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张隆溪跨文化阐释学系统论述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335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张隆溪跨文化阐释学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绪论】张隆溪生平与文学成就简述
【1.1】西方文论的研究方法
【1.2 1.3】现代文论的传统建构
【第二章】中西比较的文学阐释学
【第三章】跨文化的阐释之路
【结语/参考文献】 张隆溪跨文化阐释学系统论述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在张隆溪的跨文化阐释学中,他不止一次强调并且一直在坚守着文论话语背后对于人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建设。他是以文学为研究的对象,但同时也是把阐释当成他的生活状态,在文论里运用的方法,也是其人生价值的写照。他在谈论文学理论批评方法的时候,就会联系到对人生的看法。在谈论文学理论不仅仅是联系作品本身,更需要联系历史、哲学、宗教和社会政治更宽阔的背景上来深入探讨的意义上讲到:“人贵有自知之明。”
  
  告诉读者只有做到这样,才会避免没有主见,同时也能对各方意见采取正确客观的态度,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大,从而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得到长进的可能。阐释对于张隆溪来说,是一种方法,但当张隆溪运用到这样的方法时,基本是将它当成本体而自觉。阐释和理解不可分割,他在着作里经常提到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那么他的目的便达到了。兴趣一词代表着尊重和宽容,他的文学理论更偏向于哲学而不是理论,因为哲学是引导人们思考,是开放的;而理论是盖棺定论,在其封闭性中才有其有效性。理解和阐释在张隆溪的建构中,成为他的学术方法,同时也是其人生的法则。他尽可能地去理解不同的事物,对于异己事物的了解也加强了对自我的认识。
  
  这样做令他对世界充满希望,对每一种呈现都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与西方文学相比,学习中国古代文论的时候会发现其话语背后的依托是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理想,与西方文论话语的解释性品格大相径庭。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当张隆溪在谈跨文化阐释的时候,他其实是在谈论人生的法则:如何保持个体的独立,又存在于和他人的交往之中。这与巴赫金的对话哲学颇为相似,不过张隆溪走向了对话的前面,就是对于理解的本体要求,让理解更加平等,也许是中西方文学交流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张隆溪从西方文论的研究入手,用述评的方式重新建构现代文论,选择述评方式不仅体现了其包容的价值立场,更是奠定了他后期的学术方向:把对主体的重视,对阐释的要求放在了现代文论有效性的首位,也最终走向跨文化阐释。他认为现代文论的发展动力是补充,同时与自然科学关注结果相比,它更加关注过程与关系,以抵抗主体被物质化的可能。
  
  张隆溪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与很多大师有过深厚的师生情谊。而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的学养和认为中西方文化的可沟通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他,加上他后来的留学与教学经验,中西方文化在他的阐释中形成了一个对流,从而也成为走向世界文学的一个出口。不过,中西方文学的交流也面临着一些文化不可通约论者的敌视。在他们看来,中西文化是不可交流的。为了打破他们的偏见,张隆溪比较了西方的逻各斯与中国的道,说明在中国的语境中也从来就有一个存在于一切之上的道,而阐释也是从孔子对于《诗经》的解释开始的,中西方的对话便有了基础和可能。紧接着,张隆溪提供的方法时跨文化阅读,这样的阅读并不是囫囵吞枣式地去寻找作品中相同或相异的地方,而是细细品味所阅读的作品,了解其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那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大环境,那里有历史的积淀,有社会的困扰,更有心理的矛盾与情感的绵延,而最终指向的是人性。
  
  在阅读张隆溪文论的同时,因其文学理论的哲学化和多元性,让我想到了茨威格的一句话:“正如我感到整个世界是我的家乡一样,我的书在地球上所有语言中找到友谊和接受。”
  
  事实上,矛盾并不存在。理解意味着从整体的角度对一个部分所做出的理解。不过,人们对于整体的概念会因他们知识和素质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这再次说明了这个体系的必要性。人们可以通过理解这个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来学会理解②。文学阐释学强调的便是理解,而这个理解更多意义上并不是不同的理解,而是向更圆满的方向努力的。
  
