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写作 > 学术论文写作

论文答辩的策略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8-05-11 共1724字
  一、论文答辩方法的运用。
  
  论文答辩如同写文章,论证方法也是答辩的基本方法。主要方法有:理论分析法、分析综台法、以纲带目法、适当重复法。被答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台的方法。
  

  二、运用第一人称。
  
  论文答辩过程中涉及人称使用问题时,多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运用第一人称,吝易拉近答辩者与被答辩者的心理距离,使答拼者与被答拼者之间产生亲切感。
  
  三、注意礼仪,多用眼神和体态语交流。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凤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祥和之气”.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被答辩者应把它看成是向答辩者和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算重答辩者,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主答辩者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吝、有礼貌地退场。论文答辩虽以口头表达为主,但体态语的适当运用,也能增强答辩效果。
  
  四、多媒体的运用。
  
  论文答辩中多媒体的运用,不仅是一种简洁、直观的表达观点的途径,而且也是调节会场气氛的有效手段。
  
  五、答辩过程的几点策略。
  
  (一)听清问题,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答辩者在提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N教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听清楚,可以请提问教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m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教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否此意,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非所问。
  
  (二)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教师所提问题的确切含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it豫。回答问题时,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
  
  论文答辩开头要简:吉,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是最好的开头。主体部分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吝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台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如果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三)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教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被答辩者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答辩者通常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者一般是此领域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谦虚、严谨的态度反而能给答瓣者留下好的印象。
  
  参考文献:
  
  [l]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委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钟启泉等多维视角下教育理论与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薛根生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长沙:期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口。
  [5]林焕章,林惠生教育科研操作指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6]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杨教娟开启观察的窗户点燃喷薄的火花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6 (7)。
  [8]范华关书评岂能全是溢美之词中华新闻报,2009-8- 15
  [9]郝巧娟浅谈教育教学随笔的写作渭南师范学院报,2004(增刊》
  [10]黄永明,胡克州谈教育案例的撰写云南教育,2005《,》。
  [11]林德全论教育叙事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05
  [12]弓长功臣漫谈书评及其文体中国图书评论,2006 (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