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清明节的精神内涵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21 共11375字
  原标题:清明节、清明精神与清明社会。
  
  内容提要“清明”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祭祖、哀思与感恩纪念日。清明时节的季节转换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带给人以希望与活力。同时,清明节不仅有对死者精神的缅怀,也应有对历史错误的追问,更应有对生者的人生追思与反省;不仅要亲近自然,更要保护自然;不仅是对现代国家政府的基本要求:政治清明,更应成为全民族的一种信仰与理想追求。“追思、感恩、自省、博爱、希望、责任、承续、环保、勤政、廉洁”构成“清明精神”的主要内容。而在清明精神支撑下的“清明社会”则是人类社会的理想。联想到当下国民陋习、道德滑坡、雾霾锁国与贪污腐败,“清明社会”之构建尤为重要。“怀慈行善,明德树人”,希望通过对“清明节”全民反省的倡导,实现抑恶扬善与国民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清明节;清明精神;清明社会。
  
  1、问题的提出。
  
  2008年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之一。国家法定节庆假日通常作为蕴含和承载一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意义的重要符号,具有很强的情感互动和人文指向意义。曾几何时,中国绘就了“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雾霾锁国”的另一幅“清明上河图”.鉴于中国的现实,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目标。这一切背后的寓意是对昏暗社会的厌恶与对清明社会的向往。
  
  2、清明由来。
  
  清明节首先是一个时令节气。古时也叫三月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事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清明一到,气候转暖,降雨增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且到处生机勃勃。既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又是春游娱乐的好时光。《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明确的记载。但作为节日的清明节在唐朝才形成。虽然本文所谈及的清明节指节日而非节气,但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该节气理应算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又是三个相近的节日复合而成的传统习俗。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但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的日子接近,后来三者就逐渐融为一体。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并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综合性重大民俗节日。随着时代的前行,清明节不断地演化,不仅衍生出一些新习俗、新风尚,而且具有了更加丰富深厚的文化蕴涵和现实意义。
  
  2006年5月,“清明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把清明节同端午节、中秋节一起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使清明节真正成为全民的节日(李荣启,2011).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时间上,清明节是寒食节过后的三天日子。更重要的是,清明节的很多习俗都是继承于寒食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荡秋千等。寒食节与历史上着名的忠臣介子推“割骨啖君”的故事有关.晋文公在当权前19年的流亡日子里,幸亏得到狐偃、赵衰、贾佗、介子推等一批忠义之士的辅助,才躲过了重重灾难,最终有机会回到晋国取得政权,做了君王。
  
  因而犒赏追随他的那批忠义之士,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并未因此而向晋文公讨封,而是带着自己的老母亲默默地离开,到山西绵山过上了隐居生活。后来,晋文公想起自己竟然忘却了介子推,因而去绵山寻他。寻了很久,却没找到.有人献计放火烧山,作为孝子的介子推一定会为了母亲出来。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仍无消息.后来,人们发现介子推同他的母亲一同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于是便有了在寒食节禁火三日与扫墓的习俗。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其实,这一故事无据可考,也许只是后人对寒食节额外加入的附会而已。但也正是这个故事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寒食节更稳固的地位。
  
  上巳节则是清明的前一天,夏历的三月初三,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中。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的重要节日,也就是通过洗浴来祓除灾祸,祈降福祉。另外,此日也是本土道教西王母的生日,传说中女娲造人的“人日”和中国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上巳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祀“高禖”,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也就是说,在古代这一天是非常重要、能够得到福祉的美好日子。
  
  正是因为有这些渊源,清明节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民间风俗和文化内涵。清明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包括:禁火、扫墓、踏青、插柳、蹴鞠(踢足球)、荡秋千、拔河、斗鸡、沐浴、登高(郊游)、求姻缘等等,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物包括:蒿饼、青团、馓子、清明果、欢喜团、清明螺等等。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具有三大特色: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二是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它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亲人团聚、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三是兼具西方的感恩节、成人节与情人节的意蕴。
  
  3、清明警醒。
  
  (一)清明追思。
  
  追忆感恩。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之一。但祭奠先人还仅仅是这个节日的“形”.“形”所蕴含的“神”首先就是对先人的敬重、思念与感恩。人生在世,应学习的东西固然很多,但首先要学的就是感恩,这是做人的基点所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动物尚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类.而公益是现代社会感恩的最佳方式。因此,国家若将清明这一天设定为“公益日”,则意义非凡.清明时节来到先人的墓地追根溯源,不忘饮水思源,意味着对先人历史贡献的追忆、感恩与历史传承。在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中,“国”是“家”的延伸,由“家”而外推至国家和民族。所以清明祭祀,不仅要祭拜家祖,而且要祭拜民族的先祖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做出过贡献的先贤忠烈(赵修义,2008).
  
