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越南岱族、侬族与我国壮族清明节的习俗及其功能

来源:时代文学 作者:李彩云
发布于:2016-05-09 共3224字
摘要

  一、前言

  中国的壮族与越南的岱族、 侬族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根据范宏贵等学者的研究,这些民族都是起源于古代的百越人,属于“同根生的民族”。 而越南的岱族、侬族都是从中国迁移过去,“17 世纪以前从中国移居越南的称为岱,17 世纪以后移入越南的称为侬”。 岱族、侬族作为越南的两个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文化特色,但是这两个民族相互杂居在一起,在语言、文化、传统习俗方面极其相似,因此“现今岱、侬族的关系仍很密切,以致岱、侬连用,结合介绍”。

  二、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清明节的节日习俗

  (一)节日时间

  在壮族地区相传“三月三”是龙母节,即纪念龙母的节日。 后来因受到汉族的影响,壮族人民便把这一天视为清明节,用各种形式来纪念已故的亲人。 与壮族的“同根生”兄弟—岱族、侬族从中国迁移到越南后,虽然在文化生活方面受到了京族的很大影响, 但仍保留了把“三月三”视为清明节的习俗,这一天也是岱族、侬族家庭团聚、上山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

  (二)节日活动

  1. 扫墓祭祖

  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在“三月三”清明节的一个最重要活动是上山扫墓祭祖。 人们感念祖先生前的艰辛,对祭祀活动非常重视。 节日来临之际,妇女们就开始筹齐各种材料(枫叶、红蓝草、黄姜等),准备做彩色糯米饭。 壮族人民一般做五色糯米饭(红、黄、紫、黑、白),而岱族、侬族不一定是五种颜色,但一般也会有红色、黄色、紫色、绿色或蓝色等颜色,他们称为彩色糯米饭或什锦糯米饭。 同时还要采购各种扫墓所用的“白色消费品 ”(类似纸钱 、 香火等各种烧给祖先的物品)。 “三月三”当天,家族成员们集聚一堂,带着各种祭品上山扫墓。

  2. 歌圩

  除了扫墓祭祖, 三月三还有另外一项重要活动—歌圩。 靖西、龙州等边境县的壮族人民举办大型歌圩活动,热情的壮族人民在歌圩上唱山歌,他们以歌叙情,以歌交友,纪念壮族的歌仙—刘三姐,青年男女还通过对歌向倾慕者传达爱慕之情。

  (三)祭祀过程

  1. 除草、培土

  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人民在山上扫墓时,都是先给祖先的坟墓除草、培土。 后辈们怀着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帮祖先把“房子”周围、“房顶”的杂草铲除干净,再往坟墓上培些新土,让坟墓更加美观些。

  2. 摆设供品

  后辈们把坟墓周边清扫干净后就在墓前设个祭台并摆上各种祭品。 在祭祀供品方面,作为稻作民族,稻米是壮族、岱族、侬族的主食,副食中的肉食主要是猪、鸡等家禽,壮族人的供品一般有:整只白斩鸡、整只煎鱼、一块条形猪肉(这三项壮族人民称为“三牲”)、五色糯米饭、豆腐、米酒等,而岱族、侬族则主要是烤猪肉(有钱的人家备一整头烤猪 )、整只鸡 、彩色糯米饭 、艾粑、 米酒等。 其他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简化扫墓程序,尤其是简化祭祀供品,有些民族仅是在墓前摆上一束鲜花,而壮族、岱族、侬族人民的祭祀供品不会简化反而是日益丰富,但上述基本的供品仍保持不变。

  3. 祭祀

  摆完供品后,家族成员点上香、蜡烛,在墓前祭台插上香和蜡烛,有些地方还在坟墓四周插满了香,燃放鞭炮招呼祖先来“用餐”,不论是中国壮族还是越南岱族、侬族,人们在山上给自家祖先扫墓上香时,也会给周围认识的坟墓插上一束香, 邀请他们过来跟自家的祖先一起“用餐”。 上香之后,后辈们行礼祭拜先人,斟酒洒在墓前,夹一些供品撒在坟墓上,并给祖先烧纸钱及各种纸制的物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给祖先烧的各种物品也日益丰富,从以前单纯烧纸钱、纸衣服等简单的纸制品发展到当今烧各种纸制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先进的现代化生活必需品,以供祖先在阴间“使用”。 之后壮族人民在墓顶插上一串藩纸,有些地方还在墓前的石碑上贴上三张红纸。 而岱族、侬族人民则是在墓顶上挂一串白纸剪成的纸钱,寓意着给过世的亲人送钱让他们在阴间有钱花, 并以此说明这个坟墓是有主人的,它并没有被遗弃。

