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超声引导下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运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

时间:2014-10-16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1997字
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超声引导下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的ASA分级均为I一II级田。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两组,每组25例。A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66-78岁,平均年龄为(72.1±10.2)岁二身高154-175cm,平均身高为(164.5±10.6) cm;体质量48-74kg,平均体质量为(61.3±10.1)kgo B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为(74.3±10.0)岁二身高156一178cm,平均身高为(166.2±10.4) cm;体质量47-76kg,平均体质量为(63.0±10.5) kg。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无创血压(N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监测。让患者吸氧,将上肢静脉开放,将6-8mL/kg的乳酸钠林格液输入。给予两组患者缓慢静脉滴注0.5一1 ug/kg的芬太尼+1-3mg的咪达哩仑,使患者一定的镇静镇痛程度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运用0.4%的罗呱卡因作为两组患者的局麻药。在对A组患者进行麻醉时,运用Seduois512型超声仪对本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频率为10-14MHz。腰大肌间隙入路对患者进行腰丛阻滞,让患者取侧卧位,组织侧肢体在上,曲膝和髓,超声扫描点为阻滞侧旁背部正中线和两侧骼晴最高点连线中点4-Scm处。后入路对患者进行坐骨神经阻滞,让患者取侧卧位,超声扫描点为与股骨大转子与骼后上棘连线中点垂直的线上4-5cm处。运用超声探头进行扫描定位,反复多次,回抽穿刺针尾端接的注射器没有血液后将SmL的局麻药试验剂量注入,注药后进行3 min的观察,超声下显示没有动静脉血流出现在穿刺针旁,确认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之后将剩余药液注入。腰丛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分别共运用23 -26mL和16-18mL的局麻药二在对B组患者进行麻醉时,成功穿刺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尾侧,将5 mLO. 4%的罗呱卡因推注其中,进行Smin的观察,没有异常反应后继续用药,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给予硬膜外腔推注15一17mL的局麻药口。

  1.3疗效评定标准:如果患者术中安静无痛,没有显著不适,则评定为优二如果患者术中疼痛轻度,出现不适,需要服用少量镇痛剂等,则评定为良二如果患者术中缺乏完善的神经阻滞,或手术需要无法在麻醉平面下得到有效的满足,患者难以忍受疼痛,需要服用大量镇痛药等,或需要改为全麻,则评定为差。

  1.4监测指标:以穿刺前镇静后的时间、穿刺注完药后5 min . 15 min . 30min . 45 min . 60min分别为T0. T1.T2.T3. T4. T5, 将麻醉期间TO - TS时刻的BP. HR.510,详细记录下来,同时将麻醉期间感觉、运动神经组织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及术后2d麻醉不良反应等详细记录下来。

  1.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检验。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 0.05 。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比较,见表1。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滞技术能够促进定位准确性的显著提升,使临床医师对穿刺部位的神经、血管位置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对穿刺针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到达准确位置,最终促进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降低。同时,其还能够对患肢进行单独的阻滞,没有交感阻滞作用,不会对患者的循环造成不良影响,且极少会影响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而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较少的麻醉用药量、较低的中毒发生率、较为舒适的术后感受等,因此在临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临床很难有效控制其腰麻上界阻滞平面,患者的血管极易在麻醉后扩张,患者具有较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且极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本研究结果中,表1表明,A组患者中阻滞效果优23例,良1例,优良率为96%(24/25);B组患者中阻滞效果优18例,良2例,优良率为80% (20/25) - A组患者的阻滞效果明显比B组好(P<0.05) ;表2表明,组内比较,A组患者TO和T1-TS时的SBP. DBP. HR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

  05),B组患者T2 -T5时的SBP.DBP均明显比TO时低(P<0.05) ;组间比较,两组患者TO-TS时的HR之lei的差异、TO时SBP.DBP之lei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 A组患者T2-T5时的SBP.DBP均明显比B组高(P<O.OS);表3表明,A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比B组早(P <0.05 ),麻醉时间均明显比B组长(P<0.05) ;表4表明,A组和B组患者的术后2h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 (2/25)和60%(15/25) 。A组患者的术后2h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组低(P <0.05 ),充分说明了超声引导下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较腰硬联合麻醉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新华.联合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的比较[J}.武警医学院报,2009 ,18 ( 9) : 764.

    论文来源参考: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