  祭祖祈福。原始先民认为灵魂不死,祖先的灵魂可以保护子孙后代,并且需要接受子孙的祭祀,子孙祭祀祖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祖先灵魂的保佑。因此,借清明祭祀之机,通过与死者的近距离对话,除了寄托哀思之外,还有祈求庇佑、启迪今人、展望未来之意。祈求生命的母体给予永不衰竭的生殖力、生命力,祈求先人庇护,给新的一年带来收获与希望。
  
  祖先崇拜。中国人具有“崇孝敬贤”的文化传统,而祖先崇拜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明习俗中的祭祖扫墓正是祖先崇拜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一般说来,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有三个目的:一是宗族繁衍,二是宗族团结,三是宗教性精神的满足。
  
  (二)清明追问。
  
  清明除了具有通过祭祀仪式等追思先人之德、汲取先人道德滋养,并继承和发扬外,还应有通过对先人的精神遗存的反省,来提升人性善良与美德境界的意蕴(葛承雍,2013).
  
  首先是历史拷问。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近代的扬州七日、嘉定三屠、八国联军、军阀混战、南京大屠杀、文化大革命、汶川地震等,不一而足.为了不被灾难所击倒,便出现了励志式的“多难兴邦”这一惯用语。
  
  但人类历史告诉我们,多难并不必然兴邦,多难既能兴邦,也可衰邦,甚至可以毁邦,甚至后者多于前者。
  
  灾难分两类:一是天灾,二是人祸。而天灾与人祸有时紧密相连,某些天灾实则是人祸诱发。
  
  本文所要追问的正是人祸。先辈不仅给后人立下了丰功伟绩,有时也可能犯下了历史性错误,甚至是滔天罪行。中华民族所历经的各种磨难,既有天灾,更有人祸。清明节我们不仅要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还应该有对历史性错误的拷问。
  
  1959-1961年数千万中国人被活活饿死,这在和平时期是难以想象的;而文化大革命,不仅使许多人死于非命,更使中国人失去灵魂。每当我们回想起这些人间悲剧时,中国的每一个人似乎瞬间都变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很少有加害者,更少有人主动站出来为过去所犯下的错误、甚至是罪行承担责任,向那些历经苦难的受害者赔礼道歉甚至是谢罪。
  
  文化大革命虽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文化大革命中的加害者与受害者却多还活着。那些活着的作恶者,现在不为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反省、道歉、甚至是谢罪,难道还要等到去阴曹地府忏悔?
  
  俗话说:父债子还。作为作恶者的后人,怎能不代先辈向那些曾经受过其折磨甚至迫害致死的人道歉,甚至谢罪?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历史,满嘴谎言,甚至黑白颠倒,这个国家与民族是否还值得信赖?更进一步说还有未来吗?
  
  故人虽已仙去,但后人究竟应该给先人一个怎样的评价?是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对历史做出客观的评价?还是容许篡改历史,继续欺世盗名?
  
  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上有部分人虽已“盖棺”,但远没有“定论”.可悲的是:中国的历史常常由胜利者书写,因而“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宽容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文明与进步。作为后人,自然不能沉湎于对先人历史罪责的声讨之中而不能自拔,而更多应表现出某种宽恕。但如果不能对先人的罪责给予一个客观的历史评价,而是一味地宽容与粉饰,缺少必要的反思与反省,实际上就是对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作恶者的包庇与纵容。
  
  “历史不容抹杀”.追根溯源,拷问历史,还其本来面目,善恶分明,该颂扬的应大力颂扬,该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还是应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这是对历史与后人负责,不仅能使我们从先人的历史错误甚至罪行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更是对现存者与未来者的警示。由此可见,历史清算在某种情况下还是有必要的。正是因为缺少对历史必要的清算,某种意义上才导致了今日之中国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乱象。
  
