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英国绅士风度的特征、形成及现代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29 共4865字

  1 前言
  
  提起英国,人们自然联想到白金汉宫、大本钟、泰晤士河畔等的美丽风光;笼罩伦敦的大雾、常年阴雨连绵的气候;蜚声中外的莎士比亚戏剧和保留至今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等。然而,在这些粗浅的文化印象中,那些身着礼服、头戴礼帽、手中拎着雨伞信步走在街上的传统英国绅士形象让人尤其印象深刻,而其高傲、矜持的一面仿佛也成为了英国民族性格的代名词。

  英国有着至今令她的国民引以为豪的美誉--绅士的国度。人们也往往用“绅士风度”来形容和概括英国人所有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2 绅士风度及其主要特征
  
  绅士风度确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追溯其历史,它是英国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长期培育建设的文化思想体系,其实质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融合了各阶层的价值观而形成的。

  这种融合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它既非贵族精神的完全翻版,也不是中产阶级或劳动人民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钱乘旦、陈晓律,2003:300)从这段定义来看,绅士风度本质上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等级化的阶级概念,代表了社会中下阶层在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向上层社会看齐的一种愿望和具体行动。久而久之,在各种价值体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虽然并未名文规定,却潜移默化地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事准则,并最终形成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绅士风度。“绅士风度已经不是哪一个阶级的专利了,而是全民族共有的一种特征,它会很容易把英国人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钱乘旦、陈晓律,2003:311)所以,绅士风度实际上是绅士文化的精神内核,浓缩了英国人的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

  首先,绅士风度强调公平合理的竞争原则,不论是在商业、政治或其他带有竞争性质的场合,都应以良好的运动员风格来竞争。绅士们坚持不欺骗、不说谎、光明磊落、不搞暗箱操作。

  其次,言行处事应该尽量减少主观色彩的掺杂,一切以理性为出发点。这种自持的情绪体现在工作上则要求人们遵循良好的职业操守,反对通过权钱交易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在政治上则要求人们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处理政务和政党的内部纷争。在人际关系上,这种客观的标准往往让人形成错误的文化假象,即英国人冷漠、内敛和矜持。第三,绅士风度还应表现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看出,这一品质还体现着中世纪骑士精神的蔚然遗风。最后,绅士风度还强调自尊自立和自我奋斗的精神。不单单是英国绅士,普通的英国国民也认同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一个人出身多么卑微,他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干出一番事业,通过社会地位的提高挤入上流社会,而这一点也是中产阶级精神的浓缩。由此可见,“绅士风度确实是融合各个阶层价值取向的一种民族风度。”(钱乘旦、陈晓律,2003:312)
  
  3 绅士风度的形成
  
  绅士风度的形成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考虑:首先,静态地考察绅士风度的形成,即追溯其形成的历史成因;其次,以动态、历时的眼光看绅士风度如何在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下进行融合与演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国民性格及民族文化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包括历史发展、地理气候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传统、人文背景等。

  就英国而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英国人保守、内敛、独立和安于现状等性格特点。

  3.1 绅士风度形成的静态分析
  
  从地图上看,整个英国由北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和众多小岛屿组成,一条浅浅窄窄的英吉利海峡将其与欧洲大陆孤立开来。正是由于这道天然的地理屏障,英国人长久下来形成了很强的大陆情结与岛国意识,其思维模式也与欧洲大陆国家的人们大相径庭。生活方式上,英国人珍视传统、重视经验,喜欢固有的生活模式,不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体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则给人以冷漠、矜持、内敛的感觉,这些都是绅士风度的主要特征。其次,英国自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等级制度、国民浓厚的阶级意识以及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造就了社会中下层人民迫切改变其社会地位,踏入上流社会的强烈愿望。这种社会各阶层间思想、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成为了绅士风度的主要文化驱动力。

  3.2 绅士风度形成的阶级分析
  
  绅士风度本质上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价值观念的互动,并不是某一特定社会阶层的专利,其形成也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随着社会各阶层的发展而在内部进行各种观念的重组,从而形成一套带有各个社会阶层印记的文化概念。所以,除了挖掘孕育绅士风度的自然和文化土壤外,还有必要对绅士风度的形成进行阶层分析。绅士风度作为各个社会阶层相互作用的共同体,虽然并非贵族精神的绝对翻版,其内核确是贵族精神的继承。

  3.2.1 贵族精神
  
  近代英国的社会结构呈金字塔状,塔的顶端是国王,从上往下依次是贵族、乡绅、市民、工农等。“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本身是固定的,但各个社会阶梯上的人则有可能凭自己的努力进入高一级的阶梯,社会的垂直流动性比欧洲大陆各国都容易得多。”(钱乘旦、陈晓律,2003:265)由此,较大的社会流动性为绅士风度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而深入人心的等级观念与英国人对于贵族生活的向往则加快了绅士风度的形成。英国的贵族起源很早,可追溯到盎格鲁 - 萨克逊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其政治、经济和两者衍生的文化优势使得贵族成为社会的主导阶级,贵族精神成为英国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和参照系。贵族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中下阶层效仿的蓝本,其言行也起着表率作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贵族不仅意味着一种地位和头衔,也意味着社会的一种追随的目标。”(钱乘旦、陈晓律,2003:282)当贵族由观念到行动的追随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时,贵族本身对于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角色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自觉性。为了满足中下阶层对其寄予的社会期望,贵族们会更自觉地规范、监督自己的言行举止,久而久之便积淀成了“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的首要特点为骑士精神,表现为勇敢尚武、光明磊落和对情人的崇拜。可以看出,绅士精神的部分特点即来自于此。其次,贵族们有着强烈的自立精神和欲望。这种由其强大的经济背景生发而来的精神不但体现在绅士风度上,还成为英国民族性格的重要标志。贵族精神的第三个特点是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虽然出自贵族阶级自身的利益,却使得“关心政治”成为英国民族的普遍爱好。最后,对知识和文化的推崇对绅士精神的培养和其后绅士教育体制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3.2.2 中下阶层的社会融合
  
