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部队院团编创作品中的美术构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27 共2888字
论文标题

  构图一词,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它的原意是组成、组合的意思。舞蹈构图是舞蹈语言在舞台上存在和呈现的方式,也是舞蹈在时间、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指舞者在舞台上不断变化、流动的路线或队形和画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舞蹈的构图往往要根据作品的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并将演员组织进行合理安排,这样呈现的舞台画面才具有美感,使整个舞蹈锦上添花,给人独具匠心的感觉。

  舞蹈中的构图也是指对于一个作品中对于色彩、线条、形态等方面的布置。舞蹈构图包括两类:一类是舞蹈的平面调度,主要是队形画面的流动;第二类则是舞蹈静态造型所构成的画面。

  舞蹈构图的使用必须从表现作品的主题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出发,它对于整个作品主题的表现、气氛的渲染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重要的作用,更能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部队院团编创的作品中,舞蹈的构图画面变化运用的尤为突出,军旅作品舞蹈动作语汇独特,它的动作包含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我们今天称其为当代舞。军队舞蹈演员身着军装,持枪荷弹,来表现战争场面和战士的斗争,军队舞蹈的演员大多是身怀绝技,有高超的柔韧度和技术技巧,被称作“钢铁和橡皮筋的融合”,这在国际舞蹈中是一类很特殊的舞蹈现象。

  在当今舞蹈比赛中,军旅舞蹈参赛数量多,阵容强,获奖多,自成体系,独成一派,它的风格体系影响了当前舞蹈界的创作,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央苏区被军民誉为“赤色舞星”的我军舞蹈的前辈们,为了表达对红军将士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出现了《红军舞》《当兵就要当红军》等歌舞,这些作品大多简单、快速,有的也是即兴表演,在民间中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优秀作品表现军民鱼水情的《洗衣歌》和《丰收歌》,代表了这一时期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这些作品的创作深入人们的生活,贴近军人与百姓的鱼水情,不断地创新,激发观众的热情。上世纪80年代,很多军队的编导大胆的展开想象与创作,从古代和现代不断地发掘新的题材,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刑场上的婚礼》《囚歌》《金山战鼓》《再见吧,妈妈》、舞剧《高山下的花环》《英雄》《壮士》等优秀舞蹈作品在这一时期产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貌。;1986年在北京举行了全军舞蹈比赛,这次比赛中划分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题材以军事题材为主,涌现了大量题材新颖,艺术上具有创新的作品如《黄河魂》《海燕》《囚歌》《小溪江河大海》等对今天仍有影响了的作品,推动了部队院团舞蹈的创作上的突破和法展,并奠定了当今舞台上军队舞蹈的形态。在第五届cctv舞蹈比赛中《红蓝军》拿下了舞蹈有史以来的满分。在刚刚举办的第七届cctv舞蹈大赛中,由赵明编创的《步调一致》拿下了当代舞的金奖,可以说部队院团的舞蹈进入了繁荣的阶段。

  在舞台上呈现的军旅舞蹈从题材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军旅生活或与之有关的。这类舞蹈多是反映战争场面、英雄人物、才、军事训练及军队的日常生活、如作品《壮士》《无名花》《夺旗》。这些作品大多是一些军旅出身的编导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英雄人物、历史事件而创作的。也有和军旅题材无关的,由部队院团创作的舞蹈,它的舞蹈语汇和创作题材更加丰富,包括古典舞、民间舞及现当代舞舞蹈,这一类舞蹈如《秋天的记忆》《剪纸姑娘》《和韵》等。

  舞蹈和美术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舞蹈构图也可以在美术构图中找到原理和灵感,所谓“舞蹈是流动着的绘画和活的雕塑”。舞蹈是动态的,而美术则是静态的,平面画面和静态造型是它们的共同特点。绘画中为了突出表现的主题思想,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往往就是要在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绘画构图的种类和形式丰富多样,它包括水平式、垂直式、中心式、散点式、圆形、三角形等。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舞蹈构图需要不断地丰富多样,也必须要从美术构图中区发现借鉴。