  其次是自我反省。“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每个人都免不了要犯错误,犯错误并不足奇,但少犯错误、特别是类似文革式的历史性大错误,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而“慎终追远”可能是避免少犯甚至不犯错误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清明节在先人墓前祭奠时,要缅怀的不仅仅是先人曾带给我们生命,因为哺乳动物也都能孕育后代。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生殖层面,则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无异,后人年复一年去祭奠先辈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人类之所以要祭奠先辈,除了先辈曾带给后人生命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视的历史遗产。
  
  进一步要追问的是:每一位先人都给后人留下了值得珍视的东西吗?答案是否定的。确曾有先人给后代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值得后人年复一年地去缅怀他们,如中国的孔子、庄子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与此同时,也有先人未曾给后代留下什么值得追忆的东西。更有甚者,极少数先人在世时可能还劣迹斑斑,如中国的秦桧与德国的希特勒与前苏联的斯大林等。此时,后人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这些劣迹斑斑的先人们?是掘先人祖坟,鞭尸三日?还是释怀与忽略?逝者安息,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人类需要的是对历史的追问、反思与反省,进而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后人不断地纠正前人的错误甚至罪行的历史在中国早该结束了。
  
  “人在做,天在看”.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是否想过,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长眠于地下,届时子孙后代们又如何看待与评价我们,值不值得后人来缅怀和敬重(赵修义,2008).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有的人一生成绩斐然,而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
  
  要求每一个人一生都做出突出的成就是不现实的,但要求每个人不做危害家庭、宗族乃至民族与国家的坏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对每一个人的底线要求。昨天已然过去,人生不能重新来过,因而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个人虽可能不能善始,但却应善终。对照这一要求,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又做得如何呢?与其死后招人唾弃,不如现在自我反省,审视与检讨自己过去的言行举止,是否能始终对得起自己的先人、家庭、宗族、民族和国家,是否真的做错了什么。如果是,就应该努力加以改正,向曾经的错误告别,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自此以后至少做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当百年之后,在九泉之下,面对后人的祭奠,不再是满脸羞愧,而可以挺直胸膛对后人们说:“我虽不才,但自清明反省之日起就再没做过一件危害家庭与社会的事。”
  
  4、清明家园。
  
  通过对清明节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我们构建了清明家园的理想蓝图。包括清明空净、人际清明、景清气明、清明团结、政治清明、清明信仰等几个方面。
  
  (一)清明空净。
  
  在这个行色匆匆、竞争激烈、物欲横流、思想混乱、迷茫徘徊的时代,每一个人都需要暂时停下自己的脚步,静静地坐下来,深思生命的意义,去除杂念,净化心灵。
  
  在西方,这一切基本上靠宗教来完成.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宗教教义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而每周固定的礼拜仪式实际上就是日常式的反思与反省,从而时刻反省自己、检讨自己、完善自己,以实现灵魂的净化与行为的修偏,不仅达到个人的心灵空净,而且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中国是一个缺少宗教信仰的民族。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遗毒,市场经济的浸染,身居欲望都市的人们成天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念那些已故的先人和已逝的旧事。而清明节,偶尔得闲,让人暂时停下脚步,让心灵空净片刻,检点自己,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觉得是否忘根,是否忘本,并展望未来。由此可见,清明节既是重温过去,与祖先心灵沟通,以求心灵慰藉,也是心灵的祭奠与灵魂的洗礼。我们或许会调整一下自己,从而善待自己,也善待别人,既尊重生命,更尊重灵魂。如此说来,让中华民族有一个类似于西方基督礼拜的清明节,对当下的中国的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二)清明人际。
  
  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人际关系复杂,社会成员之间相处“难”且“累”成为生活其中的国人的共同感受。在社会层面上,清明节更有清淡、明智之文化内涵。清明是农业社会民众生活观念的指导,而清明文化又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以和为贵”的道德追求。清明文化包含了自然清明、社会清明、人心清明等多重内涵,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马福贞,2011).因此,借清明节的祭祀仪式,念旧叙旧,调整、和谐与周围亲朋好友、邻里同事的关系。而只有人际清明,世界才有了和平共处的环境(柯玲、高倩艺,2009).
  
  (三)景清气明。
  
  只有万物清明,人类才有了心旷神怡的环境。
  
  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人对大自然要有一颗感恩与敬畏之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人被动地依赖自然,而是亲近自然,爱护自然,融入自然,与万物共融。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在欢度节日的时候,留下了许多不得不说的陋习。岁月的流梭,社会的变迁,某些新的陋习甚至还在逐渐形成之中,具体表现在如下三大方面:
  
  一是国民陋习。清明节祭祀时常常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很多墓地在清明节祭祀期间常常“鞭炮齐鸣,烟雾缭绕”,这实际上与“清明”二字相悖。与此同时,部分游人在亲近大自然时,涂鸦刻字、乱丢垃圾、随地便溺等缺乏公德的举止,已然突破了人类文明的底线,致使清明节期间很多景区与墓地脏乱差现象尤为严重。真所谓“清明时节乱纷纷”.
  
