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山西方言谚语中的面食文化信息解读——山西面食文化研究系列之四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姚勤智
发布于:2020-05-15 共938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一篇】山西饮食文化论文(最新范文4篇)
【第二篇】 山西方言谚语中的面食文化信息解读——山西面食文化研究系列之四
【第三篇】人类学视野下的饮食文化——以大同刀削面为例
【第四篇】面花装饰特色的比较研究——豫东沈丘顾家面花与山西花馍的比较研

山西饮食文化论文第二篇:山西方言谚语中的面食文化信息解读——山西面食文化研究系列之四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谚语中留存的面食文化信息进行解读, 从方言和民俗的角度对山西的面食文化给予挖掘和阐释。山西方言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文化, 深刻反映着区域之内形成的文化。这些谚语积淀了山西人关于面食的思维、习惯和情感认知。其中面食和饺子类谚语、祭祀类面食谚语、有关糕类谚语、有关馍的谚语更是集中反映了山西面食文化的精髓, 通过对这些谚语的解读, 可以深入了解山西的面食文化现象。

  关键词:山西; 谚语; 面食文化; 解读;

  An Interpretation of Pasta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Shanxi Dialect Proverbs——The Fourth Part in a Series on Studying the Culture of Cooked Wheaten Food in Shanxi Province

  YAO Qin-zhi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interpreting the pasta cultural information retained in the proverb. Shanxi pasta culture series of articles, mainly from the dialect and folk point of view of Shanxi's pasta culture to give min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Shanxi dialect proverb contains a rich regional culture, which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culture formed within the region. These proverbs accumulate the Shanxi people on pasta thinking, habits and emotional awareness. Among them, pasta and dumplings proverbs, sacrificial class of pasta proverb, about the cakes class proverb, the bum is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essence of Shanxi pasta cultur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proverbs,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pasta culture in Shanxi.

  谚语是广大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 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方言谚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比喻形象、鲜明生动, 虽说只有短短一两句, 却有完整而生动的形式, 历经考验的哲理, 鲜明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特点。山西方言中的谚语特别丰富, 涉及到生活劳动的方方面面, 有反映气象节令的, 有反映农事耕作的, 有反映风土人情的, 有反映品德修养的……林林总总, 不一而足。山西是面食的故乡, 杂粮的故乡, 土地肥沃, 耕地面积大。远古时代, 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种植五谷, 加之山西南北距离长, 物产丰富多样, 先民们在年复一年的耕种劳作中, 积累了相当多的饮食谚语, 这些谚语是人们对社会生活长期观察的体验。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进行着不间断的实践, 不断的总结, 并传之后人。本文即对谚语中的山西面食文化信息予以解读。

  1 关于面食和饺子的谚语

  俗话说, “世界面食在中国, 中国面食在山西”,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 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 其历史之悠久, 内涵之丰富, 积淀之深厚令世人瞩目。其面食精髓集中体现在晋中地区, 山西人在吃面的同时, 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面食的词语, 其中谚语尤其多, 这些谚语积淀了山西人关于面食的思维、习惯和情感认知。其中有对技巧的总结, 有对尚俭风尚的透露, 有对面食养生的认知, 更有对民俗的积淀。

  “和面三光:面光, 手光, 盆光。”在山西各地都流传这条谚语, 和面讲究“三光政策”, 要做到三光, 需经过长期的实践。这一谚语的精髓是一个“俭”字,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 吃白面基本属于打牙祭, 能吃一顿白面不容易, 因此, 每吃一次, 都要物尽其用, 不能浪费。首先在和面这道工序上体现出山西人尚俭的良好习惯;其次, 经过家庭妇女代代传承, 和面的技巧逐渐成熟, 最终总结出“三光”诀窍, 形成了精湛的技艺, 也成为山西面食的一道风景。在山西, 如果哪家媳妇和面做不到三光是要被人耻笑的。“面揉三遍, 白得好看”, 面和好后, 必须反复揉, 才能使面与水充分融合, 经过饧发, 达到视之洁白、触之柔嫩的境界。“打出来的老婆揉出来的面”, 是带有封建色彩的一条谚语。意思是说:刚进门的新媳妇, 由于年轻不懂事, 常常不听老人的话, 所以要管教, 时间长了就会变成贤妻良母;和面的时候, 要反复揉, 时间一长, 面就会筋道, 擀出的面就好吃。这句谚语的前半句明显带有封建时代的烙印, 如今肯定行不通, 但细细想想, 后半句却是真理。

