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不同西方机体哲学的差异性探究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作者:王前,于雪
发布于:2016-05-09 共7637字
摘要

  在西方哲学史上,机体哲学( Organicism) 的发展具有特殊地位。按照机体哲学的特征追溯其思想轨迹,可以在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发现其萌芽,在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看到延续的线索,在近现代哲学中找到其思想体系的演化路径。相对于古希腊“原子论”和近代机械唯物论、“二元论”哲学的影响而言,机体哲学的演化轨迹往往较隐蔽,其类型较复杂。明确以“机体哲学”为学说标识的哲学家是怀特海以及后来的美国哲学家阿尔奇·巴姆等人。有明显机体哲学倾向的哲学家有莱布尼茨和柏格森,以及现代哲学家汉斯·尤纳斯等人。还有一些哲学家从不同角度或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机体哲学的观念。对西方机体哲学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揭示其细微而深刻的差别,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机体哲学的价值、意义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能开启认识西方哲学的一个新视角,对西方哲学的演变特点和社会影响有新的了解。

  在分析西方机体哲学的类型差别之前,有必要先对“机体哲学”的基本特征做一些讨论,以便鉴别西方哲学史上哪些学派和思潮属于机体哲学范畴,可以成为分析的对象。

  顾名思义,“机体哲学”应该将“机体”的本质特征作为反思的出发点,以此来解决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问题。“机体”的最初含义指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能够新陈代谢、适应外界变化、不断生长和繁殖。高等生物还具有一些更复杂的生命特征,特别是人类具有思维、语言、目的性、精神需求等。现代科学已经表明,尽管远古人类有过“万物有灵”的信念,但自然界中相当多的事物确实不具备生命特征。但人类能够通过实践特别是创造性活动,将生命和人类特征赋予自然事物( 创造各种人工物,如工具、机器、人工制品,可称为“人工机体”) ,或者赋予社会事物( 创造各种社会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可称之为“社会机体”) ,或者赋予精神事物( 创造各种文字、符号和观念体系,可称之为“精神机体”) 。这些类型的“机体”蕴含的生命和机体特征,需要仔细分辨才能发现。

  由于人类的思维系统具备机体特征,所以在认识外部世界时也会将这种机体特征赋予有关外部世界的认识成果,即外部世界在人脑中的映像,但这并不等于外部世界的事物因而也具备机体特征。

  如果混淆两者关系,就会出现“机体性的误置”。比如,海洋上气旋的生成是一种无机现象。这种“生成”某些方面类似生命现象,即某些条件齐备时自动生成,不仅持续存在,而且能发展壮大,但它毕竟不是生命活动。人类可以用表示机体特征的术语描述其形态,但仅限于隐喻,引申不出更多的东西。

  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机体”含义的各种解读都反映了人类对“机体”特征及其影响的认识。

  一般说来,凡是主张自己的学说属于“机体哲学”,或者将“机体”整体以及某些特定类型的“机体”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派和思潮,均可纳入机体哲学范畴加以分析。

  西方机体哲学在演化过程中大体形成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目的论类型”,其特征在于将“目的”这一人类所具有的机体特征赋予自然界所有事物,在这个意义上将整个世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目的论类型”的机体哲学出现之前,有一个“万物有灵论”阶段,就是将“生命”“灵魂”这些机体特征赋予整个自然界。在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中,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等人将世界本原分别归结为水、气、火等具体物质,恩培多克勒归结为火、水、土、气这四种元素。这里谈论的火、水、土、气都带有生发万物的灵性,与灵魂、道德、爱、憎之类具有精神形态的东西杂糅在一起。

  正如柯林武德所说,泰勒斯“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体”,世界是“赋予了灵魂的某种东西”〔1〕。

  然而,从自然事物的简单属性出发,难以解释纷繁复杂的世界的秩序和规律性。于是,苏格拉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神依照自身的意志安排好的,都是合乎一定目的的。〔2〕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具有神学魅力的目的论,认为目的是世界真实的原因。宇宙是理念的逻辑体系,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精神统一体”〔3〕。亚里士多德从事物自身性质出发寻找事物变化的根本动力。他从“四因说”入手,指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与目的因是构成宇宙的基本成分,其中目的因是事物的内在属性,“自然就是目的或‘为了什么’”〔4〕。亚里士多德将内在目的赋予了自然事物,也就意味着将机体特征赋予了自然界。随后斯多葛学派发展了一种融合“万物有灵论”与“目的论”思想的哲学。在他们看来,自然是绝对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部分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5〕。神的存在是和谐秩序产生的原因,“世界是上帝的肉体,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3〕。

