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鬼节文化论文范文3篇(2)

来源:学术堂 作者:范老师
发布于:2017-07-03 共21417字
第二篇关于鬼节文化论文
  

  福建闽南“鬼节” 与冲绳“盂兰盆节” 的比较研究

  
  【摘 要】 福建作为明清时期中琉交流的重要驿站, 随着与琉球的频繁交往, 其民俗文化对琉球的影响也日渐深入。 福建泉州农历七月举行的“鬼节” 是闽南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 日本南部的冲绳亦在同样的时间举行“盂兰盆节” 祭奠祖先。 通过比较泉州“鬼节” 与冲绳“盂兰盆节” 的异同, 可以展现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流传、 交流的痕迹及汉文化在异域流变的过程, 从而增进对中日两国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对中央提出“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的加速实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福建泉州; 鬼节; 冲绳; 盂兰盆节; 比较
  
  冲绳位于中国台湾与日本九州之间, 与我国福建省隔海相望, 是古琉球王国 (1429-1879) 所在地, 冲绳是日本占有后对其的称呼。 历史上, 琉球王国从明洪武五年 (1372) 到清光绪五年(1879) 与中国保持了五百余年的册封朝贡关系, 是明清时期与中国往来最为密切的藩属国之一。福建作为中琉政治、 经贸往来官方指定的唯一口岸, 随着与琉球的频繁交往, 其民俗文化对琉球的影响也日渐深入。 福建泉州农历七月举行的“鬼节” 是闽南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 而日本南部的冲绳亦在同样的时间举行“盂兰盆节” 祭奠祖先。
  
  本文通过考察福建闽南“鬼节” 与冲绳“盂兰盆节” 的历史渊源、 祭祀性质、 内容, 梳理两地在祭祖习俗上的同质性与差异性, 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做一初步分析。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起着承继历史文化的纽带作用。 通过探讨中日两地传统民俗的异同, 可以一窥中日间民俗文化的发展史, 对研究中日两国在漫长历史中的文化交流、 文化传承, 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都具有积极意义。
  
  福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重要的启泊地, 在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 战略愿景与行动的今天, 福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旺盛的生命力必将继续发挥沟通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的桥梁作用, 继续助力我国“一带一路” 战略的加速实施。
  
  一、 福建闽南“鬼节” 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元节, 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 因节日期间的活动多与孤魂野鬼有关, 故民间俗称“鬼节”, 也称“祭孤” “七月半” “盂兰盆节” 等。
    
  明清时期的中元节风俗尤盛于南方, 而南方又以福建尤甚。 福建鬼魂崇拜的习俗中, 比较典型的当属敬祭亡魂的“普度”. “普度” 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事象, 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泉州佛教和道教的兴盛以及宋以后儒释道三教合一, 历史渊源深厚。
  
  (一) 儒家的祖灵信仰与祭祀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祖先的祭奠追思。 《礼记·郊特性》 里儒家文化认为“万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 此所以配上帝也。 郊之祭也, 大报本反始也”, 可见祖灵的信仰与祭祀在古代中国的地位, 是古代宗教生活的两大要务。 除了每月朔 (农历每月初一)、 望 (农历每月十五) 两次日常的祭拜外, 在年度周期的几个关节点上都要举行程度各异的祭祖活动。 《春秋繁录·四祭》 云: “古者岁四祭, 四祭者, 因时之生熟, 而祭其祖先父母也。 春日祠, 秋日尝, 冬日烝, 此言不失其实, 以奉祭祖先也”.[1]188可见七月十五日在古时为“秋尝”, 四时之享是夏商周三代唯一不变的宗教制度与礼制, 有着深厚的民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
  
  古老的“秋尝” 节俗在南朝梁时因佛教的融入而面目一新, 从而奠定了七月十五日在中国节日中的特殊地位。 无论是宫廷贵族还是庶民百姓, 七月半都是祭祀祖先亡灵的时日。
  
  (二) 道家的“中元节”
  
  “中元” 之名起于北魏, 是道教的说法。 道教信仰三官大帝, 即赐福天官大帝、 赦罪地官大帝及解厄水官大帝。 《修行记》 说: “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 定人间罪恶, 道士于是日咏经, 饿节囚徒亦得解脱”.[2]142所以, 民间有“七月半, 鬼乱窜” 谣谚, 人们纷纷在七月里咏经作法, 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安抚无主孤魂, 祈求平安, 从而形成了以七月十五日祭祀亡灵为主题的中元节, 也称“鬼节”.
  
