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桂南采茶戏形成的现有学说考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9 共4117字
摘要

  一、关于桂南采茶戏
  
  桂南采茶戏又称“吁嘟呀”,广泛流传于广西南部和东南部的玉林、钦州、梧州、南宁、崇左等市,是赣南采茶音乐于清代中叶传入桂南后,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步演变而成的地方小戏,约有一百年余的历史。桂南采茶戏属于“三小戏”,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融合而成的舞台艺术。桂南采茶戏的演唱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桂南地方特色十分浓郁。桂南采茶戏的表演通常为1男2女(最初为男角扮演),后发展到数十人。表演者身着彩装,腰系彩带,男的手拿钱尺,以做扁担或锄头等道具,女的手拿花扇,以做竹篮、雨伞或盛茶器具,载歌载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舞蹈动作来源于采茶劳动。
  
  有的地区在表演过程中穿插演唱民间小调,所唱的曲调和数量,视表演时间和内容而定。采茶戏的伴奏乐器有唢呐、锣、鼓、钹、木鱼、二胡、笛子等,过场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为主。传统桂南采茶戏的唱腔音乐虽有二百多个曲牌,但结构比较简单,从头到尾变化不大,发展不多。尽管概括性强、容量大,可以一曲多用,但缺乏戏剧音乐个性。新中国成立后,桂南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对采茶戏进行挖掘和整理,创编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新型采茶戏,如《农具改革第一天》、《借衣》、《绿珠》、《妈妈你错了》、《支农箱》 、《泥巴姑娘》等。还整理改编一些传统剧目,如《倒乱鸳鸯》、《一枝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批经典剧目在全国、全区获奖。
  
  如《俩亲家》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文艺汇演一等奖(1981年),《清水塘边》获第十届全国“曹禺杯”大赛二等奖、北京小品相声邀请赛优秀奖(2003年),《门神下乡》获广西第六届戏剧展演金奖(2004年),《烦恼村官老犟妻》获全国文艺比赛多项大奖(2005年)等。2006年6月,桂南采茶戏被确立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月,桂南采茶戏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桂南采茶戏形成的现有学说目前,就桂南采茶戏形成的时间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看法,主要存在“明末说”、“清中叶说”和“清末说”三种观点,笔者依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列述如下。
  
  (一)“明末说”
  
  例证1:多篇文章引用广西艺术学院采风队收录的资料:“北流县采茶老艺人曾国威说,他家是采茶世家,他的老祖宗是江西吉安府(现在的井冈山地区所在地)吉水县下里街平安社人,移居广西已二十一代了。若以二十年算一代,那么桂南采茶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按此历推算,当是明代嘉、隆年间了。 ”
  
  例证2:2009年3月25日的《玉林日报》载文《博白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者邹凌):“桂南采茶戏于明朝从江西传入博白,经400余年的传承、发展,成为独具桂南风格的剧种,……”
  
  例证3:2009年5月5日的《广西日报》载文《桂南有佳戏 采茶悦清香》(作者蒋锦璐):“桂南采茶戏自明朝从江西传入博白,经400余年的传承、发展,成为独具桂南风格的剧种,多次参加国家、省区级汇演,并屡屡荣获大奖,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例证4:陈彪在《国家稀有剧种 桂南采茶戏》一文中写到:“桂南采茶戏由江西传入博白,从明末至今四百多年历史长河里。它经历了明末的萌芽﹑清代成熟﹑民国的发展以及建国的鼎盛四个时期。 ”
  
  (二)“清中叶说”
  
  例证1:《广西采茶彩调和唱灯的源流与演变》一文和顾乐真先生的《广西戏剧史论稿》均认为:“桂南采茶戏多由赣南、粤北的采茶戏演变而成,传入时间大约在清代中叶。 ”
  