  到了中世纪,神学目的论取代了早期的自然目的论,并分化为有神论与泛神论两种类型。有神论认为宇宙是上帝有目的地创造的,上帝在宇宙之外,制定了宇宙中一切事物应当遵循的法则。泛神论则强调上帝就是作为整体的宇宙自身,上帝在宇宙之内,存在着一种创造力使其按照自己的目的与计划去发展。〔6〕神学目的论试图将神性赐予自然界,从而使自然事物具有了所谓的“生命”特征。

  “目的论类型”的机体哲学在近代面临生物进化论的巨大挑战。生物进化论所揭示的物种起源和进化的机制,表明神学目的论描述的生物特性和相互关系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控制论出现之后,维纳将原来只与人的有意识活动相联系的“目的”概念引入对机器的反馈控制过程。〔7〕这种对“目的”的广义理解已经超出传统的机体哲学范围了。

  西方机体哲学演化中形成的第二种类型是“活力论类型”,其特点是针对机体所具有的“活力”特征,如能动性、流变性、创造性等等,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描绘有机的整体联系的世界图景。

  近代以来,牛顿力学的发展为研究自然界的机械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霍布斯将机械论观念推广至社会层面,笛卡尔认为“动物是机器”,拉美特利甚至提出“人是机器”。然而,莱布尼茨对机械论自然观提出质疑。他试图超越机械论和目的论,用具有活力的“单子”使冷漠无情的自然界重获生机。

  单子( monad) 来源于希腊词“monas”,意指“统一性”或单一的东西。〔8〕莱布尼茨更是在《单子论》一文中开篇指出“单子不是别的,只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是自然的真正原子”,“是事物的原素”。但莱布尼茨的“单子”是有机的,这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的纯力学特性大不相同。首先,单子具有知觉和欲求。单子的知觉引起了单子的变化,而知觉本身也在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就是欲求。在此基础上,莱布尼茨进一步规定了单子的自为性与能动性,这是对机械论中“力”的决定性特征的超越。单子的闭合特征注定了它能自给自足,“在它们自身之内具有一定的完满性”,“有一种自足性使它们成为它们的内在活动的源泉”,即成为“无形的自动机”。作为有活力的实体,单子又具有能动性,是“活生生的、活动的自身中反映整个世界的、具有表象( 特种灵魂) 的( 模糊的) 能力的单子”。〔10〕单子还具有透视性与秩序性。透视性主要体现为单子具有表现其他一切事物关系的能力,是“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的镜子”〔9〕。莱布尼茨从本体论意义上赋予“单子”以有机特性,“一个生物或动物的形体永远是有机的,因为每一个单子既是一面以各自的方式反映宇宙的镜子,而宇宙又是被规范在一种完满的秩序中”。〔9〕由于在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单位的意义上肯定机体活力的存在、秩序以至知觉,就为说明各种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机体特征提供了可靠基础,因为复杂的机体特征无非是“单子”特征的积累和演化而已。从自然科学角度看,莱布尼茨的“单子”只是没有实证根据的哲学玄想,但从寻找各种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机体特征的本原角度看,“单子论”是当时能够想到的最合理的假说。

  在莱布尼茨之后,西方哲学着重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认知主体与客体关系入手辩证地推演出精神机体与社会机体中的“活力”特征。康德的先验“自我意识”的提出之所以被视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就在于将思维的能动作用引入对世界的认识,从而揭示了精神机体“活力”的来源。在方法论层面上,康德强调从整体的角度认识有机物体的特征。他认为对于有机物体而言,各部分要依靠整体,“由整体的形式或计划或观点所决定”。〔3〕费希特将具有完整性的“绝对自我”既看作规定结果的本体,又看作规定行为过程本身的主体。它是“支配一切个人意识的普遍的生命过程”。〔3〕费希特强调“绝对自我”的能动性与流变性,这种思想被谢林所继承,并发展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宇宙精神。黑格尔更是用“绝对精神”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论证自然的有机性。作为事物之发端的“绝对精神”不断地自我展开,至高无上的精神将自我意识和客观实在结合起来,成为具有创制作用的认识。〔3〕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其目的正是在于描绘有机的整体联系的世界图景。“绝对精神”的存在同样没有自然科学上的实证根据,但它的演化特征对理解生命机体、社会机体和精神机体的相互关系有重要启发作用。

  以格林、布拉德雷为代表的新黑格尔主义者发展了黑格尔关于事物有机联系的思想精髓,将有机的“内在关系”作为事物的根本属性。这里对“关系”的分析主要是从空间结构方面着手的,尚未充分关注时间或过程方面的问题。

  西方机体哲学演化中形成的第三种类型是“过程论类型”,这种类型的特点在于关注机体演化发展的时间特征,如绵延性、过程性、共生性等等。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以时间的绵延重构宇宙世界。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以空间关系为前提,将世界置于一种静态的网络中,而哲学研究面对的则是生息不止的生命现象,只能在流动的时间长河中直觉体悟。哲学时间就是绵延( durée) ,是生命的本质。