  随着佛教的发展, 中元作为系统化的民俗节日在唐朝因玄宗的高度重视得以发展, 并逐渐介入民间。 到了宋代与鬼神相关的中元祭祀活动十分普遍。 南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 记载: “古都残暑, 不过七月中旬, 俗以望月具素撰享先……今人以是日祀祖, 通行南北。[2]146清代对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重视, 尤胜清明, 从 《帝京岁时记》 对北京的描述中可见一斑: ”庵观寺院设盂兰盆会, 街巷搭高台座鬼王, 看演经文, 施放焰口, 以济孤魂……“.[3]165

       (三) 佛教的“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是佛教重要的节日, 称”佛腊日“ 或”佛欢喜日“ 或称”僧自恣日“, 也称为”盂兰盆节“ 或”盂兰盆斋“ ”盂兰盆会“ ”盂兰盆供“.[4]244盂兰盆之名源于佛教经典 《盂兰盆经》, 意为”解救倒悬“.
  
  盂兰盆节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 云: ”若报罔极之德、 霜露之飞、 有时斋供、 及七月半盂兰盆, 望于汝也“.[5]186南朝梁时宗檩撰写的 《荆楚岁时记》记载: ”七月十五日, 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 由此可见, 南朝梁时从僧尼到民间信徒在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会已相当普遍, 佛教的思想同祖先崇拜和孝道结合, 使盂兰盆节活动深入民间, 并逐步扩展到普度众生, 祭祀孤魂野鬼。
  
  古代福建闽南地处偏僻边远, 生产力低下, 自然灾害多发, 鬼神崇拜的传统由来已久, 宋缘之作的 《闽中吟》 中道: ”南人素好鬼, 闽中久成俗, 遂使孤鬼词, 多于编氓屋。“ 《重纂福建通志》中记载: ”照得闽人好鬼, 习俗相沿, 而淫祀惑众, ……“[6]132发源于中原地区的”中元普度“ 如今很少有人提起, 而在闽南却久盛不衰, 其原因在于以安抚孤魂野鬼为目的的”中元普度“ 习俗正好与福建本土悠久的鬼魂崇拜的传统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
  
  二、 冲绳”盂兰盆节“ 的历史渊源

        明清时期, 佛教在中国得到朝野上下的大力推崇, 成为一大国教, 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琉球佛教同样为朝野所信奉。 相传, 琉球王国尚宁王时 (1603), 净土宗僧袋中滞留此岛三年间一直进行净土宗的传教活动, 并着有 《琉球神道记》 一书。 所以, 在琉球皇族及贵族中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念佛, 以盆施僧、 超度前世父母为目的的”盂兰盆节“ 自然得到琉球王国的普遍重视与推广。 中国的儒教以 《四书》 《五经》 为经典, 以祭天、 祭孔、 祭祖为宗教仪式, 其核心内容的”忠、 孝“ 体现在对祖灵的信仰与祭奠上, 这一思想也符合琉球统治者统治的需求, 在历代君王的推崇下, 儒教在琉球得以广泛的传播, 其对琉球人思想道德规范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 在中国唐宋时期发展至高峰的道教于明朝初期也传入琉球, 并随着”闽人三十六姓“ 的迁徙得到了普及。 正如琉球研究鼻祖伊波普犹在 《孤岛苦之琉球》 中所云: ”冲绳道教思想浓厚, 实因三十六姓华裔移民而起“.[7]124

        中琉通交之初, 琉球王室就对中国的道教顶礼膜拜, 不断派人学习吸收道家文化。 琉球最先接受的就是中国的历法, 所用的年历都由明王朝统一颁发, 逐一吸纳、 遵照执行。 但由于北京路途遥远, 颁发年历经常受阻, 于是, 在正统元年 (1436 年) 改由福建布政司给予, 因此, 福建的岁时节庆随之进入琉球。 琉球国对时令节序的划分在清代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细化, 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琉球国由来记》 就详细地记载了琉球国一年的节令行事: ”前略---五月: 端午节 (五月节供)、 御祈念 (正午九月)、 稻穗祭、 迎接敕书、 大世闭开 六月: 稻大祭、 年浴、 圣诞 七月:七夕行幸、 施饿鬼、 先王先妃忌日、 先王先妃年忌---后略“.[8]78除岁时时令, 琉球人还按照农时变化, 仿效中华编辑了详细的月令。 在康熙五十八年 (1719 年) 册封副使徐葆光所着的 《中山传信录》 就有对琉球各月月令的详细记载。
  
