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有机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09 共2895字
摘要

  传统教学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教、学和验证,重视培养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与 记 忆 及 实 验 技能,而当今所需人才应该具有获取知识能力、采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机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一直是教学的研究热点,将研究型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方式应用于人才培养,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到 教 学 中,从 而 避 免 “填 鸭 式”教 学 的弊端。

  一、传统有机化学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有机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课时少,任务重。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不断在增多,但是课时数却不断减少。有机化学的特点是内容庞杂、反应繁多,涉及的反应物质种类多,相关反应和人名反应多,反应条件复杂。学生普遍感到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且对其缺乏感性认识。如何在规定的学时内按质按量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高考模式的改变使高中化学成为选修课,在高考中所占分值相对降低,师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也有所降低,致使学生在后续的大学化学学习阶段感觉基础不够牢固。

  3.教师缺乏明确的自主定位。任课教师应在课前充分做好授课准备,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学生的基础、师生的状态和具体的教学情境,结合自身教学特色,实现最佳的定位。但是,现在很多高校重视科研,忽视教学,使得教师教学积极性降低,更谈不上自主定位。

  4.教师教学模式落后。目前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模式普遍是以讲授为主。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枯燥乏味,表现在课堂中就是只强调“信息发送方”的效用,而忽视了“信息接收方”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会慢慢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被“牵着走”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结合国际领先大学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我们提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通过人名反应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有机化学的内容多,而且相对比较繁杂,因此,教师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难度也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教师与所教学生建立QQ群,在课程安排好后、正式上课前,要求学生通盘预习指定的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目录,掌握整个教学内容的构架,这样学生就对有机化学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

  其次,教师在开课前要求学生按照三种方式把所有的人名反应列出来。一是按照章节分类,二是按照反应类型分类,三是根据人名首字母顺序分类。经过三次整理,学生对人名反应就比较熟悉了。当然,在学生这样整理之前,任课教师要先整理好,然后根据学生整理的情况进行修改,直至学生整理完整。

  最后,班长把所有的人名反应分配给学生,每人负责一个人名反应。负责每一章人名反应的学生都需要在本章结束后深入学习,归纳、整理,查阅相关资料,列出该反应的背景、反应机理、实用示例、参考文献、应用范围与局限性等信息,并且要查阅最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找到该反应的应用研究工作,然后整理成ppt课件,发给任课教师审阅、补充、修改。这个过程贯穿有机化学教学的全程。在下一章节上课之前,负责整理的学生利用小班辅导课的时间,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讲解,大家集体学习、讨论和复习。讲解学生要像教师授课一样讲解人名反应的发现过程、人名反应所对应的科学家的介绍、反应实例、反应机理(重点),以及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所有的讲解内容需要有文献出处,同时讲解中要辅以板书,需要由引言、正文到总结,台下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讲解学生解答,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协助讲解学生解答相应的问题。当讲解学生讲完后,教师进行相应的补充,指出讲解学生没有讲清楚或者讲解错误的地方,并且允许其重新讲解。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理解反应机理,同时课后要去查阅所列出的文献,并理解文献的重要内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