  “和的面铁蛋, 擀下颀子圆案”。这条谚语体现一个“精”字, 技艺之精湛, 令人肃然起敬。这是形容人擀面的手艺高超, 擀面时擀下的颀子要像圆桌面一样, 圆圆的, 不能有缺口, 不能七圆八扁。其中蕴含的说话人自豪的口气, 也只有山西人才有。

  “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中国人历来讲究节气与养生, 在不同的节气要根据物候征信不同, 食用不同的食品。盛夏酷暑, 闷热难耐, 吃点好的补充身体营养正好是时节。过去农业社会中, 入伏的时候, 正是农户刚刚收麦结束, 还不到一月, 家家户户粮食满囤。此时, 正是农闲时节, 利用这个时间, 人们吃一点好的, 以解盛夏之苦。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北方地区大多如此, 山西尤其典型。因为每逢伏天, 天气炎热, 人们出汗多, 胃口不好, 大多喜欢吃一点少油爽口的食品, 而饺子正是清淡爽口食品。二伏习惯吃面, 面条不仅是人们的经典食品, 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能提供足够的能量, 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 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意思, 除了夏收后庆祝丰收之外, 更是提醒人们注意伏天养生的道理, 夏天不能随便乱吃。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长, 人们容易出汗, 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 特别是无机盐类大量消耗, 如果不注意补充, 容易引起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的缺乏, 从而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冬至饺子夏至面”与上述谚语同类。

  “送客饺子迎客面”是北方地区广泛传送的一条谚语。让出门的人吃顿饺子, 补充能量, 顶饥耐饿;让远归的人吃顿面, 暖胃暖肚, 易于消化。谚语中不仅传达了浓浓的亲情, 更含有一定的医学道理。本条谚语还有不同的变体, 如“起脚饺子落脚面”“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送行饺子迎风面”“出门饺子回家面”“上马饽饽下马面”等等。

  在面食习俗中, 地位最高、最受山西人喜欢的面食是饺子。“舒服不如躺着, 好吃不过饺子”, 一条谚语就已经说明了一切。“煮饺子就酒, 越喝越有。”吃饺子喝酒本来是不搭的, 但是把生活最好的两种饮食放在一起, 那种满足, 那种自醉, 谁又能说不搭呢?希望生活幸福, 长长久久就是他们的愿望。“不吃饺子不算过年”, 过年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必吃饺子, 不吃饺子, 就会留有遗憾, 就会心有所忌。因此, 在先民的民俗活动中, 吃饺子成了过年的象征。即使是在平时的民俗活动中, 饺子也是处于尊贵的地位。诸如结婚、丧事、过寿等活动中, 饺子都是主角。如吕梁人在订婚仪式中就一定要吃饺子, 表示对新人的祝福, 其说法源于饺子的做法, 饺子皮两面边缘紧合, 表示新人恩爱有余, 相互依靠。在迎娶时, 一般忌食馒头, 因为馒头往往是祭祀食品, 不吉利。在山西平遥一代, 女孩出嫁就多吃水饺, 有“上轿饺子”一说, 即上轿临走时要吃饺子, 以示吉利。

  饺子在面食中的地位, 其寓意就说明了一切, 一是象征新旧交替, 因此春节过年必吃饺子;二是象征合家团圆, 因此过年捏饺子一定要全家围坐炕头, 人人动手, 包括小孩也要跟着学, 以示团团圆圆, 阖家幸福。正如歌谣所说:“一个扁食两头尖, 下到锅里成万千。金勺舀, 银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见了心喜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人们的一切期望, 一切祝福, 全倾注到饺子中了。