  4. 处理供品

  不论是中国壮族还是越南岱族、侬族,有些地方的人们在扫墓结束后, 就聚拢在祖先墓地旁边把带来的供品一起享用, 家族中的成员共同分享祖先赐予的恩泽,更是实现了跟祖先更近距离的沟通,让家族后辈有机会与祖先共同进餐,跟祖先进行更亲密的沟通。 而有些地方的壮族人民因为迷信, 认为供奉过祖先的供品不能带回家, 认为把供奉过的供品带回家会招鬼进门因而把供品扔在野外或全部撒在祖先坟墓上, 分给各位祖先享用。

  5. 聚餐晚宴

  结束了在墓地的祭扫活动后, 家族成员们通常是聚集在家族老大或负责人 (有些地方是家族中的几兄弟轮流负责)家里,准备一场家族聚餐晚宴,同时还邀请一些亲戚朋友来吃饭,以此缅怀先人,顺便讨论一些家族大事。 在晚宴开始之前,人们还要在家里的神台前摆上各种供品,插上香和蜡烛,祭祀祖先。 祭祀完毕后,晚宴正式开始。

  三、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清明节的节日功能

  1. 尽守“孝道”

  中越两国人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壮族、岱族、侬族的大部分族人都遵守孝道,以各种实际行动来诠释“孝”的始终如一。 对于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人民来说,即使平时生活再艰苦,工作再繁忙,“三月三”人们都尽可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尽其所能采购各种供品上山扫墓,向祖先“尽孝”。 越南侬族人民没有给已过世的父母过忌日的习俗,因此“三月三”清明节是他们尽子女义务的好时机, 那些远离家乡的后辈们总会记得“三月三”回家扫墓。

  2. 道德教化

  “三月三 ”是家族集体扫墓祭祖的日子 ,对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 侬族人民来说也是道德教化的重要日子。 这一天在墓地扫墓祭祖时,家族里年长的人们会全身心地祷告和虔诚地祭拜, 给后辈们讲述所祭扫的祖先生前的事迹, 让后辈们记住祖先创业的艰辛及对家族贡献的功绩, 教育孩子们祭祀先祖, 要懂得饮水思源,懂得报恩。

  3. 祈福禳灾

  在各种重要节日中,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人民都会祭祖, 人们在祭祖时一方面向祖先汇报家中的情况,一方面向祖先祈福禳灾,祈求祖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家丰收,祈祷家庭成员幸福、平安,大家都抱着美好的祝愿, 祈求能够改善终日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贫困生活。 而“三月三”作为这三个民族最重要的扫墓祭祖的日子,人们认为在墓地祭祀离祖先很近,更容易跟祖先沟通, 更容易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及祈求的心愿。 在墓地人们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向祖先汇报完情况后更便向祖先“传递心声”,祈求祖先保佑家族成员生活幸福、平安,保佑子孙们事业顺利、学业有成,祈求祖先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总之,人们希望祖先能够保佑自己在来年一切顺利,远离各种灾难。

  4. 家族团聚

  中国壮族人对“三月三”这个祭祖节日尤其重视,壮族人民一般都是按照家族大小几户家庭, 甚至是十几户家庭一起组织上山扫墓。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自从 2014 年起规定每年“三月三”放假两天,让在城市中工作的壮族同胞返回家乡扫墓祭祖。 有了假期,在外工作的子孙们能够返乡, 很多壮族家庭扫墓的队伍更加庞大。 在越南,虽然政府没有规定假日,但是岱族、侬族人民也会安排好工作,尽可能返乡祭祖。 很多时候,其他节日有些人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过节, 而 “三月三”大家都会争取回家“尽孝”,兄弟姐妹们在扫墓之余能够深入了解各自一年来的工作、 生活情况, 互吐衷肠,可以说“三月三”清明节是一个家族成员团聚一堂、联络感情的好时机。

  四、结语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的清明节,人们从各地回故乡扫墓已成为一种习俗。 由于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同根生”的渊源关系,这三个民族的清明节祭扫习俗不论是节日时间、 节日活动及祭祀过程等文化习俗极其相似,人们还赋予了“三月三”尽守“孝道”、道德教化、祈福禳灾、家族团聚等几个节日功能, 让清明节的意义从单一的扫墓祭祖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41-142.
  [2] 梁庭望.中国壮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2:178-179.
  [3]Vuong Toan.Mot hien tuong xuyen van hoa: ThanhMinh o Trung Quoc va bien the cua no o Viet Nam[J].Nghien cuu Trung Quoc, 2012(4): 70-75.
  [4]La Van Lo, Ha Van Thu. Van hoa Tay Nung[M].Ha Noi: Nha xuat ban Van hoa, 1984:39-4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