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外科学论文

中药熏洗法与针灸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08 共3809字
摘要

  痔疮是指齿线部血管性肛垫发生病理性肥大、下移及肛周皮下血管瘀血、扩张、或血栓、或破裂所形成的团块。根据痔核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痔疮的临床主要表现有肛门处出现水肿、疼痛以及瘙痒甚至脱肛,并伴随大便出血等症状,具有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治愈的病情特点,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不便。本研究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临床治疗痔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病例与研究方法

  1. 1 临床病例 病例选取 210 例 ( 2011 年 5 月至2014 年 5 月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门诊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针药组 70 例,男 37 例,女 33 例; 年龄 18 ~ 79 岁,平均 ( 31. 4± 1. 04) 岁; 病程 0. 7 ~ 18 年,平均 ( 2. 8 ± 0. 83)年; 内痔 21 例,外痔 26 例,混合痔 23 例。中药组 70 例,男 38 例,女 32 例; 年龄 19 ~78 岁,平均 ( 31. 3 ± 1. 05) 岁; 病程 0. 8 ~ 17 年,平均( 2. 7 ±0. 84) 年; 内痔22 例,外痔25 例,混合痔23 例。针灸组 70 例,男 39 例,女 31 例; 年龄19 ~ 79 岁,平均 ( 31. 5 ± 1. 05) 岁; 病程 0. 8 ~ 18年,平均 ( 2. 8 ± 0. 85) 年; 内痔 22 例,外痔 26例,混合痔 22 例。3 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分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1]拟定。症状及体征:①间歇性便时肛门部可见出血,表现为大便带血及染纸或滴血甚至射血等; ②大便或者劳累后,除有囊性肿块脱出外,能自行复位,或需手法复位,或不能复位; ③肛门部有异物感,伴有疼痛及坠胀不适; ④齿线上可见红色囊性肿块,左侧、右后、右前表面黏膜常见充血、糜烂,或有纤维化病变;⑤肛管及肛缘处有暗紫色囊性肿块,或突发皮下血肿,或血栓形成。内痔诊断: 符合症状中①、②项和体征中①项者。静脉曲张性外痔或血栓性外痔诊断: 符合症状中③项和体征中②项者。混合痔诊断:齿线上下囊性肿块连为一体,并具有全部症状者。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1]拟定。①风热瘀阻证: 主症为大便时肛门出血,甚者出血如箭,血色鲜红,舌红,脉弦; 次症为大便不畅,肛门痒痛; ②湿热壅滞证: 主症为肛门肿胀,大便时滴血,舌红苔腻,脉滑; 次症为食欲不振,咽干口苦,小便色黄,便干或便秘; ③血虚失养证: 主症为长期大便时出血,血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次症为心悸,头晕目眩,耳鸣,面色无华,失眠多梦,四肢无力;④气虚不固证: 主症为便时痔核脱出,难自复,肛门下坠,舌淡,苔薄白,脉弱; 次症为气短心跳,自汗,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具备上述主症两项和次症两项者即可作出诊断。

  1. 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西医痔疮的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痔疮的诊断标准; ③年龄 18 ~ 79 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 4 排除标准 ① 结缔组织外痔及炎性外痔者;②痔合并肛周脓肿或肛瘘,直肠息肉或直肠恶性肿瘤,或肠道感染性疾病者; 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④对多种药物过敏者以及过敏体质; ⑤精神病患者,以及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

  1. 5 治疗方法 中药组给予中药复方汤剂熏洗。

  基本药物: 苦参 30 g、拳参30 g、黄柏30 g、地肤子 30 g、蒲公英 30 g、败酱草 20 g、紫花地丁30 g、野菊花 20 g、马齿苋 30 g、黄芩 20 g、地榆20 g、槐角 20 g、黄连 10 g、当归 15 g、红花 15 g、荆芥炭 15 g、赤芍15 g、桃仁15 g、枳壳15 g、郁李仁 15 g、木香 15 g、黄芪 30 g.将以上药物加2 500 mL 水,煎至 2 000 mL 水后趁热先熏,等到药液的温度降至 40 ℃左右时,坐浴 30 min,早晚各一次,1 剂/d,以 10 d 为 1 个疗程,连续使用2 个疗程。