  英国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和悠久的贵族传统使得无形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不同的阶级使用不同的语言、身着不同的服饰、出入不同的场所、接受不同的教育。工业革命后,英国产生了一批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凭借个人勤奋和才智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在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上却远不如贵族阶级。于是,中产阶级借工业革命的历史浪潮相继树立起经济和政治优势后,便将目光投向当时英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贵族文化。日常生活上,他们也处处以贵族乡绅的生活方式为模板,从模仿贵族阶层的家居摆设到闲暇活动再到其从事的经济活动。正是这些中产阶级在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融合、传播绅士风度和精神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绅士风度的形成来源于贵族阶级的思想自觉性与中产阶级为在文化话语权上拥有一席之地而共同努力的结果,那绅士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延续则还需要第三阶级的参与,即下层阶级。中产阶级将“向贵族看齐”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而这种风气也同时感染着下层劳动人民。

  下层劳动人民既没有贵族阶级沿袭的政治、文化优势,也没有中产阶级的经济优势。随着与上层阶级的经济矛盾日益尖锐,同时目睹了中产阶级靠个人奋斗和勤俭成为“新富一族”,下层劳动阶级摆脱束缚的渴求变得越来越强烈。一方面,普通工人开始通过成立各种组织来表达他们的经济诉求;另一方面,他们开始重视读书,重视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所以,英国的阶级融合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果。正是在这种下层模范中层、中层模范上层的大背景下形成了全民绅士化的局面,“作为英国民族特色的所谓‘绅士风度',就是在这种模仿中形成的。”

  4 绅士风度的现代化
  
  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看,绅士风度似乎可以定格在几个坐标点上,分别是中世纪以贵族文化为主导价值观的统领期,维多利亚时代绅士文化的兴盛期和工业革命时期绅士风度的整合期。但两次世界大战后,绅士文化却开始衰落,绅士精神日渐式微,传统意义上的绅士更是难以寻觅。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猎狐运动。猎狐运动在英国风行六百余年,被看作绅士的标志性运动。2005 年初,英国议会颁布了一项法案,禁止人们再从事这项古老的绅士运动,英国绅士的生活方式从此正式宣告终结。尽管如此,绅士风度的精神内核却并未消失,反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同任何的传统文化元素一样,绅士风度也经历了继承与保留,发展与革新。传统绅士的生活方式由于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而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其生活礼节、品味爱好和核心价值观却在时间的磨砺下散发出更为恒久的魅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繁荣、通讯发达、竞争残酷、个性解放、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大熔炉,任何的传统都有可能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遭受挑战、质疑乃至彻底的颠覆。自中世纪以来的绅士文化也卷入到这场现代化的浪潮中。现代绅士风度继承了传统绅士文化的精髓,包括得体的举止、高雅的艺术修养、自由的思想、公平合理的竞争原则、勇敢的骑士气概和务实的精神。

  另一方面,绅士风度的古典含蕴逐渐削弱。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贵族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和没落。而 20 世纪初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则颠覆了女性在传统绅士文化中被赋予的劣势的社会角色。可以说,传统绅士文化在经历了现代化的“分娩阵痛”

  后反而更切合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了。

  5 绅士风度的“精神困境”
  
  绅士风度的现代化虽然经过自身的改革变得更具包容力和适应性,但要完全摆脱其自身弊端的束缚,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还有待时间的见证。绅士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理性主义的推崇,即保持情绪的自持,减少言行中掺杂个人主观情绪。

  这一方面造就了英国冷静、保守、淡漠的国民性格,另一方面抑制了个人感性空间的发挥,进一步阻碍了想象力的培养,使得整个国家偏于保守、处于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中。尼采就曾批评过素以绅士文化着称的英国人根本不懂得“创造的力量和审美良知”.这种主导的价值观对于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都是不利的。其次,绅士风度对“高雅”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庸俗化、物质化倾向。作为有良好修养的绅士,对于高雅的艺术文学追求本无可厚非,但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时间的积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靠外在的装饰能完成的。另外,英国教育也受到高雅风尚的感染,表现为重文轻理,重理论轻应用。这种失衡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影响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最后,绅士风度倡导的安逸的生活理念和闲暇生活也与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氛围相冲突。

  6 结语
  
  绅士风度并非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是与英国的发展史并存。绅士风度的形成主观上体现了中下层阶级对贵族阶级的向往与追求,客观上却是英国社会各个阶层文化价值观的相互融合。对绅士风度的形成进行历时地研究有助于了解英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和英国发展史,而探索绅士风度的核心精神有助于了解英国民族性格特点,缩短对英国的文化认知差距。绅士风度,作为英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之一,在其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留绅士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同时思考如何扬长避短,对这种精神遗产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其更具文化活力。

  参考文献:

  [1] 蔡 颖 . 浅 议 英 国 的 绅 士 文 化 [J]. 湖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2007(2):43-46.
  [2] 钱乘旦 , 陈晓律 .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M]. 上海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3] 王虹 . 当代英国社会与文化 [M].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 吴友富 .“英国绅士文化及其衰弱--从文化视角探析英帝国的衰落”[J]. 外语与文化研究 ,2005.
  [5] 阎照祥 . 英国贵族史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0.
  [6] 袁方 , 武溥行 . 英国人 [M]. 西安 : 三秦出版社 ,2003.
  [7] 田学军 , 等 .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绅士文化研究 [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3(5)。
  [8] 余静远 . 漫谈“士”文化 [J]. 旅游纵览 ,2011(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