  由此可见,清明的某些遗俗与人类的某些陋习到了彻底改变的时候了。因此,扫墓时改烧纸钱为鲜花,少烧纸放鞭,只要除掉坟上杂草,点上一炷香,表达哀思祭奠,心到则神知。珍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天更蓝,水更清,雾霾的天气更少,以便使大家能在清明的环境中自由而健康地生活。
  
  二是奢靡之风。中国人在逐渐富裕起来后,铺张浪费、奢华攀比之风也逐渐开始盛行起来。
  
  在不少场合,清明节又成为部分人向自己的先人、向他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奢侈生活或所谓的成功的时机,或仅仅被视为难得的商机(赵修义,2008).现在的坟茔越建越奢华,墓地俨然成为奢华与权力比拼的场所。人世间的世事沧桑与不平等,在墓地再见,俨然成为人间社会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墓地已然成为了解人类社会自身的又一扇窗口。
  
  三是价值观异化。五代苹果(手机)、香车美女、别墅豪宅等违规祭品齐上阵;网络祭祀新风尚未普及,浙江“电子花圈”又引发是环保新风还是殡葬陋习的是非争议;甚至出现了墓地的鲜花供品公然被盗现象;有些人对先辈秉持“薄养厚葬”
  
  原则,清明祭祀已然成为其向社会展示“孝亲敬贤”的秀场,等等.乱象丛生,清明节似乎变得越来越不“清明”,不仅失去了祭祀活动应有的庄严肃穆,偏离了清明原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更折射出了公众对传统节日的误读与无所适从,借祭祖之名行“祭祖经济”之实愈演愈烈。
  
  借清明这一民族反省之日,对国民性进行现代化改造,摒弃陋习,培养良习。尊老敬贤,宽厚仁慈,恭谦礼让,包容并蓄,清洁卫生,植树造林,亲和自然,保护环境。由此可见,清明祭祀等习俗也是一种公民教化的具体形式与载体。
  
  (四)清明团结。
  
  在家庭层面上,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是祭祖扫墓,除了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外,更强调家庭、宗族内的血缘联系。家族成员众多,平日里各自忙碌,难得一见。但清明期间,族人相聚一起,追念祖先,一叙亲情。如此看来,祭祖往往承担着重要的粘合剂作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凝聚家庭成员情感、团结宗亲的需要。体现了孝亲和家族观念,包含了亲人之间割不断的血脉之爱,目的是使家族和家庭和睦,增强凝聚力(马福贞,2011)。
  
  在国家层面上,清明节已不仅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它更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体现了爱社会、爱民族、爱祖国的精神,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马福贞,2011).从这一意义上讲,清明节也是一个国民教育的好载体。
  
  由此可见,与春节的家人团聚相比,清明的意蕴更为深厚。如果说春节是在世的家庭或家族成员的相聚,那么清明则是整个家族、甚至是整个民族的历史承续(赵修义,2008).
  
  (五)清明政治。
  
  清明节这天不能不使我们想起渴望国家清明、甚至以生命呼唤“勤政清明”的介子推以及他的千古绝句:“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由此可见,清明原本的文化内涵是警示官员勤政清明、从善如流,追求人格尊严的仁政,而不仅仅是一个扫墓祭奠的节日(葛承雍,2013).
  
  清明既是一种历史传承,又始终联系着当代的境况。一个社会,政治清明何其重要!只有政治清明,才不会有冤假错案;只有政治清明,人权才会得到保障;只有政治清明,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只有政治清明,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吴淑洪,2010).
  
  (六)清明信仰。
  
  国人不仅没了宗教,也没了信仰!官员贪腐愈演愈烈,就连传统文化留下的长幼之分,也快没了。于是乎杀父弑师者已屡见不鲜。时下唯一剩下且有望捡回来的,大概是人们对其家族先人的敬畏或牵念吧。那些心中有祖先概念者,且知道祭祀与追忆其先人者,做事“有恃无恐”的心态或许要弱些(赵伟,2012)!
  