  例证2:孙宝的文章《浅谈桂南客家采茶戏的源流、现状与发展》谈到:“关于桂南采茶戏的源流问题,据有关学者到赣南调查,发现桂南采茶戏与赣南采茶戏有着深远的渊源,认为桂南采茶戏起源江西,约于清乾隆45年前(公元1780)前(传入桂南)……”
  
  例证3:博白县·桂南采茶戏“非遗”申报资料(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桂南采茶戏于清代中叶从江西赣南经粤北传入桂南,距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此处的上下两句在时间上相矛盾:若按上句的“清代中叶”计算,传入时间没有“四百多年”;若按下句的“距今四百多年”计算,上句的传入的时间又不是“清代中叶”,可能是原作者的笔误所致。 )
  
  (三)“清末说”
  
  例证1:邓如金在《桂南采茶》之《桂南采茶简介》中写道:“桂南采茶民间称‘唱竹马’、‘唱采茶’、‘采茶戏',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茶插‘和’采茶串古‘的出现,加上曲牌和锣鼓的加进,大大丰富了’采茶‘的内容和形式,标志着桂南采茶戏这个剧种大体上已经形成”.
  
  例证2:2008年第8期的《大众文艺》刊发曾美良的文章《桂南采茶戏中“茶腔”的艺术特点》认为:“桂南采茶戏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例证3:顾乐真在其专著《广西戏剧史论稿》(中国戏曲出版社,2002年7月版)中写道:“桂北的彩调剧﹑桂南的采茶戏,分别在清中叶由湖南花鼓,江西采茶传入广西后,与当地民间演唱﹑歌舞相结合而生根的,……但传入时未必已是成熟的采茶戏了。 ”(其言下之意应是:清中叶传入广西的只是采茶歌舞,经发展后才形成桂南采茶戏。 )
  
  三、桂南采茶戏形成的“明末说”与“清中叶说”值得商榷
  
  首先,桂南采茶戏形成的“明末说”与历史相悖。学术界公认桂南采茶戏源于赣南,是赣南采茶音乐经粤北传入桂南后发展演变而成,其形成时间应在赣南采茶戏之后。赣南采茶戏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当今学界的一致观点。所以桂南采茶戏的“明末说”和“四百多年的历史”的说法难以成立,应需重新考证。其次,桂南采茶戏形成的“清中叶说”的史料依据不足。从上文“清中叶说”的文字可以看出,大家都认可“清中叶传入桂南”,但忽略了传入的是否是成熟的采茶戏。也许是作者用词不慎所致,记述成“桂南采茶戏于清中叶由赣南传入桂南”,正如顾乐真先生所言:“传入时未必是已成熟的采茶戏了”.实际上,在清代中叶随着赣南、粤北及闽南客家人的入桂,带来了赣南、粤北的采茶艺术。但细观史料记载,可以发现传入桂南的采茶只是歌舞而已,并非成熟的“戏曲”形态(下文另加论述)。

  再次,清代著名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杨恩寿,于同治四年(1865年)从长沙到北流县做其兄…北流知县杨彤寿的协幕,因其兴趣所致,在北流期间逢戏必看。在其《坦园日记》之《北流日记》中,记录了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七日至同治五年(1866年)九月二十日共十七个月中,在北流的所见所闻,其中共有十七次观戏经历,内容均为“粤东土戏”、“外江戏”和“梆黄剧目”,未现“采茶”二字。可见当时采茶戏在北流还未形成剧种。而北流自清中叶起“五方杂处,商贾辏集、事尚奢华”(1《北流县志》),是桂东南文化、商贸和经济的繁盛之地,当今的桂南采茶戏艺人也公认采茶戏最早出现在北流。因此可以推断,桂南采茶戏至少在清同治年间尚未形成成熟的剧种,目前存在的“明末说”和“清中叶说”均有待考证,值得商榷。四、桂南采茶戏形成的“清末说”及其理论依据要论证桂南采茶戏的形成时期,有必要对“戏”进行理解和把握。那么什么是“戏”呢?
  