  张隆溪结合了理论与文学的力量,在阐释学的哲学背景下,继续着他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同时,也是一种人生立场的坚守, 坚持开放、阐释、尊重和平等的看待世界,延续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力量。书写和叙述,传递着一种信念。
  
  张隆溪在比较文学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了三十年,从少到多,从无到有,“综学在博,取事贵约”,张隆溪的跨文化阐释学真正在践行着这样一种智慧。走向反思,走向阐释,走向自我认同是当代文论发展的三条可能的途径,③张隆溪的跨文化阐释学正是把三条途径融合,为当代文论发展提供了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期刊类
  
  [1] 陈博,张健。从元美学视角看张隆溪先生的跨文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4)。
  
  [2] 蔡银强。张隆溪与刘若愚诗学之比较[J].阴山学刊,2012(10)。
  
  [3] 韩晗。超越差异,跨界求同--记张隆溪[J].当代学林点将录,2013.
  
  [4] 姜澎。科学越发达 文化回归越快[J].文汇报,2012(1)。
  
  [5] 刘人锋。超越差异:张隆溪与赵毅衡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J].当代文坛,2006(2)。
  
  [6] 梁建东。跨越中西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张隆溪教授访谈录[J].口述历史,2010.
  
  [7] 孟蔚红。张隆溪:文化是社会的脊梁骨[J].成都日报,2008(2)。
  
  [8] 孙华明。超越对立:论张隆溪的跨文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9] 王炎。跨文化视阈:北美汉学的历史与现状--张隆溪教授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7.
  
  [10] 叶扬。一以贯之:读张隆溪《一毂集》[J].阅读札记,2012.
  
  [11] 张和龙。对学术要有一种爱--张隆溪教授访谈[J].学者访谈,2011.
  
  [12] 张哲。比较文学促多元文化相知相解[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
  
  [13] 朱静波。张隆溪的诗画人生[J].老国土之友,2013(6)。
  
  2、硕博学位论文[1]张宏辉。道与逻各斯:文化异质及其现代性与诗性阐释[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专着类

        [1]伽达默尔着,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钱钟书。管锥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特里·伊格尔顿着,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续编:从卢卡奇到赛义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7]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2012.
  
  4、作品及作品集

        [1]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1986.
  
  [2]张隆溪。走出文化的封闭圈[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张隆溪。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张隆溪。一毂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学术入门研读手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张隆溪。五色韵母[M].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9]张隆溪。灵魂的史诗:失乐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10]张隆溪。文学·历史·思想:中西比较研究[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
  
  [11]张隆溪。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2]张隆溪。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致谢
  
  西华师范大学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我进行了文艺学专业的学习。十分感谢我的导师,杨红旗老师。他对学术的认真态度和爱深深地感染了我,同时也是在他的指导下,我才进入了文艺学专业的入门学习以及完成了硕士论文的写作。也是在他的辛勤教育下,三年的时光没有虚度,发表了一篇关于文学伦理方面的小论文,同时对文艺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加理智的认识。从而由曾经对文学的兴趣,积淀成为文学人生的一种状态,得以坚持。
  
  这篇论文也是对自己文学理论学习的一次总结,十分感谢指导我写作的各位老师,无论是开题答辩、中期答辩,他们都对我的论文选题和框架的设计以及整个论文写作给予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以及指导。文艺学专业的学习,也离不开他们每一个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我们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失去为人师表的耐心和鼓励。
  
  另外,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专业内外同学们的互相交流。感谢李飞、王致远同学对我论文思路的启发。感谢家人对我学业的支持,特别是父母对我的包容。
  
  同时,感谢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暖气、热水和书籍。
  
  感谢理解。感谢前辈们在知识体系中的奉献,他们卓越的思想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