  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选穴: 次髎、承山、长强、会阳、二白。针刺操作: 常规消毒以上穴位,选取毫针 ( 规格为长 40 mm) 迅速进针,针刺手法采用泻法,以患者出现酸麻胀的感觉评判得气,得气后常规留针 30 min,每间隔 10 min 医者去行针 1 次,其中次髎、会阳、承山三穴用泻法深刺,以提高治疗效果。随症加减: 伴脱肛者,加灸神阙; 肛门肿痛甚者配针刺秩边、飞扬穴。1 次/d,7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3 d,再行下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针药组给予中药复方汤剂熏洗联合针灸治疗。方法与疗程同中药组及针灸组。

  1. 6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 ②便血、肛门疼痛、痔核脱出、肛门不适 ( 异物感和坠胀感) 、肛门水肿等症状体征积分变化; ③复发情况。

  1. 7 疗效标准 拟订疗效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1].①痊愈: 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值减少≥95%.②显效: 患者症状、体征方面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 患者症状、体征方面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 患者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30%.总有效率 = ①痊愈率 + ②显效率 + ③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 以无、轻、中、重 4 个级别将症状及体征分级,分别记为 0、1、2、3 分。

  1. 8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6. 0 软件,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改善率,以均数 ± 标准差 ( x ± s) 表 示 计 量 资 料,有 序 分 类 资 料 以Kruskal-Wallis H 检验进行,采用 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两两比较通过调整 α 水准进行 ( α =0. 05) ,以 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临床结果
  
  2. 1 3 组临床病例疗效比较 针药组、中药组、针灸 组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91. 43%、72. 86%、71. 43% .针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及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中药组与针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见表 1.

  2. 2 3 组临床病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便血、肛门疼痛、肛门不适、痔核脱出、肛门水肿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3 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治疗后,针药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显著优于中药组及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治疗后,中药组与针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 3 3 组复发情况比较 在患者治疗结束 6 个月、9 个月、12 个月后,针药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中药组及针灸组,提示针药组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中药组及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中药组与针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见表 3.

  3 讨论

  痔疮的发病机理是多方面的,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痔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直肠末端黏膜下及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屈曲,从而导致柔软静脉团的形成[2-3].病因多为嗜食辛辣厚味,便秘,或长期久坐久站,或久泻久痢,跋涉远行,妊娠胎气等因素,引起中气下陷,肛肠筋脉松弛,气滞血瘀,脉络瘀阻,湿热内生而成[4].治疗以利湿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为主。本实验的中药复方中,黄柏、苦参、蒲公英、地肤子、拳参、败酱草、紫花地丁、黄芩、野菊花、马齿苋、黄连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作用; 地榆、槐角凉血止血; 荆芥炭收敛止血; 赤芍、桃仁、当归、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郁李仁润肠通便; 枳壳、木香行气宽肠; 黄芪益气升阳,托毒排脓。诸药合用共呈利湿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参具有抗炎、抑菌、抗肌损伤、抗肿瘤等药理作用[5]; 拳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抗菌作用[6]; 野菊花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抵抗病毒及抗肿瘤、增强免疫、保护心血管系统、保肝和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7]; 赤芍总提物和赤芍脂溶性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制炎症渗出作用,赤芍总提物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8]; 红花具有抗氧化、抗凝、抗衰老等作用[9]; 黄芪可降低创面过度炎症反应,减轻微血管周围渗血以及加速创面的愈合,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抗感染作用,具有双向调节免疫力,可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10].中药熏洗疗法以坐浴为治疗手段,使药液随水分子渗透进入人体组织间隙,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促进局部水肿消散,缓解局部疼痛并促进愈合的功效[11-14].

  针刺以次髎、承山、长强、会阳、二白为主。次髎、会阳、承山同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膀胱经其别行经脉络于肛,取三穴用泻法深刺,能疏导膀胱经气而消瘀滞,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清泄肛肠湿热,消肿止痛; 近取长强加强其治疗作用; 二白为临床治疗痔疮的经验穴,对痔疮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 43%、72. 86%、71. 43%,针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在改善患者便血、痔核脱出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针药组明显优于中药组、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针药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及针灸组 ( P < 0. 05) .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患者疗效显著,二者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此种疗法优于单纯中药及单纯针灸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85-289.
  [2] 程 跃,周 晋。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痔疮 100 例疗效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 2) : 201-202,278.
  [3] 贺 平,何红艳。 四药联用治疗Ⅰ期、Ⅱ期内痔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 5) : 410-412.
  [4] 龚 鸿。 针灸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急性痔疮100 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 12) : 57-5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