  “头锅河捞末锅粥”是反映荞面河捞吃法的一句谚语。在忻州市定襄县一带, 最有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是当地的“荞面河捞”。“荞面河涝”好吃, 但是做起来比较难, 从磨面到压河捞, 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和[xuo35]荞面也有很多要求, 定襄一代民间有用石灰水和荞面的习俗, 煮出的河捞味道特别, 筋道清香。煮河捞的时候, 由于荞面在开水锅中容易化, 容易溶解在水里, 因此要掌握好火候和煮的时间。第一锅面的水还比较清澈, 因此下出的面也就比较爽口, 出锅后搭配专门的调料水冲泡食用。如第二锅第三锅荞面河捞就可能由于锅中的水不再清澈而影响口感。而粥却恰恰相反, 煮的时间越长, 口感越好。

  在山西方言谚语中, 还有许多总结健康饮食的习俗的。“吃米吃面带皮糠, 全家老少都健康。”关注了饮食中的粗细粮搭配, 长久的生活经验告诉人们, 吃点粗粮对身体有好处, 这是直观的感觉。从医学的角度也是可以得到解释的。“焦饼烂面不伤人”是说烤焦的饼子和煮烂的面条, 吃了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这里面仍然隐含着尚俭的习俗。粮食长期短缺, 偶然由于不慎, 烤焦了, 煮烂了, 仍然吃掉, 也没有对身体造成伤害, 这纯粹是经验总结。“吃了饺子汤, 胜似开药方”, “原汤化原面”是山西晋中地区流传较广的两条谚语。山西人除了喜欢吃醋之外, 还有一个习俗, 即习惯在吃完面、吃完饺子后喝点原汤。因此, 在山西面食馆中吃面的时候, 经常会听到“来碗汤”的请求。这其中有一定的医学道理。专家介绍说, 喝汤可以帮助消化, 减少积食;能补充面粉中流失的B族类维生素。关于其中的医学道理, 这里不作展开分析。

  山西各地关于面食的谚语比较丰富, 在此不一一解读。

  2 有关祭祀的面食谚语

  丧葬是子孙后代发送死亡者, 特别是年老去世人所举办的一种治丧活动。治丧活动的许多程序历史悠久。据《礼记·檀弓上》记载, “丧三日而殡”, 意思是当时人死了要举办三天的治丧活动才入木安葬。不论死者家贫家富, 都要为死者操办丧葬后事。丧葬既复杂又很讲究, 其操办程序归纳起来前前后后有十几个程序。山西各地, 灵柩停放三天到十几天不等, 丧事活动也大大小小不一而足。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 尤其是对于死, 我们这个民族讲究入土为安, 一直到现在, 农村还有这样的讲究。在为死者祭奠的时候, 儿女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死者操办后事, 有些会十分奢侈, 这种心态与其说是尽儿女的孝道, 倒不如说是做给别人看。在丧葬筵席方面, 山西具有自己独特的习俗, 以面食最为特殊。祭祀活动中的面食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尤以面食、面塑为胜。在祭奠活动中, 与其说是祭奠死者, 不如说是为活者饱口福, 因此, 在涉及到与死有关的祭祀活动中, 留下了许多与吃有关的词语和谚语。山西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生活, 使得他们渴求在生活中追求精美的食品, 但其经济地位和生活条件, 决定了他们的饮食生活不是太好, 而世代积累起来的经验、认知和信息, 也使他们不能有更高的奢望, 如有奢望, 人们也只能是在岁时节日时求助于天地诸神, 求得三餐果腹。

  在众多的丧礼程序中, 最突出的是“烧七”丧俗。山西许多地方有给亡人“烧七”的丧俗, 所谓“烧七”, 即从老人去世之日起, 以七天为一周期, 每逢七日之际, 即对亡人哭祭一番, 前前后后, 七七四十九天, 共有七个七要烧。每次烧七, 香、蜡烛、麻纸和泡有小米、香头的水都必不可少, 而祭奠的主要食品却各有不同, 有馍馍、糕、饼子、火烧、饺子等。选这些主食, 没有多少道理可讲, 大多是由于地域和物产的原因, 就地取材, 就便取用。因此, 山西各地的主食各地稍有不同。这种烧七的习俗, 在太原、晋中、吕梁一带尤为讲究, 已经形成了一套谚语, 在山西许多地方广为口传, 其内容也稍有不同, 但都是集中体现在当地的面食品上, 笔者现收集到的有汾西、文水、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祁县、太谷、清徐等, 可见其流传之广。
 

