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基于微课的高二化学集体备课实践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作者:王钦忠;许英涛
发布于:2019-12-27 共4384字

高二化学论文第三篇:基于微课的高二化学集体备课实践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价值和意义, 将微课引入到常态课的集体备课之中, 即教师在集体完成常态课的设计时, 备课成员还要基于常态课教与学的需要设计若干辅助性的微课, 每个微课的内容不是对常态课内容的重复, 而是在常态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和深化,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并以高二化学“工业流程图试题分析”的备课实践为例对备课模式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集体备课; 微课; 备课模式; 工业流程图试题; 化学;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形式多种多样, 有基于学科教研组的, 有基于年级备课组的, 还有与校外专家或者教师联合的, 但无论哪种形式都突出的是“集体”一词, 它理应成为教师们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交流教学思想、分享教学智慧的校本活动。实践证明, 一些优秀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已经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发动机, 成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然而, 也有很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对集体备课本质的分析

  学校教师到底该怎样进行集体备课呢?经过对北京市优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 得出以下三条学校集体备课成功的经验: (1) 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之间能够形成融洽的、积极向上的合作关系; (2) 在这个集体之中有一个负责任的组织者; (3) 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之间已对某种教育教学理念、目标或任务达成共识。由此可见, 集体备课作用得到发挥的关键在于这个“集体”能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薛焕玉认为,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1]而集体备课的本质也恰恰体现于此。当然,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由成员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这个任务的选择和设计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二、对集体备课价值取向的分析

  传统意义上认为集体备课就是“磨课”, 集大家的智慧打造一节近乎完美的课堂教学。应该说, 追求完美是人之常情, 尤其是在有领导和外校教师听课的情况下, 任何一个教师都希望给听课者留下完美的印象。然而, 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 教学效果的评价都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 教师的课堂表现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所以, 如何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凸显出对学生的研究才是决定备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李国华对“集体备课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学生整齐划一, 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提出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不应是让学生“齐步走”, 而应该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也是本文所提倡的观点。

  另外,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打磨一节课, 而是要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进行化学教育, 所以, 人们对集体备课内涵的理解也需要更新, 应当把集体备课看作化学教师解决日常化学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校本学术交流活动。

  三、对微课应用于集体备课可能性的分析

  然而, 具体到某一节课上该如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呢?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们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智慧, 不过, 微课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苏小兵等认为, 微课本质上是一种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课程资源, 微课的目的与应用的教学阶段 (课前、课中、课后) 有关, 是教师期望学生在使用微课后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3]不同学生学习某节课后所出现的差异, 往往体现在一些“具体问题”上, 既然一节课不能全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 若是借用微课来帮助学生解决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同时也给教师的集体备课带来了新的任务。刘金龙和侯晓敏等已对微课应用于集体备课进行了实践研究[4,5],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其研究主要聚焦在对微课的集体备课上, 而没有深入探讨微课与常态课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以及微课对学生学习的价值。

  四、微课支持下的集体备课模式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在北京市房山区一所学校的化学教研组对微课支持下的集体备课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下面以高二化学“工业流程图试题分析”的备课实践为例, 阐释这种模式的应用过程。

  1. 构建模式的目的

  构建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比如改善集体备课氛围、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等;二是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比如不同学生在学习和解答有关工业流程图这类试题时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 这种集体备课模式所研究的内容是完全建立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基础之上的, 是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的, 不需要教师花费时间提前准备。

  2. 微课支持下的集体备课模式操作步骤

  (1) 确定需要研究的课例主题和明确备课组成员的任务

  本次参与集体备课的成员主要由高二年级的5位教师和笔者组成。经过大家商议, 一致认为学生在解决工业流程图类试题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进行教学研究;其中, 教师甲负责主讲常态课, 其他四位教师根据需要设计和制作微课, 笔者负责组织和指导集体备课活动。

  (2) 研究常态课的教学背景和教学思路

  首先, 分析教学背景。所有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 (一般5分钟) , 以“头脑风暴”的形式陈述自己在“工业流程图试题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师甲则负责记录和汇总教师们的观点和建议。经过讨论, 教师们最终决定选择下面的习题作为主要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设计:

  某研究小组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 (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和Si O2, 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备绿矾, 设计的流程参见图1。请回答:

  (1) (1) — (3) 所涉及的实验操作方法中, 用到过滤的是_______ (填序号) 。

  (2) (3)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 。

  a. (1) 中可选用盐酸, (3) 中只能用硫酸

  b.溶液B中含有OH-、Si O32-、Al O2-等阴离子

  c. (4)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固体C做还原剂 (4) 原烧渣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选择此题的主要原因:它是高二会考中比较典型的试题, 能够集中体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比如对硫酸亚铁性质的掌握, 对工业流程图的分析, 对工业制备原则的理解, 以及对基于工业流程定量计算的掌握, 等等。

  其次, 设计教学思路。教师甲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本课的设计思路, 然后其他教师以此为“靶子”进行讨论和分析,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逐步修正和完善教学思路。经集体讨论, 最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由三个任务模块组成:任务一是让学生应用Fe SO4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比如做净水剂、改良土壤酸碱性等, 既复习了有关Fe SO4的基本知识, 同时又引出了工业上如何制备Fe SO4这一问题;任务二是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工业上制备硫酸亚铁的基本过程, 让学生设计并完成工业流程图;任务三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工业流程图试题的思路和方法, 并利用这个思路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最后, 可视化教学思路。集体研制的教学思路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们的脑海中, 还必须以可视化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在本次备课过程中, 采用的是海报 (大白纸) 的形式, 教师们集体设计和制作。这种方式简洁、快速, 可以让教师以多样化的图文形式呈现教学目标、核心内容、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各个要素, 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避免让教师陷入对文本的无谓的推敲和修正之中。实践证明, 这个环节是教师们充分发挥合作意识、展示集体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环节, 也是教师们最轻松愉快的环节。海报设计好之后张贴在墙上, 邀请其他年级组的化学教师来指点和质疑, 最后由负责主讲的教师甲进行修改和完善。

  图1 用硫铁矿烧渣制备绿矾的流程   下载原图

  (3) 基于常态课教与学的需要设计微课

  有了基本的教学思路之后, 仍然有些问题很难在一节课中全面解决, 所以这时就需要其他四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或者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确定自己的微课主题, 力求用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每个微课的设计也要由教师们根据常态课教与学的需要进行研讨, 包括问题选择、目标设计、素材选择、活动设计和评价设计等都要进行沟通, 避免交叉和重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每个微课的内容不是对常态课内容的重复, 它是在常态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和深化,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这样就形成了以“工业流程图试题分析”常态课为主干, 四节主题微课为辅的课例群。这四节微课与常态课的基本关系如图2所示。以“绿矾的净水原理”微课为例, 在常态课中,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亚铁离子被水中的氧气氧化变成三价铁离子的这一过程, 对于具体的净水过程则以阅读资料的形式给出;而在微课中, 教师首先给学生演示绿矾净水的实验过程, 然后结合每一步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物质变化, 包括三价铁离子的水解、Fe (OH) 3胶体吸附原理, 以此来深化和拓展学生对铁元素的认识。

 

  图2 微课与常态课的关系   下载原图

  五、实践反思与总结

  经过若干轮次的实践应用, 微课支持下的集体备课模式已逐渐被学校化学教研组所接受, 并且已经把集体备课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这种备课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意愿被激发出来

  集体备课过程中, 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 每个人都有体现个人价值的方式和机会, 教师的个人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集体备课不再是“一言堂”, 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活动, 而是与每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 让教师们产生了被需要的感觉。因此, 每位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意愿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2. 教师的化学教学思维得到了拓展

  微课为教师向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提供了机会。在设计微课时, 教师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教材上或考试中的那些知识点, 而是能够放心地去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这为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打下了基础。

  3. 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更加明确

  以往课堂教学时, 教师在一节课中涉及的内容太多, 什么都想讲给学生, 但什么又都讲不细致, 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有了微课之后, 某些与本节课教学不太相关的内容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呈现, 让教师集中精力讲授最为核心的知识。

  4. 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微课自身具有篇幅短小、可重复观看的特点, 为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同时微课资源的不断积累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选择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 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1-10.
  [2]李国华.对集体备课的理性审视与深层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9) :53-55.
  [3]苏小兵, 管珏琪, 钱冬明, 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4 (7) :94-99.
  [4]刘金龙, 贺丹君.基于微课教学设计, 创新集体备课活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 (7) :67-69.
  [5]侯小敏.将微课引入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的一种新方式[J].中学教研 (数学) , 2016 (4) :18-21.

点击查看>>高二化学论文(推荐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中学
原文出处:王钦忠,许英涛.微课支持下的集体备课模式研究——以高二化学“工业流程图试题分析”的备课实践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4):26-28.
相关标签:高中化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