        三、 福建闽南“鬼节” 与冲绳“盂兰盆节” 的仪式内容 

        (一) 福建闽南“鬼节” 的仪式内容

        福建闽南民间七月称为“鬼节”, 相传农历七月初一午夜起, 冥府鬼门要打开地狱门, 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讨吃喝, 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地狱门, 吃饱喝足后再关入冥府。 因此, 各街道里巷、 村落在旧历七月里以“铺境”①为单位逐日轮流做普度, 敬祭亡魂。 由于普度与中元节、 盂兰盆节所祭祀的对象主要是孤魂野鬼, 而且时间都是在七月, 仪式也很相似, 因此, 闽南民间把三者合一统称为“中元普度”。

        闽南地区的普度一般分为”公普“ 与”私普“. ”公普“ 是各村落团体以所在的寺庙为中心,由本地的富豪或寺庙主事担任主祭人举办的隆重祭奠, 也叫”庙普“. ”私普“ 一般是家庭、 机关举办祭祀活动。 在各地大小不一的普度中,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普度规模最大、 范围最广、 仪式也最隆重。
  
  以”庙普“ 为例, 普度前夕, 各寺庙在庙前竖起高达数丈写有中元敬语的”灯蒿“ 以召集孤魂前来聚集。 普度当日, 竖起由纸糊成的七层或九层不等的大师佛祖的竖动幡, 俗称”立幡普度“.同时, 在庙前设祭坛, 称为”结坛“. 坛中央悬挂写有”盂兰盆会“ 的大镜一面或悬挂”三官大帝像“, 前方置上下两层神桌, 摆放神像、 香炉等祭奠所用之物以驱邪纳福。 庙内前殿设坛摆放佛像,供僧道咏经释忏, 普度孤魂野鬼。 庙前搭设”孤棚“ 摆放”孤饭“ 及由各户提供的鸡鸭鱼肉、 糖饼水果, 甚至全猪等祭品。 祭品盛于竹器内, 称为”孤盏“, 满足那些游荡的无主孤魂。 ”庙普“ 当日, 闽南许多地方有”抢孤“ 的习俗, 即普度仪式结束后, 提供众人争抢孤棚上的祭品, 目的是吓跑那些流连忘返的孤魂野鬼。 黄昏, 挂路灯以照明街巷, 为前来接受”普度“ 的”好兄弟“ 在夜间行走方便。
  
  在闽南, 临近江河湖海的地方中元普度都有”放河灯“ 的习俗, 也称”水普“. 其目的是指引水中的孤魂饿鬼上岸接受普度。 如, 泉州凡溪滨铺境都做”水普“ 来祭祀海上遇难的孤魂, 规模大小不一。 南门新桥的观音渡头, 每年都做规模颇大的”水醮“ (水陆道场), 远近民众皆到此”赞筵“, 添祀供品, 送给水鬼穿的纸衫纸裤挂满江浒。 ”水醮“ 前后五天, 都由道士举行宗教仪式,超度水中亡魂。 ”放河灯“ 壮观场面可以从南宋吴自牧 《梦梁录》 卷四 《解制日》 记载中可见一斑: ”七月十五日……后殿赐钱, 出差内侍龙山放江灯万盏“.[9]211闽南中元节除祭祀鬼魂外, 也祭祀祖先。 相传这一天自家祖灵也会回家过节, 需要格外孝敬。 祭祖一般分为在家中或祠堂内举行的家祭、 赴墓地祭祀的墓祭。 中元祭祖一般应正午前祭, 通常会置办丰盛菜肴, 如三牲或五牲、 菜碗、 果品、 茶酒等。 中午时在厅堂中祭祀神灵与列祖列宗, 并烧金银纸钱给祖先。 傍晚时在住宅大门口摆上一席, 孝敬祖先之外的孤魂野鬼, 并烧些银纸、 冥钞与经衣等, 使孤魂们不空手而回。
  
  闽南地区中元普度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当属”吃普度“, 此环节也是普度全过程的一个高峰。由于轮流做普度, 整个旧历七月里, 几乎每天都有几个角落做普度, 无论哪个角落, 祭祀仪式结束后, 晚饭都要广邀亲朋好友大吃大喝。 对于”吃普度“, 有人认为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与排场,也有人认为怕普度公吃完祭不想走, 宴请宾客是为了壮胆吓走普度公。 新中国成立后, 受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的影响, 如今, 闽南七月祭祀鬼神的习俗其奢靡程度已大大减弱。
  
  (二) 冲绳“盂兰盆节“的仪式内容

        ”盂兰盆节“是冲绳最重要的祭祖活动, 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前后举行, 称为”旧盆“ (”旧历盂兰盆“ 的简称)。 冲绳诸岛祭祖的时间与仪式内容虽因地域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但基本由扫墓、搭建精灵棚、 迎接祖灵、 供奉祖灵、 送祖灵、 跳盂兰盆舞等内容组成。
  
  1.迎祖灵 (迎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