  平面调度的运用是军旅舞蹈的一大特征与共性。军旅舞蹈中常见的队形有方块、三角形、竖排、横排、斜线等。方块似乎是永远都具备的,方块铺开整个场面这样的队形上做动作,有稳定性看上去显得恢弘大气。三角形看上去很尖锐锋利,棱角分明,有前赴后继的感觉,在舞台上有很强视觉的冲击力。在《士兵与枪》中多次使用了三角队形。第一次时所有演员集中组成了一个大的三角形,在这个队形上做了一组动作之后,从大三角中舞台前部分出了六人的小的三角队形,接着从舞台的左后方分出了小三角形,看上去显得很有气势,富有力量。舞蹈中竖线和斜线、十字队形都能表现强有力的动势,《士兵与枪》就是运用一条竖线上的枪花通过十字队形变成了横线,构成了空间上的动态效果,演员动作整齐划一,具有很好的画面感和视觉上的震撼。

  舞蹈作品中也会借助道具的使用来增加构图的效果,渲染作品的氛围《士兵与枪》作品中体现出军人们刻苦训练,时刻不放松警惕,居安思危的忘我精神。它运用了士兵擦枪、将子弹上膛、用枪作战的生活化的动作,将枪的日常训练。搬上舞台,对枪的运用有握枪、举枪、立圆枪花,有很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刀光剑影的武舞场面,将整个舞蹈推向了高潮。为了反映战争的场景,张继刚编创的舞蹈《飞渡》中,为了更好更形象地表达战士的英勇向前、不畏牺牲的主题,编导在舞台的后方设计了一个很高带有倾斜坡度的舞台,演员所有的翻腾、跳跃、行进都是在这个台子上完成的,舞蹈中运用了小翻、扑虎、前桥等技巧来表现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战士们在敌人猛烈的枪炮中度过一条天堑是是何等艰难,前赴后继,为了心中坚持的信仰,使人们联想到红军长征时期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场面惊险,同时增加了整个作品的形象感和立体感。

  为了增加作品空间构图的效果,军队舞蹈的编创大多通过技术技巧的运用,来完成造型的立体感,甚至是达到一种极致美。舞蹈《士兵兄弟》中,编导使用了舞台的一个定点台中台,将演员的一条腿进行固定和限制,仅仅使用上半身和另一条腿的变化来完成战斗、受伤、跌倒、爬起等动作,定点上的流动是这个作品最大的创新点,抛弃了创作中流畅的动作,而采用了富有雕塑感的断点式的方法来表现,并通过演员的铜质的的化妆效果给人一种坚硬感和雕塑感。我们经常在军队舞蹈中看到抱腿转、抱旁腿、紫金冠等技巧,它主要展示的是演员身体的柔韧性和技术能力。舞蹈《红蓝军》将技巧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在舞蹈的开始,一名舞者双手撑地,双脚直腿翘起,胸脯离地,这个动作支撑了20秒之久。在表现战士的勇敢时使用了侧空翻接后空翻接竖叉,非常注重空间运用的对比性。在蓝军队员单独炫技时,使用了横线调度的横飞燕接蹁腿飞脚;一条斜线上的后空翻接横飞燕。可以说技术上达到了巅峰。在张继刚的另一部作品《士兵与枪》中开场有五个定点光圈,每个光圈里有一个演员,中间的一个战士在组装枪完毕后,每个演员都做了一组技巧,如后空翻接横飞燕、抱腿转、举枪连续分腿跳、抱后腿接紫金冠。这样的技巧在作品中令观众大为赞叹,也是军队舞蹈的一个夺目的亮点。

  在当今舞台上,军队舞蹈已经成了一种模式,其他舞蹈创作时的标杆和导向。它的动作语汇、技术体系、群舞调度等创作手法影响到了当下舞蹈编导的创作。它的出现与不断地繁荣对我们的舞蹈领域来说或许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