强链接关系的网络虚拟社区,或因为工作关系,或因为兴趣等诸多具有限制性的条件因素而构建。我们在此探讨两种同戏曲相关的微信群,第一种因戏曲爱好形成的微信群,每一个在群内的戏迷都有着强链接关系,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更容易就戏曲某一方面达成共识,促进其传播。同时,微信群也是熟人的社会,通过微信群能够更好地组织同戏曲相关的线上线下活动,戏迷也能够准确的分享信息。第二种是同戏曲有关联性的群,比如文化类、教育类等等,这种类型的群并不以戏曲作为中心话题来探讨,但是群内总不乏有戏迷的存在,这类的微信群虽不能直接传播戏曲观念,但是由于其有着共同的文化教育背景,可以帮助戏曲文化向更广的受众传播,起到了潜在发掘受众的作用,也是扩大戏曲传播途径的一种方式。
  
  目前微信群应用功能愈加便捷,原创内容、小视频及其他APP链接分享使微信群更为多样化,微信群已成为现当代人社交的一种基本方式,传播戏曲文化更应该借用好这一平台,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关系,扩大受众群体。
  
  (四)微信内容制作传播。
  
  微信内容制作主要包括微信表情包和微信小视频,是基于微信平台所能提供的功能下产生的内容产品。央视戏曲公众号推出了戏曲表情包“咿呀和哇呀呀”,供微信用户下载,以可爱的形象展示于公众,不仅戏迷喜欢,普通的微信用户在聊天时也常常借用此表情包表达自己的心情,据统计,在此表情包上线两个月的时间,累计发送200万次。微信表情包虽然不能直接传播戏曲资讯,但是可以以现代人的兴趣爱好和审美特点促进戏曲文化传播。微信小视频是通过聊天界面或者朋友圈由个人拍摄发布的时长为6秒的视频记录。在读图时代,6秒可使小视频拍摄者强制性输出精品内容,戏迷在观看戏曲演出或者进行戏曲活动时,可以通过拍摄小视频的方式表现戏曲内容,以简短的传播方式表达最为精彩的内容。
  
  图五 央视戏曲公众号制作的戏曲表情包“咿呀和哇呀呀”
  
  结语。
  
  艺术发展向来都是与社会传播方式相结合的,戏曲传播从最初的教坊、勾栏,到之后的戏台,再到广播、电视及电影的音像传播,最后到如今的互联网及新媒体传播,都是历史文化及传播媒介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移动客户端,利用现代手段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这既是戏曲传播方式的问题,同时也涉及戏曲自身发展。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这一政策的出台,说明在国家层面已经认识到了通过现代传播方式促进戏曲文化发展的必然性。《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网民数量达7.8亿,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6.9%.我国使用手机的用户数量大,覆盖范围广,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碎片化时代,数字媒介的兴起,传播媒介进行着日新月异的革新,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逃离时代独自闭门造车。
  
  我们主张推动戏曲的手机微传播,其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戏迷保持对戏曲的热爱,传承戏曲文化 ;二是让更多的非戏迷逐步了解戏曲,扩大戏曲的受众。实现以上两点才能达成戏曲的有效传播。对于戏迷而言,移动客户端观看、了解戏曲文化更为便捷,通过手机应用既可以在线观看戏曲直播,也可以同其他戏迷及时互动,甚至能够同戏曲从业人员在微博直接交流。对于非戏迷而言,他们无法集中某一时间在电视前看一段戏曲唱段,也无法在对戏曲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走进剧院,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条件了解戏曲的文化氛围,更无从谈去喜爱戏曲。戏曲文化的传播是需要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从非戏迷能够接受并且喜欢的传播方式去引导其逐步了解戏曲是极其重要的。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文化传播方式的发展,尽可能利用手机硬件和应用软件,通过APP、微博、微信等戏曲文化传播路径,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文化科技创新,为戏曲传播及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注释 :
  
  ①“手机APP”戏缘“的应用程序说明,参见安卓手机应用软件平台。
  
  ②GlobalWebIndex(专注于研究网上消费者行为的权威市场研究公司)显示2013年新浪微博以21%的用户渗透率超越用户渗透率为19%的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发布的《2015年度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2.12亿人,故本文以新浪微博数据作为参考。
  
  ③信息来源于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3年1月 微 博 热 门 话 题 盘 点http://wenku.baidu.com/link?url=h-MGphd90Qjuzw3_gyqbopcahCw85zEh2-BwYM2lB7hwcJB02n_Ua09hsczzTVSTBCcUkQYAkkscESbWWFJJev5KWYBDzaGKFLQ6E8kXht3.
  
  ④腾讯2016年中期报告,http://www.tencent.com/zh-cn/content/ir/rp/2016/attachments/201601.pdf.
原文出处:胡鹏林,孙泽璇. 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传播的三个路径[J]. 四川戏剧,2017,(01):41-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