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乔焕江《日常的力量—后新时期的文学与文化反思》的理论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08 共4286字
论文标题

  近些年来,国内外文艺理论界可谓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理论话语层出不穷,展演着花里胡哨的舞姿。从审美意识形态论争,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再到后理论、理论之后的理论话语如何。我们这个时代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思想和理论话语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因此,重新打量原有的理论话语,发掘理论存在的内在力量就成为当代学术界创新和适应新的时代文化需要的重要活动。理论如何创新?理论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语境?这里就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在当代西方流行的“理论的终结”的语境中,这些问题尤其值得思考。理论之后,难道就没有理论了吗?很明显,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理论不会终结的,所终结的不过是理论的一种形态。正如利奥塔所言,后现代主义之后,必然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也就是说,理论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只有鲜活的日常经验才是理论的真正力量所在。

  在被称为后新时期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要进行理论的言说,所面临的语境有多重:全球化语境、新媒介和消费文化的语境、特殊的政治语境等等。这些语境的考量都直接制约着理论话语的言说,是后新时期的理论言说不可忽视的。

  后新时期文学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政治话语与非政治话语的纠葛、地方性知识面对全球化浪潮的言说、新媒介下的文学艺术的变迁和探索,这些都构成理论言说的重要话题。在我看来,如果对这些话题回避,那么新的理论探索似乎就构不成有价值的问题。乔焕江博士的新著《日常的力量———后新时期的文学与文化反思》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

  首先,作者立足于后新时期的文化语境,对文学主体性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文学主体重建的问题。文学主体性问题是讨论理论生产是否有效的关键问题。文学主体性问题,在当前热门的西方思潮中,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

  西方文学理论对文本、对阅读主体强调,尤其是后结构主义的“作者死亡”观点的提出,似乎都预示着文学主体问题过时了,不必纳入理论关注的视野。但是,理论的漠视,就真的可以忽略主体性问题了吗?文学创作和批评活动可能是零度言说吗?可能远离现实虚无缥缈吗?焕江博士认真思考了后新时期创作和批评的景观化、资本化、消费化对主体精神的破坏,当地看似繁荣的文学艺术界背后却是精神的荒漠,缺乏对生活自身真正问题的关涉。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他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后新时期时代难题的结构性特点,并且自觉在这一结构中找寻文学有效的言说位置和方法……文学既直面现实的困难,又体认言说的困难,最终在双重困难之间确立这一时代的主体精神……文学实践需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征”。①也就是突破文学性模式、消费化模式和理论怪圈的限制,充分体认后新时期主体的情感结构,与社会文化形成对话性,从而有效地建构“审视现实和介入现实的主体精神”。审视和介入现实,需要的就是这些主体精神的建构,没有主体精神,这些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从叙述中我们看到,焕江博士对当代文学实践所做的诊断,切中时弊,并给出了正确的疗救方案,显示出作者本身的强烈关注现实的主体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作者召唤当代文学主体性精神。

  面对后新时期批评话语主体的失语,焕江博士专门探讨了后新时期理论生产的问题。作者立足于后新时期中国文论现实,探讨了新时期文论和批评的“非政治化”和“去政治化”发展的轨迹,日常生活审美化引发的理论问题,乃至于大学的理论教育体制、文科教育体制滞后等等,指出了这些问题处在理论界的盲点,要解决这些问题,正确的出路就在于应对和参与文学批评主体性的重建。应该说,这种探讨方式抓住了中国理论界的当下问题,也切中了国外新的研究热点问题。理论与政治的双重关系、制度与文艺批评的关系,文化实践的变迁带来的生活世界的变迁,这些都是分析问题的关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不是多少外来理论的介入,而是真正地理解本土语境。这是问题发生的现实土壤。离开了这个语境,任何理论都无法真正地介入,都没有任何作用。而新的理论也只能从这里生发出去,从而应对新的问题。所以,文学批评和理论生产的关键其实还是主体性建构的问题。批评活动主体精神的缺乏,就会对现实问题淡漠,陷入自言自语的怪圈。

  其次,弱小话语的关注,凸显了特有的价值关怀。作者把分析的视野扩展到综合性的文化空间体系中,以此来考察具有特殊价值的话语形式。这样,一些过去处于劣势的话语就浮现出来。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这些弱小的话语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作者在书中,重点考察了民间话语和地方性话语,显示出作者敏锐的学术眼光。

  民间是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文学的关键词之一。民间话语的凸显是后新时期一种重要的话语实践,在后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和批评中形成一股潮流。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如何分析和解读就是理论话语的发力所在。无疑,民间这个关键词是理解后新时期文学实践的重要维度,这里面蕴涵了复杂的问题。民间与精英、民间与官方、民间与现代化等等复杂关系都给民间话语实践戴上了各种各样的面具,理清这些问题,是阐释后新时期文学、文化的变迁不可或缺的途径。批评界对这个潮流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纷争,但是这里“充满着相互误解、误读乃至相互攻讦的矛盾状态。在这种混乱的纷争中‘,民间’的意义及其本来面目显得驳杂、隐晦”。②正是基于这个混乱,作者反思了现有的研究现状,展开了自己的言说。在纵览了当代民间文学话语的类型后,作者指出后新时期文学、文化发生的民间转向,一方面是对当代文学的结构性补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的变迁。这些凸显出当代文学重建日常生活维度的追求。由此,作者围绕着这个问题,从横向和纵向考察了后新时期的民间话语实践,指出了批评界遮蔽民间话语的很多问题。在已有的话语系统中,民间已经被抽象化、简单化,已经丧失了自身的丰厚性。如何应对这种状况?“是以某种传统或现代的精英式想象为价值标准而删减日常世界的丰厚,还是以充分尊重日常境遇中个体的基本欲望、生存经验和感性体验,回到日常现场并直面问题的复杂缠绕,最终以主体性的实践介入到日常生活的改造中……这种选择一定会以历史必然的形式出现的”。③很明显,与重建文学主体性是一脉相连的,直面日常生活的现实,以主体性的介入,这才是后新时期民间话语参与的态度。作者对后新时期的民间取向文学的分析,就体现出这种价值关注的态度。