  他对单纯从力学观点解释生命现象的机械进化论进行了尖锐批判,试图用运动变化和有机联系的观点说明生命现象。〔11〕实用主义力图超越传统实体论的局限,从实在的连续性与创造性特征入手,对世界进行有机的动态解读。詹姆斯认为实在“不是现成的,不是亘古以来就是完备的,而是处于创制的过程中,尚未完成,哪里有能思维的人发挥作用,它就在哪里逐渐形成”。杜威指出“实在不是一个完全已有的、现成的和固定的体系,根本不是一个体系,而是处于变化成长和发展中的事物”。〔3〕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明确提出机体哲学( 又称“活动的过程哲学”) ,强调机体的持续性、流变性与创生性。怀特海曾试图以“事件”作为实在的具体事实,强调自然就是从一个事件过渡到另一个事件的扩张性发展过程。后来怀特海以“机体”取代“事件”作为核心概念。他的“机体”作为现实实有的基本存在是一种广义的存在,“只要是有一定规律的有序结构体都是有机体”。〔12〕在怀特海看来,机体的本质是一种具有时间感的过程,“现实实有”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事物。怀特海通过对机体本身的实在性、持续性和流变性的解释,揭示了建立在关系本质上的机体间的交锁性,以及机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机体与机体交互作用,机体的内在关系构成了机体的要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关系( re-lation) 自身的实在性并不依赖于关系对象( relata)自身的实在性”。〔13〕机体的这种内在实在性被怀特海赋予了价值,价值寓于机体之中。机体的持续性意味着存在一个固有的事实,即“从一个事物转化为另一个事物的过程”。机体的流变性在怀特海对“个体同一性”的解读中达到了变化与守恒的统一。此外机体在主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还具有创生性。每个机体都是创生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单个机体力量微薄无法直接创生自己的环境,而相互摄持、彼此“聚结”的有机体群体能够在创生过程中承前启后、聚合“共生”,由此而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态。〔13〕怀特海的“机体哲学”具有一种将“机体”泛化的倾向,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机体。这实际上是把以往经典自然科学研究中忽略的而在机体研究中突显出来的“关系”、“过程”、“生成”等范畴,视为机体的本质特征,进而取消了机体与非机体事物的区别。

  西方机体哲学演化中形成的第四种类型是“系统论类型”。这种类型的特点在于关注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包括系统性、可控性、智能模拟性等等,进而从更广泛的视角研究生命机体与人工机体、社会机体和精神机体的相互关系。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强调“用机体的模型取代机械的模型作为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系统论视域中的机体被描述为“一个有组织的单元或功能整体”,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自维持的、发挥功能和发展的整体”。〔14〕在贝塔朗菲看来,“有机体由能动的、极其复杂的诸多部分构成”,是“具有高度主体性的活动中心”。〔15〕普利高津在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上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机体的自组织特性,将生命活动“看作是所发生的自组织过程的最高表现”。〔16〕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宣称,“从控制论的观点看来世界是一个有机体”。〔17〕他深入揭示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机体特征,特别是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相同的运行机理,从而试图以机体的隐喻代替钟表的隐喻。维纳通过将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某些特征赋予自动装置,进而将动态系统、组织化、负熵等范畴应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对于理解人工机体与生命机体、社会机体的本质联系有重要价值。

  美国哲学家阿尔奇·巴姆则对一般系统论的某些观点提出了诘难。他认为在贝塔朗菲之后一般系统论运动呈现出两条路径的分裂: 一是以摩根、塞拉斯和亚历山大为代表的突现论( 主要在美国) ,这种理论强调新奇事物在整体中的显现; 另是以拉兹洛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系统哲学( 主要在欧洲) ,这种思想假定一种固定的宇宙结构,新奇事物只能在固定的宇宙结构中的子系统中出现。巴姆看到了这两条路径的分歧,并力图以他的“机体论”进行调和。他的机体论将“相互依存的观点作为所有哲学领域之最终的解释性原则”,因此也被称为“互依哲学”。〔18〕受怀特海“事件理论”与系统论中“结构主义”的影响,汉斯·尤纳斯将具有自我保存特征的有机体看作是一种特殊构型( configuration) ,普遍的物质单元穿梭其中,并与作为结构的有机体成为整体加入到聚集形式的持续性中,最终构成连贯事件。这里的聚集形式是指事物存在的状态,事物彼此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事件的连续发展,因此由普遍物质单元( 粒子) 在其结构( 有机体) 中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所构成的聚集形式,并不需要其他的特殊实体。

