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中美饮酒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中年人饮酒为例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作者:游竣杰
发布于:2021-02-26 共4894字

  摘要: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量化的研究方式,旨在研究身处中美文化下的中年人在饮酒观念、感知与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探讨文化差异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以此达成求同存异的文化包容可能性。

  关键词:中美; 文化; 中年人; 酒文化; 差异;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Drinking Culture——Taking the Group of the Middle-aged as the Example

  YOU Junjie

  Chengdu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Abstract:This passage was completed through forms such as questionnaires and data evaluation, it tends to re search middle-aged people's views on alcohol, their perception after under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respectively.

  文化对人们的心理行为有深刻的影响,而不同的文化则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在当今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更多文化上的差异被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也为人们的相互理解提供了可能。以笔者身边的一个常见的例子———饮酒,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于酒存在不同认知,这既带来了饮酒文化的多样性,也容易引起误解,而对不同酒文化的研究与分析将为人们的文化包容搭上桥梁。目前,关于饮酒文化差异的定量研究是不足的,大部分研究仅着眼于介绍某个国家对于饮酒的认知,或定性的研究酒文化差异,而并未开展量化的比较研究。为了弥补此类研究的匮乏,该文旨在通过抽样调查和结果分析的量化研究方式来探讨生活于中国和美国文化里的人群对饮酒在观念、感知与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消除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误解,为后续更加深入的心理研究奠定基础。

  1 酒文化研究文献概述

  针对酒文化的比较研究更多地采用了定性研究方式。例如,在一篇对《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的概论中,作者娓娓道来了酒是如何在唐代就开始留下浓抹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的美食文化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如今,“宴会上,仍要注重仪式感,向长者敬酒以表尊敬;向前辈敬酒以表尊重”[1],唐代让酒的意义不再止步于一种特殊的饮品,而是升华为一种生活中的艺术。而在不同的地域上所产生的不同的酒文化也会在其他的细节上表现出来,例如饮酒空间的结构[2]。

  而在美国,早在1920年至1933年之间,美国就曾颁布过第18条宪法,其激进地禁止了一切酒类的交易,但当联邦政府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完全禁止酒类交易时,此法案便被废除。此后在1971年,美国成立了NIAAA(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中毒研究所),对饮酒等问题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可以说,美国人对于酒精早已拥有更加理性的认知,因此,就算是来自中美两国的同一个年龄群体,对于饮酒的认知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在美国,有大量的戒酒互助小组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每一位酗酒者提供一个心理上的疏导,参加这类活动的人群里便不失为中层阶级的中年人,他们可能会因为工作失利,家庭破裂等原因参加互助会,逐渐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并且摆脱对酒精的依赖。而在中国的话,此类活动在特定区域所的出现次数可谓屈指而数,不仅是因为中年群体有相当一部分不重视酗酒的危害性,而且对此问题的敏感度也一直居高不下,似乎他们身上裹了一层遮羞布,而这类活动便会将他们的种种不堪显露给陌生人,这是他们怎么也不愿发生的事。像上述例子的差异便是此次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正是因为中国的这类文化体现的代表人物为中年群体,因此笔者将这个群体作为此次调研的测试群体,并与在美国的中年人群进行对比。但在美国的饮酒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一节,那就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生产酒的商家们通过营销让酒的形象从一种便宜的酒精饮料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复杂的自然产物,美味佳肴的绝配,使之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3],这也是为何美国人会对酒如此痴迷的一个原因之一。

  2 中美中年人群调查取样

  笔者从对饮酒的认知、感受、行为、态度、社会环境等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并将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年人定义为41~60岁之间的人群,对研究对象的文化、性别、年龄段、区域等维度进行区分,且随机抽样调查,共得到了220个样本,其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     

  

