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雷雨》中蘩漪心理变态的社会原因及表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3 共3507字
论文摘要

  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以其出色的情节编排和丰满的人物塑造,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我国现代戏剧史上第一座丰碑。而其中的关键人物蘩漪,则因为身上突出的矛盾安排和承载的时代特色,成为《雷雨》中最有魅力的人物,是曹禺先生用“最大热情,运用了最大才力”来塑造的一个人物,也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自《雷雨》问世以来,对于蘩漪形象的研究和解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学界结合各种研究方法对蘩漪的形象进行剖析,进而更深刻理解《雷雨》这部时代悲剧的成因。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心理学教育和研究的加深,结合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知识对一些经典的文学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渐成热点,而作为雷雨“女一号”的蘩漪在《雷雨》中最为突出的心理表现莫过于心理变态这一特征。

  一、蘩漪心理变态的社会原因

  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女子教育的重要发展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女子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知名的女子大学,如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知识女性。小学和中学的女子教育更是蓬勃发展,仅以1931 年的山东省女子教育为例,这一年公立学校女儿童入学数已达 71,760 人,私立学校女童数达17,817 人,总计达 89,577 人,这个数字在山东省的教育史上是不曾有过的,而在曹禺先生生活的天津等对外港口城市中,这个数字则应是更高的。这些学校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和借鉴了西方与日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而这些受过西方式教育的女学生心中也种下了西方价值观下的“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的种子。

  五四时期,女权运动迅速发展,青年毛泽东针对当时发生的新娘自杀事件连写九篇文章,表达自己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愤懑之情,认定自杀女子的悲剧在于“婚姻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志的不能独立,恋爱的不能自由”。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旗手也纷纷摇旗呐喊,呼唤妇女的解放。在时代发展浪潮和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放弃缠足等陋习,穿上代表近代女性美的新式旗袍和高跟鞋,融入社会主流生活。

  然而正如同中国所有的近代变革一样,妇女的解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民国时期虽然女权运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是很低的。受过教育的女学生毕业之后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极为残酷,社会上对女性工作者的需求大多集中于纱厂等低端产业链上,对知识女性的需求有限。加之女性从业之风气未开,社会舆论压力巨大。

  如 1929 年上海交通大学为迎合社会潮流,大量加聘女职员,随着时间推移女职员之绊闻迭出,某报大登其女职员与当局之关系,如某某人之妾、某某人之姨太太,无一幸免。各女职员不堪物议,纷纷辞职。

  这种形势下,大部分知识女性也只能回归家庭,其中优秀者则成为豪门显贵竞相追逐的对象,成为官僚和资本家的妻妾,这种情形在老舍和张恨水的同时代小说中也多有体现。

  二、蘩漪心理变态的表现

  蘩漪的变态心理首先表现在全剧中经常出现的“病”上。鲁贵说蘩漪的病是装出来的,周冲也说自己的妈妈很“好”,那么蘩漪到底有没有病呢?周朴园说“:我看你的母亲,精神有点失常,病像是不轻。”又说:“克大夫是个有名的脑病专家,我在德国认识的。”蘩漪在后来的情节中又多次表示自己“没有病”。周朴园直接说道:“你当着人这样胡喊乱闹,你自己有病,偏偏要讳病忌医,不肯叫医生治,这不就是神经上的病态么?”直接说了蘩漪可能有精神上的疾病。虽不能通过周朴园及他的德国朋友的一面之词而认定蘩漪有病,但起码是在周朴园的眼里,蘩漪已经出现了精神失常的症状。即使蘩漪没有患上精神疾病,她比常人更容易有心理障碍也是成立的。曹禺在整部戏剧的创作中,一直没有停止对蘩漪的“病”的描写,这病其实正是心理上的疾病,蘩漪拒绝周朴园请大夫为她看病时说:“我假若是有病,也不是医生治得好的。”更可见蘩漪也知道自己精神上的缺失,不过她还没有把这种“心病”归结为“病”。而鲁四凤和周冲则或是由于教育水平有限,或是涉世未深,不了解这种“心病”其实比“身病”来的更为隐形和痛苦。

  蘩漪心理变态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在性欲望的偏失上。弗洛伊德认为人被压抑的欲望主要是性的欲望,性的扰乱是神经病的根本原因。