  作为结构性存在的有机体是作为新陈代谢的功能,而非传统意义上新陈代谢是有机体的基本功能。〔19〕尤纳斯对机体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同奠定了技术的“人化”本质,作为人工物的技术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人的机体特性,因此技术并非是价值无涉的,它生而具有机体特性。对人工机体特性的深入挖掘,将成为解决当前技术带来的多种可能性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还有一些类似的机体哲学思想出现。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雷·格里芬倡导“返魅”的机体哲学、德国心理学家肯特·戈尔茨坦提出的“机能整体论”,以及 20 世纪以来涌现的以米歇·昂利、梅洛·庞蒂为代表的“生命现象学”理论。

  通过分析西方哲学中机体主义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可以发现其演化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若干基本特征。西方机体哲学这四种类型在时间上相继出现,但后来的影响彼此重叠,其研究的主题逐渐深化。

  西方机体哲学演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方法论在注重直觉与注重逻辑之间来回摆动。古希腊和中世纪出现的“目的论类型”的机体哲学具有明显的直觉特征。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认识只能通过直觉,并且将超出经验范围的现象求助于不可知的神的力量。近代以来,受逻辑方法的影响,这一时期出现的“活力论类型”的机体哲学呈现出注重理性分析的特征。莱布尼茨通过对自然力连续性的分析,推演出作为最单纯的力( 单子) 必须是活动的实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从认识论角度对事物的有机联系进行了严密推理,形成了具有辩证法特色的宏大叙事。然而矫枉过正,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导致了机械论世界观占主导地位,于是“过程论类型”的机体主义者再次寄希望于通过直觉而非推理的途径把握世界。“系统论类型”

  的机体主义者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入手,将机体纳入系统的框架中,自然、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无一不可以用作为系统的有机体模型来解构,这里逻辑分析又逐渐成为主流。

  西方机体哲学演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存在着内在张力。在本体论层面上,出于解读机体的整体特性和内部的有机联系的需要,往往提炼一些只能靠直觉思维来把握的范畴,作为其形而上学原理的基础。但在认识论层面上,西方哲学研究多以实证分析、逻辑推理为主要方法,机体哲学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力图以逻辑分析的方式推导出世界的有机联系,因而很容易导致将“机体”范畴泛化的倾向。由于西方哲学研究的传统注重逻辑分析,直觉的作用往往仅限于选择逻辑思维的出发点,难以在机体存在和演化的其他方面发挥认知和解释的作用。直觉思维本身的非逻辑特点,使其始终笼罩一层神秘色彩,成为认知研究的“黑箱”,没能成为揭示机体本质特征和演化规律的有利工具。在理论体系建构方面也存在某些不够严格、精确之处。西方机体哲学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内在张力,既促进了西方哲学家对机体现象的深入思考,也不断置其于危机之中。

  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方机体哲学的社会影响。

  从古希腊一直延续到当今社会,机体哲学的发展一直未成为主流,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他领域的影响并不显着。西方机体哲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在认识论上有新的突破,需要直觉与逻辑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在这一点上,很可能要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寻找某些可供借鉴的认识成果。西方机体哲学期盼以某种无所不是的“机体模式”解释世界的所有构成与发展,似乎很难行得通,对机体与非机体的划分也是很有必要的。恰当地融合中国和西方机体哲学的合理内核,可能给机体哲学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开辟更为开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柯林武德. 自然的观念[M]. 吴国盛,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全增嘏. 西方哲学史( 上册)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梯利. 西方哲学史[M]. 葛力,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
  〔4〕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全集( 第二卷) [M]. 苗力田,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曹孟勤. 合乎自然而生活———斯多葛学派生态伦理思想研究[J]. 道德与文明,2012( 1) : 45 -49.
  〔6〕李东. 目的论的三个层次[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 1) : 20 -38.
  〔7〕魏宏森,等. 开创复杂性研究的新学科———系统科学纵览[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8〕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自然哲学着作选[M]. 祖庆年,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西方哲学原着选读[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3.
  〔10〕列宁. 哲学笔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3.
  〔11〕刘放桐,等.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
  〔12〕陈奎德. 怀特海哲学演化概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3〕怀特海. 科学与近代世界[M]. 何钦,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9.
  〔14〕朱葆伟. 机体模型: 意义与局限[J]. 哲学研究,1998( 11) : 8 -17.
  〔15〕魏宏森. 现代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J]. 哲学研究,1982( 5) : 62- 67.
  〔16〕普里戈金,等. 从混沌到有序[M]. 曾庆宏,等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7〕维纳. 我是一个数学家[M]. 周昌忠,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8〕阿尔奇·巴姆. 有机哲学与世界哲学[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9〕Hans Jonas. Mortality and Morality: A Search for the Good afterAuschwitz[M]. Chicag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