  “戏”即“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融文字﹑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表演等艺术为一体,讲究时间和空间感,表演分唱﹑念﹑做﹑打,角色分生﹑旦﹑净﹑丑,有固定的表现程式和动作,注重服装﹑化妆﹑舞台美术﹑道具﹑伴奏音乐的运用等。换句话说,作为“戏”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是成熟的剧种,独立表演;有剧本和故事情节,有人物扮演和角色分工,注重服装道具和舞台美术,讲究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伴奏乐队精炼且以民族乐器为主,表演唱念结合等。以此为据,我们可以从相关文献和史料中品读和分析桂南采茶戏的形成脉落。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西林县志》载西林知县王维维《庆祝万寿恭记八首》(之五)记有;“秧歌小队意招邀,高髻云鬟以舞腰,十二花篮灯簇簇,采茶声中又元宵。 ”
  
  西林县与云南、贵州二省相邻,文化中少不了渗入云、贵地区的成分,而云南与贵州花灯的形成与采茶歌舞有着密切的联系,曾用花篮为道具进行表演。所以,此处记载的应该是传入西林的花灯艺术,而非桂南采茶戏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荔浦县志》载:“元宵自初十至十六,各门悬一灯,选清秀孩童艳妆礼服,携花篮,唱茶歌或演故事,赛龙灯,戏以为乐”;乾隆三十年(1765年)《全州县志》载:“以童子扮走马好女,联臂踏歌,多采茶歌,俗为逻灯。 ”荔浦和全州处于桂北,属桂林郡辖地,当时区域内盛传与桂南采茶相类似的彩调,文献记载的应是桂北彩调的实况,也非桂南采茶戏。
  
  不过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至少在乾隆年间桂北采调和云南花灯还未具备“戏”的特征,尚属歌舞形式。桂南地区有关采茶的文献较少,且时间较晚。光绪九年(1884年)《平南县志》载:“照路挑灯簇簇红,茶娘结队和茶公……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玉林县志》载:“元宵以前,乡村中有装扮竹马、春牛戏者,竹马则唱采茶歌,春牛则唱耕田曲……”;光绪二十三年版的《容县志》载:“由元旦迄下弦止,各乡竟为狮鹿、采茶、鱼龙等戏,……诸戏尤以采茶为陋,俗法用乔妆男一女二,更唱迭和,从正月至腊月,渐月皆有茶歌”.另外,诸多文献还载有:“清咸丰九年(1859年),(玉林)江南乡玉豸陂村民间艺人黎秀卿创立太平乐馆,自任馆主,主要演出《采茶大例》和《茶插》。

  同治九年(1870年),黎秀卿再次创立太平乐馆,自任馆主和教师,教习采茶,并自编节目作为《茶插》演出。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是太平乐馆的鼎盛时期。 ”无论是光绪九年的“茶娘结队和茶公”,光绪二十三年的“竹马则唱采茶歌”,“乔妆男一女二,更唱迭和”,还是咸丰九年的《采茶大例》和《茶插》,都不具备“戏”的全部特征,还属于歌舞的范畴,只有加入了故事情节的“采茶串古”之后,桂南采茶才初具“戏”的特征,成为“桂南采茶戏”.由此大致可以推算出,桂南采茶戏是在清光绪年以后发展成三人表演的地方小戏的。综上所述,关于采茶音乐的传入和桂南采茶戏的形成,以如下描述较为合适:采茶音乐(采茶歌或歌舞各地不一)至少在清咸丰年以前传入桂南,不断同桂南民间音乐、舞蹈相融合和渗透,经发展和演变,于清朝末年(光绪年以后)形成为桂南特色的地方小戏,即“桂南采茶戏”.
  
  参考文献:
  [1]钟文典等。广西客家研究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邓如金。桂南采茶[Z].南宁:广西艺术研究所内部资料,1982.
  [3]庞家祥。采茶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4]博白县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5]赵丽。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渊源及构成之研究[J].中国音乐,2003,(04)。
  [6]钟文典,彭会资,陈剑。博白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