  3 调研结果与分析

  中国人和美国人在饮酒的场合、酒类、饮酒带来的疾病以及戒酒的意愿等存在差异。

  3.1 饮酒场合差异

  据调查,有78.79%的中国人,会首选在朋友聚会之时选择喝酒,有约50.0%的受测对象会在家庭聚会上喝酒作为自己的第二选择,相比之下,喝酒在公司聚会和与客户见面发生的频率要低于其他两种场合。考虑进中国的文化特点,从这个结果不难推测中国人把饮酒看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交工具,这也是为什么它会更加经常出现在非正式的场合之中。对于美国人来讲,情况便有稍许的不同了,从这个饼状图可以发现美国人似乎并不怎么在意饮酒的场合,导致每个场合产生饮酒情况的可能性比较近似,这便产生了第一个文化不同:在美国,无论年龄群体,几乎每个社交场合都可以通过碰杯来进行人与人之间更进一步的沟通,无论是在宴会、酒吧等场合,酒都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助兴的道具,尽管如此,相比起美国的千禧一代,这些老一辈的人的饮酒场合方面其实也更偏向于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之中,而且视酒为一种权力的象征[4]。而相比较之下,虽然中年的中国人也喜欢把酒当作是活跃气氛的道具之一,但他们更倾向于单一地把在餐桌上的酒当作为一个可以促进关系发展的一个工具,而敬酒这一重要的餐桌礼仪便可以作为这种现象的一种合理的解释。

  3.2 酒类差异

  第二个方面,对于饮酒的酒类,笔者主要选择了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几种酒类进行的调研,由结果笔者可以发现,中美两地主要饮酒的种类也有一定差异。中国人在啤酒、白酒以及红酒这几种酒类的饮用人数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对于这几种酒类的选择没有存在明显偏见,但是美国人则存在这个问题,相较于红酒,他们更喜欢饮用红酒以及葡萄酒,鸡尾酒和白酒相较属于比较小众的酒类,特别是白酒,这种在中国中年人之中特别流行的酒类其实并不受很多美国中年人喜欢,主要是因为其并不香甜且浓烈到刺鼻的气味以及饮用习惯的差异所导致的,而鸡尾酒在中国中年人中占极小比例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鸡尾酒面向的是更年轻的群体,它们的广告大多针对20多岁的对象,并且年轻人更喜欢在酒吧饮用鸡尾酒,这便可能导致了这个巨大的差别。

  3.3 饮酒导致的健康问题差异

  第三个方面,饮酒所带来的健康状况上,笔者主要根据DSM-5列举了十几种饮酒过度之后人体可能产生的症状,对于中国人来讲,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情况有易怒、消化问题、肝炎、肝硬化、胃炎以及心血管疾病。尽管心血管疾病对于两种不同文化都有相近的程度的影响,但是美国中年人通过饮酒所患上的疾病与中国中年人有所不同他们所患上的病症包括情感淡漠、低血糖和营养不良。这种差异应该是由饮酒的种类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所导致的,可能对酒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们所患上的病症。

  3.4 戒酒意愿

  最后,在戒酒的方面,这里也出现了一个笔者所没有预料到的不同,对于笔者国家的中年人,近65.00%的受测对象选择了他们在未来会考虑戒酒,而这种情况对于美国人恰好是反过来的,有接近65.00%的受测对象选择了“不”。而这个现象便与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可能大体地认为饮酒只是一种平常的消遣方式,是一种对自己有益的活动,因此不是很需要摆脱。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酒是在社交环境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很多人并非出于自愿而饮酒,并且很多时候,由于一部分占领导地位的中年人喜欢提倡所谓的“不醉不归”的概念,迫使剩下的这一部分人不得不去模仿他们,即便他们根本无法承受大量的酒精摄入,的所以这些对象便更倾向于戒酒,摆脱这个对他们个人来说无益的活动。

  除此之外,中美文化之间饮酒的行为上的差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主要可以分为饮酒频次、饮酒量、饮酒后的行为以及饮酒带来的影响。饮酒频次上,在笔者所列举出的几种可选的频率中,中国中年人和美国中年人的选择基本是一致的,他们都大多选择了一周一次及以上,只不过在美国人中这个比例更高,占了接近60.00%的受测对象,以此笔者可以推断出其实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以外,中美大部分饮酒的人都不会过度的饮酒。而在饮酒量上,由于笔者给出的问题可能会收到具有较大偏见的回答,结果也证实了如此(大部分人都给自己的饮酒量去选择了“适当”),因此笔者不会过度深入的讨论。其次,在饮酒后的行为上,中国和美国两个文化的回答出乎意料的一致,大部分的饮酒者都会感受到头痛头昏,行动笨拙缓慢,吐字不清以及情绪波动严重。以此不难得出结论:酒精给人的精神带来的影响是很接近的,并且这种现象与酒的种类无关。最后,在饮酒所带来的影响上,笔者给了受测对象正面、负面、无和不了解这4个选项,中国的受测对象们大部分都选择了无影响和负面影响,结合之前的信息,这个结果属于意料之中,而美国的受测对象们竟也和中国的中年人主要选择了这两种影响,结合笔者之前得到的信息,这个结果确实让笔者颇为意外。