  清明,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这是廉洁的信仰。清明,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信仰.清明,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是追思寄情的信仰。和谐身心,道德清明。由此可见,清明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家族、民族、国家的精神文化信仰。在中国,每逢节日去上坟就像西方去教堂一样,不是迷信,既是一种微观的信仰,也是一种现实的寄托。
  
  在一个没有信仰、道德沉落、金钱地位至上的国度,如果都没有人去上坟,中华民族还能留下什么?
  
  清明的政治、清明的吏治、清明的家风、清明的心性、清明的文风等等,构成了清明节的主要文化内涵。“清明”二字,堪作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生目标自觉执行的道德通则.清明空净、清明人际、景清气明、清明团结、政治清明、清明信仰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我们的清明家园。
  
  5、结语与讨论。
  
  清明既是伤悲与欢喜的交集,又是回首往事与展望未来的交汇。万物生长,清洁明净,敬老尊贤,慎终追远。“追思、感恩、自省、博爱、希望、责任、承续、环保、勤政、廉洁”这些最为重要的清明元素汇聚成“清明精神”,而只有在“清明精神”的支撑下,我们才能进入一个“清明社会”.通过对清明历史、文化与精神的回顾与反思,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被重新关注与讨论。
  
  首先,生命传承与生命价值。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千古疑问.当我们站在亲人墓前,这问题更易油然浮现。清明节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处理生与死的连接与沟通,触及对人的终极关怀的时间,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时节,我们一面感受着“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一面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伫立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灵魂震颤,受到洗礼和净化。因而在清明节,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春的气息中缅怀故去的祖先,在万物萌动、生机盎然之时感受生命的价值,透过生长中的万物,获得超越死亡的力量和确定人生发展的方向。人类的生死问题有无穷之多,但最让人关注的无非两个:一是“死”似乎让我们丧失了一切,包括生命、身体、财富、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等,这引发人们深深的恐惧和痛苦。但因“死”而消失的仅是肉身,而不是灵魂。二是既然人“生”而必“死”,死亡降临又如此之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将人世间的一切作为变得更有意义?我们生前又究竟应该怎样活下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拷问自己的内心。
  
  祭祖扫墓仅是清明节的外在形式,本质内含是通过对先人的敬重和怀念而达到个人感情和意识的净化与升华。清明时节来到先人的墓地缅怀先人、追根溯源,给自己续上一个生命的源头,意识到我们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原子式经济动物,也不是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的自利者,而是作为整个家庭或家族大生命中的一个环节而存在。向上是祖先生命的延伸,向下是子孙后代生命的源头,负担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责任。这样的时刻是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个总结的最佳契机,在这反思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无尽的社会使命感和对人类福祉的终极关怀,让我们的心灵深处为之留一份回味、一份敬意、一份神往。
  
  祭祀拜祖,是生者与逝者生命接续的过程,是人们从先辈获得如何生活下去之精神与道德原则的中介,是人们获得生命归宿感的基础。
  
  因此,以祭祀先人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清明节就是这样一个弘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精神的重要载体。当人们囿于个我生理生命,而没有意识到人还有人伦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自然宇宙生命时,其必定是只关注个我之私事,难以有幸福的“生”和坦然的“死”.只有“大其心”,将自我生命外系之亲人、师长、国家、天地自然,才能获得有道德有方向的人生方式,并最终寻找到“超越死亡”之路.
  
  祭奠要祭在心。如果没有缅怀先人之心、没有慎终追远之悟,没有要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高价值的信念,没有要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觉悟,任何口头上的感恩缅怀只能是流于形式。因为,一个人的肉身虽然不再存在,但是如果因为高尚的品德,或因为拯厄除难的功业而被后人铭记在心,同样可以实现对有限生命的无限超越。
  
  其次,反思与反省的重要性。思想是民族的灵魂,反思是民族在健康道路上前行的保证。中华民族既需要思想,也需要反思。而当下中华民族既缺少思想,也缺少反思。
  
  政府的一切工作都需要反思,而民主国家的反对党与社会时刻在敲打着政府,迫使政府不得不反思与慎终追远。经济工作需要反思:经济过冷还是过热?经济政策是否得当?是否达到了政策设计时的初衷?……社会工作需要反思:社会政策是否得当?超前还是滞后?在消减社会不平等与促进社会公正上是渐行渐近?还是渐行渐远?社会建设超前还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如何因应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异化成对GDP崇拜,社会建设严重滞后,导致社会问题丛生,已经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政权的稳固。
  