  头七馍馍二七糕, 三七火烧四七包。 (火烧:烧饼之类食品, 有肉火烧和菜火烧之分。包:包子类食品, 有肉包子和素包子之分) 。

  “头七”馍馍, “二七”糕, “三七”馅饼, “四七”火烧 (干饼类) , “五七”扁豆馅水饺, “六七”“尽七”无定食。 (临县谚语)

  头七馍馍, 二七糕, 三七通来吃火烧, 四七飵儿 (即粥, 汾阳方言中的一种粥类食物, 不是一般的粥, 将小米煮熟到没有水分, 只剩米, 很稠。汾阳方言将“粥”读作[tsu??31]) , 五七角日[t?y??31r??31] (即饺子) , 六七饼子, 到了七七不用等。 (汾阳谚语)

  头七馍馍二七糕, 三七肉火烧 (馅饼) , 四七擀面 (面条) , 五七角日 (水饺) , 六七塔日 (白面烧烤的塔形炉食) , 七七 (尽七) 饼则, 吃了不用等的。 (平遥谚语)

  头七馍馍, 二七糕, 三七饼子, 四七火烧, 五七饺子。 (汾西谚语)

  头七馍馍, 二七糕, 三七肉火烧, 四七脱脱, 五七刷刷, 六七饼子, 七七不用等。 (文水谚语)

  头七馍馍, 二七糕, 三七肉火烧 (馅儿饼) , 四七托托 (灌肠) , 五七角角 (饺子) , 六七饼子, 七七不用等着。 (交城谚语)

  头七馒馒, 二七糕, 三七吃块肉火烧, 四七脱脱 (用酒盅脱出的闷米饭) , 五七角角 (饺子) , 六七饼子, 七七不用等的。 (祁县谚语)

  头七馒馒二七糕, 三七火烧 (包馅儿的饼子) 四七包儿 (包子) , 五七饺子六七饼子, 七七不要等的。 (孝义谚语)

  通观各地为亡人烧七的习俗, 其核心基本一致。即头七用馒头祭祀, 但馒头又有区分, 一般人家平常吃的比较小, 上面不点红;而用来祭祀用的馒头较大, 而且上部中心要用筷头蘸上食红在馒头顶部戳一个红点, 以区分是祭祀用。二七一般都是糕, 糕是山西晋北地区的经典面食, 用糜子面或黍子面制成。主要集中在晋北、晋中, 但晋北和晋中稍有区别, 晋北的糕一般不包陷, 晋中的糕, 中间常包红豆沙陷。三七一般用火烧祭奠, 火烧即饼子类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 晋中吕梁一带方言中既有“饼子”一词, 也有“火烧”一词,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带馅与否的区别, 带馅叫火烧, 不带馅叫饼子) , 晋中农家家常食品之一, 祭祀用的火烧要用肉陷火烧。“四七”一般用粥祭祀, 汾阳、平遥称“飵”, 文水、祁县称脱脱, 都是粥类食品。“五七”一般用饺子祭祀, 在山西农村, 饺子是比较高级的食品, 物资严重匮乏的年代, 过年才吃一顿饺子的, 可见其精贵。俗话说:“舒服不如躺着, 好吃不如饺子。”一语道破天机, 常年劳作在黄土地上, 能够歇一歇、躺一躺, 对于黄土地上的人们来讲, 就已经满足了, 馋了吃一顿饺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由此看出山西人对“五七”祭祀的重视程度。五七显然较之前面的几个七要隆重的多。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 因为“五七”祭祀时, 不仅亡人的家人看重这个七, 一些亲朋好友也很看重, 也要共同祭奠亡人。而“六七”所谓的饼子是指不包馅的普通干饼子, 这就比较简单了。“六七”之后就比较简单了, 到了“七七” (第四十九天) 时就不再供献食物了, 意谓死者可以去也, 不可再留恋了, 这也就为什么“到了七七不用等了”。