  4 结语

  笔者通过该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都是中美饮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如饮酒场合、种类、饮酒带来的疾病和戒酒的意愿等。但相似之处却依然不少,比如说,饮酒的频次、饮酒后的行为以及饮酒带来的影响。这里不同之处是笔者这次实验所想着重分析的地方,一些差异比如饮酒的场合和戒酒的意愿,是由文化的传承导致的,中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重视继承先辈的意识,延续他们的文化,于是“以酒为礼”这个观念便被保留至今,除此之外,敬酒,拼酒等情境都是从中国人的集体性中所衍生出的其中一个代表元素,正是由于中国有如此多的人,才会使得酒文化发扬壮大,可以说,大部分中国人之间的联系就是用酒喝出来的。纵观中国的文学史,里面积累了许多对酒的作用的详细描绘,酒可以是人的精神寄托,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工具,也具有世俗功利的效用,这些理念甚至到今天都还可以完美的适用于大部分中国的中年人身上,这便是中国人的集体思维的力量,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对于自身责任的疏忽与不重视。“责任”这个词让笔者想到了一篇对于自由意志的研究里的一句话:“相较于中国人,美国人更多地认为自己对事情的结果负有责任,也表现出更多的愧疚情绪。”[5]。对于美国人而言,他们的思想从独立战争以及内战之后便越来越受独立文化的影响,这也促使他们更加以自我发展为中心,每当新一代的人诞生之后,他们大部分便会抛弃或遗忘了老一辈所留下来的各种遗产,而分散的人口也更加削弱了美国人的集体以及国家意识,这也侧面说明了为何美国人经常随意的对待各种事物,包括酒,但也经常会对个人在酒精上所犯下的错误表示出忏悔之心。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其本身自20世纪以来美国便开始拥有的强大国力,当最开始20年代的酒的狂欢结束之后,这个国度就逐渐对这些日常消遣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这两种观念便衍生出了中美两个文化对酒的两种不同的看法。虽然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强国,生活在其中的年轻人们以开始有了像美国人一样的对酒的思考,但对于中年人来说,笔者依旧认为文化隔阂依旧很难消除,因此只有让双方通过了解对方酒文化的演变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对方的种种不同,为这种陌生但又新鲜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好的契机。最后,其实对于酒文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我们可以归结于“古老的酒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的冲撞”[6],但我们现在对酒的这种接近于崇拜的精神是否暗示着我们已经像以前的美国人一样,落入了酒厂的商业陷阱之中?所以,在对酒的向往的同时,也要随时保持理智,不然一个无法保持理智的酒神,又何德何能酿的出精品呢?

  参考文献

  [1]苑溢.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研究---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J].食品工业,2020,41(6):369.

  [2]门丽君.中日酒文化空间对比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87.

  [3]Ai Hisano.“Reinventing the American Wine Industry: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ine Culture”[D].Harvard Business School,2017.

  [4]Martinho,Vítor Joāo Pereira Domingues.“The place of wine in societies:the cultural perspective,ZBW-Leibniz Information Centre for Economics”[D].Kiel,Hamburg,2019.

  [5]吴言动,刘钰.文化和自由意志:基于结构方程的中美差异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0):120-123.

  [6]宁新春.“酒文化”不是过量饮酒的“挡箭牌”[N].东莞日报,2018-09-26(A02).

作者单位:成都外国语学校
原文出处:游竣杰.中美文化视野下的酒文化差异研究——以中年人饮酒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8):187-189.
相关标签:酒文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