  出于因应社会问题、甚至社会危机的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一方面,着力调整利益关系,出台一些普惠性社会政策;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建设演变成社会管理,而社会管理又进一步演变成社会控制。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旗号下,不是从根本上去化解问题,而是通过高压政策拖延问题“爆发”的时点,“维稳”已然成为制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与前提,因此,维稳首先必须从维权开始。
  
  第三,集体记忆与共同体构建。节日习俗之所以长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因为国家提倡,更重要的它是一个民族对人们所共同经历事件的一种集体记忆。作为基本的文化生存方式,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具有全民参与的特点,属于同一文化传统的同一族群的全体成员在同一时间共同参与的节俗。其仪式性和群众参与性就是一种有效的体验式实践,以农历为依据、在岁时基础上形成,在流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文化的一些因素,总是与过去的某些神话传说或某个先祖人物有关,因而成了唤醒和传承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时间段落。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活又是一年一度周期性发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因而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是关系到国民长久的生活方式的重大文化制度,我们不应该忽视或轻率对待。
  
  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会被周期性地反复贯彻和强调,在同一个民族的全体民众的记忆中根深蒂固、世代传承。它以其自身的历史和对历史的记忆叙述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从而将一个国家的过去和现在构建成连绵不绝的统一体。
  
  清明节等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的精神旨趣。然而,缺乏约束的权力与缺少规制的市场的结合催生了权贵资本主义,使得中国人逐步远离了既有的社会语境,社会生活的原子化、个体化使得现世的人际关系变得相当淡漠,“金钱”成为一部分人的至上追求,利益的纷争撕裂了传统的共同体。人类的最后一块净土---“精神世界”,也开始向“物化”和“商品化”的方向放逐。清明祭奠祖先,正是尊重生命和敬畏历史的表现。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根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往开来的起点。清明时节对先辈的怀念,包含了“敬祖”、“寻根”、“报本”、“孝道”、“感恩”、“奉献”、“责任”和“继往开来”等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逐渐流失而迫切需要寻找回来的东西。
  
  今天,更应该给清明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内容,增强其吸引力,以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增强和加深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功能,从而更加有力地凝聚民心。我们在清明节的节日活动中,纪念自己的先人,触摸我们民族的灵魂回归文化根本。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创造回归传统的机会。通过回归传统来辨识、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在当下,生活在大众媒介和商业资本精心打造的图像横行、时空压缩的社会中,人们迷失了方向,成为平面的符号,“家园何处是”成了许多人的内心焦虑。清明节恰能给个体起到有效的“定义”作用,它重新赋予裂变、碎片的个体以深度,使其避免成为赤裸的现代人。
  
  以往的墓地像天女散花般散落在田间地头,但近年来为了节约土地与集中管理等,便逐渐把以往散落的坟墓搬迁到一起,公墓因此而建成。
  
  在清明等节日期间,“墓地”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共同活动空间”.借清明扫墓之际,民众们集中在一起,以“追思、感恩、自省、博爱、希望、责任、承续、环保、勤政、廉洁”的清明精神为纽带,通过集体记忆,建立并维护滕尼斯笔下的“共同体与社会”.
  
  第四,中国梦与清明社会。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由此可见,中国梦是建立在集体主义逻辑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与过去讲的共产主义有相似之处),但要实现这一理想,还需要具体的手段与途径,而清明社会不仅是社会之理想,更是实现中国梦之有效途径。
  
  谈及中国梦,必然会使人联想起美国梦.美国梦是指经过不懈努力便能在美国获致更好生活的信仰,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富裕,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美国梦的核心是:“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美国梦是建立在个人主义逻辑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中国梦是理想目标,而美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手段与途径。以美国梦为抓手,去实现中国梦:清明社会。
  
  参考文献:
  
  1.葛承雍:《清明与文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柯玲、高倩艺:《和谐身心道德清明---清明节传统道德内涵赏析》,《中国德育》2009年第4期。  
  3.李荣启:《感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美与时代》2011年第3期
    4.马福贞:《从自然节气清明到社会政治清明---兼论清明文化遗产与开封节庆文化产业的发展》,《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5.吴淑洪:《清明断想》,《今日海南》2010年第4期。  
  6.赵伟:《借清明补偿“社会资本”》,《浙江经济》2012年第7期。 
  7.赵修义:《发掘和弘扬清明节的人文内涵》,《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4期。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