  这种观点虽然有放大性在人类心理行为活动中的作用之嫌,但是在肯定性行为对人类心理行为的巨大影响上则是贴切的。蘩漪嫁入周府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如守活寡一般,即使丈夫周朴园回到家中,也是对蘩漪实行冷暴力,蘩漪在性需求的满足上应该是极为缺乏的。然而蘩漪并没有选择与家庭外的人发生性行为,而是把性需要的对象放到了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周萍身上,这正暗合了弗洛伊德的另一观点,即心理变态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就会产生对早期婴儿的性满足方式的倒退,如受虐、自恋、同性恋、恋物淫、窥淫癖等。

  表现在蘩漪的身上,就是与周萍的这种“乱伦”的性欲望。困局之中的蘩漪之所以会情寄周萍,而没有偷情于旁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封建的伦理思想对蘩漪的禁闭,另一方面则是与周萍的这种乱伦的偷情关系所带的刺激和满足感更符合心理变态的蘩漪的需要。

  此外,蘩漪心理变态的另一标志就是歇斯底里的精神状态。蘩漪对她爱的周萍说:“我从你们的眼神看出来,你们父子都愿我快成疯子!”这是在重压之下神经高度紧张所做出的反应。周萍表示:“你不要神经过敏,我送你上楼去。”蘩漪又高声说道:“我不要你送!走开!”而周萍的状态则是“抑制着自己的烦嫌”。这段对话已经显现了蘩漪的精神状态不太正常,而随后她的一段独白则更明显,剧中蘩漪表述:“渐渐伺候着我的人一定多,守着我,像个怪物似地守着我……他们渐渐学会了你父亲的话,‘小心,小心点,她有点疯病!’到处都偷偷地在我背后低着声音说话。叽咕着,慢慢地无论谁都要小心点,不敢见我,最后铁链子锁着我,那我真成了疯子。”前文说蘩漪说自己没有病,鲁四凤和周冲也觉得“太太很好”。

  那么在这里蘩漪又说旁边的人像看疯子一样看着她,这便说明了蘩漪的情绪波动是巨大的,尤其是见到了作为自己生命唯一希望的周萍时,这种情绪的剧变就更明显了,当她察觉到自己的爱情正在枯萎,正在远离自己时,蘩漪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先前的绝望、苦闷、孤独而且加了恐惧。如此的心理状态下,产生以歇斯底里的情绪为表象的变态心理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自身经历对曹禺创作的影响
  
  曹禺先生在塑造蘩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性上,是极为成功的。尤其是关于蘩漪变态心理的描写,既推动了剧作矛盾的发展,又显得合情合理,让《雷雨》这部话剧的精神得到了升华。这种成功的描写既来源于曹禺先生出色的文学造诣,又与曹禺先生的童年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曹禺先生出生于中国近代崛起的对外港口城市———天津,生长在一个官僚家庭,家庭的物质生活是丰富的。这些物质基础是与蘩漪一样的。曹禺出生之后三天,曹禺的生母便染病而死,但曹禺的继母对曹禺视为己出,珍惜爱护他并终身没有生育。表面看来,这样的家庭中曹禺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与母亲健康的孩子是一样的,然而曹禺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这种情况也是不难理解的,作为孩子,自小失去母亲,虽然他的生活极为丰裕,但是如果孩子的内心敏感细腻,由于安全感的缺失,仍然会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愿意与别人交流,造成一种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曹禺生活的家庭是专制的没落军官家庭,用曹禺的话说,便是“家里终日弥漫着烧鸦片的烟雾, 永远是下午的昏暗郁闷, 专制的父亲, 废人一样的哥哥 ”。这种苦闷专制腐朽的家庭气氛,配上少年曹禺敏感孤独的心理状态和青年特有的躁动叛逆,是很能够理解蘩漪在周公馆内那种苦闷压抑的心理状态的。在《雷雨·序》中,曹禺说:“我算不清我亲眼看见多少蘩漪。(当然她们不是蘩漪,她们多半没有她的勇敢)她们都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地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人,而上帝偏偏罚她们枯干地生长在砂上。这类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

  可见,对于蘩漪这种类型的在苦闷压迫中寻找自我幸福的女性,曹禺早就开始关注和找寻,同时,他也能准确地感知她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

  [参考文献]
  
  [1]赵晓红.蘩漪形象解读的“规范化”历程[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秦晓梅.近代山东妇女生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3]毛泽东.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N].大公报(长沙),1919-11-16.
  [4]上海报[N].1930-3-18.
  [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陆汉军.是性的扭曲毁灭了她们:论蘩漪、曹七巧的性悲剧[J].时代文学:上,2010(3).
  [7]周靖波.中国现代戏剧序跋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