  另外,这个对民间话语价值的主体性实践的态度还体现在作者对地方性维度的关注。民间和地方性也是有联系有区别的一对概念。在现代化主导的全球化语境下,地方性的价值凸现出来。地方性的文化和文学恰恰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意义上,二者获得了关联。作为国内文化研究的新锐,作者在文化研究中尤其强调了地方性维度。作者谈论地方性也并不是泛泛而论,他结合的也是中国当前学术语境“当代的学术生产机制,基本上是以民族国家意识为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京沪等学术重镇处于话语中心的位置……反思和挑战既存知识生产模式,发现和呈现社会文化发展的多种经验和多种可能”。④恰恰是在对这个话语霸权的反思中,看到了地方性特有的学术价值。作者结合这个思路,对东北地方性文化进行了探索,研究了东北人形象的边缘化、龙江电视剧、龙江文学的地方性视野,以文本的形式展现了这个维度的问题。

  再次,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艺术生产与日常生活的指向也是作者言说和反思的重要维度。应该说,后新时期的文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文化语境就是大众文化建构的。大众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从当代文化语境看,大众文化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主宰的,新媒介为载体,席卷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到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直接改变了现有的文化格局。精英文化、官方文化主宰的文化格局受到了冲击而逐渐瓦解。新形态的文学艺术适应新环境诞生了,成为后新时期文学的重要形态。尤其是玄幻、职场、校园、穿越、盗墓、悬疑、谍战等类型文学,在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介的推动下风生水起,直接构成了当代文化的一道景观。面对类型文学的海量生产、海量阅读,作为关注文学文化现象的当代批评却有些滞后,甚至有所漠视。因此,面对这种既存的文学文化现象急需理论加以研究,对其加以评价、定位、阐释,揭示其内在的文化密码。这也是当代批评理论不可或缺的责任和义务。焕江博士就直接介入到这个场域,以“80 后”青春文学、谍战小说为个案,对类型学现象做出了理论的回应。

  作者指出,类型文学是当代社会文化的表征,是对变化了的社会结构的体现和重新塑形。

  “新世纪以来类型文学异军突起,并不只是文学传统自身的某种技术性和时代性变异的结果,而是同时潜藏着社会结构中新兴力量的社会书写意图,尽管在这一意图中包含了不同社会诉求之间的商谈乃至妥协”。⑤也就是说这种新形态的文学是日常生活改变的产物。作者并没有对类型文学唱赞歌,而是从反思和批判的角度分析了类型文学背后的深层文化意味。“看似只追求‘悦读’效果的类型文学作品,由此实际上成为对社会现实问题深入反思的阻隔,而其大规模、模式化的自我复制策略,反过来又会产生重新塑造零散化社会关系的政治化效应……富有人文精神的价值观,总体性现实关怀和严肃的思辨精神甚至成为戏谑和拒绝的对象……最终取消了我们寄希望于文学对现实更为复杂和独特的审美性思考,甚至挤对和压缩后者的生存空间,乃至造成文学传统的中断”。⑥与对类型文学一般的批评和指责不同,作者还是以批评主体对于日常生活介入的姿态来审视类型文学的文化属性,直接击中了类型文学的缺失,可谓见解深刻。

  当然,《日常的力量:后新时期文学与文化反思》这本书还有其他深入的内涵等待我们去解读。我们应该指出的是,立足于日常生活的现实,以主体的态度积极介入,关注文学背后复杂的文化意味,是作者关注始终的主线。在文学、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复杂纠缠中,给人的精神生存清理出一个干净的空间,也是作者的特有的文化理想。作者关注的是现实中个体的生存。因为,日常生活舞台上活跃的就是单个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大写的人,立足于这个基础,理论批评、文化研究就有了力量的源泉。理论的力量是来自日常的。

  在这个丑闻频发、谎言遍地、人欲横流的时代,还有谁去关注生活应该如何?还有谁去追求精神价值的实现?还有谁去守护生命的家园?读完这本书,我们或许就有了答案。强烈的问题意识,秉持批判的精神,守护着精神的家园,都使得这本书对读者形成了极大吸引力。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我们看到,《日常的力量》这本书的理论言说也是充满活力,涂满生命之色的。它在呵护生命,呵护生活,构造了一个极富理想色彩的世界,让我们在这个没有理想的时代瞥见了些许的希望。或许,没有了理想,没有了希望,人们还会活着,但是这个活着还有意义吗?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