  3 有关糕的谚语

  糕, 是山西人最喜爱吃的一种食品, 几乎遍布山西全境, 尤其以晋北为最, 而晋北尤以大同为最。这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地域性食品。晋北的糕, 特指由黍子 (晋北人一般叫糜子, 糜子分软硬两种, 硬糜子脱壳即成黄米, 而软糜子脱壳即是黍子, 糕就是用软糜子即黍子制成的) 磨面而加工成的一种食物。晋北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 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体, 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 并且十年九旱, 这里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适合高寒作物生长, 适合杂粮豆类生长, 但不太适合小麦一类的作物大面积生长。黍子正是适应高寒地区的作物之一, 因此, 耐干旱, 耐瘠薄抗盐碱, 对土地的适应性强的黍子成为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糕之于晋北人有如馍之于晋南人一样, 寄托了晋北人的情思和美好愿望, 也因此产生了围绕糕文化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习俗“吃糕”。糕既是平民美食, 也是宴席上必备的主食。娶媳聘女吃喜糕、生了小孩吃满月糕、盖房时吃上梁糕、搬家时吃暖房糕、老人生日吃长寿糕、儿童生日吃翻身糕、过年吃接年糕、正月十五吃企盼丰收的谷穗糕, 家人去世, 也要吃倒头糕, 如此等等。吃糕在老百姓生活中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 尤其是在过年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 它不仅仅是人们爱吃的一种食品, 更重要的是人们把美好的寓意倾注其中, 认为“糕”与“高”谐音, 大家都把“糕”和“高”紧紧联系在一起, 以示“步步登高”“高升旺长”, 盼望日子过得美满幸福。“早饭稀饭煮糕, 午饭蒸现糕, 晚饭火烤糕。”一天三顿离不了糕。糕不仅是一种食物, 更是一种感情的依赖与归宿。糕伴随着晋北人从小到老、从生到死、从喜到悲、从古到今, 不仅是日常主食里的最爱, 也是情感的符号和纽带, 更是一个晋北人灵魂深处永远割舍不下的永恒记忆。大同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可以大体反映糕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百岁吃顿糕, 日后步步高;生日吃顿糕, 办事不发毛;喜事吃顿糕, 日子过得好;丧事吃顿糕, 阴间饿不着;搬家不吃糕, 一年搬三遭。

  糕是晋北人在特殊的地域中形成的特殊的民俗符号, 这个符号中更多地包含了晋北人的对糕给予的种种民俗作用。

  反映糕的抗疲劳作用。在晋北一代流传较广的一条谚语是“三十里的莜面, 四十里的糕, 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这条谚语有多种版本: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 十里豆面饿断腰。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 十里荞面饿断腰。

  三十里莜面二十里糕, 十里豆面饿断腰。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 二十里荞面饿断腰。

  三十里莜面二十里糕, 十里白面饿断腰。

  五十里莜面七十里糕, 三十里荞面饿断腰。 (偏关谚语)

  不管物相怎么变化, 其中莜面和糕都是在称赞之列, 而荞面、豆面、白面却在隐形被贬之列。糕耐饥, 莜面次之, 荞面不顶饥。意思是, 吃一顿糕可步行四十里不觉得饿。过去雁北苦寒, 靠天吃饭, 老百姓种庄稼出力流汗, 吃了糕才有力气, 脚跟儿硬, 腰板儿直。糕的抗疲劳、耐饥顶饥的食用和经济价值, 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寄予糕消灾祈福作用。“九月九日不吃糕, 大鬼小鬼隔窗眊。” (也作“过冬不吃糕, 大鬼小龟隔窗眊”) “打谷不吃糕, 一石打八斗。”“糕”被当作消灾、祈福、抵挡灾祸的神物。乔迁新居是必须吃糕的, “搬家不吃糕, 一年搬三遭”, 融入了人们祈求幸福生活, 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透射邻里睦邻关系。“隔壁院送糕, 一替一遭”, 糕不仅是晋北人餐桌上的美食, 而且是邻里间礼尚往来的良好传统, 亲朋好友间友谊传递的见证。今天我吃糕, 大家共享, 明天你吃糕, 同样往来。久而久之, 也就把吃糕这种民俗符号与喜事挂上了钩, 一说吃糕, 知道有喜事了。“大同人不担膘, 有了黄米就吃糕。”这条地域性极强的谚语, 幽默地展示了大同人不精打细算、及时行乐的豪爽风格, 间接也反映了糕在大同人心目中的地位。

