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vi设计论文

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2-14 共2341字
摘要

  公共空间不仅仅只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大众,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活动。由于活动中人们的需求和功能不同,在偌大的公共空间中如何让人们迅速了解活动所表达的氛围,做出何种情感回应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在公共空间中,导视系统设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一、公共空间中导视系统设计发展原因。

  (一)视觉文化成为大众文化。

  视觉识别系统是凭借视觉性符号和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视觉识别系统的存在让我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对环境的认知感。从理论上解释人的视觉就如英国美学家恩斯特·贡布里希所阐述的“人的视觉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性的主动投射”,即任何人都能以朴素的方式通过组织,从而有效地解释图式的能力。以实际现状来看,“注意力经济”和“眼球经济”的到来,现代文化日益从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化为以视觉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这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变。如电视、照相机、手机和以多媒体为中心的影像及图像载体的广泛使用,无一不宣示着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

  (二)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公共空间纷繁复杂,包括建筑、景观、室内、城市规划等,这些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是围绕建筑的环境功能和形式意义为主。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空间,需要以平面语言和形式为依托,通过视觉传达来达到最终的视觉识别。

  二、公共空间中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现阶段公共空间中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理论研究上,国外的理论体系比较完善,世界性的导视设计可以说都是遵循的这个理论体系。尼古拉·米尔佐夫在《什么是视觉文化》中提道:“视觉文化关注到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和快乐”.从中可以看出,视觉识别系统不单单是体现和满足受众人群“找路”的基本需求,而更多的是满足视觉心理。在国际性大都市里都有符合国际标准又有自己风格的公共环境标识导视系统,如市内的道路、桥梁、路标、路灯、门牌、垃圾箱、邮筒,以及各级政府、公司、商店、医院等公共设施标志、符号及相关的信息指示识别系统等。

  (二)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的导视系统设计还处在初级阶段,公共场所都是千篇一律、功能与形式完全脱离的导视系统设计。大量的只为简单标明地理位置和方向的导视牌,充斥着城市的每角落,设计缺乏形式美感。这种导视系统虽能基本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功能上的需要,但表达出来的视觉心理与周围空间环境毫不相符,缺乏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视野的整体上考虑。

  三、公共空间中导视系统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

  (一)公共空间是导视系统设计的基础。

  公共空间呈现多样化发展,在公共空间的视觉处理上,需要迎合公共空间开放式的简洁明了和人性化的设计特征。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空间为主、形式为辅”的思想,奠定了空间在建筑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公共空间中各空间的特定结构关系是建筑情感的精华,是建筑的“魂”.在更简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下,导视系统设计能通过导视符号使导视系统融入建筑空间本身,传达出公共空间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使人们与空间进行某种情感对话,充当媒介功能。

  (二)注重导视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从导视系统的功能与本质出发,设计出功能和形式在可视性与艺术性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导视设计,从而更加有视觉识别力度。把公共空间分为室内和室外、复杂和简单,并对这两个视角进行对比分析。受众者的视觉心理和其环境行为有很大的不同,与此相对应的便有不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由于室内和室外公共空间主导功能的差异,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两大功能,即指向性和指示性的侧重点不同。室外公共空间更侧重一定区域内的服务信息的功能性作用,如固定区域内的服务或设施位置分布图。在复杂和简单空间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原则的共同点在于更简洁化和人性化,但两者之间又可以说相距甚远。如商业空间,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公共空间。商业空间的视觉信息视觉传达系统设计就包括购物、超市、市场内部环境中的楼层与楼层、部门与部门之间,都需要通过指向性和指示性信息交替出现,快速有效地引导消费者进行有目的的消费。在相对比较复杂的公共空间中,使用图形标识及文字、颜色的可识性和易见性,显得相当重要,即注重人性化的功能。相对而言,简单空间则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条件下,侧重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性与整个空间氛围的协调。

  (三)发展趋势。

  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未来公共空间与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即数字化和虚拟化。就视觉识别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满足简洁化和人性化的前提下,数字化与虚拟化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环境限制,更换更加快捷,也能更好地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及时有效地给受众人群便捷的服务信息。在图像和影像消费的时代,图像的二维和三维状态是消费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所以在未来视觉识别系统中,导视设计的“立体化”和“多维图像”是最常见的方式。现代家居“3D全息图影”就是很好的例子,你可以选择自己设计好的家居生活的3D虚拟模式,一揽全局的装修风格,从而及时有效地给出建议。这种表现方法引入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从理论和现实意义上,都是导视设计在公共空间应用的多样化的一种方式,引领了新的视觉潮流。

  结语。

  公共空间中,视觉识别系统的发展是视觉文化的需要,也是城市公共空间快速生活的表现形式。视觉识别系统的有效发展,能切实改善国内目前千篇一律的导视系统设计现状,为导视系统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和支撑点,对未来公共空间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新方向和发展趋势,做出可行性理论和实际分析。

  参考文献:

  [1]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M].王有亮,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在现的心理学研究[M].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