  隐喻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吃油糕不粘油手。”隐喻不想得利, 也不想承担责任意思。“油抹糕, 两面光。”形容人处世圆滑, 八面玲珑, 这不仅是说糕了, 更是在讽刺做人的世故了。“肚里没邪气, 不怕冷糕锥。”比喻人心中无鬼, 坦荡磊落。但其中也透露出一个常识, 糕很难消化, 冷了以后就更难了, 而且一冷就变硬, 像石头一样, 嚼在嘴里放到肚里都是沉甸甸的, 不好受。“狗窝里藏糕, 不牢靠”比喻办事不可靠的人。“糕”在晋北常常隐喻“硬”的特质, 老百姓有两句话来形容:“不吃糕骨头都软, 干不动活”。“黄米糕搋 (揉) 到, 做买卖话到。”糕文化精神都融进商业活动中了。

  一个“糕”字融入了绵延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民间流传有民谣:油糕包糖五世其昌;黄糕就酒越喝越有;油糕包葱大运亨通;油糕沾肉, 越吃越有。寓意昌盛亨通, 幸福万年。小小的油糕, 浓浓的风情, 承载着黄土儿女的喜乐悲哀, 寄予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无限畅想。随着文化的交流, 这种饮食习惯连同一些“糕”类语汇已经遍及山西各地。

  4 有关馍的谚语

  正像晋北人喜食糕一样, 山西晋南则喜食馍。晋南是山西的主要产麦区, 素有“山西粮仓”的美称, 其饮食习俗一般以馒头为主食。在晋南各县市, 馒头一般称作“馍”或“馍馍”。晋南人吃饭, 无馍不吃, 无馍不饱, 馍就是饭, 饭就是馍。馍不仅是晋南人一日三餐必备的主食, 而且构成了山西河东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 已经成为晋南人的感情寄托, 正如晋南百姓所说的:“没有馍馍不算饭, 没有辣子不算菜。”

  晋南馍用“酵和[xuo2]子”起面, 不放碱, 用这种方法制作而成的晋南馍, 又暄又大又白又甜, 不需菜便能美美地大口食用。特别是过年, 一个百姓家庭要蒸一大瓮的馍馍, 从初一吃到十五, 仍吃不完。晋南人爱馍, 还赋予了许多礼仪内容。如岁时节日:亲戚来了, 要蒸花卷馍;过年串亲戚, 要蒸馄饨馍;正月十五, 要蒸生肖馍;清明祭祖, 要蒸子推馍;小年到了, 要蒸枣山馍。再如人生礼仪:小孩满月, 姥姥送一个牛曲连馍, 有的送麒麟送宝馍;女儿出嫁, 蒸老虎头馄饨馍;老人寿诞, 蒸寿桃馍;老人过世, 要蒸包容馍;盖房上梁用的吉星高照馍。于是馍在人们手里揉捏变换, 造型精巧别致, 色彩浓烈, 创作夸张幽默, 令人叫绝。因此, 除了食用的一般馍之外, 还特别有了另一个名字“花馍”。“花馍”除了能够食用外, 还具有极强的艺术观赏性。

  馍, 在晋南人生活中不仅用于食用, 还赋予了诸多礼俗传统。“顿顿不离馍”是普通生活, “事事不离馍”则是礼俗。而这些礼俗也在方言中留下了诸多印迹。在晋南各县, 关于“馍”的谚语和惯用语很多, 当地人随口可以说出一大串来。例如:

  (1) 出门三件宝:馍馍、草帽和棉袄。

  (2) 不吃馍馍不叫饭。

  (3) 老汉婆婆, 小娃馍馍。

  (4) 滚水泡馍, 连吃带喝。

  (5) 要受活舒服, 吃酥馍没有馏过的馍。

  (6) 馍馍能吃够, 万事都不愁[1]。

  将馍馍列入宝贝的行列, 足见其对人们的重要;有了馍, 就心满意足, 没有馍, 就不算饭, 要舒服就吃馍, 馍馍吃够, 万事不愁。晋南人对馍的情感, 不能仅仅用一个爱字来形容, 那是祖先留下的心灵悸动, 那是灵魂深处割舍不了的情感。

  (7) 起面 (白面) 馍馍不就菜, 油泼辣子美的太。 (运城谚语)

  (8) 没有馍馍不算饭, 没有辣椒不算菜。 (晋南各县市)

  (9) 黑馍多就菜, 丑人多作怪。 (永济谚语)

  (10) 蒸的馍馍像锅盖, 擀的面条像裤带。 (运城谚语)

  (11) 老汉离不了婆婆, 娃娃离不了馍馍。 (永济谚语)

  (12) 馍馍不好一箅子, 庄稼不好一季子。 (永济谚语)

  (13) 正月亲戚多, 馍馍换馍馍。 (运城谚语)

  例 (8) — (9) 三例说明了晋南人馍与辣椒的依赖程度, 二者不可分离, 一块馍, 一点辣子足矣。如果吃馍还想多就菜, 就会被人讽刺。从这点来说, 晋南人相较晋中人, 饮食操作的细腻程度, 要稍逊一筹, 晋中人细粮精做, 粗粮细做, 想着法子变换花样, 而晋南人只要一只馍就心满意足。例 (10) 是被列为晋南十大怪中的两条, 即反映客观事实, 又不乏幽默的情趣。例 (11) 更是将幽默发挥到极致, 用夫妻关系来比喻小孩与馍馍的关系, 即幽默风趣, 又反映实际情况。例 (12) 中将蒸馍与种庄稼作比较, 用馍来起兴, 说明庄稼之于农人的重要性, 不好好侍弄庄稼, 会导致一季的粮食亏空。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不言而喻了。例 (13) 描写了晋南正月的景象, 一到正月, 晋南的大街小巷就穿梭着走亲戚的人们, 手里一定提着一个篮子 (永济人叫篓[l??r53]) , 里边装着馍馍, 到了亲戚家换几个馍, 有的及时走了, 有的留下吃了饭再走。这是正月里晋南的大街小巷一道独特的风景。

  5 余论

  谚语全都根植在民间, 存活在百姓的口中。如果说谚语是花海, 那有关面食的谚语则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山西方言中有关面食信息的谚语还有许多, 需要作进一步的田野调查, 这里所谈的仅仅是谚语中很少的一部分。关于面食文化的谚语, 还需要从各个角度加以解读。如区域角度、面食种类角度、物产种类角度等等, 有待于另文阐述。

  参考文献

  [1]吴建生.万荣俗语初探[C]//温端政.俗语研究与探索.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200-218.
  [2]李金梅.山西方言谚语语义研究[J].语文建设, 2014 (3) :35-36.
  [3]李小平.山西临县方言饮食类语汇文化信息解读[J].语文研究, 2005 (2) :55-61.
  [4]刘艳平.定襄方言谚语与当地物质文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0 (9) :92-95.
  [5]马启红.山西文水、太谷方言传统节日饮食类语汇文化信息解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3 (3) :85-88.
  [6]曲雪峰.试论晋北糕文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61-63.
  [7]孙玉卿.晋北有关“糕”的民俗与方言词[J].语文研究, 2000 (1) :61-63.
  [8]王洪江.山西方言俗语文化信息解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9 (4) :95-97.
  [9]辛菊, 关磊.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J].晋中学院学报, 2009, 26 (2) :15-21.
  [10]袁圣敏.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文化信息解读[J].晋中学院学报, 2009, 26 (2) :33-37.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原文出处:姚勤智.山西方言谚语中的面食文化信息解读——山西面食文化研究系列之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1):27-3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